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266892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编号:AQ-BZH-030-A重大危急源管理制度1目的为贯彻“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对重大危急源的监督管理,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为本厂平安管理人员对重大危急源的辨识与管理供应依据,制定本制度。2辨识与评估职责2.1 平安办公室负责或者托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重大危急源的辨识,建立档案、向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及日常监管。2.2 生产经营单位是本单位重大危急源平安管理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对相关的重大危急源的平安负全面责任。2.3 平安办公室负责制定重大危急源的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状况下应当实行的应急措施。2.4 平安办公室负责建立健全重大危急源平安管理规章

2、制度,制定重大危急源平安管理与监控的实施方案。2.5 主要负责人负责重大危急源平安管理与检测监控必要的设备、设施资金投入。3规定内容3.1重大危急源辨识范围依据危急化学品重大危急源辨识(GB18218-2009)标准,危急化学品重大危急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者储存危急化学品,且危急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3.2重大危急源辨识方法和流程3.2.1依据本厂的实际生产状况,本厂可能构成重大危急源的场所、装置如下:库区;生产场所;锅炉,其他场所、设施由于本厂生产

3、过程中不涉及。3.2.2每年由平安办公室组织人员,依据国家标准对本厂的生产、储存设施是否构成重大危急源进行辨识。3.2.3未构成重大危急源的场所、设施时,应编制重大危急源辨识报告,写出辨识过程,得出未构成重大危急源的结论,由平安办公室存档,以备相关部门检查。3.2.4有构成重大危急源的场所、设施时,应编制重大危急源辨识报告,写出辨识过程,得出已构成重大危急源的结论。3.2.5对于构成重大危急源的场所、设施填写“重大危急源申报表”,由平安办公室报当地安监分局、东莞市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3.2.6由于生产活动变化或重大危急源辨识的标准变化,重大危急源不存在时,应准时向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核

4、消。3.3重大危急源评估3.3.1本厂的场所、设施构成重大危急源时,本厂会按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文件要求准时托付有法定资格的中介机构对本单位的重大危急源进行平安评估,并将平安评估报告存档。3.3.2重大危急源的生产过程、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平安办公室需要对重大危急源重新进行平安评估,并准时报告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3.4重大危急源档案建立3.4.1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各级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重大危急源登记、建档工作,实行分级报告制度。一级重大危急源应当逐级上报至国家平安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登记、建档;二级重大危急源应当逐级上报至

5、省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建档;三级重大危急源应当逐级上报至地级以上市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建档;四级重大危急源由所在地县(市、区)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建档。3.4.2重大危急源档案的建立由平安办公室负责重大危急源档案的建立及管理,本厂重大危急源档案的主要内容有:1)物质名称、数量、性质、存在位置、管理人员一览表2)重大危急源相关平安设施一览表3)重大危急源分布图4)重大危急源管理规章制度5)重大危急源评估报告6)检测报告7)重大危急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记录8)重大危急源应急措施告知卡9)重大危急源监控记录10)重大危急源日常检查记录11)重大危急源平安隐患整改跟踪记录等3.

6、5重大危急源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按本厂已编制的生产平安事故综合应急预案进行演练。3.6重大危急源日常管理及把握原则3. 6.1平安办公室及重大危急源所在部门对重大危急源的平安状况进行定期检查,记入重大危急源档案。4. 6.2平安办公室组织对从业人员的平安教育和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有重大危急源平安管理制度和平安操作规程。5. 6.3负责重大危急源建档工作的人员应参与专项业务培训,并把握相应的工作技能。6. 6.4在重大危急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平安警示标志,并加强重大危急源的现场检测监控和有关设备、设施的平安管理。7. 6.5重大危急源所在部门负责平安警示标志、检测、监控及有关设备、设施的维护,平安办公室

7、负责定期检查。8. 6.6发觉重大危急源存在事故隐患,发觉者应准时向平安办公室人员报告,平安办公室人员马上到现场核实,并支配责任部门马上排解;在排解前或者排解中无法保证平安的,应当责令作业人员从危急区域内撤出,暂停作业或者停止使用;难以马上整改的,要限期完成整改,并督促重大危急源所在部门实行切实有效的防范、监控措施。3.6.7如生产状况发生重大变化时,应重新进行重大危急源辨识,确定本厂的场所、设施是否构成重大危急源。3.6.8重大危急源辨识的标准或国家有新的要求时,应重新进行重大危急源辨识。3.7绩效测量和持续改进绩效测量包括平安管理活动和结果的测量。充分的监测与测量数据和结果的记录,以便于随后的订正和预防措施分析,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为从根本上消退或降低职业平安健康风险,对于作业场所、工艺过程、机械、运行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它们对人的力量的适应有着直接的影响。持续改进方面所遵循的是PDCA运行模式,即策划实施检查一改进。4支持性文件4.1 危急化学品重大危急源辨识(GB18218-2009)4.2 关于开展重大危急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5记录5.1 重大危急源管理台账5.2 重大危急源申报表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实施日期2013.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