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议论文的4种结尾方法.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68368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2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掌握议论文的4种结尾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掌握议论文的4种结尾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掌握议论文的4种结尾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掌握议论文的4种结尾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掌握议论文的4种结尾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掌握议论文的4种结尾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掌握议论文的4种结尾方法.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讲掌握议论文的4种结尾方法,请赏析下面的文章,思考本文的结尾特点。,平衡,是参天大树欣然地接受当初身为小树苗时的柔嫩与脆弱,经历的任何风雨都是一种历练。平衡,是蜻蜓伸出触角,吟一阕草长莺飞,盈一怀水满香袖,而不沾沾自喜,陶醉在那一片闪耀着光环的涟漪里。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它温婉美好;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它动人绝妙。你且看,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一段段平衡的生活,品读佳作,找寻平衡,她是王昭君,出走大漠,只因不赂画师;丝绸之路上,驼铃的叮咚声响彻天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强烈的思乡之情浸润了漫漫黄沙。然而昭君没有怨天尤人,依然用一颗平衡的心化解着矛盾,最终换来了汉匈两地的一片安宁。过

2、一种平衡的生活,王昭君轻舞霓裳,丝袂翩翩,声情并茂地唱出了和平的凯歌。平衡,是一种大度,是一种智慧。她叫居里夫人,一生献给科学的伟大女性。她靠自学走进巴黎大学,拥有献身科学的坚定信念。她的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更是不胜枚举,但她一如既往的谦虚谨慎。爱因斯坦评价说:“在我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居里夫人没有因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而自以为是,没有因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而沉浸在快乐和喜悦中无法自拔。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居里夫人被全世界、全人类深深地敬重着。,平衡,是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是一种谦虚谨慎的品质。他叫史铁生。曾经

3、,他的快乐和他的双腿一起瘫痪,他的苦痛和他的地坛一样沧桑。流逝的日子像一片片凋零的枯叶与花瓣,病痛甚至一度让他失去了青春的纯情与浪漫。他清楚地记得曾有多少风雨飘在胸前,响在耳畔。可他最终没有放弃,而是选择用一个平衡的心态去面对苦难。当一个人与追求同行,便坎坷是伴,磨难也是伴。他用他的笔写出了一个人的记忆,写出了务,虚笔记,写出了命若琴弦。如果说,人生来就有宿命,那么,选择一种平衡的心态去生活,何尝不是在善待命运呢?,平衡,是一种淡看苦痛的解脱,是一种善待命运的理智。过一种平衡的生活,最重要的是有一份平衡的心态。不怨天尤人,不急功近利,不放大生活的磨难。过一种平衡的生活,让生命温婉美好,动人绝妙

4、。佳作品评开头响亮,富有文采,运用比喻、拟人、整句等手法,化抽象为形象,显示出小作者的文字功底。结尾有力,气势不凡,首尾呼应,并且重点照应了文章的主体(三个分论点),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增强说服力。,一、首尾呼应式首尾呼应是作文构思的惯用手法,开头提出观点,经过论证,结尾再次照应观点,强化主题,使文章首尾圆合,严整完美。【典例】开头当漫天的黄沙遮盖了远行的身影,当滚滚的浓烟升腾成不落的信念,当咫尺的天涯跨越了时空的阻隔,我看到,大片大片的红色,笑对风霜,在历史的每一个年轮上傲然绽放。结尾当风沙覆盖了唐玄奘的脚印,当历史湮没了林则徐的音容,当人们送走了连战的身影,我站在历史的天空下,看到一片片花

5、红从每一个历史的年轮上蔓延开来。(辽宁卷高考佳作今年花胜去年红),感悟写法掌握4种常见的结尾方法,文章开头部分以排比句式写出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年轮上傲然绽放,结尾处巧妙地以唐玄奘、林则徐、连战三人相照应,语言形象生动,首尾照应,既总结了全文,又升华了主题。二、排比议论式排比议论式结尾即用排比的句式表达情感,照应文题,揭示主旨,突出中心,其优点是结构严密且语势强烈。【典例1】作文“谈意气”排比式结尾将意气之歌,在生命中唱响,唱出生命绚丽的华章;将意气的帆,在生命中扬满,到中流击水,看时代风光;将意气的剑,在生命中磨亮,劈荆斩棘,不怕前路漫漫,我自力创辉煌。,【典例2】作文“亲情”排比式结尾亲情如水

6、,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净;亲情似火,使平淡通过煅烧日显棱角;亲情是诗,使乏味经过修饰达到一种意境。亲情,生命永恒的动力。两则典例,均以排比句结尾,既照应了文题,也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增添了文采。三、引用名句式古今中外,名言佳句很多,作文结尾之时,若能巧妙引用,既可增添文采又加深文章的意境,效果很好。【典例1】作文“一封致小陈的信”(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佳作)引用式结尾,罗素说:“一个圆心向外延展出多少个半径,一个人就有多少种生活方式。”无论滚滚红尘如何变幻无常,都应坚守内心的爱与责任。选择适应自己的生活方式,不为“忧攘者自冗”。【典例2】作文“懂得放弃”引用式结尾“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

7、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十八年来,生活让我懂得了放弃!为了我的理想,为了实现我的价值,我必须懂得放弃,学会放弃,因为只有放弃,才会有所收获!这两个典例,以名人名言或古典诗词结尾,增强了文章说明力,具有画龙点睛,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四、感召呼告式对读者的希望、号召、劝诫、要求等,对文章论点的重申与强调,在文章的最后以呼告感召的方式表达出来,起到鼓舞、激励的作用。这种结尾,感情充沛,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典例1】作文“平凡中的伟大”(2015新课标全国卷高考佳作)感召式结尾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朋友,让我们为平凡的爱岗敬业的“老王”们喝彩!让我

8、们向把平凡的事业做到极致的“老王”们致敬!,【典例2】作文“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感召式结尾“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是的,只要我们不丢失心中那“爱”,时时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最善最真最美的“天使”。让我们都成为“天使”吧!两处结尾,均充满激情,重申论点,以呼告的形式收束全文,很有感染力!,1.请阅读下面的文章,根据本节所学内容为这篇文章写一段结尾。,积小流以成喷泉,常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于它绽放时的美丽,却不知它曾经历过的风雨。成功并不易,只有以汗水与泪水作铺垫,才能受人瞩目,先付出努力,后收获成功。就像是地下的泉水在默默不语地聚积,然后涌

9、出地面成为喷泉一般,中国的科学家们亦有此精神。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就是最好的证明。当上个世纪的落后中国迫切需要科技兴国之时,于敏带领着他的团队潜心研究氢弹。,那时没有国外理论的支持,更别说科技援助,他就是这样从零起点开始,在两年时间内完成了从理论探究到设计成功再到首次爆炸实验成功的飞一般的突破,成为科学界的神话,让中国成为当时在国际上研究并制成氢弹最快的国家。“十年不鸣,一鸣惊人”不正好可以阐释这位伟大科学家的精神吗?他不求助于外国,凭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甚至超越其他国家。于敏带着中国一同骄傲地跻身世界前列,他就是新中国崛起之路上默默的泉水!,不仅如此,中国上有“嫦娥”探月,下有“蛟龙”入海,还

10、有令人自豪的“辽宁舰”、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这些都是科研人员潜心研究不懈努力的结晶。这些闪耀的科研成果的诞生,都少不了汗水的灌溉。,记得希拉里曾经说:“我为特蕾莎修女提鞋都不配。”特蕾莎修女是谁?她就是那个穷其一生行善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十三岁进入修道院做修女的她,被分配到印度去帮助穷苦人民。她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保障却终生行善,她收留了许多流浪儿、老人并喂养他们,一年之内从不间断,很快便建立了二十多所儿童之家和关爱所。但她仍清贫如故,尽自己所能去收容更多需要关爱的人,特蕾莎从不言苦却立志要把慈善事业发扬光大。她默默无闻地付出爱,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后没有接受奢华的宴会,还将奖杯换成善款为更多贫

11、苦人民修建住所,提供生活必需品。,是的,她很贫穷,不像某些富豪一掷千金就建起无数慈善大楼。尽管她力量薄弱,可她通过年复一年的努力极大地传播了慈善事业并使众人瞩目。所以她与人们之间真切的爱才得以建立,所以她死后印度为她举行了国葬。善虽小,她为之,才有今天的“大善”。,结尾段_,答案劝学中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成功便是如此,就像那潜心科研的于敏,就像那苦心行善的特蕾莎,他们所付出的点滴,最终以伟大的姿态喷薄而出,他们是时代的泉水,带着汗水与成功,如鲜花般惊艳绽放!,2.请阅读下面的文章,根据本节所学内容为这篇文章写一段结尾。,观泱泱社会之大潮,多少人因信心不足而只能在生命的夹缝中苟延残喘?

12、又有多少人因缺乏力量而半途而废?究其本源,皆是缺乏底气所致。于是,我们疾呼:生活需要底气,生命更需底气!拥有底气,首先必须以能力和德行为“底”,方能生出自信之“气”。如果说“物与权”代表的是一种功利主义的话,那么抛弃“物与权”后所收获的“情”则代表着一种审美情趣。就如明末才子袁中郎,他在致友人的书信中写道:“吴中得若令也,则五湖有长,洞庭有君,酒有主人,茶有知己。”其潇洒豪放可见一斑。但若你只认为他是个耽玩书生的话,未免太小瞧于他。,底气,明史记载其“听断有决,公庭鲜事”。正是凭借如此之底气,中郎才敢跳出“权与利”的夹缝,断然辞官,归隐山林;才会有日后“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之说。可见,性者个性

13、,灵者灵气,若中郎亦是粗鄙之人,岂有底气成此文学大业?如果说能力和德行是底气之“底”的话,那么如何运用好自己的德、才便是这“气”字的玄妙。有底气者,并非一定是日后大有作为者,运用自己的底气去创造和发现,方能活出生命之“气”。于是,我想到了杨惠珊,那个生命如琉璃般的女子。在夺得两届金马奖影后和一届亚太影后之后,她便如蝶回到茧中,收起自己华美的翅膀,毅然,投身于琉璃事业中。采访中,她说:“电影对我来说只是一个载体,一个转换,而琉璃事业才是我执着的信仰。”当积累了足够底气之后,杨惠珊没有自满,而是选择继续去创造,活出了自己的生命之“气”。佛曰:“愿我来也,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净无秽瑕。”这不是对杨惠珊底气的最好诠释吗?,人生其实好比是筑房,只有地基足够坚实,才能搭建出摩天大厦。而那些没有稳固地基,甚至毫无底气可言之人,只能坠入死亡的深渊。,结尾段_,答案忽然想到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人是要有那么一点精神的。”那么,在当下浮躁的社会中,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人亦是要有那么一点底气的。”用你的底气去创造,用你的信念去坚守,我们终能成为时代的宠儿,活出生命之“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