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工作对策思考.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69566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29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研工作对策思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教研工作对策思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教研工作对策思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教研工作对策思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教研工作对策思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研工作对策思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研工作对策思考.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研工作的对策思考,福建省普教室,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以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强有力的推动下,我省各地教研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教研制度与教研活动创新开始出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区域推进、城乡联动为均衡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带来契机,校本教研全面推进;专业支持机构重心下移,与中小学深度合作研究,在理论与实践层面进行了有力的探索,教研员与四级教研网络的重要地位在新课程实施推进中凸现;聚焦课堂,着眼于解决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困惑;,创新教研形式,利用网络,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跨学科、跨学校的互动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从教师需求出发,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革新教师的在职学习方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学校教

2、研组的建设回归常态并不断加强。,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存在问题,(1)对课标的理解、把握还不到位,对如何实现三维课程目标感到茫然。如过程性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一些老师对某些课型的设置与要求不理解。如,把探究式学习的上成讲授课,导致教学内容偏离教学目标。,(2)运用新教学方式的组织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创设问题情境,为实现教学内容服务,探讨得不够深入,使教学情境的设置游离于内容之外。,探究学习的基本特征,问题情景的创设与教师的有效指导,问题值得思考,能激发学习兴趣;问题能促进学生产生思维冲突;问题能发展学生的元认知;教师

3、能识别学生对问题认识的状态;教师能适时、有效地引导学生。,力的相互作用,(3)教师处理教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老师备课还只停留在备教材、教师参考用书上,忽视对课标的学习把握。如对多种版本并存的教材,该如何取舍教学内容,许多老师很茫然,无所适从;一些老师的教学受旧教学内容的影响,随意拓展、加深新知识内容的教学,以至于出现课时较紧完不成教学任务的局面。,牛顿第一定律,力与运动的关系,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儿的观点是什么?你怎么看待实验的作用?你怎么理解牛顿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教学功能的体现,教学内容以问题为主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学内容与初中

4、的衔接;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创新;实验内容的安排应促进对学生知识的学习。,(4)合理运用教学资源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教师不能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选用各种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存在一本教科书、一本练习册从头讲到尾的现象。学生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应用,认识各种教学方法的功能;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将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认识各种教学手段的功能,有效的发挥多种媒体的作用,使教学效益最大化。,利用完全失重条件的科学研究,液体呈绝对球形,制造理想的滚珠,制造泡沫金属,(5)缺乏精心筛选教辅习题,如把一些新课程已经删除的内容及拓展加深的知识,简单地

5、全部抛给学生,无形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师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尚未健全,(1)有些高中学校对模块学分的认定研究不深入。如加大了阶段性测试的比重;有些学校虽然也建立了模块学习过程性评价的方案,但观测点不明确,对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的具体操作缺少深入的研究。,(2)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生成长记录存在形式化倾向。,综合素质评价方面:一是学校教师对其实施意义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可能在实施中对评价标准执行不到位,甚至走过场;二是对如何有效操作,缺少研究;三是评价结果的记录怎样更科学尚待深入探讨,存在以等级和分数同时记录的现象,成长记录手册方面:,有些学校不够重视这一工作,缺乏对学生收集

6、内容、记录方式、填写要求的指导,使成长记录手册的运用,失去其应有的意义。,(3)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尚待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还不完善,以学生成绩好坏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3.对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认识存在偏差,对校本课程的性质认识有偏差。个别学校视其为现有国家课程学科教学的延伸,开设内容的选择缺乏认真的论证和整体的规划;校本课程开发的要素不齐全,多数学校只有课程内容,缺少对其应包含的课程目标、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要求、课程评价等要求;校本课程精品课的数量不多,不少教师缺乏现代课程观和专家有效的专业引领,把校本课程开发简单地等同于编写校本教材。,4校本教研存在形式化、低效化现象

7、,教师对于校本教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应付心理,教学研究的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多数的校本教研内容与活动形式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如集备时仅仅停留在分析安排教学内容的取舍、难度的把握、教学进度的调整层面上,专题性的教研,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教研不多。,教师自身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不够,缺乏倾听与回应以及将教学现象问题化的能力,较少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与合作;校本教研制度落实存在偏差;跨学科的综合性教研活动没有得到重视。,5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紧缺,农村经济欠发达,不少学校教师流失现象严重;不少学校人员、教室、实验室、设备、设施与新课程的要求有一定差距。例如:多媒体教室缺乏,教师难以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实验设

8、备不足,难以满足基本的实验演示要求,造成了学生很喜欢上实验课,但难以得到满足的局面;由于图书资料缺乏,学生上网查找资料不便等原因,学生普遍反映难于完成教师布置的研究性学习的任务;通用技术课程没有能力开设;还有老师反映,有的学校,甚至基本的地理挂图,仪器都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等。,6.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其他问题,(1)课程开设有待规范 高中学校课程设置普遍存在“赶前不赶后”的做法。高一年级并开课程太多(13-14个学科),学生学习负担偏重;,有些学校随意增加高考学科模块学时,导致学校每周开课六天,出现选修课、研究性学习课程、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淡化的现象。不少学校的生物、艺术、通用技术课程受师资

9、、课时等条件的制约,无法正常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存在轻过程重结果,研究性学习缺乏过程性管理,仅把眼光盯在最后的几本论文集,不利于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统筹规划欠缺,如对开展活动的次数、各次活动的中心任务、达到教育的效果、教育功能的作用、活动结果的评价等没有明确规划,导致活动的意义不大。,(2)选课指导受高考指挥棒影响较大,选课指导存在的最大困惑是学生选修什么课程,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没有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少学校在选修的开设中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集体选修,个别设区市在省定选修指导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缩小选课范围,导致个别学科的选修课程变成每个学生必选的课程,学生毫

10、无选择的余地,失去选修的真正意义。,学生进入高二年级,实行文理分科,基本上按大文大理开设课程,即指定选修、统一选修。以教学班组织教学仅在校本课程(选修)、体育与健康、艺术类课程等部分科目试行。,选课指导管理“责任到位”有待进一步落实。,有些学校对选课指导仅停留在文件的制订上,对选课指导教师的培训、师生稳定结对子、责任到人、指导到位等缺乏具体的组织实施。,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深入,这些矛盾将日益尖锐,地方各个层面的眼光几乎都集中在升学率上,学生的生活目标过于狭窄,几乎所有学生的目标都只是“考上大学”,学校和教师压力巨大。,二、对策思考,(一)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督导检查,规范学校管理,教育行政部门

11、管理指导行为应及时跟进,(1)加强领导,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各地新课程领导小组,要切实负起领导、指挥、组织、协调的责任,制定完善切实可行的相关政策,落实配套措施,建立促进学校发展的长效管理机制,及时解决问题,发挥政策的正确导向功能。,(2)充实师资队伍,奠定课程开设基础,教师队伍素质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课程选择性、多样性的模块教学特点,加大了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目前,学校的师资质量、数量和结构与新课程要求还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希望各级政府协调财政、人事部门加快落实教师队伍编制,解决部分学科教师短缺的问题。,(3)落实表彰机制,巩固实验阶段成果,通过“专题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成果表彰

12、会”等形式,共同表彰新课程实验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树立典型,激励先进,把握正确导向,推动新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二)开展专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1.加强对专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应针对实验不同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结合我省实际,继续组织学校开展课题研究,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各地学校开展扎实有效的研究,不断探索和解决新课程中的教学管理和实施问题。,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本地课题研究的指导,支持学校的调查研究工作,鼓励本地区的普通高中积极参与他们的活动,引用其研究成果,互相联动,共同推进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发展。,省、市级各教研机构,应建立专家引领机制,成立“课题专家

13、导师团”,建立与样本校的挂点服务,把教研重心下移到样本校,跟踪实验工作,对教学过程有关的实际问题,共同开展研究。充分发挥教科研人员的引领作用,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为样本校教研提供有利的专业支持和服务。,学 校,学校是课题研究工作的负责单位,要切实承担起职责,定期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加快课题的研究进程,力争成为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研究基地、活动基地和实验成果的推广基地。,2.着眼关键环节,研究课程实验重难点问题,(1)聚焦课堂,加强教学方式与方法的研究 学校校长要把目光投入课堂教学,提高业务管理能力;应组织引导教师加强对教学方式与方法改革的研究,以问题驱动和课题研究带动教研修一体

14、化,逐步形成扎根每一堂课、关注每一位教师、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良好教研氛围,应成立以骨干教师为核心成员的学科课程指导组;开展深入细致的课堂教学研究;提供生动的课例研讨;进一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研究理解各种教学方式的教育教学功能;努力实现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2)进一步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研究,各高中学校应积极组织开展学科教学要求的学习研讨,市学科指导组、学校教研组、年级备课组应认真组织教师在认真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及学科教学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探索实践课题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程教学目标。,要把新课标与旧大纲进行认真的对比研究,摒弃惯性思维,把握好教学的深广度,减少教学的盲目性,着力

15、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3)深入分析和研究教材内容,通过各级教研活动组织教师认真对照课标,深入理解教材,研究教材体系,整体把握各模块的内容及各模块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教材各栏目的功能,灵活运用教材资源,克服惰性;,在掌握、领会新课标的前提下,灵活地运用教材,有选择地使用较好的教辅材料,使之更符合教材内容,更贴近教学实际,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学习自信心。,(4)强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与实施,学校要加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这项常规工作;制定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整体规划;建立校内课程资源建设与管理制度;完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

16、建设工作,做到系统规划、职责明确、措施有力。,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走出教材和校内资源的狭隘视野,尽可能地开发与利用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学校与学校之间要实现有限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应有作用。,(5)要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各级教研部门要积极组织大力推进联片教研、区域教研活动,加强对校本教研的专业引领和支持的力度。,通过开展专题教研、教学开放周等活动,促进不同学校、不同区域的教师在研究学习中共同进步。努力探索各种校本教研的模式,加强校本教研方法(叙事研究、行动研究个案)应用的实效性的研究,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学校要加强与高校、教研

17、部门专业研究人员的沟通与联系,合作研究,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专业教研人员的专业指导和引领作用要为广大教师搭建发展平台,培养出具有本校特色、具有示范与辐射作用的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要构建开放型的教研组活动,学校应开展跨学校的综合性教研活动,互帮互学,形成团队,在校内应实现跨学科的教研,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研究解决共性的问题。,(三)着眼教学质量,关注师生成长,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1)建立新课程质量监测评估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健全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建立全省统一的“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及时跟踪、评估、反馈各地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业水平。确保新课程目标的落实,促进基

18、础教育水平的提高。,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质量监控过程的指导、管理,对教学质量作出评估,并定期通报;学校要自觉根据体系的要求,开展新课程实施过程的监测,定期进行有关质量监测的数据采集、科学测评与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努力提高教学质量。,(2)建立高中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有效地实施模块学习评价 认真研究模块学习评价实践中命题的科学性、终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分值的合理比重、过程性评价的组织实施,借鉴课改先行省份经验,及时总结交流。,认真、全面地落实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根据学校实际,实施可行的评价程序;建立有效的观察点,从不同观察点对学生进行观察和评价,探索简便、可操作的评价方式。,客观、如实地发

19、挥成长记录手册应有的功能,成长记录手册的设计与使用要关注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过程,除记录学生成长、进步的具体表现、作品外,还可增加学生自身的评价、感悟、体会,以便学校、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进步表现教师对手册里的内容应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评价,提高评价的信度与效度。,(3)建立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大胆、积极地试行教师发展性评价。要通过课程执行能力、课程研发能力、课程创生能力等指标,全面、科学、正确地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要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统一起来,与职称评聘、业绩考核挂钩,更好地激励教师反思、交流、研讨,促使他们积极进取,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四)建立课程资源网络,搭建沟通交流平台

20、,推广经验成果,省级层面应加强“省高中新课程网站”建设,保持高效运行(“小学教研网”即将开始运行);加大网站专项经费、设备配置、管理人员队伍的投入和建设;组织开发模块教学优秀教案、优质课视频、精品课件等资源库。,为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搭建交流共享的学习平台,提供更加丰富、生动的课程资源;总结推广成功经验,为全省各层次学校深入实施新课程提供典范。,学校应不断提升和促进片区教研制度的发展;建立校际间的区域联盟制度、经验交流制度、合作研讨制度;各展所能、互通有无、共同攻关、开展合作,做到优势互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通过跨区联合教研、区域专题教研、片区合作教研、校内常态教研等形式;开展教学观摩、

21、案例分析、主题研讨、校长论坛、课堂沙龙、在线研讨、专家回访教研、网络虚拟教研等活动;搭建学校间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新的一年里:研究形成有效的教研技术路径 积极探索提升专题研究质量和水平 塑造典型形成辐射引领的团队,谢 谢!,分组讨论的问题:,1、怎样才能推进省、市、县、校四级有效教研?2、学校教学研究中急待解决的问题?3、省、市级组织的教研活动需要在哪些方面进一步提升?4、怎样才能促进基地学校教学研究的发展?,完成的任务:,1、调研新课程会考的意见和建议。(2008.1.29)2、县级进修学校、教研员情况调查卷。(2008.3.15)3、高中新课程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2008.3.15)4、初中、小学新课程课程开设情况调查。(2008.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