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复习专题.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70821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1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复习专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文化生活复习专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文化生活复习专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文化生活复习专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文化生活复习专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复习专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复习专题.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化生活复习专题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园区三中高三政治备课组,考点梳理和解读,误 区 导 航,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学典籍的延续。2、中华文化是中国这一古老土地上孕育的文明,因此各地区文化都是相同的。3、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也就不同。4、爱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5、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6、经济建设是我国工作的中心,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经济建设展开,弘扬民族精神会影响经济建设的。7、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所以,中华民族精神是不变的。8、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9、中华文化

2、就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10、中华民族精神的全部内涵可归纳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考题回顾 高考预测,江苏:1、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2、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广东:1、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2、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3、说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海南:1、说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宁夏:1、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2008年高考江苏卷,22)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孔子学院,作为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传播平台向世界展示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这表明A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B中华文化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外来文化C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

3、心 D儒家思想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2008年高考江苏卷,24)“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A包容广纳 B,推陈出新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2008年山东)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位卑未敢忘忧国 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A.B.C.D.,(2007高考海南卷,16)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

4、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A B C D,实战演练,1、有人认为,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必须弘扬民族精神,抵制一切外来文化的影响,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分析:(1)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铸造中华

5、民族精神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所以认为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必须弘扬民族精神是正确的。,(2)但认为要抵制一切外来文化的影响是错误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一切外来文化的影响。既要积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可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汲取世界先进文明之间是密不可分的。(3)所以,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同时必须正确对待一切外来文化的影响。,2、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开幕。某校高三(4)班的同学围绕“关注奥运,与奥运同行”这一

6、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情景一:同学们从网上获悉,从2008年8月8日至9月20日,北京市将为中外来宾奉上969场艺术盛宴;从8月1日至25日,天安门广场每天举行群众性文体活动;北京市政府还建设了26个奥运文化广场。请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奥运期间举办众多文化艺术活动的意义。,分析:(1)奥运会期间举办众多的文化艺术活动,有利于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分)这些活动在展示 中华文化的同时还可以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促进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举办这些活动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带动相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

7、展,提升文化软实力。(2分),分析:从开幕式营造的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太古遗音”、“四大发明”、汉字等感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现场观众热烈欢呼和赞美声中,感受到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归属感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情景二:同学们观看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直播现场视频上篇灿烂文明部分。“太古遗音”、“四大发明”、汉字、戏曲和太极拳等中国灿烂的文化表演,让人耳目一新,中华文化神奇的展示在世人面前。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欢呼与赞誉。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中华文化的感受。,情景三:北进奥运会是对志愿者服务的全面检验,也是一次绝好的交流和学习的

8、机会。遵照温总理对志愿者“用热情真诚良好的服务,为国家赢得尊严与友谊”的寄语,志愿者为前来比赛和旅游的中外人士提供信息咨询、语言翻译、应急救助等一流服务,集中展示了中国志愿者的风采。面对世界各地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汇,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如何做?,分析: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主动参与文化活动,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尊重各国文化差异。(3分),3、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弥漫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丝绸之路”,从“古老元素”到现代“祥云”主火炬在“鸟巢”上空腾起夺目的光焰所展示的是一个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而且其规模之宏大,场面之热烈,也堪称世界经典之作,受到中外媒体高度的赞

9、扬。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所展示的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震撼世界,受到中外媒体高度的赞扬?,分析:(1)中华文化远源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能够与世界文化融为一体(3)中国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能够吸引世界各国人民(4)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日渐增强,分析:文化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1分)增强“中国信心”能够使中国人民在困难和危机面前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1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1分)提升中华民族战胜困难和危机的勇气和信心。(1分)(考生若从文化生活其它角度回答,如:“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提高我国的综舍国力”等,只要言之有理

10、,可酌情给分。),4、面对金融危机“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中国信心”曾经让我们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和危机,也一定能够让中国经济经受住“金融海啸”的严峻考验。(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为什么要增强“中国信心”。,(2)金融危机对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次发展的机遇。请运用辩证法知识,任选两个角度探讨如何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实现转“危”为“机”。(6,分析: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我们在“危机”面前要充满信心,同时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困难,实现转“危”为“机”。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条件下相互转化。面对当前金融危机,我们要创造条件,促进从“危”向

11、“机”的转化。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我们要具体分析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采取措施,促成“危”向“机”的转化。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促进事物发展。我们要立足实践,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寻找解决“危机”的新思路,实现转“危”为“机”。(考生只要回答其中2点即可,每点3分,,5、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党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结合上述材料,运

12、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青年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应如何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8分),分析: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抗震救灾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青年学生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正确价值观是人生的向导。抗震救灾精神体现了崇高理想和科学价值的追求。青年学生在人生道路上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对他人和社会的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抗震救灾精神是党领导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

13、斗争中形成的。青年学生要在党的领导下,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积极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8分。每句1分,最高给8分),6、材料一 2008年6月11日,在“汪辜会晤”近10年后,在北京实现了第一次“陈江会”,6月13日签署“周末包机”和“陆客赴台”两项协议,开启了两岸谈判的历史新页。2008年11月4日14时,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签署了海峡两岸关于空运、海运、邮政、食品安全四项协议。还举行了记者会宣布两岸互赠大熊猫、珙桐树与长鬃山羊、梅花鹿。这宣告两岸同胞盼望已久的两岸直接通航、通邮即将变成现实。两岸同胞

14、翘首以盼近30年的“三通”梦想成为现实,两岸关系发展迈出历史性一步。,(1)“两岸同胞翘首以盼近30年的三通梦想终于成为现实”。请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分析: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两岸同胞翘首以盼近30年的三通梦想成为现实,充分体现了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认同感。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基本内涵。两岸同胞翘首以盼近30年的“三通”梦想终于成为现实,体现了团结统一是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之一。,材料二 2008年7月4日,随着

15、两岸周末包机的正式启动,将近六十年两岸关系互动的历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海峡两岸的关系互动,由开始特殊群体(大陆老兵)返乡探亲,到普遍性的单项旅游观光、文化、体育、教育等民间交流,再到求学、求职、通婚以及台商到大陆投资建厂等举动。周末包机是两岸关系的重要突破,它使两岸遥望成为历史,是直航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未来全面直航的新起点。这是两岸同胞共同努力的结果,它实现了两岸同胞的强烈愿望,满足了两岸同胞的共同期待。两岸透过这样的接触、交流和互动,和平统一、共创双赢、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日子不会太遥远了。(2)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两岸为什么能实现和平统一?,分析: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

16、带,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两岸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团结统一等内涵的伟大民族精神。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中华文化持久深藏于两岸人民心中,渗透在日常生活中,这是联系两岸的最牢固纽带。,7、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以儒、道、释三家文化为主体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渗透着古老东方民族的聪明和智慧。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传统文化即保留了其基本面貌,又以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视野,融合

17、了外来文化的优点和长处,逐步丰富完善了自我。材料二 早在2000多年,我国古人就提出了“大同社会”的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运大同)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1)材料一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分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能够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实现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2)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和谐社会”与“大同社会”两种理想之间的关系。,分析:“和谐社会”理想继承和发扬了“大同社会”理想符合社会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改造和剔除了其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和谐社会”理想是在实践基础上对“大同社会”理想的发展、创新,并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