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及科技论文写作.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70987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9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献检索及科技论文写作.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文献检索及科技论文写作.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文献检索及科技论文写作.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文献检索及科技论文写作.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文献检索及科技论文写作.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献检索及科技论文写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检索及科技论文写作.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献检索及科技论文写作,教学目的,文献检索课程是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掌握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从文献中获取知识和情报的一门科学方法课,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问题能力的工具课。,教学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文献的基本知识,学会常用手工检索工具、计算机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懂得如何获得与利用文献情报,增强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初步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科技论文写作与电子资源利用,科技论文的基本内容,1 标题及层次标题2 署名及作者单位3 摘要4 关键词5 中图分类号6 前(引)言(概述)7 正文8 结论和建议9 致谢10 参考文献11 附录、注释,1 标题及层次标题,标题,

2、又称文题、题目、总标题(以区别层次标题),是论文的总纲,是能反映论文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1.1 标题的一般要求,准确得体 标题应准确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论文涉及的范围和深度,不应使用笼统、泛指性很强的词语和华而不实的辞藻。常见的问题:题目过大过于一般化,不能充分反映论文内容的特点(题目过大必然一般化。应尽量反映论文的特点,如新理论、新方(算)法、新设备、新工艺等。人为拔高:慎用“机理、规律”等。,1)题目过大*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在工程中的应用*计算机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计算机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计算机在铁路桥梁设计中的应用*AutoCAD在铁路桥梁

3、设计中的应用*AutoCAD在铁路桥梁设计中的应用,2)简短精练GB771387规定,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一般情况下,这是上限,在准确反映“最主要的特定内容”的前提下,字数越少越好。的研究“的研究”可删除分析研究“分析”与“研究”重复删除不必要的“的”必要时可加副标题(英文论文和社科类论文较常见),但应避免滥用。例:(I)理论分析(II)试验研究(III)应用实例,3)便于检索 题名中应有尽量多的关键词。这与题名应避免笼统和空泛是相辅相成的。4)容易认读 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略缩语、缩写、符号、代号等。,1.2 标题的文字要求,在文字表达上,题目比正文的要求更高,需更加仔细推敲,使其符合

4、现代汉语的语法、修辞和逻辑规则,避免语病和歧义。研究新方法 新方法研究(用偏正结构,不用动宾结构。但中心动词有状语时可用动宾结构,如:用研究)拱坝的应力特点和分布规律 拱坝应力的特点和分布规律,1.3 层次标题,格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不同层次的2个数字之间用下圆点隔开,末位数字后不加任何符号。0 前(引)言(“0”和“前言”等往往不写出)1 1.1 1.2 1.2.1 1.2.2 1.3 2 3,不同层次的问题不能用相同层次标题,同一层次的问题应用相同层次的标题。(此类问题较常见)例:的研制概述1 理论分析2 的研制(一级标题与总标题重复)3 结论 也有层次标题之间互相混淆的情况,避免将

5、层次标题与要点混淆(一般用带括号的编号或字母等表示要点)。层次标题必须按要求格式编写。要点可单独占行,也可与下文接排。层次标题不应过细。很多情况下可去掉,或改成要点。同一级层次标题尽量采用排比。一级标题难以做到,二级及以下级别标题应尽量做到。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2 署名及作者单位,论文署名只限于直接参与课题研究、论文撰写,能对内容负责,并对论文具有答辩能力的人员。作者单位需尽量详细(不能用简称、缩写等),大学应写出院(系、所),英文翻译应准确、统一。各单位应重视本单位名称的统一英(外)文译名。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and Biological Engin

6、eering,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67,China 重庆工商大学 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重庆 400067有的期刊要求提供作者简介、照片。,摘要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要陈述。作用:使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补充题目的不足。为科技信息检索机构提供方便。,3 摘要,分类 报道性摘要:提供论文中全部创新内容和尽可能多的定量或定性的信息。学术性期刊一般采用此类摘要。一般200300字。英文摘要可适当详细一些。一般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指示性摘要:简要介绍研究的目的和方法等。5

7、0100字。报道-指示性摘要:介于上述2者之间。重要的部分按报道性摘要写,其它部分按指示性摘要写。100200字。,摘要的写作要求 用第三人称:不用我(们)、笔者等作主语。一般也不用“作者”。一般不用“本文”:“本文研究(对进行了试验,认为,提出)了”逻辑上不通。“本文介绍(报道)”,逻辑上没问题,但不必要。简短精练,明确具体,准确反映论文主要内容(重要内容不漏掉,也不超出论文内容)。不应出现类似课题鉴定的自我评价,如“具有意义”、“填补了空白”,等。采用规范术语,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除非要反驳某篇论文(观点),一般不出现参考文献。不应简单重复标题内容,也不应罗列层次标题。,4 关键

8、词,为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的需要从论文中选出的词或词组。尽量选用主题词,也可用自由词。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如汉语主题词表中收录的词,国内期刊以此为主。自由词则是还未规范化的词(未收入主题词表)。数量为36个。*由于主题词的选取比较复杂,一般编辑需根据作者提供的关键词进行加工。因此作者最好能根据汉语主题词表查出主题词,必要时可稍多,供编辑参考。,5 中图分类号,根据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图书馆、各院系资料室和学报编辑部有)。由于涉及的学科比较复杂,作者最好能提供准确定分类号。,6 前(引)言(概论、概述),一般可包括如下内容:研究或论文写作的目的和背景。理论依据、试验或研究方法。预期的结果以及本

9、研究成果的地位、作用和意义。*1)和2)两点类似于“综述”,应对相关的研究前沿进行评述,以说明作者开展的研究的必要性。,前言的写作要求: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开门见山,不饶圈子。尊重科学,不落俗套。“限于时间和水平”、“不足之处在所难免”,等都是不负责任的说法,而不是客套。如实评述,避免吹嘘自己的或贬低别人的成果。*前言虽然不是最重要的部分,但一定要特别重视。,7 正文,提出论点,通过论据(事实或数据、已有的理论等)对论点加以论证。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 用具体事实(包括数据)证明论点。属归纳推理。事理引伸 用已知的道理为论据证明论点。属演绎推理。类比 将A事物与B事物对比,以B事物的正确与否证明

10、A事物的正确与否。属类比推理。,反证 如数学上的反证法。属演绎推理。对比 将截然相反的情况作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证实(明)一种事物的存在或正确。属类比推理。因果互证 通过事理分析,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属归纳推理。归谬法 先假定某论点正确,然后以此为前提,导出一个显然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假定的论点是错的。此方法只适用于驳论。属演绎反驳推理。,常见的问题:主题不明确。加入无关的内容。*学位论文要能反映作者的工作,但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则不能这样写。过多引用、重复已有的成果,冲淡了作者本人的工作。*在研究生的论文中较多,往往由于作者缺乏自信,或研究工作还没有实质性的

11、成果。过多采用承上启下的句子。一般来讲,此类句子是没有必要的。“下面讨论”没有按规范标注参考文献,使读者难以分清哪些是作者的工作,哪些是引用的成果。,8 结论(和建议)(结束语),一般可包括如下内容:本研究成果得出了什么规律性的东西,解决了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理论。对前人的有关本问题的看法作了哪些检验,哪些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哪些不一致,作者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或否定。本文所报道的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问题。*1)是必需的,2)和3)视论文具体内容可有可无;有的论文不能得出明确结论,也可没有结论而只进行讨论。,结论的写作要求概括准确,措词严谨。避免使用“可能”、“大概”等模能两可的词。明确具体

12、,简短精练。结论有相对独立性,专业读者和情报人员可只看摘要和(或)结论就能对论文有大致的了解。结论中不再作讨论。“通过,得出如下结论”及类似的行文都应删除。不作自我评价。但对研究成果应用的范围可给出说明(但必须是经过论证的)。,9 致谢,对研究工作和论文写作给予指导、帮助,或提出过建议等的相关的人或机构表示谢意。不是必须的项目,10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和作用反映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论文的起点和深度。区别作者本人的成果和已有的成果。尊重他人成果,免除抄袭、剽窃嫌疑。索引作用。便于读者对有关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节省论文篇幅。科技情报人员进行研究和文献计量学研究。,参考文献著录的原则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必须按有关标准,采用规范的著录格式。*作者应保证著录项目齐全(格式可由编辑统一处理)。*我国科技期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国外有的期刊采用“著者-出版年”制。*按文献在正文(含前言)中出现的顺序编码,编码的数字置于方括号内。需读出的编码按正常行文编排,不读出的编码用上标。,11 附录和注释,一般有关的注释、说明都在正文中解决了,因此没有此2项。如认为必须采用,最好与编辑部协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