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部编版).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71672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文化运动(部编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文化运动(部编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文化运动(部编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文化运动(部编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文化运动(部编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文化运动(部编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文化运动(部编版).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第12课 新文化运动,第12课 新文化运动,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袁世凯穿起祭祀服在北京天坛祭天(),袁世凯复古尊孔,就要恢复封建时代的礼仪和制度,而这些礼仪和制度,和封建君主制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复古尊孔实质就是复辟帝制。,1915年,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第12课 新文化运动,2.兴起的时间和标志,时间:,标志:,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陈独秀,1915年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第12课 新文

2、化运动,青年杂志从第二卷改名为新青年。,从第四卷起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刊登新体诗。,第12课 新文化运动,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红楼(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基地),第12课 新文化运动,重要基地,鲁 迅,胡 适,李大钊,陈独秀,认识青年,终身以“新青年”自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中国自由主义之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没有蔡元培,北大就不成其为北大;没有北大,蔡元培也不成其为蔡元培。,“对于学说,信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蔡元培,宗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质:鼓励资产阶级新文化占领封建旧

3、文化的阵地,人 物 扫 描,辜鸿铭:号称“清末怪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获13个博士学位。他固守中国的传统儒家伦理思想,认为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是最好的。,第12课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新”的声音,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1.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以新文化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们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文学革命,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抨击旧道德,旧文化,1.新文化运动内容,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抨击礼教最猛烈:鲁迅,“西洋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

4、,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敬告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民主,科学,Democracy,Science,(德先生)(赛先生),指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指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胡 适,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强调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中有物”。,第12课 新文化运动,提倡文学革命,中国第一首白话诗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远。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胡适,第12课 新文化运动,2023/6/21,材料一:新青年受到广大青

5、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材料二:“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但也存在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虽然存在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偏向。,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2.新文化运动意义,问 题 思 考,你对新文化运动中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这件事怎么看?,孔子学说代表的儒家思想是封建正统思想,是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文化一直是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播,孔教是维护专制制度的,与民权、平等思想背道而驰。新文化运动目的是要打破封建主义束缚、力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新文化运动向封建主义和传统文化展开了猛烈的进攻。,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时间:1915年青年杂志,兴起:,内容:,意义:,代表人物、主要阵地,倡导文学革命,本课小结,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