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外部形态森.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77731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2.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虫的外部形态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昆虫的外部形态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昆虫的外部形态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昆虫的外部形态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昆虫的外部形态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昆虫的外部形态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虫的外部形态森.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昆虫的外部形态,问题,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重点与难点:,昆虫触角的结构、功能和类型昆虫口器的类型、结构及与防治的关系胸足的构造和类型翅的翅脉和类型体壁的构造和功能体壁构造与化学防治的关系,第一节 昆虫的头部 感觉和取食中心,第一节 昆虫的头部 感觉和取食中心,头部的基本构造(蝗虫)A:正面图 B:侧面图,2 基本结构:一线、八沟、五区,二.昆虫的触角1.触角的位置及基本结构1位置:一般位于额区2基本结构:柄节:粗短,与触角窝相连。梗节:细小,触角第二节,内有感觉器官,称江氏 器。如雄蚊。鞭节:触角第三节,分为若干亚节。,触角的基本结构(彩万志),2.触角的类型:1刚毛状:基节、柄节粗

2、大,鞭节各节细似刚毛。如:蜻蜓、蝉。2线状:又称丝状,基节、柄节较粗,其余各节大小、形状、相似,逐渐向端部缩小。如:蝗虫、蟋蟀和某些雌蛾。3念珠状:鞭节由近似圆球状的小节组成,大小一致。如:白蚁。4锯齿状:鞭节各亚节端部向一侧突起,形似锯齿。如:叩头甲,雌性绿豆象。,5羽毛状:鞭节各亚节向两侧突出,形似羽毛。如:雄性蚕蛾、毒蛾。6膝状:又称肘状,柄节特别长,梗节短小,鞭节由大小相似的亚节组成,在柄节和梗节之间呈膝状或肘状弯曲。如:蜜蜂7具芒状:触角短,鞭节不分亚节,比柄节和梗节粗大,其上有一刚毛状或芒状构造。如:蝇类。8球杆状:又称棒状,触角细长如杆,近端部各节逐渐膨大。如:蝶类。,9锤状:鞭

3、节端部各节突然膨大,形似锤状。如:瓢虫10环毛状:鞭节各亚节大部分具有一圈细毛,逐渐向端部递减。如:雄性蚊类11梳状(栉齿状):鞭节各亚节向一侧呈枝状突起,形似梳子。如:雄性绿豆象。12鳃片状:端部数节扩展成片状,可以张合,状似鱼鳃。如:金龟子,触角的类型,3.触角的功能1触觉:2嗅觉:二化螟3听觉:雄蚊4.触角在分类上的应用1作为鉴别昆虫的特征。2辨别昆虫的雌雄。小地老虎:羽状,:线状。芫 箐:梳状,:锯齿状。,三.昆虫的眼:分为复眼和单眼。1.复眼:2个,昆虫成虫和不完全变态昆虫若虫均具复眼,穴居、寄生性昆虫复眼消失或退化。,1位置:头部侧上方。眼天牛属 复眼一分为二,2构造:一般由300

4、-500个小眼组成,小眼面呈六边形,小眼数目越多,视力越强。家蝇:4000个小眼/复眼。蜻蜓:2.8万个小眼/复眼。3功能:辨别物体形状大小和颜色 2.单眼:分为背单眼和侧单眼。辨别光线的强弱和方向1背单眼:常2或3个,极少1个,3个常称倒三角形排列,为成虫和不完全变态若虫所具有,位于额上部。蝉类:3个,蛾类:2个,盲蝽:无。2侧单眼:一般1-7对,位于幼虫头部两侧。,叶蜂类:1个/侧。蛾类:6个/侧,昆虫的单眼 A:秆蝇的头部 B:隐翅虫的头部 C:皮蠹的头部 D:鳞翅目幼虫的头部,3.昆虫的视力和趋光性:1视力:比较近视。蝶类:1-1.5m.家蝇:0.4-0.7m.蜻蜓:1.5-2m.,2

5、趋光性:昆虫能感受到的波长范围为240(紫外光)700(黄、橙色)毫微米。一般昆虫不能感受红色。蜜蜂不能区分橙红色与绿色;荨麻蛱蝶看不见绿色和黄绿色。棉铃虫:3330埃。黑光灯:3650埃。,四.昆虫的口器 1口器基本构造:咀嚼式口器 2.口器的分类:根据食性与取食方式,口器可分为:1咀嚼式:固体2吸收式:舔吸式或虹吸式:表面液体 刺吸式、锉吸式或捕吸式:寄主内部液体3嚼吸式:固体和液体。3.口器的结构特点与危害症状:1咀嚼式口器:(1)结构:,(2)危害症状:缺刻或穿孔:蝗虫、粘虫。潜叶危害:潜叶蛾、潜叶蝇和玉米铁甲虫。枝杆内部:天牛幼虫。吐丝卷叶或缀叶危害:卷叶虫。花或果实内部:食心虫。,

6、2刺吸式口器:(1)结构:,(2)危害症状:变色斑点、叶片卷缩、形成瘿瘤。传播植物病害:病毒病:397种。3虹吸式口器:(1)结构:(2)危害症状:吸果夜蛾。4.口器类型与化学防治的关系:1判断是何类害虫危害。2判断使用何种杀虫剂。,根据口器着生位置,分为:1.下口式:口器着生在头部下方,头部纵轴与体躯纵轴几乎成直角。多见于植食性昆虫。2.前口式:口器着生在头部前方,头部纵轴与体躯纵轴几乎在一直线上,多见于捕食性昆虫。3.后口式:口器着生在头部下方,头部纵轴与体躯纵轴成锐角,多见于刺吸式昆虫。,五、昆虫的头式,下口式,前口式,后口式,第二节 昆虫的胸部 支撑和运动中心一.胸部的基本构造1.胸节

7、的构造:背板:1个 侧板:2个 腹板:1个2.胸部的特化:,图10:几种前胸背板特化的昆虫A:螳螂 B:犀金龟 CJ:角蝉,二 胸足的构造和类型:着生在各胸节的侧下方,共3对胸足1.构造:1基节:粗短2转节:小呈多角形,少数昆虫2节。3腿节:各节中最粗大的一节。4胫节:细长,与腿节呈膝状连接,常具刺和锯。5跗节:由1-5个跗分节组成。6前跗节:1对爪,中垫。,图11:昆虫足的基本结构,图12:昆虫胸足的基本类型,2.胸足的类型:根据结构和功能,可分为7种。1步行足:最常见的类型。各节细长,适于爬行。如蚜虫、步行虫(A)。2跳跃足:腿节发达,胫节细长,适于跳跃。如蝗虫和蟋蟀的后足(B)。3捕捉足

8、:基节特长,腿节腹面有一沟槽,槽两边有刺,胫节弯曲,正好嵌入腿节槽 内,适于捕捉小虫。如:螳螂前足(C)。,4开掘足:胫节膨大宽扁,末端具齿,跗节铲状,适于挖土。如:蝼蛄前足(D)。5游泳足:各节扁平,具较密缘毛,形若浆,适于划水。如:龙虱(E)。6携粉足:胫节端部宽扁,边缘有长毛,形成花粉筐,第一跗节膨大,内侧具多排横刚毛,形成花粉刷。如:蜜蜂的后足(G),三.翅的基本结构、翅脉和类型 1.翅的基本结构:三角形“3”缘,“3”角,“3”褶,“4”区。3.翅脉的类型1翅脉的类型:纵脉:基部至边缘。横脉:横列在纵脉间的短脉。,图14:翅的假想脉序,图13:昆虫翅的基本结构,4.翅的类型:1膜翅:

9、膜质透明。如蜂类、蝇类的前翅(A)。2鳞翅:膜质,翅面覆有鳞片。如:蝶类和蛾类的翅(C)。3覆翅:革质,覆盖于后翅之上,但保留翅脉。如:蝗虫和 蟋蟀的前翅(F)。4鞘翅:角质,翅脉消失。如:甲虫的前翅(H)。5半鞘翅:基部一半为革质,端部一般为膜质。如:蝽蟓的前翅(G)。6平衡棍:翅退化为棒状,可保持身体平衡。如:蚊蝇类的后翅(I)。7缨翅:膜质透明,翅狭长,边缘着生缨毛。如:蓟马的翅(D)。8毛翅:膜质,翅面布满细毛。如:石蛾的翅(B)。,第三节 昆虫的腹部 新陈代谢和生殖中心一.腹部的基本结构1.腹节的构造:背板:1个。腹板:1个。侧膜:2个。2.腹部的附属器官:外生殖器:第8-9腹节。气

10、门:1-8腹节。尾须:10-11节。,图16:昆虫的腹部结构,二.雌性外生殖器的结构:产卵器1.位置:腹部第8-9节腹面。2.构造:背产卵瓣:1对 内产卵瓣:1对 腹产卵瓣:1对,3.产卵危害:蝉、飞虱、叶蝉;蜜蜂。三.雄性的外生殖器:交配器。可作为种和近缘类群的鉴别特征。,一.体壁的构造和功能 1.体壁的构造:从内向外:底膜 皮细胞层 表皮层 1底膜:一层薄膜。有选择通透性。2皮细胞层:一层活细胞。刚毛、鳞片、腺体由皮细胞特化而来。3表皮层:皮细胞层分泌的非细 胞性物质。从内到外:内表皮 外表皮 上表皮,第四节 昆虫的体壁 昆虫的外骨骼,图17:昆虫体壁的结构,内表皮:10-200um;几丁

11、质和蛋白质;无色柔软,具延展性,可储备营养。外表皮:3-10 um;骨蛋白、几丁质和脂类;色深坚硬,坚硬性。上表皮:1-3 um;无几丁质。从内到外:脂腈层 多元酚层 蜡层 护蜡层。脂腈层:脂蛋白类脂腈素,质地暗而有色,蜡层:蜡质,类似蜂蜡。具不透性。护蜡层:拟脂类蜡质;保护蜡层。,2.体壁的功能:1构成昆虫的躯壳。2着生肌肉。3保护内脏。4防止体内水分散发。5防止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入。二.体壁构造与化学防治的关系1.破坏蜡层。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蜕皮)。,2.抑制体壁的形成:灭幼脲类。3.根据体壁厚薄情况确定用药时间:消灭幼虫于三龄之前。三.昆虫的色素1.化学色(色素色):黑色素、血红素等。2.物理素(结构色):闪紫蝶的翅:正面观看:橙红色。侧面观看:紫色。,思考题1.昆虫的头式可分为几种?其特点各是什么?2.列表比较咀嚼式、刺吸式、虹吸式口器的异同。3.足的结构和类型,并举例。4.翅的结构和类型,并举例。5.简述体壁结构与化学防治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