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商会大厦项目地质勘察报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82752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7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商会大厦项目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广州商会大厦项目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广州商会大厦项目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广州商会大厦项目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广州商会大厦项目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州商会大厦项目地质勘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商会大厦项目地质勘察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广州商会大厦项目地质勘察报告1.前言1.1工程概况广州商会大厦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琶洲街道,本次勘察属于详细勘察,地块 编号为 AH040163B2。1.2勘察目的与要求1.2.1勘察目的本次勘察的目的主要是查明场地拟建建筑物部位地层分布特征及土层物理力学 性质,查明主体结构部分地层结构,为建筑地基设计、开挖、施工提供详细的岩土 工程资料和所需的岩土参数,并对主体结构部分建筑地基进行详细的岩土工程评价, 为地基基础设计、施工组织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详细建议。1)查明场地各岩土层的类型、成因、时代、地层结构和均匀性以及特殊性岩土 的性质以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2)查明场地地下水类型、埋

2、藏条件、补给及排泄条件、初见及稳定水位;提供 季节变化幅度、抗浮设计水位和各主要地层的渗透系数;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 腐蚀性;3)对地基岩土层的工程特性和地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各岩土层的地 基承载力特征值;论证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形式的可行性,对持力层选择、基础埋 深等提出建议;4)对场地及地基地震效应进行评价,划定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5)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 方案的建议,并提供所需的计算参数;6)预测地基沉降、差异沉降和倾斜等变形特征,提供计算变形所需的计算参数。7)对桩基类型、适宜性、持力层选择提出建议;提供桩的极限侧阻力、极限端 阻

3、力和变形计算的有关参数,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和沉降量;对沉桩可行性、施工 时对环境的影响及桩基施工中应往意的问题提出意见。8)室内试验项目包括土的物理性质试验、土的压缩固结试验、土的抗剪强度试 验、岩石抗压强度试验、水和土的腐蚀性试验。本次勘察要求所采取的土样等级应 符合I级原状土样要求。9)未尽事宜以相关规范为准。1.2.2技术要求本次勘察技术要求由设计人员根据该工程的类别、该工程建设场地的地理、地 质特性和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该工程建设场地已有资料和工程地质环境特征 的研究程度,以及当地的工程建设经验、地基基础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钻孔布置:依据业主单位提供的钻孔平面布置图,本次

4、勘察共布置钻孔25 个(ZK*),其中控制性钻孔12个,一般性钻孔13个,孔距20m左右。终孔要求:控制性钻孔进入连续微风化不少于8m,一般性钻孔进入连续微风化不少于5m。采取土 (岩)试样与原位测试要求:对每一主要土层控制性钻孔采取不扰动土试样 和原位测试数量不少于6件(组);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对厚度大于0.5m的夹层 或透镜体,采取不扰动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中、微风化岩层每孔均需采取岩样; 进行腐蚀性测试的水试样和土试样均不少于2件,其他要求按相关规范执行。1.3勘察依据本次工程勘察及报告书编写按如下合同及规范完成。广州商会大厦项目地质勘察合同文件广州商会大厦钻孔平面布置图岩土工程勘察

5、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 98工程地质钻探标准CECS 240: 2008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SL320-200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备案号J 1412-2012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6、(GB50330-201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 200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广东省标准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2勘察方法和工作量2.1勘察方法根据相邻场地岩土层分布特征及工程性质,结合建(构)筑物情况,本次勘察 综合岩芯钻探、标准贯入试验、室内常规土工试验、岩石抗压试验、水质简分析和 浅层土腐蚀性试验等多种方法和手段,查明场地岩土工程条件,为设计和施工提供 准确的岩土工程资料。(1) 钻孔测放场地各钻孔的坐标及标高

7、由测量技术人员采用GPS施测,起算点根据业 主提供的场区控制点 R2(X=26398.082; Y=45907.618; H=8.01)、V301 (X= 26203.459 ; Y=46048.799 ; H=8.52)、V302( X= 26393.213 ; Y= 46045.821; H=8.74)、V303(X= 26392.811; Y= 46043.123; H= 8.72)引 测所得。本场地所使用坐标系统为广州坐标系,高程系统为广州高程。(2) 外业勘探外业钻探采用单层岩芯管、硬质合金钻头和金刚石钻头,回钻钻进方式 进行全断面连续取芯,泥浆套管护壁,钻孔开口孔径为130mm,终

8、孔孔 径为91mm,拍摄岩土芯照片和量测钻孔稳定地下水位。(3)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采用自动脱钩、自由落锤进行锤击,锤重63.5kg,落距76cm, 记录击入30cm/10cm的锤击数。(4)试样采取针对土层性质分别采用薄壁取土器(软土)/厚壁敞口取土器静力压入或 轻锤连续击入法取样,土试样质量等级为I11级(砂试样为W级),岩 样采用钻探岩芯制作。所取土、岩试样均妥善密封。(5)室内试验岩样、土样、水样试验由我院土工试验室负责,按照土工试验方法标 准GB/T50123-1999进行。对土样做常规土工试验,包括含水率、密度、 稠度指标、剪切和固结指标、固结系数等,对岩样做天然湿度单轴抗压 试验

9、,对水样做水质简分析和浅层土腐蚀性试验。(6)资料整理综合分析野外钻探原始记录,钻孔编录、原位测试成果和土工试验资料, 结合地区经验,划分工程地质单元,分层统计试验和测试资料,编制钻 孔柱状图、工程地质剖面图等图件,分析评价场地和地基稳定性,研究 基础及基坑支护方案。编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并经检查、审核。2.2钻孔布置依据业主提供的钻孔平面布置图,本次勘察共布置钻孔25个,其中控制性钻孔 12个,一般性钻孔13个,孔距20m左右,详见钻孔平面布置图。2.3勘察工作量本项目勘察任务工期较紧,我院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成立了该项目的项目组, 于2016年4月22日派出3台XY-1型钻机进场,于201

10、6年5月1日我方完成全部 25个钻孔。野外钻探工作严格按照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 87-2012等 国家现行有效的标准规范要求执行。共完成工作量如下:1)完成钻孔25个,总进尺1176.45m。2)共取原状土样15件,扰动砂样37件进行常规土工试验,取岩样50件进行 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其他要求按相关规范执行。3)野外标准贯入试验112次。4)测量放点25点次。5)波速测试孔次。(需根据建筑方案定)6)测钻孔稳定地下水位25孔次。7)拍摄岩芯照片25张。2.4勘察质量本院已通过国家标准化组织2008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认证注册号: 02712Q10073

11、R1M)和全面质量管理达标验收。本次勘察孔位测放、钻探、原位测 试、资料统计分析、图件编制及报告编写等均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要求执行,岩 样、土样、水样试验由由我院土工试验室负责,按照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50123-1999进行。外业管理严密,生产过程受控,中间检查和不定期监督抽查 相结合,成果资料的检查、审核把关严格,以确保成果资料可供设计及施工使用。3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特征3.1气象与水文本项目所处的海珠区位于广州市区南部,四面为珠江广州河段环抱,北部与荔 湾区、越秀区、天河区隔江相邻,东部、西部、南部分别与黄埔区、番禺区相望。 区域的主体为海珠岛(河南岛),此外还有官洲岛和丫

12、髻沙岛。海珠区气候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由于濒临南海,受温湿的热带海洋气 团影响,具有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温暖湿润、全年温差较小、干湿季节明显的气 候特征。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一年中太阳先后2次直射,因此光热资源充足。年平均日 照时数为1503.6小时,年日照率34%。日照时间下半年大于上半年,其中10月最 长,平均为180.1小时,3月最短,平均为55.6小时。年平均气温为22.4C,最热 月为7月,平均气温为28.7 C,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14.0C。19912000年 极端最高气温为37.3C,极端最低气温为0.0C。由于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东北 部人口稠密区比东南部果林区气

13、温要高。海珠区的风受季风支配,其主导风向是冬 半年(9月至次年3月)盛行北风和偏北风,夏半年(48月)盛行东南和偏南风。 每年的4月、9月为季风的转换月份。在夏季风盛行季节,特别是79月常受热带 风暴侵袭。19912000年年平均降水量为1783.8毫米。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量 的季节变化明显。每年4月上旬开始进入雨季,至9月底结束,雨季长达6个月, 集中了全年80%以上的降水量。一年中降水6月最多,达328.1毫米,11月最小, 只有25.8毫米。前汛期(46月)主要由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带来降水,后汛期(7 9月)则多受台风(热带气旋)等低纬度热带天气系统影响带来降水。而冬半年(9 月至次

14、年3月)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带来低温、干燥、少雨天气,此间降水量一 般小于年降水量的20%。3.2地形地貌此次勘察场地为冲积平原,勘察期间场地较为平整,场地东、西两侧均为施工工地,南侧为厂房,北侧紧邻双塔路,双塔路北侧为一河涌,为原新港国际赛车馆废弃场地。场地地面标高约为8.199.52m (广州高程)。现场环境可见下图:图3.2-1场地环境图1图3.2-2场地环境图23.3地层与岩性基底由中生界变质岩系构成。根据1:20万广东省地质图及现场钻探结果, 区域内主要为泥质粉砂岩、泥岩、第四系冲洪积层等。岩层情况详见下图:图3.3-1场区岩层地质图3.4区域地质构造本项目场地附近区域地质构造图如下

15、:图3.4.1区域地质构造图由图可见,本场地距主断裂距离较远,现场勘探期间未发现断裂构造痕迹。4场区岩土分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4.1岩土层分层描述根据野外钻探编录,结合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资料,按成因、状态、岩土性划 分,场区岩土层自上而下可分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第1-1素填土、第1-2层杂填 土)、第四系冲积层(第2-1淤泥(流塑)、第2-2层粉砂(松散)、第2-3细砂(松 散)、第2-4中砂(稍密)、第2-5粗砂(稍密)、第2-6砾砂(稍密-中密)、第2-7 粉质粘土(可塑)、泥质粉砂岩/泥岩(3-2-1强风化泥质粉砂岩、3-2-2强风化泥岩、 3-3-1中风化泥质粉砂岩、3-3-2中风化泥

16、岩、3-4-1微风化泥质粉砂岩、3-4-2微风化 泥岩)。4.1.1 土层部分(1)人工填土层(Qml),地层编号第1-1层素填土:褐黄色,松散,稍湿,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及碎石堆填而成。 大部分孔段揭露,即揭露孔段有:ZK1、ZK2、ZK5、ZK9、ZK10ZK14、ZK17ZK25。层厚3.105.10米,平均厚度4.19m,层面埋深0.00-0.00m,层顶高程8.199.52m。第1-2层杂填土:杂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粉质粘土及碎石、砼等堆填而成。 小部分孔段揭露,即揭露孔段有:ZK3、ZK4、ZK6ZK8、ZK15、ZK16、ZK22。 层厚2.805.10米,平均厚度4.07m,层面

17、埋深0.00-0.00m,层顶高程8.509.47m。(2)第四系冲积层(Qal),地层编号第2-1层 淤泥:深灰色,饱和,流塑,以粘粒为主,富含有机质,手捻具滑腻 感,易污手,略具腥臭味。大部分孔段揭露,揭露孔段为:ZK3、ZK5、ZK6、ZK8ZK11、 ZK16ZK25。层厚0.904.40米,平均厚度1.92m,层面埋深2.805.10m,层顶高程 3.825.70m。第2-2层粉砂:灰黄色,饱和,松散,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质,级配差, 含少量粘粒。绝大部分孔段揭露,揭露孔段有:ZK1-ZK24。层厚3.2013.60米, 平均厚度8.40m,层面埋深3.107.80m,层顶高程0

18、.726.04m。第2-3层细砂:深灰色,饱和,松散,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质,级配较 差,含少量粘粒。仅个别孔段揭露,即揭露孔段有:ZK25。层厚7.907.90米,平 均厚度7.90m,层面埋深7.207.20m,层顶高程1.281.28m。第2-4层中砂:灰白色,饱和,稍密,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质,级配一 般。大部分孔段揭露,揭露孔段有:ZK17ZK21。层厚4.208.90米,平均厚度6.40m, 层面埋深10.2012.20m,层顶高程-3.21- - 0.78m。第2-5层粗砂:灰黄色,饱和,稍密,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质,级配较 好,含少量粘粒。大部分孔段揭露,揭露孔段有

19、:ZK1ZK3、ZK6、ZK7、ZK11ZK16、 ZK19、ZK22、ZK24、ZK25。层厚1.208.00米,平均厚度 4.74m,层面埋深 12.1017.10m,层顶高程-8.91-2.63m。第2-6层 砾砂:灰白色,饱和,稍密-中密,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质,级 配良好,局部含少量圆砾。仅少部分孔段揭露,揭露孔段有:ZK1、ZK5、ZK8ZK10、 ZK23。层厚1.404.10米,平均厚度3.10m,层面埋深15.4016.30m,层顶高程-7.52 - 5.92m。第2-7层 粉质粘土:灰白色,可塑,很湿,因粘粒为主,土质较均匀,粘性较强,含少量中砂。少数孔段揭露,揭露孔段

20、为:ZK18、ZK21-ZK24。层厚2.404.00 米,平均厚度3.00m,层面埋深10.2016.90 m,层顶高程-7.51-1.16m。4.1.2基岩部分第3-2-1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褐红色,岩芯呈半岩半土状,碎块状,风化强 烈,裂隙发育,岩块手折易断,岩质软。大部分孔段揭露,揭露孔段有:ZK2ZK3、 ZK6ZK14、ZK16ZK25。层厚0.9016.40米,平均厚度3.64m,层面埋深18.667.10m, 层顶高程-57.63 - 9.66m。第3-2-2层强风化泥岩:深灰色,岩芯呈碎块状,风化强烈,裂隙发育,岩块 手折易断,岩质软。大部分孔段揭露,揭露孔段有:ZK1、ZK

21、6ZK8、ZK14、ZK17ZK21。 层厚1.107.80米,平均厚度3.08m,层面埋深18.7054.90m,层顶高程-45.47-9.93m。第3-3-1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褐红色,粉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 岩芯呈10-30cm柱状,5-8cm块状,裂隙较发育,岩质较硬。该层于绝大多数孔段 揭露,揭露孔段有:ZK1、ZK3、ZK6ZK25。层厚0.9017.20米,平均厚度5.52m, 层面埋深17.5069.80m,层顶高程-60.33-8.77m。第3-3-2层中风化泥岩:深灰色,粘土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岩 芯呈10-30cm柱状,5-8cm块状,裂隙较发育,

22、风化较强烈,岩质较硬。该层于绝 大多数孔段揭露,揭露孔段有:ZK1ZK4、ZK6、ZK8、ZK15ZK17、ZK19ZK24。 层厚1.308.50米,平均厚度3.41m,层面埋深21.140.50m,层顶高程-31.30-12.07m。第3-4-1层微风化泥质粉砂岩:深灰色,粘土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 结,岩芯呈10-55cm柱状,5-8cm块状,裂隙较发育,风化较强烈,岩质较硬。该 层于所有孔段揭露。即揭露孔段有:ZK1ZK25。层厚5.209.00米,平均厚度6.77m, 层面埋深27.2075.40m,层顶高程-65.93-18.47m。第3-4-2层 微风化泥岩:褐红色,粉粒结

23、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岩芯 呈10-30cm柱状,5-8cm块状,裂隙稍发育,岩质较新鲜,敲击声脆,岩质硬。该 层于仅于个别孔段揭露,即揭露孔段有:ZK18。层厚1.701.70米,平均厚度1.70m, 层面埋深42.3042.30m,层顶高程-32.91-32.91m。4.2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为取得场区内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现场采取土样和岩石试样。实验 室对所采取的土样进行常规试验,岩样进行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有关规定进行数理统 计,采用三倍标准差法等剔除其中异常数据,如统计个数不足6个,只提供统计范 围值和

24、平均值。统计提供数据有:参与统计的样本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经统计分析,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详见统计 表(4.2-1),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值见统计表(4.2-2)。4.3现场原位测试原位测试可避免在对土体产生较大的扰动的情况下准确快捷地查明岩土层的力 学性质参数。本场地采用的原位测试手段主要为标准贯入试验(N)。原位测试资料数理统计时,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 版)的规定,采用三倍标准差法等剔除其中异常数据。岩土层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 计见表(4.3-1,4.3-2)。岩土层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实测击数)表4.3-1成因

25、符号土层名称试验次数范围值(击)平均值(击)标准差变异系数修正系数标准值(击)Qml1-1素填土13375.11.4410.2840.8584.4Qal2-1淤泥17222.00.0000.0001.0002.02-2粉砂24597.51.0620.1420.9497.12-3细砂1888.02-4中砂6815122.4490.2040.83110.02-5粗砂15122215.92.6310.1650.92414.72-6砾砂6122116.74.4120.2650.78113.02-7粉质粘土6575.70.8160.1440.8815.0N13-2-1强风化泥质粉砂岩17515552.9

26、1.5360.0290.98852.23-2-2强风化 粉泥岩7505651.71.9760.0380.97250.3岩土层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修正击数) 表4.3-2成因符号土层名称试验次数范围值(击)平均值(击)标准差变异系数修正系数标准值(击)Qml1-1素填土136.92.95.01.4130.2840.8584.3Qal2-1淤泥171.81.91.80.0300.0170.9931.82-2粉砂244.47.66.20.8140.1310.9535.92-3细砂16.86.86.82-4中砂66.2-11.191.7860.1990.8367.52-5粗砂158.615.711

27、.51.8820.1640.92510.62-6砾砂68.615.311.93.1220.2610.7849.42-7粉质粘土63.65.04.10.5370.130.8933.7N13-2-1强风化泥质粉砂岩1735.738.5371.0800.0290.98736.63-2-2强风化粉泥岩735.039.236.21.3820.0380.97235.24.4岩土力学指标及其参数建议值本报告所列岩土力学性质指标参数建议值,是指为满足工程需要,参考广东省 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2003)所列经验参数,综合室内土工试验 和标贯等原位测试成果的基础上,特别是对原位测试成果进行

28、深入研究,分析其可 靠性及适用性,结合地区经验综合分析判断之后,所给出的各岩土层的参数值见下 表 4.4-1。各岩土层的参数值表4.4-1石土层编号岩土层名称及状态时代成因岩土层承载力特征值(KPa)岩土层变形参数(MPa)1-1素填土/松散Qml1-2杂填土/松散Qml2-1淤泥/流塑Qal50Es=1.62-2粉砂/松散Qal90E0=182-3细砂/松散Qal100E0=202-4中砂/稍密Qal130E0=222-5粗砂/稍密Qal140E0=282-6砾砂/稍密-中密Qal220E0=452-7粉质粘土 /可塑Qal110Es=3.03-2-1强风化泥质粉砂岩N1600E0=1253

29、-2-2强风化泥岩N1600E0=1253-3-1中风化泥质粉砂岩N11200石土层编号岩土层名称及状态时代成因岩土层承载力特征值(KPa)岩土层变形参数(MPa)3-3-2中风化泥岩N112003-4-1微风化泥质粉砂岩N130003-4-2微风化泥岩N127005水文地质5.1地表水概况地块北侧有一涌沟,沟边植被发育,沟中贮存有一定量的地表水,补给来源主 要为大气降水。5.2地下水概况按含水介质特征划分,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覆盖层孔隙性承压水、基岩裂 隙水,即拟建场地地下水主要表现为:一是上层滞水,赋存于填土的中下部,受场 地附近地表水及降雨的补给,地表水泄流、蒸发是其主要排泄方式;二是

30、第四系的 孔隙水,水量不大,主要附存于第四系土层砂层中,本次勘察揭露的砂层含有粘粒, 初步判断为微中透水;三是基岩的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强、中风化岩的 风化裂隙中,强、中风化岩裂隙较发育,风化岩层内赋存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 量大小与岩石裂隙发育情况、连通程度有关,判断其透水性为弱中等透水;场地 地下水埋藏深度起伏较大,实测钻孔地下混合水位埋深为:0.50-7.50m,测钻孔地下 混合水位标高为1.498.23m。本场地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垂直补给和河涌侧向 渗透补给,侧向渗透是主要的排泄方式。由于施工期较短,观测的地下水位不能代 表长期地下水水位。根据本地区经验,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

31、约在35m。5.3地下水水质分析按照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2.2条 及附录G有关规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针对不同的环境类型、含水层 渗透性、浸水条件等有着不同的规定,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具体条件如下:场地属温润区,分布地层主要为弱中透水层,按II类环境评价地下水对混凝土 结构的腐蚀性。本次勘察在ZK02、ZK24钻孔各取地下混合水样及浅层土 1组进行简分析,地 下水、土化学类型及化学指标详见水、土质分析报告表),按岩土工程勘察规 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2.2.1条判定,该水、土质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 蚀,在长期浸水

32、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在干湿交替环境中,对钢筋混 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弱腐蚀。土对钢结构具微腐蚀。详情见下表:地下水的腐蚀性判别表表5.4-1ZK02ZK24类型混合水 (2.62.8m)混合水 (0.81.0m)Cl- /(mg/L)115.86110.50SO42- /(mg/L)208.54208.42Mg2+ /(mg/L)47.4351.60Ca2+ /(mg/L)63.4968.42HCO3- /(m mol/L)3.4673.529CO32-/(mg/L)0.000.00OH- /(mg/L)0.000.00侵蚀性 CO2 /(mg/L)0.000.00pH值6.786.8

33、0对混凝土结构的腐 蚀性环境类型(II)微6.92地层渗透性B类A类B类A类微微微微对钢筋砼中钢筋的 腐蚀性长期浸水微微干湿交替弱弱土的腐蚀性判别表表5.4-1土样编号一取样深度一土的腐蚀性试验结果试验编号送样编号钙离 子镁离 子氯离 子硫酸 根碳酸 根重碳酸 根易溶盐总量pH值土 对 钢 结 构 腐 蚀 性 评 价mCa2+Mg2+Cl-SO42-CO32-hco3-mg/kg%-T004501ZK023.00-3.2020.2810.1228.60124.500.00108.760.0506.78微T004502ZK242.10-2.3020.3510.2426.50120.300.001

34、10.840.0506.80微勘察期间未发现场地内曾建有污染性项目,若有必要应另做详细调查与研究。 建筑材料的防腐蚀设计可按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中的相关规定进行。6岩土的工程性质分析6.1岩土的工程性质6.2地基的均匀性分析7不良地质作用与特殊性岩土7.1不良地质作用与地质灾害7.2特殊性岩土8场地与地基稳定性及地震效应分析8.1场地稳定性分析广州市地震活动水平不高,据史料记载,本市发生35级地震达66次,破坏 性地震4.755.0级仅有4次。广州于1372年和1913年先后发生4.75级地震各1 次,而南海县(历史上属广州府)于1683年和1940年先

35、后发生5.0级地震各1次。 自1970年广东省建立台站网以来,记录到本市发生的地震为数不多,广州于1982 1983年先后发生0.62.0级地震5次。综观整个地区,地震活动频度不高,强度不 大。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现场钻探,场区周边断裂活动较弱,且距离场区较远,场 区未发现断裂构造踪迹,区域地壳稳定性为基本稳定。受构造、岩性、裂隙及地下水的影响,场区内岩体差异风化作用强烈,风化深 度变化大,中风化岩层厚度较大,变化大,岩质不均匀,中微风化岩层埋深变化大, 分布不连续,岩层风化程度在横向和竖向上变化较复杂,受裂隙影响,岩石单轴抗 压强度差异较大,地基不均匀将对桩基设计及施工有不利影响。本场地地形较

36、平坦,场区覆盖层主要为冲积土,不良地质作用主要为软土不均 匀沉降,可采用合理处理措施进行治理。场地周边地表水较少,洪水袭击风险较小。综合区域地形地貌,历史地震及地基岩土资料等,分析判断本场地和地基是稳定的,采用合适的基础型式、地基处理方案,适宜兴建各种类型的建(构)筑物。8.2抗震设防烈度8.3砂土液化分析8.4场地类别9地基基础与基坑支护方案9.1建(构)筑物基础方案9.1.1建(构)筑物基础方案建议9.1.2桩基施工条件、成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9.1.3地下水对桩基设计和施工的影响9.2地基基础相关岩土参数建议值9.2.1各岩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变形参数等各岩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变形参数及其他建

37、议参数表表9.2.1-1石土层编号状态时代成因岩土层承载力特 征值(KPa)岩土层变形参数(MPa)1-1素填土松散Qml1-2杂填土松散Qml2-1淤泥流塑Qal50Es=1.62-2粉砂松散Qal90琴182-3细砂松散Qal100E0=202-4中砂稍密Qal130琴222-5粗砂稍密Qal140%=282-6砾砂稍密-中密Qal220E0=452-7粉质粘土可塑Qal110Es=3.03-2-1强风化泥质粉 砂岩半岩半土状碎块N1600E0=1253-2-2强风化泥岩碎块N1600E0=125石土层编号状态时代成因岩土层承载力特 征值(KPa)岩土层变形参数(MPa)3-3中风化泥质粉

38、砂 岩/中风化泥岩块状柱状N113003-4-1微风化泥质粉砂岩块状长柱状N130003-4-2微风化泥岩块状柱状N127009.2.2各岩土层桩基础设计建议参数各岩土层桩基础设计建议参数表9.2.2-1地层名称状态qsa(kPa)qpa(MPa)抗拔摩阻力折减系数水泥砂浆或混凝土与岩石间的粘结强度特征值f(kPa)钻(冲)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1-1杂填土松散1-2素填土松散2-1淤泥流塑680.42-2粉砂松散8100.42-3细砂松散9100.42-4中砂稍密16180.42-5粗砂稍密22250.62-6砾砂稍密-中密42440.62-7粉质粘土可塑20230.43-2-1强风化泥质 粉砂

39、岩半岩半土状碎块85950.63-2-1强风化泥岩碎块85950.63-3中风化泥质粉 砂岩/中风化泥岩块状柱状fk=5.00.71703-4-1微风化泥质 粉砂岩块状长柱状frk=10.00.72203-4-2微风化泥岩块状柱状fk=8.00.7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可按广东省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的相关公式进行计算,建议C1和C2取值如下:中风化微风化C10.320.40C20.040.05说明:1、桩端扩大头时,扩大头斜面部分C2取0。2、对于钻冲孔桩表中数据乘以0.8。9.2.3桩侧负摩阻力与负摩阻力系数9.3基坑支护设计方案9.3.1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9

40、.3.2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9.3.3基坑开挖、支护方案9.3.4基坑支护计算参数基坑支护计算参数建议值表9.3.4-1地层名称岩土名称状态直接快剪重度YkN/m3土/岩体与锚固 体极限摩阻力 标准值(kpa)()C (kPa)1-1杂填土松散1-2素填土松散2-1淤泥流塑3516.6132-2粉砂松散1617.0152-3细砂松散1817.9202-4中砂稍密2218.3502-5粗砂稍密2618.7952-6砾砂稍密-中密20.51002-7粉质粘土可塑122518.2303-2-1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半岩半土碎块1503-2-2强风化泥岩碎块1503-3-1中风化岩泥质粉砂岩块状柱状200地层名称岩土名称状态直接快剪重度YkN/m3土/岩体与锚固 体极限摩阻力 标准值(kpa)()C (kPa)3-3-2中风化岩泥岩块状长柱状2003-4-1微风化岩泥质粉砂岩块状柱状3003-4-2微风化岩泥岩块状柱状3009.3.5地下室抗浮及设防水位10结论和建议10.1结论10.2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