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加固砌体柱外加预应力撑杆工程.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83498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加固砌体柱外加预应力撑杆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建筑加固砌体柱外加预应力撑杆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建筑加固砌体柱外加预应力撑杆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建筑加固砌体柱外加预应力撑杆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建筑加固砌体柱外加预应力撑杆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加固砌体柱外加预应力撑杆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加固砌体柱外加预应力撑杆工程.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加固砌体柱外加预应力撑杆工程14砌体柱外加预应力撑杆工程14. 1 一般规定14. 1. 1本章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7度以下地区砌体柱外加双侧预应力撑杆(简 称撑杆)工程的施工过程控制和施工质量检验。14. 1. 2砌体柱外加撑杆的施工程序应符合下列规定:1清理原结构、构件;2画线标定预应力撑杆的位置;3制作撑杆(含传力构造)及张拉装置;4剔除有碍安装的局部砌体并加以补强;5安装撑杆及张拉装置;6施加预应力(预顶力);7焊接固定撑杆;8施工质量检验;9防护面层施工。14. 1. 3若原结构、构件的基础为毛石或毛条石基础(图14. 1. 3)或虽为砖基础,但 外观质量很差,应在清理原结

2、构构件后,增加一个加固基础的施工程序。其一般做法是在原 基础上增设钢筋混凝土围套,围套内应按设计要求设置箍筋及纵向构造筋。围套应采用强度 等级不低于C20的混凝土现浇而成。图14. 1. 3毛、条石基础加设围套处理示意图1被加固砌体柱;2混凝土围套;3箍筋;4构造钢筋;5毛石基础;6柱脚加劲角钢;7地梁;8条石;9索混凝土垫层14. 1. 4外加撑杆焊接时,其施工环境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 程JGJ 81的要求。14. 2界面处理(I)主控项目14. 2. 1原结构、构件经按本规范第3. 0. 4条的要求清理后,应根据贴合角钢的需要, 将砌体构件表面打磨平整,截面四个棱角还应打

3、磨成圆角,其半径r约取15mm25mm, 以角钢能贴紧原构件表面为度。检验方法:试安装角钢肢,检查其平整度与贴合程度。(II) 一般项目14. 2. 2当原构件的砌体表面平整度很差,且打磨有困难时,可在原构件表面清理洁净并 剔除勾缝砂浆后,采用M15级水泥砂浆找平,但应在改变本规范第14. 2. 1条做法前, 征得设计单位同意。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并通知设计单位参与检查。14. 3撑杆制作(I)主控项目14. 3. 1预应力撑杆及其部件宜在现场就近制作。制作前应在原构件表面画线定位,并按 实测尺寸下料、编号。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编号。14. 3. 2撑杆的每

4、侧杆肢由两根角钢组成,并以钢缀板焊接成槽形截面组合肢(简称组合 肢)。其截面尺寸及缀板尺寸、间距等应符合设计规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钢尺量测。14. 3. 3在组合肢中点处,应将角钢侧立翼板切割出三角形缺口,并将组合肢整体弯折成 设计要求的形状和尺寸(参照本规范图8. 3. 4-1)。然后在弯折角钢另一完好翼板的该部 位,用预先弯好的补强钢板焊上。补强钢板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钢尺量测。14. 3. 4撑杆组合肢的上下端应焊有钢制抵承板(传力顶板),抵承板的尺寸和板厚应符 合设计要求,且板厚不应小于14mm。抵承板与承压板及撑杆肢的接触面应经刨平。检查数量:全

5、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钢尺及游标卡尺量测。14. 3. 5制作撑杆肢承力构造的承压板时,应根据所采用的锚栓品种确定其构造方式。当 采用埋头锚栓与上部混凝土构件锚固时,宜采用角钢制成(参照本规范图8. 3. 4-2);当 采用一般锚栓时,应将承压板做成槽形(图14. 3. 5),套在上部混凝土构件上,从两侧 进行锚固。承压板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承压板与抵承板相互顶紧的面,应经刨平。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游标卡尺量测。图14. 3. 5柱端处撑杆承力构造1槽形承压板;2抵承板(传力顶板);3撑杆组合肢;4被加固砌体柱14. 3. 6预应力撑杆的横向张拉构造,可利用本规范第14.

6、3. 3条的补强钢板钻孔(图14. 3. 6),穿以螺杆,通过收紧螺杆建立预应力。张拉用的螺杆,其净直径不应小于18mm; 其螺母高度不应小于1. 5d (d为螺杆公称直径)。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游标卡尺量测。1补强钢板;2拉紧螺栓;3钻孔(供穿拉紧螺栓用);4撑杆;5被加固砌体柱14. 3. 7预应力撑杆钢部件及其连接的制作、加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的规定。检查数量及检验方法按该规范的规定执行。(II) 一般项目14. 3. 8钢部件及其连接的加工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对加工允许偏差的规

7、定。检查数量及检验方法按该规范的规定执行。14. 4撑杆安装与张拉(I)主控项目14. 4. 1撑杆的安装与张拉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装撑杆前,应先安装上下两端承压板。承压板与相连接构件(如混凝土梁)的接触面应涂抹快固型结构胶,并用化学锚栓予以锚固;2安装两侧的撑杆组合肢,应使其抵承板抵紧于承压板上,然后用穿在抵承板中的安 装螺杆进行临时固定;3按张拉方案,同时收紧安装在补强钢板两侧的螺杆,进行横向张拉。横向张拉量AH 的控制,应以撑杆开始受力的值作为张拉的起始点。为此,宜先拧紧螺杆,再逐渐放松,直 至撑杆基本复位,且以尚能抵承,但无松动感为度;此时的测试读数即可作为横向张拉量AH 的起点;4横

8、向张拉结束后,应用缀板焊连两侧撑杆组合肢。焊接缀板时可采取上下缀板、连 接板轮流施焊或同一板上分段施焊等措施,以防止预应力受热损失。焊好缀板后,撑杆与被 加固柱之间的缝隙,应用水泥砂浆填塞密实。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见证试张拉,检查上下端顶紧质量及张拉记录。14. 4. 2设计要求顶紧的抵承节点传力面,其顶紧的实际接触面积不应少于设计接触面积 的80%,且边缘最大缝隙不应大于0. 8mm。检查数量:按抵承节点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5个。检验方法:用塞尺检查。(II) 一般项目14.4. 3撑杆及其连接件安装的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对安装允许偏差的规定。检查数量:按同类构件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钢尺量测,检查施工记录。14. 5施工质量检验(I) 主控项目14. 5. 1预应力撑杆建立的预顶力不应大于加固柱各阶段所承受的恒荷载标准值的90%, 且被加固的砌体柱外观应完好,未出现预顶过度所引起的裂纹。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设计文件及张拉记录。(II) 一般项目14. 5. 2预应力撑杆及其连接件的外观表面不应有锈迹、油渍和污垢。检查数量:按同类构件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