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昆虫基本知识.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84186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昆虫基本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森林昆虫基本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森林昆虫基本知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森林昆虫基本知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森林昆虫基本知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森林昆虫基本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昆虫基本知识.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森林昆虫基本知识,黄向东,教学目的,本章内容主要为识别森林昆虫、认识森林害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森林害虫打基础的,通过学习,使学员达到如下目的:1、掌握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和识别昆虫所必需的外部形态术语。2、熟悉常见昆虫的头式类型、口器类型、触角类型、足的类型、翅的类型以及幼虫、蛹的类型。3、能够使用检索表鉴定森林昆虫目别及重要类群。熟练区分森林昆虫的八大目。4、理解昆虫内部各系统、体壁构造、口器类型与害虫防治的关系。5、了解昆虫的繁殖方式、变态类型、习性及外界因子对昆虫的影响,会划分昆虫的世代和幼虫的虫龄。,昆虫的外部形态,昆虫纲的主要特征;昆虫体躯各主要部分的名称;昆虫头式类型;触角构造及常见类

2、型;口器常见类型;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的组成部分、危害特点及使用农药的类型;足的构造及常见类型;翅的分区、各部位名称及翅的类型;产卵器的组成;体型的结构及与防治害虫的关系;体壁衍生物的种类。,头部构造,头是昆虫身体最前面的一个体段,是感觉和取食中心。头部是由几个体节愈合成的,外壁坚硬,形成头壳。头的上前方有1对触角,下方是口器(嘴),两侧通常有1对大的复眼,头顶常有13个小的单眼。这些器官的形态因昆虫种类不同而起着变化,昆虫的眼,分复眼和单眼复眼较大,一对,生于头的两侧,由许多小眼集合而成。单眼较小,1-3个,长在头的前方。,触角,(1)线状(丝状):触角细长,呈圆筒形。除第一、二节稍大外,

3、其余各节大小、形状相似,逐渐向端部变细。例如蝗虫、蟋蟀及一些蛾类等。,(2)念珠状:鞭节由近似圆珠形的小节组成,大小一致,象一串念珠。例如白蚁、褐蛉等。(3)锯齿状:鞭节各亚节的端部一角向一边突出,象一个锯条。例如叩头虫、雌性绿豆象等。(4)栉齿状:鞭节各亚节向一边突出很长,形如梳子。例如雄性绿豆象等。(5)双栉齿状(羽状):鞭节各亚节向两边突出成细枝状,很象鸟的羽毛。例如雄性蚕蛾、毒蛾等。,(6)棒状(球杆状):触角细长,近端部的数节膨大如椭圆球状。例如蝶类(是鳞翅目中蝶与蛾的主要区别特征之一)、蚁蛉等。(7)锤状:鞭节端部数节突然膨大,形状如锤。例如瓢虫、郭公虫等。(8)鳃叶状:端部数节扩

4、大成片状,可以开合,状似鱼鳃。这种触角为鞘翅目金龟子类所特有。,(9)膝状(肘状):柄节特别长,梗节短小,鞭节由大小相似的亚节组成,在柄节和梗节之间成肘状或膝状弯曲。例如象鼻虫、蜜蜂、小蜂等。(10)环毛状:除基部两节外,每节具有一圈细毛,近基部的毛较长。列如雄性的蚊、摇蚊等。(11)刚毛状:触角很短,基部的一、二节较大,其余的节突然缩小,细似刚毛。例如蜻蜓、蝉、飞虱等。(12)具芒状:触角很短,鞭节仅一节,较柄节和梗节粗大,其上有一根刚毛状或芒状构造,称为触角芒。触角芒有的光滑,有的具毛或呈羽状。这类触角为双翅目蝇类所特有。(13 鞭状:,口器(1)咀嚼式口器,这种口器在昆虫中是比较典型的,

5、其它类型都是由这种类型演变而来的。咀嚼式口器是用来取食固体食物的。它和人的嘴巴一样有上唇、下唇、上颚(牙齿)和舌,但同时它还有下唇须、下颚和下颚须。上颚的前端有锋利的齿,叫做切区,用来切断食物;它的后部有一粗糙面,叫做磨区,用来磨碎食物。因此,昆虫的上颚与人类牙齿的排列和功能有异曲同工之处。下唇须、下颚和下颚须是感觉和辅助取食器官,下唇须和下颚须有味觉、嗅觉和触觉的功能。蝗虫的口器是咀嚼式口器的代表,此外,鞘翅目的成虫和幼虫、脉翅目成虫、鳞翅目幼虫及膜翅目多数成虫也都是咀嚼式口器。,(2)刺吸式口器,吸食动物血液和植物汁液的昆虫的口器就象一个空心的注射针头,取食时把针状的口器插到动植物的组织内

6、吸食其中的汁液,这种口器叫做刺吸式口器。刺吸式口器的构造很巧妙,实际上就是把原来的下唇延长成一个收藏或保护口针的喙,上颚和下颚的一部分演变成细长的口针。口针的数目有变化,蝉有4根,虱子有3根,而蚊子有6根口针。此外,刺吸式口器还必须有专门的抽吸构造-食道唧筒。蓟马的口器也是刺吸式类型的,但它们的口器与典型的刺吸式口器有所不同。这种特殊的刺吸式口器常被称为锉吸式口器。脉翅目幼虫(蚜狮、蚁狮)具有捕食性的刺吸式口器,简称捕吸式口器,其特点是上颚和下颚从两侧伸出头前,外形似1对镰刀。这类口器由左、右的上下颚分别合成刺吸构造,因而常被叫做双刺吸式口器。具有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在取食过程中还常伴随着传播疾病

7、,使动植物感染流行病。,(3)虹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是蝴蝶和蛾类特有的口器,它能吸到花朵深处的花蜜,因为这类口器长得象一根中间空心的钟表发条,用时能伸开,不用时就盘卷起来。这根喙管是由左右下颚的外颚叶极度延长后合在一起形成的,它由无数的骨化环紧密排列而成,环间有膜相连,故能伸能屈。下唇只留下发达的下唇须。,(4)舐吸式口器,苍蝇吃东西又吸又舔,因此口器就象一个蘑菇头。喙是由下唇特化而来的,其前壁向下纵凹成唇槽,上唇呈刀状盖在上面,槽内藏着扁长的舌头,舌与槽形成食物道。喙在外形上是由主要为膜质的基喙、筒状的中喙和末端分为2瓣的端喙(即唇瓣)组成的。唇瓣上有一系列环沟,环沟集中到中央的缺口-前口上

8、,前口附近的环沟间有齿,称前口齿。取食时,两唇瓣展开平贴到食物上,使环沟的空隙与食物接触,液体食物即顺环沟流向前口而进入食物道。唇瓣也可向后翻转,使前口齿外露,刺刮固体食物,食物碎粒和液体一起吸入。舐吸式口器为蝇类成虫所特有。蝇类幼虫与成虫的口器不同,它们的口器很退化,只能见到一对口钩,用来刮破食物,然后吸收汁液及固体碎屑。这种口器称为刮吸式口器。,(5)刮舐式口器,这类口器为双翅目若干吸血性虻类所具有。其上颚特化成扁平宽大的刀片状,可以象剪刀一样剪破动物的皮肤,使血液从伤口流出,下颚延长为针状,上、下抽动使伤口保持张开,下唇端部扩大成唇瓣,构造同舐吸式口器。当唇瓣贴在伤口上时,渗出的血液由唇

9、瓣上的环沟吸入食物道。,(6)嚼吸式口器,嚼吸式口器既能咀嚼固体食物,又能吸收液体食物,为一些高等膜翅目昆虫所具有。蜜蜂的口器是这类口器的典型代表。它的上颚与咀嚼式口器相仿,用以咀嚼花粉和筑剿等。它的下颚和下唇组成吮吸用的喙。蜜蜂的喙仅在吸食时才由下颚和下唇合并而成,不用时则分开并折叠在头下。这时,上颚即可发挥咀嚼作用。,胸部构造,由前胸、中胸和后胸3个体节组成。每一胸节各有1对足,中、后胸通常还各有1对翅。胸部由前胸、中胸、后胸3个体节组成,每一胸节各有一对足。具翅的昆虫在中胸和后胸上还各有一对翅。前胸由于无翅,因而与飞行没有关系,其发达程度常与前足有关。螳螂有一对十分发达的捕捉式前足,它的

10、前胸也很延长。大多数的有翅昆虫前胸比中、后胸小得多。中、后胸在有翅昆虫中十分发达。,(1)胸足的基本构造,昆虫有3对足,在前胸、中胸和后胸各有一对,我们相应地称为前足、中足和后足。每个足由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几部分组成。基节是足最基部的一节,多粗短。转节常与腿节紧密相连而不活动。腿节是最长最粗的一节。第四节叫胫节,一般比较细长,长着成排的刺。第五节叫跗节,一般由2-5个亚节组成;为的是便于行走。在最末节的端部还长着两个又硬又尖的爪,可以用它们来扒住物体,两个爪之间还常有个囊状的悬垫,也叫做爪垫,可借其表面分泌的粘着物质,附着在光滑物体的表面。有时爪垫变为针状,称为爪间突。很多昆

11、虫的跗节及悬垫表面都生有一些感觉器官,可以感觉到接触物的情况,凭借这种感觉来决定其行动。有些昆虫的前足距节上还生有嗅味的感觉器官,如蝇类及媒蛾类,它们可以用前足来判断可取食物的有无。,胸足的类型与功能,步行足跳跃足 捕捉足 开掘足 携粉足 游泳足 抱握足 攀缘足,翅膀,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有翅的动物。飞行使昆虫在觅食、求偶、避敌和扩大分布范围等方面都比陆地动物要技高一筹,并成为昆虫纲繁荣兴旺的基础。昆虫翅膀的来源与鸟类不同,鸟类的翅膀是由前肢转变来的,而昆虫的翅膀则是由向两侧扩展成的侧背叶发展而来的。昆虫的翅膀十分灵活,不用时还可以收折在身体背面。翅一般为三角形,为了研究方便,将每个边和角都

12、给以一定的名称,并将翅面进行分区。,翅脉与脉相 昆虫用来飞翔的翅为膜质,翅面上有纵横交错的翅脉,翅脉实际上是翅面在气管部位加厚形成的,它就像骨架一样对翅面起着支撑、加固的作用,还与飞行时翅的扭转运动有关。有的昆虫翅脉细密,如蜻蜓、蜉蝣、草蛉等。也有的翅脉稀少,如蝇类仅有几根脉。每一类昆虫都各有其独特的翅脉分布型式,叫脉相(或称脉序)。,翅的类型,一般来讲,昆虫只有一对翅比较发达;主要用来担负飞行的任务。如鞘翅目、直翅目的昆虫是由后翅负责飞行的,它们的前翅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骨化、加厚,可以对折起的后翅起保护作用。甲虫类的前翅骨化程度较高,看不到翅脉,形成了鞘翅;直翅目的蝗虫、螽斯、蟋蟀等昆虫前翅骨

13、化程度较低,革质而半透明,翅脉仍明显存在,称为覆翅(复翅)。蝽类的前翅仅基半部骨化,端半部仍为膜质,称为半鞘翅。在其它一些昆虫中,前翅成为主要的飞行器官,后翅多变小或退化。双翅目昆虫(蝇、蚊等)和雄性蚧壳虫的后翅退化成很小的棍棒状构造,在飞行中其平衡作用,称为平衡棒。不少昆虫的翅仍然是膜质透明的,但翅面上有着不同的覆盖物。例如,蝶与蛾的翅面上覆盖有色彩斑斓的鳞片,故称鳞翅;石蛾的翅上生有很多毛,称为毛翅;蓟马的翅很狭小,而边缘上有很多长毛,称为缨翅。,腹部,腹部是昆虫身体的最后一大段,前面与胸部相连接。它是昆虫消化食物和繁殖后代的中心。腹部一般为911节;少数种类减至36节。末尾几节常合并或退

14、化,有时第1节与胸部最后1节合并为并胸腹节,其余各节构造十分相似,由背板和腹板组成,前8节通常各具1对气门。各节间有由褶叠起来的膜连接着,所以昆虫的腹部才能够自由伸缩,如蝗虫产卵的时候能把腹部拉长,把卵产在较深的土里,主要是依靠节间膜的作用。最末1节着生1对尾须,起感觉作用。,繁殖器官,雌成虫的第八节和第九节生有产卵的构造,称做产卵器。产卵器一般为管状,由位于第八节上的第一产卵瓣及位于第九腹节上第二、第三产卵瓣组合而成,第三产卵瓣是产卵器的背面(背产卵瓣),第一产卵瓣是腹面(腹产卵瓣),第二产卵瓣在中间(内产卵瓣)。昆虫的产卵器形态多种多样(见右图,取自王林瑶):蟋蟀的产卵器长矛状;螽斯的产卵

15、器像一把大刀;叶蜂的产卵器很象一把带齿的锯;一些蜂类的产卵器是细长的螯针,有的短小,特化成能注射毒液的螯刺,平时藏在体内,捕获猎物时伸出螯刺寄主,或用来防御敌害,卵则从螯刺基部产出,如胡蜂,蜜蜂等;姬蜂的产卵器通常很长,甚至超过体长数倍,能够很方便地将卵产在寄主体表或体内。并不是所有的昆虫都有产卵器,如甲虫、蝶、蛾、蝇等,产卵由腹部末端来执行,它们的腹部末端数节逐渐变得细长而相互套叠,产卵时可以伸得很长,将卵产在缝隙、物体表面或凹陷的地方。这种构造称做伪产卵器。有翅亚纲中一些低等的种类,如蜉蝣,也没有特化的产卵器,卵是通过两条侧输卵管在第7节腹板后的膜上形成的一对产卵孔产出的。产卵器的形状、构

16、造及有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昆虫产卵的方式和习性,比如具有锥状产卵器的蝗虫和矛状产卵器的蟋蟀是在土中产卵的,而没有特化的产卵器的昆虫就只能把卵产在物体表面或浅层缝隙中。蝉、叶蝉等具有针状的产卵器,它们和具有锯状产卵器的叶蜂、树蜂一样总是将卵产在植物组织中,而寄生性的蜂类常用外露的针状产卵器来将卵产在寄主的体内或体表。雄虫的外生殖器称做交配器,是用来交尾的构造。交配器主要包括阳具和抱握器两部分。阳具将精子送入雌虫体中,抱握器在交配时负责握持雌虫的身体,使之处于合适的体位。阳具一般为锥状或管构造,包括阳茎基和阳茎,阳茎端部为射精管的开口处。交配时,在肌肉活动和血液的压力下,阳茎伸出体外,直至深插至雌体

17、的交配囊内将精子输入交配囊。抱握器多来源于第九腹节的附肢,形状变化很大。无论阳具还是抱握器在不同类群中均呈现出不同变化,如直翅目、蜚蠊目、螳螂目昆虫,它们的雄性外生殖器只有阳具及其衍生构造,没有抱握器,而同翅目昆虫除了具有发达的阳具外,还有辅助交配器,其中包括抱握器。不同种昆虫的外生殖器形态差异很大,以此来实现种间隔离,保证只有同种个体才能交配。因此,雄性外生殖器的构造在昆虫分类中很重要,特别是近缘种类的鉴定,离开雄性外生殖器几乎无法区别。,尾须(尾巴)及其功能,尾须通常是1对须状的突起,着生在第11腹节转化成的肛上板和肛侧板之间的膜上,虽然有时好象生在第10节上,但它们是第11腹节的附肢。,

18、体壁,体壁可分为三个主要层次,由外向内依次为表皮层、皮细胞层和底膜。表皮层是皮细胞层分泌出的非细胞性的物质。表皮又可分为外层的上表皮(由外向里依次为护蜡层、蜡层和角质精层)和内层的原表皮(几丁质和蛋白质的复合物)。,昆虫的内部器官,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昆虫的繁殖发育和变态,昆虫的生殖昆虫的发育和变态 一只昆虫刚从卵孵化出来后,需要经过一系列外部形态和内部组织的变化,才能发育为性成熟的成虫,这种变化称为变态。不全变态:这种变态类型只有3个虫期,即卵期、幼虫期和成虫期。成虫期的特征随着幼期的生长发育而逐渐显现,翅在幼期的体外发育。完全变态:这种变态类型有4个虫期:卵

19、、幼虫、蛹和成虫。全变态类的幼虫不仅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与成虫完全不同,而且生活习性也常常不同。,虫态,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期,世代和生活史,世代一个个体(无论是卵还是幼虫)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性成熟产生后代止的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世代也就是从出生到死亡(非意外死亡)的整个发育过程。生活史一种昆虫在一年内的发育史,更确切地说,从当年的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结束为止的发育经过,称生活年史,简称生活史。,休眠和滞育,昆虫停滞生长发育实际上有两种情况:一种为休眠,常常是由不良的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随着气温降低,昆虫的体内便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体内脂肪和糖类等贮存物质的积累,水分含量的减

20、少,呼吸缓慢,行为的改变等等。如果将不良条件消除,就可以恢复生长发育。如温带或寒温带地区到了秋冬季,气温下降,食物也渐缺少,一些昆虫就进入了休眠状态。有的昆虫以特定的虫态休眠,有些则任何虫态均可休眠。如果把这类昆虫饲养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再给以充足的食料,它们一年四季便都能进行繁殖。另一种情况为滞育,滞育常不是由不利环境条件直接引起,而是昆虫本身已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当昆虫进入滞育后,即使给以最适条件,也不能马上恢复生长发育。滞育一般有固定的虫态。据研究,光周期的变化是引起滞育的主要因素,一般冬季滞育的昆虫,均以短日照作为引起滞育的信息,通常光周期长于12-16小时,即可继续发育而不滞育,

21、这样的昆虫属短日照滞育型。而一些在夏季进入滞育的昆虫,则以长日照作为滞育的信息,一般光周期小于12小时,就可以继续发育而不进入滞育,这样的昆虫属长日照滞育型。另外还有一些昆虫属于中间型,当光周期过短或过长时均能引起滞育,仅在很窄的光周期范围内才不滞育。昆虫感受光周期的虫态往往是滞育虫态的前一虫态,如以老熟幼虫滞育的玉米螟,其临界光照虫态是第三、四龄幼虫。如何解除滞育呢?很简单,当昆虫经过一段时间的滞育代谢后就可自动将滞育解除。实际上,光周期、温度和湿度等是滞育的外在因素;而激素则是引起和解除滞育的内在因素。食物中的营养和含水量,也会影响昆虫的滞育。同一种昆虫,营养好就很少有滞育的个体出现,而营

22、养条件差却大部分会滞育。同时,同是一种食料,由于含水量不同,也影响着滞育现象的变化。,选择越冬场所,了解昆虫的越冬场所,越冬方式和习性,便于保护越冬益虫,防治越冬害虫。选择过冬场所的首要条件是保暖,尽量避开露天状况,经常是隐藏在遮盖物下。这些地方的温度要比露天场所高,变化也比较缓慢。潜入表土以下过冬的昆虫,利用土壤温度保暖。树皮下面和建筑物的缝隙,也有保暖的作用。有的昆虫就将卵产在植物皮下和茎秆中,利用植物组织中的温湿度过冬。第二个条件是有适当的湿度,这样就能防止因冬季干旱而造成的大量死亡。过冬的昆虫苏醒以前必要的湿度是昆虫体内有机质顺利解脱过冬状态的必须条件。因为湿度是恢复虫体水分平衡所必需

23、的。干燥的环境不但不利于昆虫过冬,更为严重的是影响着过冬后幼虫的化蛹,成虫的羽化和卵的孵化。第三个条件是避开天敌的损伤。昆虫进入过冬时的滞育状态后,便没有抵抗天敌侵袭的能力。因此,在选择过年场所的时候要尽量找到能隐避的地方,或在身体外面结上丝网;或作个茧壳;或钻到与体色相同的树皮缝里;或利用自身保护色的变化。这些现象都是昆虫适应环境的自卫本能。第四个条件是将来的食料。不管哪种昆虫,只要能度过冬天继续生活,那就要考虑到食料。因此,昆虫要选择的过冬场所都不会距离寄主太远,或者就在原来的寄主上。当然部分过冬的有翅成虫;在这方面可能表现不太显著。,昆虫的食物,食料对昆虫的生活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

24、同种类的昆虫对自己的食料有明显的选择性和适应性。为害白菜的菜青虫,不会去吃玉米;粘虫不会为害白菜;玉米螟不会去吃小麦;松毛虫不会去吃柳树的叶子。有些仓库害虫不会到大田中去为害,某些为害皮毛的害虫,不会去吃粮食。昆虫的食物同它们身体的大小、食量和颜色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偷吃粮食的米象、豆象,为害时整个身体要钻到粮食粒里去,它们的身体就绝不会超过粮食粒的大小。为害杏核的杏核蜂幼虫,它一生的食料不会多过一个杏仁;一只芫菁幼虫的食量不能多过一块蝗卵,不然,它们就完不成幼虫期的生长发育阶段,甚至被饿死。玉米钻心虫、高梁条螟、天牛幼虫、吉丁虫幼虫等,由于它们幼期阶段都是在植物茎秆里蛀食生活,不接触光线,身体

25、的颜色就多半是白色或者灰白色,昆虫的食性,食性就是取食的习性。昆虫种类繁多,这同昆虫食性的分化是分不开的。据统计,在所有的昆虫中,吃植物的约占482,称为植食性;吃腐烂物质的约占17;3称为腐食性;寄生性昆虫占2.4;捕食性的占28;后两项合称肉食性;其他都是杂食性的,它们既吃动物性食物,又吃植物性食物。从这些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吃植物的昆虫在所有昆虫中数量最大。现有的昆虫约有一半是以高等植物为食。植食性昆虫由于口器构造不同,取食方法和取食植物的部位也不一样。有的取食植物组织,有的取食汁液。有的吃叶,有的蛀茎,有的咬根;有的吃花朵和种籽,有的可取食几个部位。因此,在同一种植物上可以有几种到几十种

26、甚至几百种昆虫。在上述食性分化的基础上,还可根据昆虫食物范围的多少进一步分为单食性、寡食性和多食性等食性特化类型。有的昆虫只吃一种植物,不吃其他植物,即便偶尔咬上几口,也绝不能完成它取食阶段的生活期。它们多半是活动能力较小,或钻蛀到植物茎秆和叶子组织里生活的种类。如三化螟只取食水稻;梨实蜂只为害梨,豌豆象只为害豌豆。这些种昆虫称为单食性昆虫。有些昆虫只吃很少数几种植物,或者与这几种植物有亲缘关系的种类。如小菜蛾幼虫能取食十字花科的39种蔬菜,这类昆虫称为寡食性昆虫。还有的昆虫对许多种在自然系统上几乎无亲缘关系的植物都能吃。如棉铃虫的幼虫,可取食20多科200多种植物。这种昆虫称为多食性昆虫。即

27、使是象棉铃虫这样的多食性害虫,对食物仍有一定的选择性;在这些科植物中,最喜欢吃的是锦葵科、茄科和豆科。就在最喜欢吃的植物中,还要挑选蕾、花、果实等繁殖器官取食。,食物对昆虫发育的影响,昆虫都有它们自己最适宜的食物。尽管多食性昆虫能够取食多种植物,但不同的食物可以影响昆虫的发育速度、存活率、生殖率及滞育等各方面。昆虫取食最喜欢吃的植物时,发育快,死亡率低,生殖力高。周一种植物,由于取食不同器官,对昆虫的影响也不同。棉铃虫如取食锦铃发育最好,取食嫩叶则次之;取食蕾又次之,大叶最差;棉铃虫幼虫最喜欢吃棉花的繁殖器官;因为繁殖器官含水量最多,含糖量高,对幼虫取食有强烈的助长作用。,生活与环境,昆虫的生

28、活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响昆虫生活的环境条件,叫做环境因子。昆虫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环境围绕着昆虫,由各种生物性的与非生物性的因子形成一个互相作用,互相联系,共同影响昆虫生活的总体。因此我们说环境是由各种生态因子构成的。非生物因子主要由气候的变化和土壤的性质构成;生物因子包括因植物的种类、生长情况和人类以及动物的活动。在这些因素中,人的活动占着主要的地位。除了气候的变化,目前人们还不能完全改变以外,其他的环境条件都可通过人们的活动而加以改造。环境的改变直接影响着昆虫的生活,但是各种生态因子对昆虫的影响是不相同的。每种昆虫都有适合自己生活的条件,超出了这个范围,对昆虫的生活就要发生不利的影响,

29、甚至造成死亡。,气候的变化,气候包括温度、湿度、风、雨等。其中热和水对昆虫生活的影响最大。就拿温度来说,它可以影响昆虫的活动、生长发育、繁殖、分布和生存。各种不同的昆虫,对于温度都有它的特殊要求。一般昆虫在515以上才开始活动;昆虫的生长发育在2535的条件下最为适宜,但是当温度上升到3845时,便要进入昏迷状态,超过4852,便会大量死亡。昆虫对温度的变化为什么这样敏感呢?因为昆虫是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是随着生活环境的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在适宜的湿度范围内,环境温度低,昆虫的体温也低,取食少、消化慢;这时侯昆虫的生长发育便会缓慢下来。环境温度高,昆虫的体温也随着升高,这时候取食多了,消化快了,

30、就加快了昆虫的生长发育。所以,一船的说,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温度增高可以促使昆虫的发育加快,寿命相对的缩短。温度降低就使昆虫的发育减慢寿命相对的延长。湿度的变化对昆虫的生活也有相当大的影响。昆虫和其他生物一样,身体中需要一定的水分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水分不足或者缺少,正常的生理活动便不能进行,以至死亡。湿度对昆虫数量消长的影响很显著。,土壤条件,土壤是昆虫的一个特殊生活环境,与地上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土壤虽然主要由固体颗粒组成,但是,还包括液体的水,和气体的空气。因此,砂土、壤土、粘土等土质的不同和酸碱度的不同,都能影响生活在土壤中的昆虫。昆虫有的长时间生活在土中,如蝼蛄;也有的是-个虫期或几个

31、虫期生活在土壤中,如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粘虫的蛹、蝗虫的卵等。昆虫生活在土中的阶段,当然要受到土壤的软硬、干湿和温度以及化学成分的影响。土壤的不同还影响着植物的种类、分布和生长情况,从而间接影响到昆虫的食料和发育。,天敌因子,昆虫在自然界的生活中,有许多种天然敌害,其中包括鸟、蝙蝠、蜘蛛、捕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还有不少病毒真菌、细菌等。由于这些天敌的作用,常使害虫大量死亡,抑制了它们的大量发生,保持着生态平衡。利用害虫的天敌去防治害虫,是一项有效而经济的治虫方法,还能保护生态环境。这种生物防治法在实际应用上已经取得不少成绩。利用大红瓢虫防治介壳虫,利用金小蜂防治红铃虫,就是一些成功的例子。

32、在自然条件下,天敌的数量常常是随着食物的多少而增减的。当蚜虫大量发生的时候,许多种蚜虫、食蚜蝇、草蛉等蚜虫的天敌,由于容易得到充足的食料,就会迅速繁殖起来,大量取食蚜虫。这样,蚜虫的数量便会显著下降。蚜虫数量减少以后,它的天敌由于食料的缺乏,也就相应地减少下来。天敌减少了,不久蚜虫又要大量发生。因此说,天敌与昆虫的生活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着的。,人类活动,人类的活动对昆虫的生活和发生数量有着密切的关系。采伐,更新森林,开垦荒地,深耕锄草,疏浚河道,引水灌溉,修筑堤坝,排水防涝,改良土壤,改良和培育抗虫品种等活动,使整个地区自然面貌发生变化,改变了构成昆虫生活环境的自然条件。这些变化使

33、当地原来的害虫得不到食料,或者不能适应改造以后的新环境而被自然淘汰掉。同时,也可能有一些害虫,因新的环境对它们的生活更为有利而大量繁殖起来。引进有益昆虫和害虫的天敌,也会改变一个地区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另外由于人们的往来,或国际国内的贸易活动,苗木、种籽的调运,使这一地区的害虫被带到另外其他地区,造成人为的传播。例如棉红铃虫,我国原来没有这种害虫,自从被人为地从国外传入我国以后,已经传遍了全国其他各棉区。为害苹果的绵蚜从1914年随苹果苗木传入我国以后,现在也有少数地区的苹果树遭受为害了。因此,害虫检疫就显得格外重要。,昆虫分类,昆虫分类概述昆虫分类的阶梯分类依据,与林业有关的八目,等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