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监管与检验.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95735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子监管与检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种子监管与检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种子监管与检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种子监管与检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种子监管与检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种子监管与检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子监管与检验.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种子质量监管与种子检验,二一一年十一月,市场经济越发展,社会事业越进步,我们的工作就越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通过刻苦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才能不断提高工作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引 言,承担种子质量监管具体工作,种子管理站,种子检验服务,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种子质量检验机构,新职能,1-1种子法赋予新职能,种子检验事业发展和繁荣与种子检验发展(技术、人才、仪器装备)有一定关系,但其根本出路在于种子质量法制完善和质量监管事业开拓。因此,建立种子质量监管体系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尽管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但是机遇难得,使命光荣。,4,(19902000),(2001

2、至今),种子法第四十三条: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作物种子质量的监督,种子质量监管的法律地位,种子质量监督的主体,法定职责监督权:计划、扦样、检测、通报、整改复查向社会公告权:以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发布 行政处罚权:罚款、吊证,受委托后才有资格承担扦样和检测技术服务,受技术监督部门委托承担监督抽查检验检测的具体工作,种子国际自由贸易发达,已有百年悠久历史。种子国际贸易规则围绕品种和种子质量控制展开,形成了以下公认的制度:1品种保护 2合格品种目录(品种审定)3种子认证(品种认证+种子检验)4种子真实标签(种子检验)5.植物检疫,1-2国际贸易规则,品种认定,生产加

3、工,出库销售,售后使用,1.协调政策法律2.协调利益分配3.统一DUS方法测定和品种描述,1.品种目录2.认证方案3.种子认证,1.种子检验规程2.实验室认可3.种子检验证书4.国际种子论坛,1.贸易合同标准化2.贸易仲裁程序,1-2 国际种子贸易规则,管理方式,品种质量:1.1 品种保护-品种特异性 1.2 品种审定(合格品种目录)-使用价值 1.3 转基因安全评价-转基因特性种子质量:2.1 品种认证:真实性(对应特异性)+品种纯度2.2 种子检验:物理质量2.3 转基因成分2.4 植物检疫:卫生质量2.5 种子标签:质量责任+质量标识,-以欧盟为代表的种子营销法令,核心内容是规范种子质量

4、管理,-以美国为代表的联邦种子法,1-3 国外种子法的典型立法模式,世界公认的两种种子立法模式,一百多年实践证明:质量监管是种子管理事业发展最有前途、最有活力的事业。,9,完善三项制度,10,2-1 确立三大目标,11,2-2 完善三项制度,12,2-3 树立三大理念,13,2-4 实行三段监控,生产加工,出库销售,售后使用,引导督促抓好种子企业质量责任主体这个关键,服务监督查处抓好种子质量监督管理这个根本,鉴定调解抓好种子质量损害赔偿这个机制,生产加工的“种子质量保证”是事前控制,出库销售的“政府监督”是事中控制,售后使用的“救济体系”是事后维权。三者权责明确,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种子质量追

5、溯和责任体系,种子质量监管网络,种子质量控制链条,(1)调整范围广 涉及原材料、过程、产品;涉及生产、经营(进出口)、使用全过程。(2)技术监督为主 以技术标准为规范,以检验检测为手段,判定是否符合相应规范的监督。,3-1 种子质量监管特点,(3)强制性和引导性并举 市场准入、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处罚;认证认可,名牌创优。(4)执法主体多元性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检验检疫部门、公安机关等。,3-1 种子质量监管特点,我国历来重视种子质量工作,通过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企业的不懈努力,种子质量水平稳步提高。同时也要看到:一些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生产条件差,种子质量档次和标准水平低;少数

6、企业缺乏诚信,违法违规现象严重;农民识别能力弱,极为分散,组织程度低;监管制度还不完善,监管还不到位。,3-2 我国种情,3-3 建立新型体系仍任务艰巨,开拓和发展是种子质量监管工作两大主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开拓:提高工作有效性 发展:增强事业发展活力,18,明确一个定位,发展二条主线,夯实三个基础,开创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主要内容“一二三四”,狠抓四项工作,真抓实干,开拓发展的新局面,1-1 种子检验定位(对应前三项制度),2-1 法定职责(质量监管职责):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种子行政执法检验,任务指派:(管理)技术支撑拟订种子检验规划和检验方案任务落实,形成扦样检验结果证据链汇

7、总检测数据和编写报告,3 法定职责(两项行政许可,能力建设):种子检验机构考核种子检验员考核考评员资格,任务指派:技术评价-技术能力:能力验证-人员考试、评价,1 法定职责:消除贸易技术壁垒,实现结果一致,标准技术体系建设种子检验方法种子标签、质量标准标准样品过程管理规范:认证方案,任务指派:技术保障-技术研发、方法确认-技术审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推广-技术培训、继续教育、示范推广-对外检验技术合作,2-2 为社会提供具有证明作用的检测服务检验报告,合同约定:技术服务-委托检测、仲裁检验,1.法定机构。种子法明确承担种子检验工作的单位为“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这是种子法明确可以成立的惟一技

8、术服务机构,可以作为管理技术支撑。2.服务对象广。要向社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证据,独立或授权法人,要有公章,要有固定场所和人员,不能是杂牌军。3.开展服务要资格准入。4.造成损失要承担法律责任。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要承担法律责任。,1-1 种子检验定位,目前我国通常做法:第一种是依法设立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设置的。如有编制部门核准的,这是作为行政管理技术支撑的,不是中介机构。第二种是授权设立的,如可以采用标准化法实施条例规定,采用授权设立的方式。第三种是依法注册的,由工商部门核准注册成立的。这种是作为中介机构的,由于目前种子检验收费较低,这种机构的成立条件还不具备。,1-1 种子检验定

9、位,23,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美国质量管理大师威廉戴明博士提出“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即只有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严格按照生产工艺和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也就是说,质量控制的重点决不能放在事后把关,而必须放在制造阶段,即生产过程阶段。,24,不合格产品是检验出来的,质量安全靠检验,检验尽管不能提高产品质量,但是可以剔除次品和废品,在质量控制和质量监督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检验一方面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支持过程,是非常有效的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市场监督和社会服务的手段,既可以为行政执法提供技术支撑,也可以为方

10、便经济贸易、解决经济纠纷等活动提供多方面的服务。,25,3-1 种子检验的三大建设,1.法治检验:规范完善的法制基础-资格准入:检测机构和检验员考核行政许可-行为规范:种子质量监督 检验和委托检验-商品种子检验评价规范:标准技术规范2.科技检验:能力可靠的技术体系-新技术:研发和方法确认-检测人才:队伍建设-结果一致:质量保证、能力验证 3.和谐检验:政策扶持的检测市场-体系建设:检测网络(功能分工)-任务指派:政府检测为主 市场(社会)检测补充,26,5-1 五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种子法实施以来,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种子检验的五件大事:-构建了一个检验制度框架;-健全了一个国家标准

11、体系;-建成了一个检验测试网络;-繁荣了一个检验服务市场;-打造了一支能打硬仗队伍。,27,(一)构建了一个检验制度框架,-种子法第七章(建设思路:先零售后批发)-种子质量监督(包括配套规范性文件)-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办法(商品种子质量标准)-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严惩制售假劣种子工作机制(注重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配合)-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种子检验事业(包括配套规范性文件)-农作物种子检验员考核管理办法-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考核管理办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28,(二)健全了一个国家标准体系,按照TBT协议在明确区分贸易型标准和生产型标准的基础上,从

12、规范商品种子贸易行为的角度加以规划的新标准体系。-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标准样品,29,(三)建成了一个检验测试体系,-基础设施建设:19961999年“种子工程”投资1.8亿元建设了39个省部级检测中心;20012006年投资4.5亿元建设了140个设在地市一级检测分中心,并对14个省级种子检测中心开展了改扩建。-检验技术能力认可和监控:2009年开始,全国近150家检验机构通过考核;并通过能力验证进行监控。(全国考核通过159家检验机构,其中农业部考核通过31家,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通过128家),30,(四)繁荣了一个检验服务市场,-种子春季、秋季种子市场监督抽查和冬季种子企业质量抽查;-品种区试样品、标准样品的真实性和转基因成分检测;-良种补贴、贮备种子的检测;-其他社会服务:纠纷、仲裁检验等。,31,(五)打造了一支能打硬仗队伍,-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过硬-检验机构检验队伍培养。2006年开始,实施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和统一规则的种子检验员资格考试考核新制度,按照“严密组织、严谨程序、严明纪律和严把标准”四项要求,全国已有7000多人取得了种子检验员资格;并实施了以继续教育和培训为主的定期审查。-检验企业检验队伍培养。2006年开始,全国已有7000多人取得了种子检验人员资格。,32,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