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工—第一章电喷发动机概述(最新上课用10313)78幅.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297054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2.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工—第一章电喷发动机概述(最新上课用10313)78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高级工—第一章电喷发动机概述(最新上课用10313)78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高级工—第一章电喷发动机概述(最新上课用10313)78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高级工—第一章电喷发动机概述(最新上课用10313)78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高级工—第一章电喷发动机概述(最新上课用10313)78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级工—第一章电喷发动机概述(最新上课用10313)78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工—第一章电喷发动机概述(最新上课用10313)78幅.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汽油机电子控制 燃油喷射系统(高级工),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汽油机控制发展简介第二节 汽油机对可燃混合气的要求第三节 汽油机对点火系的要求第四节 汽油机排气净化第五节 汽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及控制内容第六节 汽油喷射的分类第七节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优点,第一节 汽油机电子控制系统发展简介,一、汽油机电子控制系统发展简介1.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将一台0.65kW的汽油机装在一辆三轮汽车上,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从此诞生。2.1967年德国波许公司推出了 D-Jetronic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并装在大众VW1600轿车上.3.1973年推出了 L-Jetronic 系统。4.1979年波许公司推

2、出了集汽油喷射与点火为一体的 Motronic 发动机集中控制系统。5.1982年推出了 LH-Jetronic 系统。,二、现代汽车技术发展过程中主要解决的问题,控制和降低排放污染,减少燃料消耗,节约能源,提高行驶的安全性。即主要解决安全、环保和节能。,第二节 汽油机对可燃混合气的要求,一、可燃混合气成分(浓度)用过量空气系数a和空燃比AF表示1可燃混合气汽油机按一定的比例将汽油与空气相混合而形成可燃混合气。2过量空气系数:3空燃比AF:4过量空气系数a和空燃比AF之间的关系 实际空燃比(AF)=a147,5过量空气系数a和空燃比AF之间的关系,实际空燃比(AF)=a147(1)当a=1或A

3、F=147这种可燃混合气称为标准混合气。或理论空燃比.(2)当a1或AF147 称为稀混合气。(4)当a115或AF17 称为过稀混合气。,二、可燃混合气成分对汽油机性能的影响,1当a=04或AF=6时称此值为燃烧上限。2当a115(115 133)或AF17时 称为过稀混合气。6.当a=14或AF=21时称此值为燃烧下限。,燃烧 0.4 0.88 1 1.15 1.4 燃烧 上限 6 13.2 14.7 17 21 下限,可燃混合气成分对火焰传播速度影响,汽油机的功率和燃油消耗率随空燃比的变化关系,三、汽油机不同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浓度的要求,三、汽油机不同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浓度的要求,第三节 汽

4、油机对点火系的要求,一、点火提前角及其影响因素1.通常点火时刻以点火提前角表示。2点火提前角是指从火花塞点火开始至活塞到达上止点位置时曲轴所对应的转角。3最佳点火提前角能使发动机功率最大而油耗最低,发动机性能达到最佳的点火提前角就称为最佳点火提前角。4影响点火提前角的因素点火提前角的大小与燃油性质,空燃比或过量空气系数、转速、负荷等很多因素有关。,4影响点火提前角的因素,(1)燃油性质:辛烷值(牌号)越高则点火提前角越大。(2)空燃比或过量空气系数:混合气略浓(a=0.8 0.9)点火提前角最小;混合气过浓或过稀,点火提前角应增大.(3)转速转速越高则点火提前角越大。(4)负荷负荷越大则点火提

5、前角越小。(5)冷却液温度一般反比(6)进气温度反比(7)燃烧室温度反比(8)大气压力反比,二、点火提前角对于汽油机性能的影响,1点火提前角对于汽油机性能的影响,2.点火提前角调整特性,在发动机试验台上,可将节气门开度和发动机转速保持一定,测出发动机的功率和燃油消耗率随点火提前角的变化特性,称为汽油机的点火提前角调整特性。(如图14所示),3.最佳点火提前角随转速和负荷的变化规律,(1)当发动机转速增加时点火提前角必须相应加大(2)当发动机负荷减小时必须增大点火提前角 汽车发动机点火系中必须装有能自动调节的点火提前角调节装置。,第四节 汽油机排气净化,一、汽油机排放中的有害物质1汽油机排放中的

6、有害物质及排放源(1)混合气燃烧后废气的成分:(见图1-3)(2)有害物质:一氧化碳CO 碳氢化合物HC 氮氧化合物NOx。,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大气中所含CO的75、HC和NOx的50以上均来源于汽车的排放。因此,汽车排放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害。,(3)有害物质的排放源:(见图14),二、汽车排放有害物质的形成及危害,1CO的形成及危害(1)CO的形成 主要是汽油在空气不足局部缺氧情况下的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其次即使空气充足时,当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分配不均匀时,燃烧产物中也含有CO及H2。(2)CO的危害 CO是一种无色、无刺激的气体。吸入人体内 容易和血球素结合,阻碍血红素带氧,造成

7、体内缺氧而使人头疼、恶心,乃至窒息死亡。,2HC的形成及危害,(1)HC的形成 汽油的不完全燃烧.气缸壁淬冷也是HC的主要来源。(2)气缸壁淬冷形成HC的原理.见图16所示(3)HC的危害 HC在阳光照射下会与NOx起作用,进行光化学反应,生成过氧化物而形成烟雾,称为光化学烟雾。这种光化学烟雾具有强烈的氧化力和特殊的臭味,会刺激眼睛和咽喉。引起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HC中含有致癌物质。,3NOx的形成及危害,(1)NOx是NO与NO2总称(2)NOx的形成:高温(1371)富氧(稀混合气)氮氧化合物 在一般温度下,氮属于惰性气体,但在高温情况下,在汽油机燃烧室内首先与氧化合形成NOx,然后与

8、大气中的氧相遇而又形成NO2,NOx的排放量与气缸内的燃烧高温有关,燃烧温度越高而且持续时间越长,则NOx排放量就越多。(3)NOx的危害(同HC)NOx与HC作用而形成光化学烟雾,具有特殊刺激性 臭味,会使人们引起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三、汽车排放有害物质的主要影响因素,汽车排放中有害物质的影响因素:有空燃比、点火时刻、发动机的结构、转速和负荷等。其中空燃比和点火时刻的影响最大。,1空燃比对CO、HC、NOx的影响,2点火时刻对CO、HC、NOx的影响,(1)点火时刻对HC的影响 推迟点火时间,HC的排放将减少。(2)点火时刻对CO的影响 点火时刻对CO排放的影响不大;,(3)点火时刻对

9、NO的影响 无论在任何转速和负荷下,加大点火提前角,均使NO的排放浓度增加。,四、汽油机排气净化措施,1机前净化措施 主要采用无铅汽油、清洁燃料(石油液化气和压缩天然气)等措施。2机内净化措施 对空燃比和点火时刻等进行最佳调节与控制,以抑制排气中有害物质的形成。已推广采用的稀薄燃烧、高能点火、高效燃烧系统和汽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等高新技术。CO可减少4050,HC可减少4050,而NOx则可减少10左右,取得了很好的净化效果。,3机后净化措施,采用氧传感器和三元催化转化器的闭环控制系统 采用活性碳罐蒸发污染控制系统 采用二次空气喷射系统 采用废气再循环系统等,均可取得较好的净化效果。,第五节 汽油

10、机电子控制系统 的组成及控制内容,一、汽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见图),二、汽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控制内容,(一)汽油喷射控制(主控制)1.喷油定时控制 就是喷油器什么时刻开始喷油的问题。它与汽油喷射的方式有关。(1)同步喷射汽油的喷射与发动机转速同步是在固定的曲轴转角位置喷射。(2)异步喷射与曲轴的转角无关。是一种临时性的补偿喷射。如起动加浓,急加速时的临时性喷射等。,图5-51 喷油提前角与持续时间控制过程,2.喷油量的控制,(1)发动机起动时喷油量的控制 是按照起动程序和预定空燃比控制喷油,采用开环控制.控制过程如图5-42.,(2)发动机启动后(即运转过程中)喷油量的控制。主ECU将根据

11、发动机转速和负荷信号确定基本喷油量,并根据其它有关信号(如水温、进气温度等)加以修正,最后确定喷油量。如图544所示。实际的喷油总量=基本喷油量+喷油修正量+喷油增量.如图544所示。,包括:发动机超速断油控制、减速断油控制和清除溢流控制等.系统组成与控制过程如图556所示。(1)减速断油控制 目的是以降低燃油消耗、改善排气净化和提高制动效果为目的。减速断油的三个条件:a)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表示节气门关闭;b)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达到正常工作温度(80);c)发动机转速高于燃油停供转速。,3.燃油停供控制(断油控制),减速断油控制曲线 超速断油控制曲线,(2)超速断油控制包括:发动机超速断油和汽

12、车超速断油目的是防止发动机超速运转(汽车超速)而损坏机件。图557(3)清除溢油控制 清除溢流的方法:清除溢流的条件:a)点火开关处于启动位置;b)节气门全开;c)发动机转速低于500rmin。,桑塔纳2000GLi、2000GSi、3000型轿车为6400rmin.捷达AT、GTX型轿车为6800rmin。,4燃油泵控制,燃油泵控制是控制油泵何时旋转?何时低速转,何时高速转。(1)接通点火开关,ECU将控制燃油泵工作23秒以建立必须的油压。此时若不启动发动机,则运转23秒后ECU切断燃油泵控制电路,燃油泵停止工作。注意:别克有此功能而时超无此功能。(2)有的电喷发动机油泵转速有两种:小负荷时

13、低速运转,大负荷时高速运转,以满足发动机对供油量的需要。(延长油泵的寿命),(二)点火控制,1点火正时控制 2闭合角控制 3爆震反馈控制,1点火正时控制,点火提前角大小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爆震及加速性等有很大影响。影响点火提前角的因数有:转速、负荷、水温、进气温度(反比)、燃烧室温度(反比)、燃油品种(正比)、空燃比(略浓最小)、大气压力(反比)等。水温降低,从增加功率的角度出发应增大点火提前角而从加快暖机的角度出发应减小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的控制目标就是要使点火提前角达到临界爆震状态(轻微爆震点)这时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加速性和排放性能处于最佳状态。控制过程:基本a(转速、负

14、荷)修正a(THW、THA、TPS)实际aIGt。,2闭合角控制(通电时间控制与恒流控制),(1)闭合角的概念(来源于传统点火系)传统点火系中的闭合角表示断电器触点闭合期间凸轮所转过的角度。该角度实际上为初级电路(即初级线圈)导通期间断电器凸轮或分电器轴转过的角度故又称导通角。电控点火系统中的闭合角表示低压电路(点火线圈)接通期间,曲轴转过的角度。故又称导通角。最终希望:闭合角能随着转速的升高而增大,(2)闭合角控制的目标:使得通过初级线圈的电流在任何转速下始终达到某一饱和电流(保持恒电流)。该电流由蓄电池电压和转速决定。电脑通过闭合角控制改变初级线圈导通时间。(3)闭合角的控制方法ECU根据

15、蓄电池电压和转速控制点火初级电路的通电时间。(通过控制末级功率管的导通时间)闭合角=6nt导通 点火间隔角=闭合角+断开角,3爆震反馈控制,(1)爆震在燃烧过程中,一些部位的混合气(称末端混合气)不等火焰到达自行着火燃烧的现象,称为爆震。正常燃烧发动机点火后,火焰不断传播,使混合气逐层燃烧,燃烧速度一般为几十米/秒(1025m/s),所以压力是均匀上升的,对发动机的冲击较小。爆震时达到15002500 m/s爆震分为:轻微爆震几十个循环才出现一次。爆震率为15严重爆震几个循环就出现一次。爆震率为1050爆震率=有爆震的循环数/实际工作的循环数,(2)爆震的危害 使机件磨损加快、热负荷增加、噪声

16、增大、功率下降、油耗上升。对零件施加额外的热负荷,使铝合金缸盖和活塞局部变软、磨损加剧,甚至局部熔化、开洞。产生过高的机械负荷,加速零件损坏,如打坏缸垫、损坏轴承等。产生强烈的振动与噪声。排放恶化,功率下降,油耗增加。形成燃烧室沉积物,引起表面点火。,(3)影响爆震的因数 点火提前角增大点火提前角,容易产生爆震。转速转速升高会抑制爆震。负荷负荷增加容易产生爆震。冷却液温度冷却液温度升高,则促成爆震。燃油牌号牌号越高(辛烷值越高),抗暴性越好,越不易爆震。混合气浓度a对汽油而言,当a0809时,最容易爆震。进气温度 进气温度高,易爆震。进气压力 增压的汽油机更易爆震。压缩比 压缩比提高,容易爆震

17、。,(4)爆震控制(采用闭环控制只检测作功行程)用爆震传感器检测爆震强度,并把爆震信号送入ECU,当电脑检测到有爆震,则以某一固定的角度减小点火提前角;若无爆震,则以某一角度增大点火提前角。(5)爆震控制的目标使最佳点火提前角调整在爆震的临界状态。即轻微爆震点,此时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最好且对发动机寿命无明显影响。,(三)怠速控制,1控制内容(1)起动后控制(2)暖机过程控制(3)负荷变化控制(4)减速断油控制2控制方式(1)节气门直动式(2)旁通空气式,1、怠速控制系统的组成,组成:由各种传感器、信号控制开关、电子控制单元(ECU)、怠速控制阀和节气门旁通空气道等组成。如图559所示

18、。,2、怠速转速控制过程,(1)怠速控制内容:主要是发动机负荷变化控制和电器负荷变化控制。(2)怠速控制的实质:是控制发动机怠速时的进气量(充气量)。怠速时的喷油量则由ECU根据预先试验设定的怠速空燃比和实际充气量计算确定。怠速控制系统控制怠速转速的方法如下。(3)怠速转速控制过程:如图561所示。ECU首先根据怠速触点IDL信号和车速信号判断发动机是否处于怠速状态。当判定为怠速工况时,再根据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信号、空调开关、动力转向开关等信号从存储器存储的怠速转速数据中查询相应的目标转速ng,然后将目标转速与曲轴位置传感器检测的发动机实际转速n进行比较。,怠速转速控制过程,(四)排气净化

19、控制,1开环与闭环控制2废气再循环控制(EGR)3活性炭罐蒸发污染控制4二次空气喷射控制,(五)进气控制,1动力阀控制2进气惯性增压控制3废气涡轮增压控制,(六)警告、提示、故障自诊断和失效保护,顾名思义,故障自诊断就是电子控制系统自己监测运行情况,诊断系统有无故障。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都设置有第二代车载故障诊断系统(OBD一,On Board Diagnosis System-),简称故障自诊断系统或自诊断系统。,1、故障自诊断系统的组成 主要由传感器监测电路、执行器监测电路、软件程序、故障诊断通讯接口(TDCL Trouble Diagnostic Communication Link)以

20、及各种故障指示灯等组成。,温度传感器的自诊断电路示意图,2、故障自诊断系统的功能,(1)监测控制系统工作情况,一旦发现某只传感器或执行器参数异常,就立即发出报警信号;(2)将故障内容编成代码(称为故障代码)存储在随机存储器(RAM)中,以便维修时调用或供设计参考;(3)启用相应的备用功能使控制系统处于应急状态运行。,ECU发现故障后的操作步骤:发出报警信号存储故障代码启用备用功能(失效保护功能)。,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备用功能,备用功能又称为失效保护功能。备用功能的含义当自诊断系统发现某只传感器、控制开关或执行器发生故障时,其电控单元(ECU)将以预先设定的参数取代故障传感器、控制开关或执行器

21、工作,使控制系统继续维持控制功能,汽车将进入故障应急状态运行并维持基本的行驶能力,以便将汽车行驶到修理厂修理。电子控制系统的这种功能称为备用功能或失效保护功能。,(1)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电路断路或短路 断路设定为80;短路设定为19.5(2)当进气温度传感器或其电路断路或短路时 ECU将按进气温度为20。(3)当空气流量传感器或歧管压力传感器电路断路或短路时,ECU按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以三种固定的喷油量控制喷油器喷油。桑塔纳2000GSi、捷达GT、GTX型轿车:当怠速触点闭合时,以固定的怠速喷油量控制喷油;当部分负荷时,以固定的小负荷喷油量控制喷油;当全负荷时,以固定的大负荷喷油量控制喷油。

22、,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备用功能,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自诊断电路,(4)当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电路断路或短路时,ECU将根据发动机转速信号和空气流量传感器信号计算出一个替代值来控制喷油器喷油。(5)当大气压力传感器电路断路或短路时,ECU将按1个标准大气压力控制喷油器喷油。(6)当氧传感器电路断路、短路、输出信号电压保持不变或每l0s变化低于8次时,ECU将取消空燃比反馈控制,并以开环控制方式控制喷油器喷油。(7)当曲轴位置传感器电路断路或短路时,由于ECU接收不到曲轴转速与转角信号,因此,无法控制点火时刻和喷油时刻,即不能实施失效保护,发动机将无法运转。(8)当执行器(如喷油器、点火控制器、怠速控制阀

23、等)出现故障时,有的故障能被ECU检测出来,有的则不能检测,具体情况依车型的控制软件和硬件设计而异。例如:当桑塔纳2000GSi、捷达GT、GTX型轿车节气门控制组件内的怠速节气门电位计信号中断时,控制组件将利用应急弹簧将节气门拉开到规定开度,使怠速转速升高而进入应急状态运行。,当ECU连续发出6个IGt信号而没有收到IGf信号,ECU判定点火系统发生故障,立即发出控制指令使喷油器停止喷油。,点火器故障自诊断电路,第六节 汽油喷射的分类,一、按喷射位置分类,1缸内喷射2进气管喷射(1)单点喷射(2)多点喷射:D型、L型、LH型、M型),喷油器安装部位,根据燃油喷射时序不同,多点燃油喷射又可分为

24、D型、L型、LH型、M型。D型燃油喷射系统 D型燃油喷射系统的显著特点:是采用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来检测吸人气缸的进气量。L型燃油喷射系统。L型喷射系统是由D型多点燃油喷射系统改进设计而成。系统结构原理与D型喷射系统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用翼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取代了D型喷射系统的歧管压力传感器.LH型燃油喷射系统 LH型燃油喷射系统是在L型喷射系统基础上改进的喷射系统,其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LH型喷射系统采用了热丝式(即热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来取代L型喷射系统的翼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M型燃油喷射系统 M型燃油喷射系统是在L型喷射系统的基础上将微机控制点火系统与燃油喷射系统组合在一起的综

25、合控制系统。,二、按喷射方式分类,1连续喷射2间歇喷射(1)同时喷射(2)分组喷射(3)顺序喷射,同时喷射,分组喷射,顺序喷射,三、按控制方式分,1机械式汽油喷射系统(1)纯机械式汽油喷射系统(K系统)(2)机电结合式汽油喷射系统(KE系统)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1)单一电控汽油喷射系统(2)集中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纯机械式汽油喷射系统(K系统),K系统的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K系统的主要特点是:燃油量的调节直接受空气计量板机械联动操纵.根据空气计量板的开度,通过杠杆机构移动调节柱塞改变燃油计量槽的开度控制基本燃油喷射量。使其所配制的混合气浓度始终满足各工况最经济的要求。K系统还设有冷起动喷油器、暖

26、车调节器、空气阀及全负荷加浓器等装置,以便对基本喷油量进行修正。,K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发动机处于稳定运行工况时,空气经空气流量计、进气支管进入气缸。与此同时,进气气流冲开空气计量板,并通过杠杆机构使油量调节柱塞产生位移。进气量的多少决定了空气计量板打开角度的大小亦决定了油量调节柱塞的位移量。当柱塞升程增大时出油槽孔节流作用减小,压差阀膜片上腔压力增高,膜片向下拱曲,膜片与油管底端形成的出油通道截面加大,向外供油量增加。见图2一l一3a。由于出油量的增加,膜片上腔油压下降,直到上、下两腔的压力差恢复到原调定数值为止;反之,当柱塞升程减小,供油量要减少时,出油槽孔节流作用增大。上腔压力暂时下降,

27、膜片回升,使膜片与油管底端形成的出油通道截面减小,输出油量减少,见图2一l一3b,出油量的减少使膜片上腔油压迅速上升,直到上、下两腔的压差恢复到原调定数值。压差阀的这种调节作用,使出油压差始终恒定,出油量仅取决于柱塞升程。,机电结合式汽油喷射系统(K-E系统),2KE系统的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1)与K系统的主要区别:除增加了若干传感器和一个电控单元外,还在燃油量调节器中加设了一个电液混合气调节器(电液式压差调节器),(2)电控单元接收各传感器检测到的发动机实际运行工况信号。并进行处理,控制电液混合气调节器的工作,以调节压差阀的下腔压力(即供油压力),从而改变燃油量调节器的实际供油量,以修正发

28、动机在各工况所得到的混合气浓度,如图218所示。,KE系统与K系统在喷油控制上的两个差异,(1)K系统供油量只受柱塞升程控制(即只受发动机进气量控制)而KE系统供油量除了受柱塞升程控制外,还受电液混合气调节器的控制;(2)K系统压差阀膜片下腔压力恒定为系统压力,而KE系统压差阀膜片下腔压力在发动机不同工况时发生变化。,四、按空气量测量方式分,1间接测量方式 2直接测量方式(1)节流速度方式(1)体积流量方式(2)速度密度方式(2)质量流量方式,第七节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优点(6点),1.改善了各缸混合气的均匀性。2.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3.大大地降低了有害物的排放量。4.提高了汽油机

29、排放性能对地理和气候。环境的适应性。5.提高了汽油机冷起动及暖机性能。6.改善了汽油机对过渡工况的响应特性。,高级工应知试题,一、单选题137汽油喷射系统按喷射时序可分为同时喷射、分组喷射、()。(A)顺序喷射(B)单点喷射(C)间歇喷射(D)连续喷射138汽油喷射系统按喷油方式可分为连续喷射和()。(A)间歇喷射(B)同时喷射(C)多点喷射139汽油喷射系统按喷射装置的控制方式分为机械式、机电结合式、()。(A)连续喷射式(B)间歇喷射式(C)电控式163当水温传感器与ECU之间单线断路时,水温传感器输出电压信号在()左右。(A)约为5伏(B)约为0伏(C)约为l。3伏,164发动机起动后,

30、转速高于500转分时,在无故障情况下,“CHECK”灯应()。(A)熄灭(B)点亮(C)闪烁(D)维持10秒后熄灭165当()情况出现时,ECU接至备用系统工作状态。(A)微处理器停止输出点火正时控制信号(B)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断路或短路(C)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电路故障(D)空气流量计信号电路故障二、多选题12汽油喷射系统按喷油方式可分为()。(A)机械式(B)机电结合式(C)电控式(D)连续喷射式(E)间歇喷射式(F)同时喷射式13汽油喷射系统按喷射装置的控制方式可分为()。(A)机械式(B)机电结合式(C)电控式(D)连续喷射式(E)间歇喷射式(F)同时喷射式,三、判断题128单点喷射系统是

31、指在每一个气缸的进气门前均安装一只喷油器。()153如发动机转速在1000转分时,转速信号丢失2个脉冲信号,ECU视为判缸信号成立。()154开路故障信息一旦存入ECU,只要将故障排除或点火开关断开,信息就会被擦除。()155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故障码需通过一定的读取程序调出。()156任何一种车型都可通过人工读码来读取故障码。()157故障信息可通过“CHECK”灯、诊断输出端子或仪表板显示屏输出并反映出来。()158备用系统只能维持基本功能,但不能保证正常运行性能。()159水温传感器信号电路故障,不属安全保险功能范围。(),高级工应知试题答案,一、单选题137汽油喷射系统按喷射时序可分为同时

32、喷射、分组喷射、(A)。(A)顺序喷射(B)单点喷射(C)间歇喷射(D)连续喷射138汽油喷射系统按喷油方式可分为连续喷射和(A)。(A)间歇喷射(B)同时喷射(C)多点喷射139汽油喷射系统按喷射装置的控制方式分为机械式、机电结合式、(C)。(A)连续喷射式(B)间歇喷射式(C)电控式163当水温传感器与ECU之间单线断路时,水温传感器输出电压信号在(A)左右。(A)约为5伏(B)约为0伏(C)约为l。3伏,164发动机起动后,转速高于500转分时,在无故障情况下,“CHECK”灯应(A)。(A)熄灭(B)点亮(C)闪烁(D)维持10秒后熄灭165当(A)情况出现时,ECU接至备用系统工作状

33、态。(A)微处理器停止输出点火正时控制信号(B)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断路或短路(C)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电路故障(D)空气流量计信号电路故障二、多选题12汽油喷射系统按喷油方式可分为(DE)。(A)机械式(B)机电结合式(C)电控式(D)连续喷射式(E)间歇喷射式(F)同时喷射式13汽油喷射系统按喷射装置的控制方式可分为(ABC)。(A)机械式(B)机电结合式(C)电控式(D)连续喷射式(E)间歇喷射式(F)同时喷射式,三、判断题128单点喷射系统是指在每一个气缸的进气门前均安装一只喷油器。()153如发动机转速在1000转分时,转速信号丢失2个脉冲信号,ECU视为判缸信号成立。()154开路故障信息一旦存入ECIJ,只要将故障排除或点火开关断开,信息就会被擦除。()155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故障码需通过一定的读取程序调出。()156任何一种车型都可通过人工读码来读取故障码。()157故障信息可通过“CHECK”灯、诊断输出端子或仪表板显示屏输出并反映出来。()158备用系统只能维持基本功能,但不能保证正常运行性能。()159水温传感器信号电路故障,不属安全保险功能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