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职业防护.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02608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士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职业防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护士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职业防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护士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职业防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护士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职业防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护士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职业防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护士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职业防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士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职业防护.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护士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职业防护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 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 以反复发作的慢性疼痛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而反 复弯腰、扭转、承重等慢性积累伤是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诱因。 护士每天的治疗护理工作中很长时间是处于弯腰或其他腰部受限的 工作姿态,使得护士经常处于某种非自然体位,工作的特殊性使护士 成为医院内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高危人群。那么护士如何来进行腰 椎间盘突出症的职业防护呢?1. 纠正不良体位、姿势。(1) 无论工作和休息时都应该保持脊柱的正常弯度,经常变换体位, 避免长时间用同一姿势站

2、立或坐位,使肌肉有适当的运动和充分的松 弛,减少腰椎间盘的蜕变,降低腰部肌肉、韧带、筋膜等软组织的张 力,避免椎间盘内压力的增高,从而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2) 弯腰很容易造成腰酸背痛,因此,工作或平时做家务时可尽量用 屈膝或下蹲来减少弯腰动作,也可利用高凳或调整工作台的高度以避 免弯腰。如果弯腰不可避免,应当在弯腰工作之后,做数次轻缓的伸 懒腰动作,以保持腰部的柔韧性和弧度。(3) 站姿:长时间站立工作者,应适当使双臂上伸和做蹲体动作,这 样可使腰部骨关节及肌肉得到调节,消除疲劳,延长腰肌耐力。应尽 量避免在一个固定的体位下持续工作。学会“站立平腰保护法”,艮 轻轻收缩臀肌,双膝微弯,此时骨

3、盆即转向前方,腹肌内收,腰椎生 理前凸变平,这样,就可以调节脊柱负重线,达到消除疼痛和疲劳的 目的。站立时,脚的重心可以尽量往前,要轮流将身体重量从一只脚 换到另一只脚上;也可一只脚站在前,另一只脚站在后。膝关节微弯, 尽量少向前弯腰。(4) 坐姿:坐的时候桌椅的高度要适中,腰部要挺直,双脚着地,小 腿自然下垂,臂部往后靠,可在腰部放软垫,但不要懒散地挨着,避 免含胸或佝偻坐姿,因为腰背部过度弯曲,会使人更加疲劳。睡姿:人的一生中约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所以长期睡 眠姿势不良也可导致腰腿痛的发生。一般而言,睡姿应使头颈保持自 然仰伸位最为理想,最好平卧于木板床,使膝、髋略屈曲。如此体位

4、 可使全身肌肉、韧带及关节囊都获得最大限度的放松与休息。对不习 惯仰卧者,采取侧卧位亦可,但头颈部及双下肢仍以此种姿势为佳。 俯卧位无论从生物力学或从保持呼吸道通畅来看都是欠科学的,应加 以改正。另外,枕头不能太高或太低,要根据各人情况,一般7-9 cm较为适当;而且枕头宽度也要适当,颈部不能悬空。此外,仰卧 睡觉时腰部可垫一薄枕。仰卧位起床时,最好先采取侧卧位,然后再 以上侧手臂的力量撑扶床面完成,这样可避免腰部肌肉的不协调收 缩。(6)怀孕对腰椎是一大负担,所以应当特别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如 避免弯腰及提重物等,产后更应当多休息,使腰背部复原。2. 正确应用人体力学原理指导工作。(1) 搬

5、运重物时,要保持大的支撑面,两脚分开10 15cm的距离, 以维持身体平衡,使重心恒定。工作时身体靠近工作物,肘部尽可能 的贴近躯干两侧。(2) 移动物品时,能拉则不要推,能推则不要提。从地面拿东西, 不要从腰部屈身。要跨膝弯曲身体蹲下腰背挺直,让物体尽量贴近身 体,然后依靠跨膝用力起身。拿物时,腰要挺,胸要直,起身要靠下 身用力,起身后稳住脚再迈步。背物时,胸腰微向前弯,跨膝稍屈, 应注意换肩,以减轻一侧压力。(3) 当拉动或移动重物或患者时,要使身体挺直在支撑面上,而决 不要抬起或离开支撑面。两腿前后分开,膝盖微曲,拉紧臀部和腹部 的肌肉,使之支撑骨盆腔,尽量避免背部过度弯曲,用力于膝部和

6、体 部,使身体重量随着两腿前后移动,而不要硬撑强拉。此外,要重视 使用搬运患者的机械设备。(4) 尽量用全身转动,避免用躯干转动,以免不均等的肌肉掌力造 成正常的重力线的改变。(5) 肌肉在能放松时就放松,只有在必要时才收缩。在任何工作中 都尽可能用最大肌群和最大数量的肌肉。(6) 如需长时间为病人床旁治疗和护理时最好坐在高低合适的床旁 凳上进行,尽量减少弯腰动作。3. 坚持腰背肌功能锻炼。通过规律起居,坚持腰背肌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强健筋骨,加强 腰椎稳定性。仰卧位锻炼法:1)五点支撑法:仰卧屈膝,用头、双肘及双足做支撑点,使背部、腰臀部向上抬起,悬空后伸。2)三点支撑法:病人双臂放置胸前

7、,用头顶、双足支撑,使全身呈 弓形撑起,腰背部尽力后伸。3)四点支撑法:此法难度较大,多用于青壮年。病人用双手及双足 支撑,使全身腾空后伸,呈拱桥形。俯卧位锻炼法:1)第一步:俯卧于床上,两上肢向背后伸,抬头挺胸,使头、胸及 两上肢离开床面。2)第二步:两腿伸直,向上抬起,离开床面,可交替进行抬起,然 后同时后伸抬高。3)第三步:头、颈、胸及双下肢同时抬起,双上肢后伸,腹部着床, 身体呈弓形,故名飞燕式。4.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护士平常应增强体育锻炼,可选择游泳(蛙泳最佳)、太极拳、瑜伽 及一些有氧训练等合适的运动,加强腰部的活动能力,较好的伸展腰 部肌肉,提高身体素质。同时,在寒冷、潮

8、湿的季节要注意腰部保暖, 防止腰背部受凉受潮。5. 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腰椎的日常保健在饮食上可以多摄入富含钙、蛋白质、B族维生素、 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钙是骨的主要成分,应充分摄取;此外, 钙还有使精神安定、缓解疼痛的作用。蛋白质是构成肌肉、韧带、骨 不可缺少的营养素。B族维生素是神经营养素,不仅可缓解疼痛,还 可起到解除疲劳的作用。维生素C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参与体内许 多物质的合成与分解,在形成结实强健的椎间盘纤维环的过程中是不 可缺少的。维生素E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流、消除肌肉紧张、缓解疼 痛的作用。6. 适当调整心理压力。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心理承受力与他们的心理素质密切相

9、关,心理 素质越好,其心理承受力越强。护士要学会自我心理疏导,自我放松 和我调节方法,积极参加各种锻炼文娱活动,保证充足睡眠,以最佳 状态投身于工作中去,以减少损害的发生。有关如何正确使用腰围的小贴士:如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那么应正确有效的使用腰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腰围是因为腰围可限制腰椎的运动,使 损伤的腰椎间盘可以局部充分休息,为患者机体恢复创造良好的条 件;可减轻腰椎周围韧带的负担,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改善椎 间隙内的压力,这些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恢复是很有帮助的。正常人体支撑腰椎的力量主要来源于自身的腰腹部肌肉的收缩, 整个脊柱也是由颈、背、腰、骶、大腿的肌肉群支撑的。

10、肌肉在正常 的收缩、舒张过程中维持着自身的营养。如果腰围使用时间过长,肌 肉和关节的活动幅度、活动量大幅度降低,从而继发肌肉的废用性萎 缩、腰椎各关节不同程度的强直,其结果是患者离不开腰围的支持, 对腰围产生依赖。一旦离开腰围,萎缩的腰部肌肉力量较弱,难以完 成腰椎支撑、运动的要求,很可能造成新的损伤或腰椎间盘突出症复 发。因此腰围佩戴时间要根据病情适当掌握,一般使用时间以3-6周 较为适宜,最长不超过3个月。在腰部症状较重时,如无不适感觉, 应经常戴用,不要随时取下,并可配合牵引、理疗、等治疗进行。病 情较轻的患者,可在外出时,尤其是要长久站立或较长时间一个姿势 坐着的时候(如乘车外出、做家务等)戴上。在睡眠或休息时可解除腰 围。配戴腰围后仍要注意避免腰部过度地活动,一般以完成正常的日 常生活及工作的活动为度。但对手术后,严重腰椎骨折、脱位等患者, 腰部活动要按医嘱进行,解除腰围也要经医生同意。在症状逐渐消退,体征逐渐变为阴性以后,应去掉腰围,开始循 序渐进地恢复腰部正常活动,按康复要求锻炼腰背部、腹部肌群,使 肌肉强壮有力,消除腰部肌肉的炎症,达到完全康复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