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情绪情感特征.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03337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人情绪情感特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老年人情绪情感特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老年人情绪情感特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老年人情绪情感特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老年人情绪情感特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年人情绪情感特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情绪情感特征.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老年人情绪与调节,我们平时经常讲“触景生情”,“情”就是“情绪”,“景”就是引起情绪变化的刺激因素。比如说,你碰巧听到有位同学正在说你的坏话,就会产生气愤的情绪;如果是这位同学正在夸你,则会产生高兴、愉快的情绪。人的情绪有很多种,中国汉语中描写情绪的词语有上千个,喜、怒、哀、惧是人的四种基本情绪。,情绪的概念构成情绪大致包括四个层面:1、生理反应:当人经历某种情绪时,自然会有一些生理反应产生。如心跳加快。然而不同情绪产生的生理反应可能是类似的。单靠生理反应无法判断到底引起了何种情绪。2、心理反应:心理反应即个体的主观心理感受。如愉快、平静等。,3、认知反应:即个体对于引发情绪的事件或刺

2、激情绪所做的解释和判断。例如看到别人不时直视你的眼神,可能会觉得别人对你有意思,心生愉快;也可能觉得别人对你不怀好意等。,4、行为反应:个体因情绪而表现出来的外显行为,包括语言与非语言的反应。如苦恼的表情,皱眉、哭泣、坐立不安或兴奋的蹦蹦跳跳,或用言语表达,说出自己的感受或心境等。,第一节 老年人情绪情感的特点,一、易产生消极情绪,且多源于“剥夺感”二、情感表达方式更为内敛三、情感体验深刻而持久四、情感体验相对敏感,第二节常见的老年人情绪障碍,一、“我怕孤独”-失落孤独难排遣 老人退休后,容易在心理上产生失落感,经常会觉得人在家里心却在办公室,也容易感到人情冷淡,世态炎凉,继而产生不甘心,不安

3、心的心理状态。应对:1、让老人忙碌起来 2、加强老年人与外界的联系 3、常回家看看,二、“我很低落”-警惕老年抑郁症的发作 老年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情绪压抑、沮丧、痛苦、悲观、厌世、自责自罪,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和自杀行为。应对:1、尽量把机体疾病治疗好,对不可治愈的慢性疾病也应设法减轻其痛苦。2、调整好退休后的心理状况,保持一种较积极向上的精神生活。3、改善家庭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丧偶的老人如条件容许的可以考虑再婚。4、症状较重的,药物治疗是必须的。,三、“真的是这样吗?”-敏感的心易猜疑 为了减少疑病和猜疑,老年人应尽量将注意力从自身转向外界,从家庭转向社会,包括参加体育锻炼和从事一定的体力劳动

4、,以加强社会交往,增强人际关系,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四、“你们都别理我最好!”-焦虑易怒会伤身 愤怒会引起血管、心脏等的亢奋,肌肉紧张,严重时神经系统会出现紊乱,危害人的身心健康。,第三节 不良情绪的疏导-给你一颗阳光的心,一、不良情绪的危害(一)损害身体健康,引发疾病 张钟汝、范明林在老年社会心理一书中指出:“高血压的发病因素74.5%与情绪不良有关,老年人如果经常生气恼怒,会使交感神经兴奋而导致血压升高;胃病患者中也有74%是因长期闷闷不乐,沮丧恐惧,致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胃酸增加而得病;癌症患者中则有62%是因长期心情郁闷或遭受过重大的情绪挫折,致使大脑处于紧

5、张状态,人体免疫功能减弱而得病。”中医所谓“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就是这个道理。不良情绪长期持续,会使人体免疫力降低,这样病菌和致癌因子就会趁虚而入,从而引发多种疾病。不良情绪还可使交感神经常常处于亢奋状态,使体内释放大量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活性物质,这些物质能加速代谢,造成心肌缺氧,加重心脏负担,从而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生。,(二)丧失生活兴趣(三)产生行为偏差(四)影响人际交往,二、了解不良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1、生理因素2、社会心理原因(1)离退休综合征(2)人际关系丧失(3)生存价值的丧失,三、不良情绪的应对方法,(一)不良心理的调节方法:1、合理宣

6、泄倾诉:将内心的不愉快理智地向亲朋好友尽情地诉说出来,以便得到理解、同情、开导和安慰等。痛哭:尽量找个无人的地方,将所有的痛苦和委屈以大声哭泣的方式宣泄出去。写日记:以抒发不愉快的情绪。注意宣泄必须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随时随地宣泄是不提倡的。,2、情趣转移 是指有目的的运用各种方法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平时感兴趣和喜欢做的事情上去的一种心理调节方法。分散和转移注意力,摆脱消极情绪。,3、理性升华:是指当一个人遭到挫折和不幸时,能够理智地面对现实,正确对待挫折。找出挫折的原因,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勇敢的面对。4、适度让步:可以使自己心理得到解脱,缓解矛盾。5、自觉遗忘6、幽默法,7、积极暗示法 就是借助于相关的语词或想象某种情境或事实存在,来对自己施加影响,引起心理、生理上某些相应的变化,从而改善精神状态的心理训练方法。8、发挥余热助人法9、儿女亲情法10、知足常乐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