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基础知识培训.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05872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基础知识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肿瘤基础知识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肿瘤基础知识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肿瘤基础知识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肿瘤基础知识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肿瘤基础知识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基础知识培训.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肿瘤与化疗的基础知识,(1)肿瘤简介,(2)肿瘤化疗,内容提要,肿瘤定义及致癌因素,肿瘤命名,2,一般分类,侵润及转移,4,3,分期与分级,临床表现,肿瘤定义,肿瘤是机体已经发育成熟或正在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组织细胞在致癌因素和促癌因素的长期刺激作用下,发生基因突变导致过度增生或异常分化而形成的机体新生物,它丧失了正常组织细胞所具有的生长方式,从而表现出其生长自主性、局部浸润性和远处转移性。从分子水平看,肿瘤表现为核酸与蛋白质代谢的异常。从细胞水平看,肿瘤是一种生长失控、分化异常的细胞增殖病。,致癌因素,外源性因素,内源性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机体免疫状态遗传因素激素水平DNA损伤修复能

2、力,生活习惯心理压力、紧张的生活状态,社会环境因素,内容提要,肿瘤定义及致癌因素,肿瘤命名,2,一般分类,侵润及转移,4,3,分期与分级,临床表现,肿瘤的命名,1.良性肿瘤命名:一般在组织/细胞类型名称后面加一“瘤”字,如:平滑肌的良性肿瘤,称为平滑肌瘤 2.恶性肿瘤可按其组织学起源不同分为癌和肉瘤(1)癌: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如腺上皮的恶性肿瘤称为腺癌。多发生于老年人,以淋巴转移为主,晚期才出现血道转移。(2)肉瘤: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如来源于纤维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纤维肉瘤。生长速度快,多发生于青少年,早期即有血道转移。3.肿瘤命名的特殊情况:部分肿瘤起源复杂,医学上常用人名或习

3、惯性命名表示。如:尤文氏肉瘤、白血病、间皮瘤、葡萄胎等。其中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内容提要,肿瘤定义及致癌因素,2,肿瘤命名,4,3,临床表现,浸润及转移,细胞基础知识,一般类型,分期及分级,肿瘤的分类,(一)按组织起源分类 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上皮组织肿瘤 来自被覆上皮(鳞状上皮、移行上皮和柱状上皮等)及腺上皮的肿瘤。2、间叶组织肿瘤 来自胚胎的中胚叶所分化发育的各种组织,又可分为以下主要几类:(1)结缔组织肿瘤 来自纤维组织、脂肪组织、软骨和骨组织等肿瘤。(2)骨肉组织肿瘤 来自平滑肌和横纹肌的肿瘤。(3)脉管组织肿瘤 来自血管和淋巴管的肿瘤。(4)造血组织肿瘤 来自淋巴组织和骨髓组织

4、的肿瘤。3、神经组织肿瘤 来自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神经鞘膜细胞等的肿瘤。4、其它类型肿瘤 有些来自上述两种以上的组织,还有些来自胎盘等特殊组织的肿瘤,肿瘤的分类,(二)按生长特性分类 分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两大类 恶性肿瘤:细胞在组织学分化程度与起源组织有 明显的差异,成浸润性生长,可出现远处转移和播散 的肿瘤。特点:生长迅速,多伴有全身症状,与周围 组织分界不清。良性肿瘤:细胞在组织学分化程度与起源组织相 似,呈局限性生长,而不是远处转移和播散的肿瘤。特点:生长缓慢,临床症状以局部表现为主,肿瘤组 织多有包膜将其与周围组织分开。在各种因素作用 下,可以演变为恶性。,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

5、别,注:浸润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最主要的特征,内容提要,肿瘤定义及致癌因素,2,肿瘤命名,4,3,临床表现,浸润及转移,细胞基础知识,一般类型,分期及分级,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肿瘤浸润:是肿瘤细胞粘联,酶降解,移动,基质内增殖等一系列过程的表现。肿瘤转移:指恶性肿瘤细胞脱离其原发部位,通过各种渠道的运转,到不连续的靶组织继续增殖生长,形成同样性质肿瘤的过程。原有肿瘤称“原发肿瘤”,新形成的肿瘤称为“继发肿瘤”或“转移肿瘤”。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特点之一。,肿瘤转移的类型:,淋巴道转移:肿瘤细胞浸入淋巴管,随淋巴流到达局部淋巴结。循淋巴道转移的肿瘤以癌为多见。尤其是胃,胰,肺,乳腺,结肠等部位的肿瘤

6、。血道转移:肿瘤细胞浸入血管后,可随血流到达远处的器官继续生长,形成转移瘤。由于肝和肺分别是人体门静脉和腔静脉血回流的重要一站,来自胃肠道的肿瘤细胞可循门静脉入肝,来自全身其他器官的肿瘤细胞最终回流入右心,经肺动脉入肺。各种晚期肿瘤发生血道转移的的频率是不等的,其中肝为40-50,肺为30%-40。种植转移:发生于胸腹腔等体腔内器官的恶性肿瘤,侵及器官表面时,瘤细胞可以脱离,像播种一样种植在体腔其他器官的表面,形成多个转移性肿瘤的一种转移方式。,内容提要,肿瘤定义及致癌因素,2,肿瘤命名,4,3,临床表现,浸润及转移,细胞基础知识,一般类型,分期及分级,肿瘤的临床表现,一般把肿瘤的症状分为局部

7、症状与全身症状两部分。(一)局部症状 局部症状是因为肿瘤在原发病灶处的生长导致该部位解剖结构和组织形态发生变化,由此而引起相应的功能改变肿瘤在所占据的组织中形成肿块,其大小、外形、界限、硬度、表面情况、与邻近组织关系等可作为检查与诊断肿瘤的依据。肿块可引起继发症状,如疼痛、压迫、溃疡、出血、感染、梗阻或功能障碍等,使病人感到不适与痛苦,特别是肿瘤压迫与侵犯神经时,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根据肿瘤生长部位不同,还会有许多特殊症状,如胰头癌、胆管癌可引起黄疸;脑室、脑膜肿瘤可引起颅压升高等。,肿瘤的临床表现,(二)全身表现 早期肿瘤常无全身症状或仅有轻微乏力不适、食欲不振;中晚期肿瘤由于肿瘤消耗大量营

8、养物质并产生许多毒素,病人陆续出现较明显的全身症状,如体重下降、虚弱、发热、贫血、水肿、腹水、皮肤及关节疾患、广泛脏器转移所致的症状等。,内容提要,肿瘤定义及致癌因素,2,肿瘤命名,4,3,临床表现,浸润及转移,细胞基础知识,一般类型,分期及分级,肿瘤的临床分期,恶性肿瘤TNM分类法 T代表原发肿瘤 T0 未证实有原发癌。Tis原位癌。T1、T2、T3、T4 肿瘤进行性增大程度。Tx 肿瘤大小未评估(肿瘤大小无法下结论)。N代表淋巴结转移。N0 区域淋巴结无肿大。N1、N2、N3区域淋巴结转移逐个递增程度。Nx 区域淋巴结是否受累未评估(无法对受累区域淋巴结下结论)。M代表远处转移,常指远处内

9、脏转移,如肝、肺等器官转移及淋巴结转移。M0 未发现远处转移。M1、M2、M3 远处转移程度递增。Mx 远处转移未评估(无法对是否有远处转移下结论)。,肿瘤的组织学分级,级高分化,低度恶性级中度分化,中度恶性级低分化,高度恶性,(1)肿瘤简介,(3)肿瘤化疗,主 要 内 容,肿瘤化疗的发展史,2,化疗药物的分类,3,4,肿瘤化疗的定义及目的,1,抗肿瘤药物的常见毒性反应,5,临床应用及联合化疗,6,1,2,3,4,5,6,抗肿瘤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是指利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繁殖的一种治疗方式。本方法虽然有着不可避免的副作用,但是在癌症的治疗及延长病人的生

10、命方面有着显著疗效。,化学治疗的目的,化学治疗的目的主要分为三层。第一层:治愈癌症,即使肿瘤消失,不会重新长出来。第二层:控制疾病(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为癌症病人提供最好的生活质量。第三层:改善存活的同时预防或减轻疾病相关症状。有时癌症到中晚期后,治愈和控制已不可能,治疗的目的只能是使用化疗药物减轻癌症引起的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主 要 内 容,肿瘤化疗的发展史,2,化疗药物的分类,3,4,肿瘤化疗的定义及目的,1,抗肿瘤药物的常见毒性反应,5,临床应用及联合化疗,6,1,2,3,4,5,6,抗肿瘤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肿瘤化疗的发展史,HN2治疗淋巴瘤 MTX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

11、血病,四十年代,五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九十年代,21世纪,5-FU、CTX MTX治疗绒癌,ADM、DDP,蒽环类、紫杉类、吉西他滨,耐药分子靶向治疗,揭开序幕,得到发展,根治为目的,进一步提高疗效,蓬勃发展,我国自主研发的化疗药物:放线菌素D、平阳霉素、博莱霉素、羟基喜树碱,主 要 内 容,肿瘤化疗的发展史,2,化疗药物的分类,3,4,肿瘤化疗的定义及目的,1,抗肿瘤药物的常见毒性反应,5,临床应用及联合化疗,6,1,2,3,4,5,6,抗肿瘤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烷化剂:氮芥类、乙烯亚胺类、亚硝胺类、甲基磺酸酯,2)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和抗代谢类药物:MTX、5-FU、Ara-C、6M

12、P、吉西他宾,3)抗生素类抗肿瘤药:ACTD、MMC、ADM、EPI、THP、Mx、BLM,4)抗肿瘤植物药:VLB、VCR、VDS、NVB、VP16、VM26、HCPT、CPT-11、紫杉醇,5)激素类:强的松、地塞米松、己烯雌酚、甲孕酮、丙酸睾丸酮、三苯氧胺、来曲唑,6)杂类:DDP、CBP、L-OHP、PCB、L-ASP、DTIC,按化疗药物的来源、化学结构及作用机制进行分类,氮芥类:氮芥、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乙烯亚胺类:塞替派亚硝脲类:卡莫司汀、尼莫司汀、司莫司汀、洛莫司汀甲基磺酸酯:白消安(马利兰),1)烷化剂(alkylating agents),2)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

13、和抗代谢类药物,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氟尿嘧啶(5-FU)、替加氟等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甲氨喋呤、氨喋呤等DNA多聚酶抑制剂:阿糖胞苷、吉西他滨等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羟基脲、肌苷二醛等嘌呤核苷酸合成抑制剂:6-巯嘌呤(6-MP),3)抗生素类抗肿瘤药(antibiotics),蒽环类 多柔比星(阿霉素,ADM)、柔红霉素(DNR)、表柔比星(表阿霉素,EPI)吡柔比星(THP)、米托蒽醌(MTT)放线菌素类 放线菌素D(ACD)博来霉素类 博来霉素(争光霉素)、平阳霉素(A5)丝裂霉素类 丝裂霉素A、丝裂霉素B、丝裂霉素C(MMC)普卡霉素(光辉霉素)类 光辉霉素(MTH)、橄榄霉素其他抗肿瘤

14、抗生素 链佐星(链脲霉素,STT),4)抗肿瘤植物药,作用于微管和微管蛋白 长春碱、紫杉类作用于拓扑异构酶 羟基喜树碱(CPT)、替尼泊苷,5)激素类,抗雌激素类 他莫西芬(TAM)、托瑞米芬芳香化酶抑制剂 氨鲁米特、来曲唑、阿那曲唑孕激素 甲羟孕酮 甲地孕酮抗雄激素药物 氟他胺,6)杂类,顺铂(DDP)、卡铂(CBP)、草酸铂(奥沙利铂 L-OHP),DDP,化疗药物分类,根据抗癌作用与细胞增殖周期的关系,将抗癌药分成两类: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直接破坏DNA或影响它的复制与功能,杀死处于增殖周期各期的细胞,甚至包括G0期细胞。其作用强度随药物剂量增加而增加,一次给药剂量的大小,与临床效果成

15、正比。如:烷化剂,抗癌抗生素。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只对增殖周期的某些期敏感,对G0期不敏感。这些药物的作用受到处于某一周期或阶段的细胞数目的限制。药量过分增大并不能正比增加对细胞的杀伤力,故一次大剂量给药,临床不会有很好的效果,若能使有效血浓度维持一定时间,疗效会更好。,主 要 内 容,肿瘤化疗的发展史,2,化疗药物的分类,3,4,肿瘤化疗的定义及目的,1,抗肿瘤药物的常见毒性反应,5,临床应用及联合化疗,6,1,2,3,4,5,6,抗肿瘤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脱发,肝脏损害,胃肠道反应,局部刺激,呼吸系统损害,心脏毒性,泌尿系统损害,骨髓抑制,过敏反应,皮肤损害,(一)近期毒性,4.常见毒性

16、,神经系统损害,WHO抗肿瘤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评价标准,(二)远期毒性 1.对生育能力的影响 男性睾丸萎缩、精子减少;女性卵巢功能受损、子宫内膜增生减低 胎儿畸形2.致癌性 第二原发肿瘤中以恶性淋巴瘤和白血病多见 白血病发生在化疗后2年左右,实体癌多发 生在10左右 3.生长发育迟缓,主 要 内 容,肿瘤化疗的发展史,2,化疗药物的分类,3,4,肿瘤化疗的定义及目的,1,抗肿瘤药物的常见毒性反应,5,临床应用及联合化疗,6,1,2,3,4,5,6,抗肿瘤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化疗适应证,1.对化疗敏感的全身性恶性肿瘤,如白血病、MM。2.已无手术和放疗指征的播散性晚期肿瘤或术后、放疗

17、后复发的转移病人3.手术前后或放疗前后需辅助化疗的病人。,化疗禁忌证,1)白细胞计数低于4.0109/L或血小板计数低于80109/L者。2)肝、肾功能异常者。3)心脏病心功能障碍者,不选用蒽环类抗癌药4)一般状况衰竭者5)有严重感染的病人6)精神病病人不能合作治疗者7)食管、胃肠道有穿孔倾向的病人8)妊娠妇女9)过敏体质病人应慎用,对所用抗癌药过敏者应忌用。,心电图,主 要 内 容,肿瘤化疗的发展史,2,化疗药物的分类,3,4,肿瘤化疗的定义及目的,1,抗肿瘤药物的常见毒性反应,5,临床应用及联合化疗,6,1,2,3,4,5,6,抗肿瘤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化疗的临床应用,1、根治性化疗(C

18、urative chemotherapy):达到治愈目的,用于化疗敏感肿瘤。2、辅助化疗(Adjuvant chemotherapy):术后、放疗后化疗。消灭残存病灶及亚临床灶。术后1个月内开始。3、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术前辅助化疗,肿瘤缩小,降低分期,减少转移,增加手术切除机会。一般术前化疗3-4周期。4、姑息化疗(Pallative chemotherapy):减轻痛苦、缓解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5、腔内化疗 胸腹腔内、心包腔内、鞘内、膀胱灌注,联合化疗原则,选用的药物一般应为单药应用效的药物。各种药物之间的作用机制及作用与细胞周期时相各异。各种药物之间有或可能有互相增效作用。毒性作用的靶器官不同,或者虽然作用于同一靶器官,但作用的时间不同。各种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性。,循证医学随机临床试验,联合化疗应用方法,序贯性化疗同步化治疗给药顺序,合并用药的药物选择,3-5种药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和激素,MOPP方案 氮芥(Mustargen)、长春新碱(Oncovin)、甲基苄肼(Procarbazine)和强的松(Prednisone),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