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个人所得税.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06099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39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个人所得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第八章个人所得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第八章个人所得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第八章个人所得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第八章个人所得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个人所得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个人所得税.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本章基本要求:了解个人所得税的立法精神、特点与作用。掌握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内容。熟练掌握个人所得税各类应税所得的税款计算缴纳。本章的重点是:个人所得税税款的计算。本章的难点是:个人所得税的居民与非居民纳税人的划分和征税范围的确定。,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概述,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收。三、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特点(一)实行分类所得税制(二)实行定额与定率相结合、内外有别的费用扣除方法(三)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四)计算简便(五)采取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的征纳方法,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所得税制。优点:1、按不同性质

2、所得采用不同税率,有利于实现政策 目标;2、便于源泉课征,减少汇算清缴过程,减少征收 费用。缺点:1、可能导致所得来源多、综合收入高的少纳税;2、差别税率可能导致等额应税所得的税负不同;3、工资、薪金与劳务报酬同是勤劳所得,税率不同 不符合国际惯例。4、一次性所得按比例扣除,而工资、经营所得固定 扣除额,收入越大,税负相差就越大;5、无法从制度上顾及纳税人家庭负担情况制定扣除 项目。,三、个人所得税的作用(一)调节收入分配,体现社会公平(二)增强纳税意识,树立纳税观念(三)扩大聚财渠道,增加财政收入,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制基本要素规定,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及其纳税义务按照国际惯例,我国在个人所

3、得税纳税人的界定上采用了住所标准和居住时间标准,将纳税人区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住所标准居住时间标准,(一)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就是我国居民纳税人。有住所,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无住所,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满365天,临时离境(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不扣减日数。,(二)非居民纳税人非居民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只要在我国境内取得了所得,就是非居民纳税人。,(三)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居民承担无限纳税义务

4、,即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外的全部所得纳税。非居民纳税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即只须就其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具体规定(见教材P256-257),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及其纳税义务,所得来源的确定: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1、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2、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3、转让中国境内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或者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4、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5、从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自2004年7月1

5、日起,对境内居住的天数和境内实际工作期间按以下规定为准:(1)判定纳税义务及计算在中国境内居住的天数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需要计算确定其在中国境内居住天数,以便依照税法和协定或安排的规定判定其在华负有何种纳税义务时,均应以该个人实际在华逗留天数计算。上述个人入境、离境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1天计算其在华实际逗留天数。(2)对个人入、离境当日及计算在中国境内实际工作期间 对在中国境内、境外机构同时担任职务或仅在境外机构任职的境内无住所个人,对其入境、离境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半天计算其在华实际工作天数。,案例8-1马先生是一位中国籍科学家,2008年度,在美国工作8个月。同年,

6、其在中国境内提供科技服务取得报酬3万元,其中通过设在美国的中国银行分支机构支付2万元,余1万元存入其在中国境内的金融机构。其在国外讲学期间,取得讲课报酬4万元,其中在当地以现金支付一半,另一半在其回国后由在上海的某外国银行支付。马先生2008年度如何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案例8-2史密斯是一位英国籍科学家,自2005年起一直在上海某科研机构工作。2008年,其在中国境内提供科技服务取得报酬5万元,其中通过设在英国的中国银行分支机构支付3万元,余下2万元存入其在中国境内的金融机构。当年回英国探亲28天,期间在某跨国公司讲学取得报酬8万元,全部由该公司通过当地银行支付。2008年史密斯如何在中国申

7、报纳税?,案例8-3某人为一家美国外企公司外籍雇员,2008年被派到中国境内工作,工作时间为200天,其工资、薪金所得是由境外公司支付的,且不是由该公司在中国境内的机构负担。这位外籍个人的工资、薪金在中国境内申报纳税吗?,二、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为个人取得的各种所得。计税依据并不直接是个人取得的各种所得,而是个人的应税所得额,即纳税人的收入总额扣除各项费用或成本之后的净所得。我国个人所得税列举的应税所得有11项,因为实行的是分类所得税制,计税依据要分类计算。,(一)工资、薪金所得(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四)劳务报酬所得(五)

8、稿酬所得对不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的翻译、审稿、书画等所得,不属于稿酬所得,而属于劳务报酬所得,(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八)财产租赁所得(九)财产转让所得(十)偶然所得(十一)其他所得,个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所得为实物的,应当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无凭证的实物或者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参照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所得为有价证券的,根据票面价格和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所得为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的,参照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三、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超额累进税率及其适用范围(二)比例税率及其适用范围(三)减征

9、和加成征税规定1、减征规定2、加成征税规定四、个人所得税的免税和减税(一)税法规定免征个人所得税的项目(二)暂时免征个人所得税的项目(三)减征个人所得税的项目,第四节 个人所得税的税额计算,一、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一)一般计算方法:1、应纳税所得额工资、薪金所得实行按月计征办法,即以每月应税收入全额扣除规定标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自2008年3月1日起,费用扣除的一般标准为2000元。应税所得额每月工资、薪金所得2000元其他规定扣除项目,附加减除费用: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税法根

10、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每月再附加减除费用2800元。应税所得额每月工资、薪金所得2000元2800元其他规定扣除项目,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具体范围: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工作的外籍人员;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工作的外籍专家;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财政部确定的其他人员。此外,附加减除费用也适用于华侨和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2、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案例8-4职员刘某本月取得工资收入3 000元、奖金收入700元、各类应纳税补贴收入300元,按照规定允许扣除的

11、各种社会保险费等支出500元,计算刘某本月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解:全月应纳税所得额3 000 7003002000500 1500(元)全月应纳税额150010%25 125(元),案例8-5某外国公司驻华办事处外籍常驻雇员,美国人乔治月薪50 000元人民币,按照规定可以扣除的各种社会保险费等支出5 000元,计算乔治全月应纳个人所得税额。解:全月应纳税所得额50 000 5 000 2 000 2 800 40 200(元)全月应纳税额40 20030%3 375 8 685(元),(二)特殊计算方法1、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法(1)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

12、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计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总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计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减去“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当月

13、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由于上述计算纳税方法是一种优惠办法,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人,该计算纳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对于全年考核,分次发放奖金的,该办法也只能采用一次。个人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案例8-6雇员江某2008年5月8日取得当月工资收入4500元,5月15日取得2007年度一次性奖金18 000元;同期,林某取得当月工资收入1900元,一次性奖金2 500元。计算两人5月份各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解:1、江某应纳个人所得税额计

14、算(1)工资部分应纳税额=(4500-2000)15%-125=250(元)(2)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 先确定适用税率:18 00012=1500元,故适用10%的税率,对应的速算扣除数为25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18 000 10%-25=1775(元)所以,江某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合计为2025元。,2、林某应纳个人所得税额计算 先确定适用税率:2500-(2000-1900)12=200(元),故适用税率 5%,速算扣除数为0。应纳个人所得税额=2 400 5%=120(元),2、不满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凡应仅就其不满一个月期间的工资、薪金所得申报纳税的,均应按

15、全月工资、薪金所得为依据计算实际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当月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当月实际在中国境内的天数/当月天数如果个人取得的是日工资、薪金,应以日工资、薪金乘以当月天数换算成月工资、薪金后,再按上述公式计算应纳税额。,案例8-7美国某公司派其雇员约翰来我国某企业安装、调试电器生产线,约翰于2008年1月1日来华,工作时间为8个月,但其中8月份仅在我国居住20天,其工资由美方企业支付,月工资合人民币40 000元。计算约翰8月份在我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解:(1)应纳税所得额=40 000-2000-2800=35 200(元)(2)应纳所得税额=(35200 25%-

16、1 375)2031=4790.32(元),3、同时取得雇佣单位和派遣单位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雇佣和派遣单位分别支付工资、薪金的,由支付者一方减除费用,即雇佣单位减除费用,派遣单位不再减除费用,以支付全额计算扣税。案例见教材P269例6,4、实物福利的计税方法5、中国公民从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二、个体工商业户生产、经营所得的计税方法(一)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对于实行查账征收的个体工商户,其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准予扣除的税金),(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17、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准予扣除的税金)由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应纳税额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方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分别计算按月预缴税额和年终汇算清缴税额。,1、按月预缴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全年月份当月月份)当月应预缴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额速算扣除数)(当月月份全年月份)上月累计已预缴税额2、年终汇算清缴税额全年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汇算清缴税额全年应纳税额全年累计已预缴税额,【案例8-8】某市海景大酒店系个体经营,账证比较健全,2007年10月全月营业额为130000元,购

18、进菜、肉、蛋、面粉、大米等原料费为45000元,全月共交纳电费、水费、房租、煤气费等20000元,交纳其他税费合计为8000元。当月支付给20名雇工工资共30000元。19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为85600元,19月累计已预缴个人所得税为24897.5元。计算该个体业户10月份应预缴获所得税额。,解:10月份应纳税所得额 1300004500020000800030000(12%14%2.5%)2000 19450(元)10月份累计应纳税所得额1945085600 105050(元)全年应纳税所得额105050(1210)126060(元)10月份应预缴税额(12606035%6750)(1012

19、)24897.56245(元),三、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计税方法(一)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总额2000元12其收入总额是指纳税人按照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合同规定分得的经营利润和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纳税人在一个年度内分次取得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应在每次取得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后预缴税款,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如果纳税人的承包、承租期,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足12个月的,应以其实际承包、承租经营 的期限为一个纳税年度计算纳税:应纳税所得额该年度承包、承租经营收入额(2000

20、该年度实际承包、承租经营月份数)(二)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案例8-9】陈某2008年承包某单位下属经营部,按双方签订合同规定,承包者陈某全年上交10万元的利润后,经营部的盈亏完全由陈某负责。陈某每月工资收入2500元,假如该经营部2008年度企业所得税后利润为15万元。计算其应纳税额。解:年应纳税所得额(150000100000)25001220001256000(元)年应纳税额5600030425012550(元),案例8-10某人于2008年3月1日起,承包某单位门市部,经营期限10个月。取得经营收入总额150 000元,准许扣除的与经营收入相关的支

21、出总额110 000元。计算该个人承包经营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解:(1)承包经营所得=150 000-110 000=40 000(元)(2)承包经营应纳税所得额=40 000-2 00010=20 000(元)(3)承包经营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0 00020%-1 250=2 750(元),四、劳务报酬所得的计税方法(一)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应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获得劳务报酬的纳税人从其收入中支付给中介人和相关人员的报酬,除另有规定者外,在定率扣除20%的费用后,一律不再扣除。对中介人和相关人员取

22、得的报酬,应分别计征个人所得税。,(二)应纳税额的计算1、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1)每次应纳税所得额未超过2万元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2)每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的,实行加成征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案例8-11李某于2008年4月外出参加商业性演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60 000元。计算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不考虑其他税费)。解:(1)应纳税所得额=60 000(1-20%)=48 000(元)(2)未加成应纳税额=48 000 20%=9 600(元)(3)加成部分应纳税额=(48 000-20 000)20%50%=2 800(元)(4)应缴纳个人

23、所得税=9 600+2 800=12 400(元)简便计算方法:应纳税额=60 000(1-20%)30%-2 000=12 400(元),五、稿酬所得的计税方法(一)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与劳务报酬所得相同)(二)每次收入的确定P276(三)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实际缴纳税额=应纳税额(1-30%),案例8-12某高校教师朱某2007年4月因其编著的教材出版,获得稿酬9000元,2008年3月因教材加印又得到稿酬4000元。计算朱某应纳所得税额。解:朱某稿酬所得按规定应属于一次收入,需合并计算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额(90004000)(120%)20%2080(元)实际缴

24、纳税额2080(130%)1456(元)因其所得是在不同年度分别取得,实际计税时应分两次缴纳税款:第一次实际缴纳税额为:9000(120%)20%(130%)1008(元)第二次实际缴纳税额为:(90004000)(120%)20%(130%)1008448(元),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计税方法(一)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与劳务报酬所得相同)对个人从事技术转让中所支付的中介费,若能提供有效合法凭证,允许其所得中扣除。(二)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20%,七、财产租赁所得的计税方法(一)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与劳务报酬所得相同)个人出租财产取得的财产租赁收入,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

25、应依次扣除以下费用: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由纳税人负担的该出租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以800元为限,一次扣除不完的,准予在下一次继续扣除,直至扣完);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计算公式:每次(月)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800每次(月)收入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1-20%)(二)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20%案例见教材P279例18,八、财产转让所得的计税方法(一)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应纳税所得额=转让财产收入-财产原值-合理费用财

26、产转让过程中缴纳的各种税费及手续费属于合理费用一次收入的概念(二)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20%,九、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的计税方法这几项所得按次计税。属于间接性投资所得或消极所得,直接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税所得额,而不扣除任何费用。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 20%,十、个人所得税计税方法的特殊规定(一)公益救济性捐赠的税务处理捐赠额的扣除以不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的30%为限计算公式:捐赠扣除限额应纳税所得额30%案例见教材P281例21(二)共同收入的分解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共同取得同一项目收入的,应对每个人取得的收入分别按税法规定减除费用后计算纳税,即实行

27、“先分、后扣、再税”的办法案例见教材P281例22,案例8-13:某著名歌星一次应邀到外地演出,获得演出收入8万元,将其中3万元通过当地教育机构捐赠给某希望小学,试计算她应纳税款多少。解:未扣除捐赠的应纳税所得额 80000(120)64000(元)捐赠的扣除限额640003019200(元),小于实际捐赠额,故可税前扣除19200元,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6400019200)302000 11440(元),(三)境外所得已纳税额的抵免居民纳税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应单独计税,并准予抵免已在境外缴纳的税额,抵免限额应分国分项计算:抵免限额 来自某国或地区的某一应税项目的所得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

28、率速算扣除数可抵免数额为抵免限额与实际已在境外缴纳的税额中的较小数。,案例8-14:设我国某公司聘用一外籍工程师,其已在我国居住满五年,2008年度又在中国住满1年,月薪为20 000元。其将原居住国的住所出租,月租金折合人民币15000元,在该国要交纳个人所得税2000元,试计算其2008年在我国每月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解:境内所得应纳税额(200002000-2800)20 375 2665(元)境外所得抵免限额 15000(1 20)20 2400(元)境外所得应纳税额24002000400(元)每月应纳所得税额26654003065(元),十一、个人所得税的缴纳(一)个人所得税的征收

29、方法1、源泉扣缴2、自行纳税申报(1)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不包括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2)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3)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4)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二)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期限1、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按月计征,在次月7日内缴入国库。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由纳税义务人在次月7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3 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3、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税款,按年计算,在年度终了后30日内缴入国库。在一年内分次取得所得的,应在每次取得所得后的7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4、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应当在年度终了后30日内,将应纳的税款缴入国库,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三)纳税地点1、自行申报的纳税人,其纳税地点按国税发2006162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2、代扣代缴义务人向其所在地税务机关代缴税款(四)外币所得折征人民币的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