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十九世纪初期的西方.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08035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6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十九世纪初期的西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八章十九世纪初期的西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八章十九世纪初期的西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八章十九世纪初期的西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八章十九世纪初期的西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十九世纪初期的西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十九世纪初期的西方.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19世纪初期的西方经济学,一、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二、萨伊的经济学说三、李嘉图学派的解体,一、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1、生平与著作马尔萨斯(17661834),出生于英国一个土地贵族家庭他的著作较多,除人口原理1803,还有地租的性质与发展的研究1815,政治经济学原理1823,价值尺度1823等马尔萨斯与李嘉图是同时代的人,两人私人关系很好,但政治倾向和学术观点却相反,他们两人的理论和争论,构成了这一时期英国经济理论的发展史,“凡是土地贵族同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发生分歧并且相互敌对时,马尔萨斯就站在贵族一边,反对资产阶级。”马克思 凯恩斯对马尔萨斯十分推崇,2、人口理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是

2、与其父亲争论的产物在人口问题上他父亲是热情的乐观主义者;而马尔萨斯却是怀疑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人口论的主要内容两个公理: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两性间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两个假定:人口以几何级数增长;生活资料以算数级数增长,平衡法则:人口增长必须与生活资料增长保持平衡平衡方法:积极限制;预防性预制,即道德限制政策建议:取消济贫法;允许农民自由选择选择职业,对人口论的评价(1)将人口完全看成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对的(2)认为 人口应当同食物保持平衡的观点是值得肯定的(3)促使人们对人口问题的重视,并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3、价值论,马尔萨斯的一般经济理论长期没有受到重视,为什么?在人口论中

3、他将贫困归咎于繁殖人口过多,迎合资产阶级,而在一般经济问题争论中,他常常站在地主阶级一边反对工业资产阶级其一般经济理论的主要影响关于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区分给马克思以启发关于危机问题的论述为凯恩斯所推崇,马尔萨斯反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他抓住李嘉图体系中的矛盾,作为批评的出发点在斯密关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区分的基础上,马尔萨斯将交换价值区分为“名义交换价值”和“内在交换价值”,前者指交换的比例(即价格),后者指一般购买力(即价值)他进一步探讨了价值的决定因素,他认为 价值通常由供给与需求的相对状况决定供求论当供求一致时,则由生产费用决定由工资、利润和地租决定它们也是由供求决定的,从而解决了供求一致

4、时价值决定的问题,4、利润论和地租论(1)利润论在利润问题上,马尔萨斯抛弃了斯密利润是劳动生产物的扣除的观点,接受斯密价值决定于购买劳动的观点,并以此说明利润的来源他认为,利润是由资本本身产生的,是来自流通过程中的 让渡利润,(2)地租论马尔萨斯认为,地租是农产品价格中扣除工资和利润后的剩余部分,地租是自然的赐予未超出斯密的观点他的地租理论的特点在于将谷物增长、人口增长同谷物价格的上涨相联系生活资料增加人口增加必然增加对生活资料的需求农产品价格及地租上涨他认为地租增长是社会进步、富裕和繁荣的标志,并将促使新的土地的开垦以及原有土地的不断的改良,马尔萨斯的地租论是为地主阶级服务的,他竭力为谷物法

5、辩护他认为,废除谷物法会使外国廉价谷物大量进口,刺激人口增加,引起下层阶级生活状况恶化;而限制谷物进口会给各阶级带来利益和幸福,5、有效需求不足危机论,马尔萨斯在价值论上反对李嘉图,在危机问题上则同时反对李嘉图和萨伊什么是有效需求?马尔萨斯认为是人们的购买愿望加上实现这一愿望的能力。如果有效需求不足,就会出现生产普遍过剩,出现经济危机商品购买者工人:工资只能买回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一部分资本家:积累是他们的主要追求,资本积累在减少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同时,会增加供给结果导致消费不足或生产过剩的危机第三种购买者不生产的消费者,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论,为土地贵族的不储蓄只消费行为的社会作用提供理论依据马尔萨

6、斯危机理论的特色不在于用需求不足来解释危机,也不在于指出危机的必然性(西斯蒙弟),而在于如何避免危机:有赖于一种既能增加需求,又不增加供给的因素马尔萨斯与凯恩斯危机理论的区别,二、萨伊的经济学说,1、生平与著作萨伊(17671832),出生于一个新教徒的商人家庭,早年经商,后去英国学习,曾任职员,后参军、办刊物、办企业发表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将斯密的理论条理化、系统化,以简单概括的方式介绍到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萨伊被誉为“科学王子”、斯密的“伟大继承者”和欧洲大陆的政治经济学权威对萨伊经济理论的评价,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萨伊认为,政治经济学是“阐明财富是怎样生产、分配和消费的”,这就是

7、他的“三分法”,稍后出现了詹姆斯.穆勒的“四分法”。萨伊成为经济学体系的首创者萨伊还强调把政治经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加以区别对“三分法”的主要批评,在于他把生产、分配、消费看作一般形态,而抽掉其特殊性和历史性,3、价值论,萨伊的价值论主要是效用价值论“所谓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物品的效用就是物品价值的基础”萨伊萨伊认为,劳动、资本和自然力是生产的三要素,工资、利息和地租三种收入是生产中使用三要素的代价,它们构成生产费用,价值也是由生产费用决定的他承袭斯密价值决定于三种收入的观点他用供求论来说明生产费用的决定因此,萨伊的价值论是多重的:既有效用论,又有生产费用论和供求论,萨伊从生产

8、效用论出发,认为一切有助于增加效用的活动都属于生产劳动,并认为 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劳动应得到较高的报酬,这就同重农学派、斯密的观点相对立,并被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所接受,4、分配论,萨伊的分配论以生产三要素论为基础“三位一体公式”这一公式割裂了社会各阶级收入同工人劳动之间的联系,从而否定剥削关系各阶级利益是和谐一致的这一公式后来被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所接受,成为他们分配理论的依据这一公式被沿用的原因第一,对试图摆脱劳动价值论的经济学家,这一公式更容易被接受第二,将资本收入与企业家收入作了明确区分劳动收入的分类,5、销售论,销售论即实现论,在萨伊的经济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反对马尔萨斯、西斯蒙弟关于消费

9、不足导致生产过剩危机的观点,否认发生普遍危机的可能性,认为“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萨伊定律萨伊定律基于这样一个事实:人们需要的不是货币,而是货物,除了交换,货币没有其他用途萨伊的结论,萨伊断然否定全面过剩危机的原因忽视货币对经济的作用,研究的是实物经济19世纪初,经济危机刚刚显露,其破坏性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当时法国通货膨胀严重同马尔萨斯、西斯蒙弟的观点相比,萨伊定律更符合资产阶级需要萨伊定律被大多数古典、新古典经济学家所接受,它是供给学派理论的先导对它的批评主要来自马克思和凯恩斯“萨伊定律”与“凯恩斯定律”,三、李嘉图学派的解体,1、李嘉图体系的矛盾19世纪2030年代,针对李嘉图体系中存在的矛

10、盾,英国经济学界展开了一场大论战,李嘉图的追随者对其存在的矛盾和错误进行了庸俗化的解释,从而导致了李嘉图学派的解体“这个体系不能经久不败,也不是他们的过错,但是失败来得那么快,却是由于他们的过错”熊彼特李嘉图体系的两个矛盾价值规律与利润规律之间的矛盾价值规律与平均利润规律之间的矛盾,2、詹姆斯.穆勒的辩解,詹姆斯.穆勒(17731836),英国经济学家、历史学家,系统阐述李嘉图经济理论的第一人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1821。在经济学说史上,本书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四分法”,即在萨伊的“生产、分配、消费”之外,加上“交换”穆勒对价值规律与利润规律的解释穆勒对价值规律与平均利润规律的解释,

11、3、麦克库洛赫的辩解,麦克库洛赫(17891864),英国经济学家。他的主要经济学家著作是政治经济学原理1825作为李嘉图的追随者,麦克库洛赫为宣传李嘉图的学说做了大量工作,但可悲的是,他的努力反而加速了其信奉的学说的解体麦克库洛赫对第一个矛盾的解释麦克库洛赫对第二个矛盾的解释“有充分理由可以把劳动定义为任何一种旨在引起某一合乎愿望的结果或操作,而不管它是由人,由动物,由机器还是由自然力完成的。”麦克库洛赫,李嘉图学派解体给我们的启示,作业,1、简评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2、萨伊定律述评。,1、马尔萨斯和西斯蒙弟都提出了经济危机理论,他们的立场和对策有何不同?2、谈谈李嘉图学派解体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