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结构图及等效变换.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09257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控制原理结构图及等效变换.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自动控制原理结构图及等效变换.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自动控制原理结构图及等效变换.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自动控制原理结构图及等效变换.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自动控制原理结构图及等效变换.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结构图及等效变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结构图及等效变换.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6/24/2023,1,第三节 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6/24/2023,2,结构图的基本概念,我们可以用方块图表示系统的组成和信号流向。在引入传递函数后,可以把环节的传递函数标在方块图的方块里,并把输入量和输出量用拉氏变换表示。这时Y(s)=G(s)X(s)的关系可以在结构图中体现出来。,定义:表示变量之间数学关系的方块图称为动态结构图或结构图。,一、结构图的基本概念:,若已知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传递函数,则可以画出各个部分的结构图并连成整个系统的结构图。,6/24/2023,3,结构图的基本概念,例2-10求例2-5所示的速度控制统的结构图。各部分传递函数见例2-6.,6/24/2023,4

2、,将上面几部分按照逻辑连接起来,形成下页所示的完整结构图。,反馈环节:,6/24/2023,5,在结构图中,不仅能反映系统的组成和信号流向,还能表示信号传递过程中的数学关系。系统结构图也是系统的数学模型,是复域的数学模型。,结构图的基本概念,6/24/2023,6,结构图的等效变换,定义:在结构图上进行数学方程的代数运算。,二、结构图的等效变换:,类型:环节的合并;-串联-并联-反馈连接 信号分支点或相加点的移动。,原则:变换前后环节的数学关系保持不变。,6/24/2023,7,环节的合并,环节的串联:,(一)环节的合并:有串联、并联和反馈三种形式。,6/24/2023,8,如果上述三种连接交

3、叉在一起而无法化简,则要考虑移动某些信号的相加点和分支点。,信号相加点的移动:把相加点从环节的输入端移到输出端,信号相加点的移动,(二)信号相加点和分支点的移动和互换:,6/24/2023,9,信号相加点的移动和互换,把相加点从环节的输出端移到输入端:,6/24/2023,10,信号分支点的移动:分支点从环节的输入端移到输出端,信号分支点的移动和互换,6/24/2023,11,信号相加点和分支点的移动和互换,分支点从环节的输出端移到输入端:,注意:相临的信号相加点位置可以互换;见下例,6/24/2023,12,信号相加点和分支点的移动和互换,同一信号的分支点位置可以互换:见下例,相加点和分支点

4、在一般情况下,不能互换。,所以,一般情况下,相加点向相加点移动,分支点向分支点移动。,6/24/2023,13,结构图的化简,应注意以下两点:化简的关键是解除环路与环路的交叉,或形成大环套小环的形式.解除交叉连接的有效方法是移动相加点或分支点.,6/24/2023,14,结构图等效变换例子|例2-11,解:不能把左图简单地看成两个RC电路的串联,有负载效应。根据电路定理,有以下式子:,例2-11利用结构图等效变换讨论两级RC串联电路的传递函数。,6/24/2023,15,结构图等效变换例子|例2-11,总的结构图如下:,为了求出总的传递函数,需要进行适当的等效变换。一个可能的变换过程如下:,6

5、/24/2023,16,结构图等效变换例子|例2-11,6/24/2023,17,结构图等效变换例子|例2-12,解:结构图等效变换如下:,例2-11系统结构图如下,求传递函数。,6/24/2023,18,结构图等效变换例子|例2-12,6/24/2023,19,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闭环控制系统(也称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图如下图所示:,图中,为输入、输出信号,为系统的偏差,为系统的扰动量,这是不希望的输入量。,由于传递函数只能处理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因此,我们分别求 对 和 对 的传递函数,然后叠加得出总的输出量。,第四节 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6/24/2023,20,给定输入作用下

6、的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令,则有:,上式中,称为前向通道传递函数,前向通道指从输入端到输出端沿信号传送方向的通道。前向通道和反馈通道的乘积称为开环传递函数。含义是主反馈通道断开时从输入信号到反馈信号 之间的传递函数。,(一)给定输入作用下的闭环系统:,6/24/2023,21,给定输入作用下的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6/24/2023,22,扰动输入作用下的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此时R(s)=0,结构图如下:,一般要求由扰动量产生的输出量应为零。系统的误差为-C(s),偏差E(s)=0-B(s)=-H(s)C(s),扰动作用下偏差传递函数为:,(二)扰动作用下的闭环系统:,6/24/2023,23,给定输入和扰动输入作用下的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根据线性迭加原理:,提示:各个传递函数 都具有相同的分母,分母称为控制系统的特征表达式。,(三)给定输入和扰动输入同时作用下的闭环系统,6/24/2023,24,小结,结构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结构图的等效变换(环节的合并和分支点、相加点的移动);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给定作用和扰动作用共同下);特征表达式(特征方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