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11223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7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最早的教育研究源于对教育活动的有意识的自觉反思。,主要特点:1教育研究方法主要是直觉观察和简单类比,研究成果经验性强,没有形成严谨的理论体系。,亚里士多德:科学研究程序,归纳观察 解释性原理 演绎,一、教育研究的萌芽期(古希腊16世纪),不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直觉归纳法,P1具有A P2具有A PN具有A 所有P都具有A,亚里士多德的三种归纳法,P1具有A P2具有A P3具有A P4具有A 所有P都具有A,主要特点:1教育研究方法主要是直觉观察和简单类比,研究成果经验性强,没有形成严谨的理论体系。,2教育研究带有朴素的辩证法色彩。中国古代教育研究围绕的基本范畴:文与道

2、、言与行、知与行、学与思、师与生等。,一、教育研究的萌芽期(古希腊16世纪),教育研究发展的主要动力:普及教育的发展,使探索教育规律、提高 教育效率成为必需,二、教育研究的初步发展期(17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宗教改革时期的普及教育运动 18世纪普鲁士各公国实施的强迫教育运动 19世纪20、30年代开始的义务教育运动,欧美近代历史上的三次普及教育运动,机器大生产要求扩大教育规模,普及义务教育;机器大生产为普及教育奠定了技术基础。,机器大生产与普及教育的关系,手工业生产:生产技术各不相同,凝集在劳动者手上机器大生产:生产技术基础相同,集中体现为机械学的基本原理 动力机 传动机 生产机,主要

3、特点:1教育研究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走上了理性化、理论化、系统化的发展道路。标志:出现了一大批教育大师和教育著作。,2受哲学发展的影响,形成了两种以不同哲学理论为指导的教育研究范式:归纳式与演绎式,实证研究与思辨研究。,二、教育研究的初步发展期(17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经验论:培根,强调经验,归纳法,实证研究 观察实验方法体系:归纳 观察 解释性原理 实验,唯理论:迪卡尔、莱布尼茨,强调理性,演绎法,思辨研究,主要特点:3心理学开始成为教育研究的基础。,“教育学心理学化运动”:裴斯泰洛齐 赫尔巴特,二、教育研究的初步发展期(17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

4、伦理学 教育目的论心理学 教学论,主要特点:4实验法在教育研究中得到初步应用。,19世纪形成并盛极一时的“科学主义思潮”强调“观察实验方法”是认识世界最有效的方法,启发人们开始尝试在教育研究中开展实验研究。,二、教育研究的初步发展期(17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裴斯泰洛齐:1774年初等教育与手工业劳动相结合的实验。欧文:19世纪初教育与机器大生产相结合的实验。,主要动力:教育理论论争的发展,简单扩大再生产:扩大生产规模、延长劳动时间,三、教育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的形成期(20世纪前半期),传统派教育:赫尔巴特,旧三中心(教师、教材、教室)现代派教育:杜威,新三中心(学生、经验、活动),相对扩

5、大再生产:加强管理、技术革新,对人才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培养”之论争,主要动力:教育理论论争的发展,简单扩大再生产:扩大生产规模、延长劳动时间,三、教育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的形成期(20世纪前半期),相对扩大再生产:加强管理、技术革新,对人才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培养”之论争,观点之争,研究方法之争,教育研究方法学科独立,主要特点:1、教育研究方法论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学科。,三、教育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的形成期(20世纪前半期),标志:一是1909年芝加哥大学率先开设教育研究方法课程;二是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教育研究方法方面的专著。,主要特点:1、教育研究方法论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形成独

6、立学科。,三、教育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的形成期(20世纪前半期),2教育研究开始大量移植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初步形成了教育研究方法体系。但“教育学化”做得不好,更多的是简单移植,而不是科学借鉴。自然科学:实验法、统计法;社会科学:调查法、文献法、历史法;心理学:测量法,主要特点:,三、教育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的形成期(20世纪前半期),3两种教育研究范式归纳式和演绎式,各自进一步发展。,归纳式,1、实验教育学(德国的拉伊和梅伊曼)两种问题:一种是事实问题,借助于实证的方法来研究。一种是价值问题,借助于哲学思辩来研究。,归纳式,2、教育测量运动(桑代克)“凡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

7、”20年时间编制了1300多种量表 斯通:算数标准学力测验(1908)桑代克:书法量表(1909)、兴趣测验(1912)职业测验(1915)、办事员能力测验(1917)俞子夷:中学国文毛笔书法量表(1918)陆志苇:中国比纳西蒙智力测验(1924)廖世承和陈鹤琴:智力测验法(1924),演绎式,新传统派教育:新托马斯主义 永恒主义 要素主义,教育研究发展的主要动力:,四、教育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的完善期(20世纪50年代以后),哲学中新历史主义流派的出现和发展 爱因斯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主要特点:,四、教育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的完善期(20世纪前半期),1人本主义取向的教育研究日益崛起,教育研究方法

8、论基础由经典自然科学过渡到社会人文科学。2 实证取向教育研究得到修正,两种研究范式逐步走向融合。坎贝尔、斯坦尼:“准实验”(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相对控制)教育实验有三种:真实验、准实验、前实验。,主要特点:,四、教育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的完善期(20世纪前半期),1人本主义取向的教育研究日益崛起,教育研究方法论基础由经典自然科学过渡到社会人文科学。,2实证取向教育研究得到修正,两种研究范式逐步走向融合。3实践取向的教育研究行动研究得到重视和推崇。,美国60年代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1)教给学生学科的基本结构,即: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螺旋式编排教材,提倡早期教育。“三个任何”的假设: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 以某种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人。“翻译”(3)主张发现式学习。,行动研究产生的背景,美国60年代课程改革失败 反思原因:改革的研究与设计过程缺乏 一线教师的参与“教师即研究者运动”行动研究,主要特点:,四、教育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的完善期(20世纪前半期),4整体取向成为教育研究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5跨学科研究渐成风尚,并强调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教育学化”。6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