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与成血器官.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12998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7.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与成血器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血液与成血器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血液与成血器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血液与成血器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血液与成血器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液与成血器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与成血器官.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二章 血液与成血器官疾病,造血系统和血液疾病习惯上被称为血液病。主要包括贫血、出血性疾病、粒细胞缺乏症、血液系统肿瘤和网状内皮细胞病等,血液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X线检查只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有参考价值。,地中海贫血,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引起血红蛋白合成障碍而产生的一种贫血。临床表现:多发2岁以下幼儿,发病缓,血液中含大量幼红细胞为其特点。患儿发育差,头围大凹凸不平,面色苍白,肝、脾明显肿大。X线表现:可侵犯全身骨骼,以颅骨的改变具有特征性。表现为板障增厚(可达正常厚度的34倍),内外板变薄,甚至外板消失,而呈放射状骨针与内板垂直,骨质显著疏松,可以Paget鉴别

2、。,组织细胞增生症,一、骨嗜酸性肉芽肿二、黄脂瘤病韩-薛-柯氏病三、勒-雪氏病骨嗜酸性肉芽肿、黄脂瘤病和勒雪氏病均为网状细胞增生症,称组织细胞增生症X,临床表现不同,但病理变化基本相同,可互相转化。,一、骨嗜酸性肉芽肿,是以骨骼损害为主,或局限于骨的一种网状内细胞增生症。又称骨孤立性肉芽肿、骨非特异性肉芽肿,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女。病理:基本病理改变为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及嗜酸性白细胞浸润。肉芽肿约数mm至数cm大小,自骨髓腔内生长,压迫和破坏骨皮质,并可侵入软组织形成局部质软的肿块。早期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可有灶性出血坏死,晚期组织细胞内充脂而成泡沫细胞,并有较多结缔组织增生而纤维化,最后可以

3、骨化。临床表现:开始有较明显的局部疼痛,可肿胀,常有低热、乏力,血沉,WBC,嗜酸性510%,本病预后良好,病灶经治疗可修复,也可自愈。,X线:多为单发,仅见一骨,也可以单骨多灶,甚至多骨多灶。好发部位有颅骨、骨盆、肋骨、长管状骨的干骺端。主要表现为边界清楚的骨破坏透亮区,症状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无骨膜反应,呈膨胀性。,1、颅骨:板障内、外板,表现为圆、类圆形,规则、不规则的大小不等的骨质破坏透亮区,边缘可轻度硬化,可跨越颅缝,软组织肿胀明显。2、骨盆等扁骨:好发手髂骨髋臼上方的部分,呈圆形的骨质破坏,可有膨胀,范围较大,周边硬化,软组织肿胀。骨皮质变薄。,3、椎体:溶骨性破坏,压缩变扁

4、,呈楔形,椎间隙正常。4、长骨:好发骨干部,髓腔开始,膨胀,压迫骨皮质变薄,内缘出现压迹,髓腔局限性膨大,破坏区呈卵圆形,可分叶,与长轴平行,周围骨皮质可硬化。病灶穿破骨皮质引起骨膜反应,病理性骨折。,鉴别诊断:1、骨结核:全身中毒症状,碎屑死骨,寒性脓肿,窦道形成。2、骨囊肿:无临床症状,干骺端,无骨膜反应。3、骨巨细胞瘤:成人,20岁,骨端,皂泡状,横行生长。4、尤文氏瘤:破坏不规则,边界不整,骨皮质无膨胀,骨膜成骨破坏Codman三角。,二、黄脂瘤病韩-薛-柯氏病,是一种遗传性类脂沉着症,病程缓慢,又称为良性网状内皮增生症或慢性弥漫性组织细胞病X或“脂性肉芽肿”。病理:多器官受侵,病程缓

5、慢且可缓解,形成黄色肉芽肿结节,含有丰富的类脂质的组织细胞(黄脂瘤细胞)为主要成分。病变组织内沉积主要为胆固醇,晚期发生纤维化,病变范围广泛,而以骨胳尤其是头部膜化骨和骨盆最为常见。临床表现:1、儿童与青少年多见,疾病进展缓慢。2、颅骨缺损、尿崩和眼球突出是临床三大特征。3、WBC,胆固醇及氯化钠测定可。X线示肺部间质性炎症和广泛的纤维化改变。,X线表现:(一)骨骼系统 1、颅骨:最常见,尤以额顶骨更常见。早期呈大小不一的穿凿状骨质缺损,边缘锐利,无增生硬化。继续发展,病灶融合成地图样缺损特征性改变。,2、长管状骨:无特异性,好发于股、肱及胫腓骨,局限于骨干和干骺端,皮质内缘受侵蚀及皮质变薄,骨干膨胀及边缘锐利的囊状骨质缺损或形成不规则切凹状压迹,偶可见葱皮状骨膜反应。,3、骨盆:好发于髋臼上方破坏范围大,边缘骨质可见增生硬化带。4、脊柱:椎体骨质缺损与压缩呈楔形,或均匀压扁呈“扁平椎”,前后径和横径增宽,椎弓附件可被破坏。,(二)、肺部:两肺粟粒状阴影及纤维化,肺门浓、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