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比较.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13108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7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比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比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比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比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比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比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比较.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终末期肾衰透析方法的选择,1、概述2、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的比较3、终末期肾衰竭肾脏替代治疗的选择,概述1、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肾脏病都会不断进展,或早或迟地进入尿毒症状态,从而依靠肾脏替代治疗维持生命。2、肾移植由于肾源的困扰,很难大规模的应用于临床,因此绝大多数晚期尿毒症病人还是依靠透析治疗维持生命。3、透析治疗分三类:胃肠透析、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其中胃肠透析仅适用于早中期肾衰的辅助治疗,对终末期肾衰治疗意义不大。,2011年,全球透析人数为215.8万人,同比增长6.4%。未来几年全球透析人数将继续保持6%左右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20年将增长至380万人左右。,2012年,中国晚期肾病患

2、者约有200万人,但是由于中国医保报销比例相对较低,大部分晚期肾病患者经济上无法承受,接受透析治疗的人数仅为10%左右。,各国家/地区腹膜透析患者比例,目前,全世界接受透析治疗的,其中15-20%行腹膜透析。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透析方式有较大的差距,如在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40-50%行腹膜透析治疗,墨西哥93%,美国17%,日本9%,我国香港80-90%,我国内地90%血液透析,10%腹膜透析。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医疗保险政策,医生观念,患者认知程度。根据解放军肾病研究所数据,2001年,我国血液透析救治人数约为30000人,腹膜透析救治人数仅为5000人左右。而根据卫生部最近数据截止2

3、011年,我国已登记血液透析人数达到26万人左右,而腹膜透析达到2万人。十年间,血透和腹透患者的年复合增速分别为23.8%和15.1%。,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比较1、对溶质清除的比较2、对残余肾功能的影响的比较3、对营养状态的影响的比较4、对设备和技术要求的比较5、常见并发症的比较6、对经济消耗的比较7、预后的比较8、对肾移植的影响,腹膜透析:腹膜为生物性半透膜,腹膜透析时腹膜毛细血管内血液和腹腔内腹透液进行广泛溶质交换。溶质在交换过程中须经过三层解剖结构:a、腹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周围基底膜;b、腹膜间质;c、腹膜间皮细胞层。影响腹膜透析的主要因素是腹膜的表面积和腹膜的通透性。腹膜透析物质清除

4、方式为弥散、对流、超滤、分泌、回收。,(1)、溶质清除的比较,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是通过化学性半透膜两侧血液和透析液的物质交换,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调节水、电解质的平衡,稳定内环境。血液透析的清除方式为弥散、对流、超滤。影响血液透析清除的主要因素是透析器的透析面积、透析膜的特性和通透性。血透对小分子物质的清除优于腹透,对中、大分子物质的清除不及腹透。,溶质清除的比较,总尿素清除率(L/W)=腹透液尿素清除率残肾尿素清除率 a.腹透液尿素清除率=腹透液尿素氮浓度血尿素氮浓度24h腹透液出量(L)7b.残肾尿素清除率=(尿尿素氮浓度血尿素氮浓度)24h尿量(L)7,(2)、对残余肾功能的影响的比较

5、,保护残余肾功能对提高透析效果,减少透析并发症,改善透析质量,提高透析生存率是非常重要的。在实施透析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呈下降趋势,血透开始后的最初3个月下降最快。有研究表明HD缓则残余肾功能下降速度是CAPD患者的2倍。,腹膜透析对营养的影响主要是每日从腹透液中丢失大量蛋白质(约9g/d),氨基酸及肽类(约10g/d),如发生腹膜炎则丢失量可增加2-3倍,同时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亦可通过腹膜透析丢失,随透析时间延长易导致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神经病变、感染的发生。PD患者应予以高蛋白饮食(约1.2g/kg.d)。血液透析营养不良主要是透析不充分,影响食欲以及透析膜性质有关。腹膜透析营

6、养不良发生率比血液透析高。,(3)、对营养状态的影响,(4)、对设备和技术要求的比较 腹膜透析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技术要求不复杂,操作容易掌握,患者能在家中行透析治疗,能正常参加工作和社交活动。血液透析需要特定的专用设备,要求有专门技术的医护人员操作,绝大多数需要在医院透析中心进行,对参加正常工作有一定影响。,(5)、常见并发症的比较,腹膜透析常见并发症:腹腔感染、蛋白质营养不良、脂质代谢紊乱、高血糖、腹疝、腹膜功能衰竭、透析不充分。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血压异常(高/低)、失衡综合征、肾性骨病、营养不良、心血管并发症、透析不充分。,两种透析方法从经济消耗比较,与残余肾功能、透析量、有无并发症等有

7、关。美国2001年度数据:血透费用最高,其次为腹透,最少是肾移植。中国尚缺乏权威统计数据。,(6)、经济消耗的比较,(7)、预后的比较,1995澳大利亚Disercy等报道透析患者总死亡率为15/100患者/年,其中PD、HD死亡率分别为15.8和14.6。自1993年起,糖尿病和非糖尿病CAPD患者的死亡率和HD相近,对于45至64岁年龄段非糖尿病患者,起死亡率已由1991年的17.1降至1993年的7.3,而与此同时HD患者死亡率却未见下降。Blombergen分析了美国从1987年至1988年资料,在排除其他因素后,发现PD死亡率大于HD。PD死亡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55岁以上中老年人

8、群、女性、冠心病、易发感染、及透析超过1年者。对PD和HD的长期存活,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研究结果不同,尚缺乏明确可靠数据。,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作为肾移植前准备及移植后的效果无明显差距,肾移植后病人及肾脏的存活与术前透析方式无关。,(8)、对移植肾的影响,终末期肾衰竭替代治疗的选择,慢性肾衰竭肾脏替代治疗的目的:1、维持患者生命,恢复工作;2、对有可逆性因素的慢性肾衰竭急性加重患者 帮助其渡过危险期;3、为肾移植创造条件。,终末期肾衰竭替代治疗的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指征:1、透析指征:非糖尿病肾病eGFR10ml/min/1.73m2;糖尿病肾病eGFR15ml/min/1.73m2。当

9、有下列情况时,可酌情提前开始透析治疗:严重并发症,经药物治疗等不能有效控制者,如容量过多包括急性心力衰竭、顽固性高血压;,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高磷血症;贫血;体重明显下降和营养状态恶化,尤其是伴有恶心、呕吐等。2、急性肾损伤。3、药物或毒物中毒。4、严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5、其它:如严重高热、低体温等。,腹膜透析禁忌症:1、绝对禁忌证(1)腹膜广泛粘连或纤维化。(2)腹部或腹膜后手术导致严重腹膜缺 损。(3)外科无法修补的疝。,2、相对禁忌证(1)腹部手术三天内,腹腔置有外科引流管。(2)腹腔有局限性炎性病灶。(3)肠梗阻。(4)腹部疝未修补。(5)严重炎症性或缺血性肠病。(6)晚

10、期妊娠、腹内巨大肿瘤及巨大多囊肾。,(7)严重肺功能不全。(8)严重腹部皮肤感染。(9)长期蛋白质及热量摄入不足所致严重营养不良者。(10)严重高分解代谢者。(11)硬化性腹膜炎。(12)不合作或精神病患者。(13)过度肥胖。,血液透析相对禁忌症:无绝对禁忌症,但下列情况应慎用:1、颅内出血或颅内压增高。2、药物难以纠正的严重休克。3、严重心肌病变并有难治性心力衰竭。4、活动性出血。5、精神障碍不能配合血液透析治疗。,腹膜透析的优点:1、利用自身腹膜,生物相容性好;2、持续透析,内环境相对稳定,心血管负荷小;3、无需血管通路及穿刺,无需肝素化,不影响凝血功能;4、血压、血钾控制好;5、中分子物

11、质清除好;6、生化指标波动小,不发生失衡综合征;7、操作简单易学,时间、地点、活动限制少;8、保护残余肾功能。,腹膜透析的缺点:1、腹膜透析清除量有限,超滤量不易控制,有时不能达到预期目标;2、手术放置腹透管并需长期携带;3、有感染可能性,易发生腹膜炎;4、经透析液丢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有高血糖、高血脂的可能;5、每日均需透析,无休息日;6、居家卫生条件要求较高,加重需存放腹膜透析用品。,血液透析的优点:1、快速有效地清除废物和水份;2、由医疗人员在透析中心执行;3、家中不必准备透析用品;4、与其它病人或医护人员间的接触较为频繁,便于进行病情交流,血液透析的缺点:1、每周需前往洗肾中心2

12、3次,且须配合医疗院所的透析时间表;2、每次治疗都须扎针;3、透析治疗中及治疗后,可能会有抽筋、头晕、恶心等不适及透析后的疲倦感;4、两次透析之间,体内会累积大量毒素和水份;,5、由于是间歇性的清除体内废物及水份,饮食限制较为严格;6、透析当中,体内水份及血压变化大,长期下来较不利于心肺血管系统;7、每次治疗均有血液流失,贫血情形较严重;8、共享洗肾机,有可能交互感染乙型、丙型肝炎、艾滋病等。,慢性肾衰竭的一体化治疗理念 尽早专科治疗;适时透析;了解透析有不同方式,以及其优缺点,让患者知情后自由选择;随着残余肾功能逐步减退,逐渐增加透析剂量以替代残余肾功能不足;以后随着透析时间延长,根据患者情况的变化,选择合适的透析方法,腹透与血透相互转换;有条件进行肾移植;移植失败或移植肾功能不全时再行透析的一体化治疗概念。,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