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NEW.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15692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4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NEW.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NEW.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NEW.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NEW.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NEW.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NEW.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NEW.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讲 国民收入核算,一、关于国民收入二、为什么要进行国民收入的核算三、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体系四、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五、核算国民收入的方法,国民收入核算思考题:,什么是国民收入?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与实际GDP有何区别与联系?参看P429-431,说明为什么总产出等于总收入?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包括哪些内容?国民收入基本公式包括哪些,如何理解储蓄-投资恒等式?请列举并说明二部门、三部门至四部门的储蓄-投资恒等式。,2011年世界GDP排名,第一名:美利坚合众国。GDP二次估算值为150944亿美元,同比名义增长3.9%,实际增长1.7%,增量5689亿美元,人均48373美元。

2、第二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GDP初步核算数为73011亿美元,同比名义增长23.1%(美元计价名义增长,以下国家名义增长均为美元计价增长),实际增长9.2%(本币实际增长,以下国家实际增长率均为本币),增量13699亿美元,人均5432美元。第三名:日本国。GDP初次速报值为58685亿美元,同比名义增长6.9%,实际下降 0.9%,增量3782亿美元,人均45912美元。,一、什么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地说,国民收入是指一个经济社会中用货币衡量的每年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量。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中生产的全部最终成果,从而表明一国整体经济水平。国民收入在

3、广义上是一个总括性的概念,它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一系列总量指标。狭义地说,国民收入就是指国内生产总值。宏观经济学中所说的国民收入决定就是指狭义的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的衡量GDP/GNP,为什么要核算国民收入?,宏观经济学关心的主要问题是一个经济中的总产出、价格水平、就业水平和利率等宏观变量是如何决定的,分析的是一国总体经济水平的总量经济现象问题,为了对这些总量经济现象进行解释、找出其发生变化的原因、预测其变化的后果、以及制定适宜的政策对其进行宏观水平的调控。为此必须把握一国经济总体水平。这样就产生了一个任务,即对一国经济总水平加以核算或统计即国国民收入核算,因为只有在对宏观经济各种变量进行准确衡

4、量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展开理论分析,即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一个可靠的基础。运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可以得到一系列描述经济状况的统计数据,它们是理论分析和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依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作用,根据一整套核算体系对国民经济进行核算,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的重要基础。国民经济核算作为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的基础,其主要作用: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监督;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基础数据;为国际间的横向比较提供依据。,SNA与MPS,SNA:西方国民收入会计的核算体系SNA(System of National Accouts),1968年联合国正式公布的国民经

5、济核算体系,它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也称“西方体系”。我国在改革开放后也开始采纳该体系。该体系以西方经济理论为依据,认为创造物质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活动,将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MPS: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e Balances)。为前苏联、东欧各国及我国所采用。该体系以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为依据,将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作为反映国民经济活动总成果的基本指标。社会总产值是各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价值总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

6、s Domestic Product):是以地域原则来核算的国民收入。指一国国境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总和。GDP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核算指标,是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基本总量,也是最常用的指标。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国家统计局的定义。是个生产概念。,GDP的特点:,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核算,是基本总量。(1)包括有形和无形产品劳务。(2)按市场价格计算,不包括自产自用。(3)仅计算本年产品价格的总和,不包括以前产出。是流量而非存量。(4)是最终产品,而不包括中间产品,以免重复计算。,最终产品:不重复出售、转卖或

7、进一步加工,最终产品: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在同期内不再加工、可供最终消费的和使用的产品。,最终产品通常包括:(1)消费品、军工产品;(2)固定资产积累与储备;(库存增加)(3)净出口(进出口差)。,(1)作投资用的产品,看似用于生产别种产品的中间产品,但由于不再出售,故属于最终产品。(2)企业年终库存货物,可以看作是企业自己的最终卖给自己的最终产品。,中间产品,即:经过加工后,还要在以后生产中作为投入的产品。例如:一般来说钢铁和绵纱就是中间产品。,实际区分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比较困难。如:煤用于家庭取暖与作饭是最终产品,作为发电与炼钢的原料时又是中间产品。,原料、能源等,具体计算时采用增值法:计算

8、在不同生产阶段增加的产值产品和劳务的销售收益中间产品费用。,流量与存量,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是按一定时期算出来的来数量,比如,年初存量是a,年末是b,那么这一年的流量就是b-a。而存量就是指某一时点的量,是按一定时点算出来的量,比如几分钟。流量与存量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是并存的,它们是互相影响的,比如存量越多,流量也越多,而流量也决定着存量的大小。国民收入核算是一套计量产品总流量与之相对的收入总流量的规则与方法。根据传统的复式记账原理,在国民收入和产品账户上,一方列出的是产品流量的总额,另一方列出的是这些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产生收入的流量总额。作为核算的结果,这个账户反映出经济中的

9、产品流量与收入流量是恒等关系。,国内生产总价值指标的重要性,(1)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提出有利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萨谬尔森认为,国内生产总值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是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的关系。没有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体系的创立,很难想象有今天如此完整的宏观经济学体系。(2)国内生产总价值是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显示器国内生产总值能够提供经济状况的完整图像(过多,则通货膨胀,过少,则失业率上升),它能够帮助一个国家判断经济形势是趋于萎缩还是趋于膨胀,是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没有像国内生产总值这样的总量指标,政策制定者就会陷入杂乱无章的数字海洋而不知所措。国

10、内生产总值和有关数据就像灯塔一样,帮助政策制定者引导经济向着主要的经济目标发展。,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是以国民原则来核算的国民收入,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DP按照国土原则。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其人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外国的本国居民。是指本国与外国居民在国内或本国领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NP按照国民原则。以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本国居民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GN

11、P的一部分可以来自国外。,GNP指一国国民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是个人收入概念。,GDP/GNP的关系,GNP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NPGDP,说明该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采用GDP的原因,无论国民生产总值还是国内生产总值,都是广义国民收入的一种具体统计方法。在1990年以前,很多国家都以GNP作为统计广义国民收入的方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一些对外直接投资或接受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比较大的国家,GNP和GDP之间出现了比较大的差异

12、。例如,1995年,美国的GNP和GDP分别为70296和72706亿美元,相差2410亿美元。一般来说,GDP反映当地经济繁荣和就业情况更准确一些,因此,现在大多数国家采用GDP作为统计广义国民收入的方法。而GNP的数据不易获得,因为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的数据较难准确获得。,关于GDP的例子,中国诺基亚公司归芬兰人所有,所以该公司在中国经营得到的利润,虽是中国GDP一部分,但不被统计为中国GNP,而应归入芬兰GNP。类似道理,中国海尔在美国工厂的利润,应作为美国GDP一部分,但应被统计为中国的GNP。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强调身份区别的GNP相对重要性下降,重视地域范围的GDP相对重要性上升,

13、从而使GDP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总产出指标。,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GDP(Nominal GDP),也叫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以现时的货币价值作为衡量产品和服务价值量的标准。显然,名义国民收入的多少,取决于价格与产量两个因素,并与它们正相关。其中,由价格上升引起的名义国民收入的增加,不会增加一国居民的福利,是一种虚假的增加,在核算国民收入增长率时,必须撇开,故引进实际国民收入概念。实际GDP(Real 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价值反映的是对于产品和服务的实际购买力,它的取决因素是人们的货币收

14、入与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基期:是在比较物价水平时与现期相对应的某个时期,由统计局确定。实际GDP=名义GDPGDP的折算数(也叫价格指数price index常被叫做国民收入折算指数或国民收入紧缩指数deflator)实际国民收入常用来衡量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水平。,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的某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此指标可用以衡量通货膨胀情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把国内生产总值除以人口总数就得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把国民生产总值除以人口总数就得出人均国

15、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在国际上享受的优惠待遇也往往与国内生产总值有密切的联系。例如:在国际上能否享受某些优惠待遇往往与世界银行关于国家收入等级的分类有关。世界银行1999年关于收入等级的分类标准如下:低收入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755美元以下;中低收入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756-2995美元;中高收入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996-9265美元;高收入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9266美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银行确定优惠政策方面所起的作用,下面是世界银行按199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确定的一些优惠政策:(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755美元以下,能够享受软贷款和7.5%的土建工程招标优惠政

16、策;(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756至1445美元之间,能够享受软贷款和20年期的硬贷款;(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446至2995美元之间,能够享受17年期的硬贷款;(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996至5225美元之间,能够享受15年期的硬贷款;(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5226美元以上,不再享受硬贷款。,中国60年经济大发展:统计显示,1952年,中国GDP只有679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经济总量比重甚小;到1978年增加到3645亿元,只占百分之一点八;而到2008年,一举突破30万亿元,位居美日之后的三甲,当年一天创造的财富量超过了1952年全年总量。60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77倍,人均超过

17、3000美元;财政收入增长约1000倍;外汇储备增长1万多倍,位居世界第一;进出口贸易总额位居世界第三,占世界贸易比重达7.9%。经过60年的努力,中国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伟大跨越。经过60年的努力,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公路长度增长约38倍,铁路增长约3倍,民航里程增长200多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均存款增长约1万倍,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约150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约100倍,汽车也开始步入百姓家。,扣除价格因素,2008年人均GDP比1952年增长32.4倍,人均国民总收入超过3000美元。按世界银行划分标准,中国已由长期以来的低

18、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不足100元,提高到2008年的15000余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49的44元,提高到2008年的4761元。2008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21.8万亿元,人均由1952年的1.6元增加到16000多元。1978至2008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8 526亿美元,利用外资连续多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2008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52871万吨,与1949年相比,粮食产量增长3.7倍,人均产量增九成一;棉花、油料等产量均以数倍、十几倍增长计,谷物、肉类、棉花等产品产量稳居世界首位。,解放初期,中国钢产量、原

19、油、发电量均居世界20多位;如今,钢居第一位,发电量居第二位,原油产量居第五位,中国已一跃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1950年,中国外贸出口额只有5.5亿美元,且80%出口到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近60年后,这个数字增长了2600倍,“中国制造”遍及世界。“一五”期间,中国依靠前苏联19亿美元低息贷款,建设了156个重点项目。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第二大国家。1992年,“琴岛海尔”冰箱摆进德国超市。2008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220亿元,其利润增幅超过收入增幅的2倍。,国内生产总价值指标的缺陷:,(1)GDP不衡量闲暇闲暇是一种好的正常的商品,其需求收入弹性大于零。但GDP不考虑闲暇

20、。实际上,如果两国的人均GDP相等,但其中一国的闲暇较多,则该国居民生活水平一定较高。(2)GDP不衡量自给自足的产品的价值和地下经济活动的价值。(3)GDP不衡量增长的社会成本(资源耗竭与环境污染等等)为了GDP的增加,人们付出了生存环境恶化(外部性)与某些资源耗竭的代价。我国国有企业甚至也不衡量GDP增长的直接成本:国有企业的投资决策不考虑效益高低,地方经济又相互分割,盲目投资、重复投资非常普遍。高投入、高消耗换来的是低产出、低效益。中国是世界上单位GDP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例如我国重点钢铁企业平均每吨钢能耗比国际水平高40%,电力行业火电煤耗比国际水平高30%,万元GDP耗水量比国际水平

21、高5倍,万元GDP总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绝对无法持续下去。,关于绿色GDP,绿色GDP:对指标的一种调整,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是一种解决办法,但目前实践不可行,面临着许多技术、观念和制度方面的障碍。挪威、芬兰、法国、美国、墨西哥等率先实行了绿色GDP。,世界改变中国 中国改变世界:,新加坡联合早报刊登的世界改变中国 中国改变世界一文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在这三个阶段中,开放政策始终不变,但开放的结果却变而又变,

22、使中国变得更加发展、更加强大了。”,发改委的变迁:,从1952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到1998年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再到如今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勾勒出中国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轨迹。,二、GDP的计算,支出法、收入法、部门法(生产法),支出法:又称最终产品法,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C+I+G+X-M,C:消费consumption:居民支出,占GDP一半以上,购买消费品和劳动支出,不包括建造住宅。,I:投资investment:一个国家和地区一定时期

23、内社会资本的形成和增加。,投资,固定投资,居民住房投资,企业固定投资,固定: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存货投资:等于企业持有存货的变化,即产量超过销量的存货。是净存货(即年初存货与年底存货的差额)。,净投资,投资,重置投资对磨损的补偿折旧。,净投资每年新增资本,投资折旧(重置投资),期末的资本存量期初的资本存量。,宏观经济学,要严格意区分投资和净投资的意义.净投资、折旧,都是当年的投资支出,都构成对当年资本品市场的社会需求。,政府购买与净出口,【G】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不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因为转移支付仅仅把收入转移,没有交换的产生。,

24、【XM】净出口net exports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是国外对本国产品与劳务消费的净支出。顺差过大不利于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人民币升值压力,国际贸易磨擦增大。净出口增大使GDP增速居高不下,但外需波动容易造成经济大起大落。,支出法,又称最终产品法(final product approach)。支出法核算GDP: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起来,计算同该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即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加在一起,得出最终产品货币价值的总和。GDP=C+I+G+(X-M)-居民个人的消费支出:C-企业的投资:I-政府财政购买:G-净出口X-M,下

25、面几组数据来自网络,反应中国GDP的构成比例:,在十二五规划的5年中,中国GDP中的民众消费份额可以从目前35%的低点上升到42%至45%。这个数字依然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美国从2000年至2008年,该比例为72%。中国的投资和净出口的份额居高不下,长期保持在50%和10%以上,净出口在一些年份甚至高达20%以上。服务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所占比例只有42%,而美国和印度的这一数字分别为75%和58%。个人收入在中国GDP中的所占比例仅为42%,大约是美国的一半。中国的工资水平实在太低。即便在工资涨之后,中国制造业的时薪也仅仅是美国普遍时薪的大约4%。这些年,中国外贸依存度高,一直在60%以上,出口

26、和投资一直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而消费则长期无法得到提升。净出口占GDP的比重长期高于10%,投资占GDP的比重长期高于50%,消费占GDP的比重则长期低于40%。,中国有超过50%的国民储蓄率、庞大的经常账户盈余、巨额的外汇储备积累。过度储蓄(即经济学上的预防性储蓄)是由于缺乏必要保障措施造成的。而2009年美国全国的储蓄率是负数,为国民收入的-2.3%。这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所有主 导性国家中最低的。从2000年到2008年,中国的GDP每年增长10%,但其就业净增长却只有区区0.5%。在危机爆发前的十年间,出口在亚洲地区GDP中的占比从大约35%上升至45%,而国内私人消费的占比则跌至

27、大约45%的历史低点。,收入法,即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折旧工资:包括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利息:指提供资金给企业使用而产生的利息;租金:除了租赁收入外,专利和版权的收入也在其中;利润: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未分配利润、红利等;间接税:包括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等;企业转移支付:包括非盈利组织的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账;折旧:虽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应回收的投资成本中。,国民收入核算中其他总量,(1)国内生产净值:一国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也是扣除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折旧后的余额,即NDP=GDP-折旧。,(2)国民收入(狭义

28、)一国一年内各种生产要素所得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总和,亦即NI=NDP间接税,(3)个人收入,一国一年内个人所得全部收入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4)个人可支配收入PDI、DPI 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 一国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PDI=PI-个人所得税=消费+储蓄。,间接税与直接税,间接税:能够转嫁税负,即可以通过提高商品和劳务的售价把税负转嫁给购买者的税收。一般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征收,如增值税、营业税、关税等。,直接税:不能转嫁税负,即只能由纳税人自己承担税负的税收。一般在收

29、入环节征收,如所得税。,总结: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GDP 固定资产折旧NDP(Net Domestic Product)间接税NI(National Income)企业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 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PI(Personal Income)个人所得税DPI(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J托宾:,如果没有国民收入核算和近40年来其他方面统计的革新和改进,当前的经验宏观经济学便是不可想象的。,例题:计算GDP、NDP、NI、PI与DPI,如果某一年份某国的最终消费为8000亿美元,国内私人投资的总额为5000亿美

30、元(其中500亿美元为弥补当年消耗的固定资产),政府税收为3000亿美元(其中间接税为2000亿美元,其他为个人所得税),政府支出为3000亿美元(其中政府购买为2500亿美元、政府转移支付为500亿美元),出口为2000亿美元,进口为1500亿美元;根据以上数据计算。,GDP=8000+5000+2500+2000-1500=16000NDP=16000-500=15500NI=15500-2000=13500PI=13500+500=14000 DPI=14000-(3000-2000)=13000,核算与决定:国民收入的一条主线,“核算”问题,是指国民收入的来历,通过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可

31、知;从总需求的角度(由支出法得到)考虑,收入来源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从总供给的角度(由收入法得到)考虑,收入又分配于消费、储蓄、税收和转移支付。在两部门经济中自然也就成了消费、投资和储蓄的问题。其中的投资等于储蓄即i=s,是指实际发生的投资(包括计划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在内)始终等于储蓄,所指的实际投资和实际储蓄是根据定义得到的实际数字,从而必然相等。,而“决定”的问题,则是指收入是依据什么因素变动的,其中的投资等于储蓄,是均衡的条件,是指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这也就是说,通常,计划投资不一定等于计划储蓄,只有二者相等时,收入才处于均衡状态;,关于国民收入的核算

32、,如果是国民政收入的核算,那就是在会计账目中按照支出法或收入法生成的各种既定的数据,这些数据一方面因为生产的所有产品都可以通过消费和投资(卖不掉的为存货投资)安排出去,体现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时期,当实际投资和消费增加的时候,如果还有闲置资源,国民收入必然也在乘数作用下不断地增长。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实际产出等于计划支出(或称计划需求)加非计划存货投资。,关于国民收入的决定,讨论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就需要考虑消费者、生产者或政府的各种意愿。这就是说,要使国民收入达到一个理想的数值,只要变动其中之消费或投资、或储蓄量就可以了,因而应该特别指出的是,这些消费或投资、或储蓄,代表的

33、是居民和企业实际想要有(即意愿)的消费、投资和储蓄的数量,而不是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投资和储蓄。它们的值是可以变动的。收入的这个理想的值往往就是人们期望的均衡值意愿中的均衡。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均衡产出指和计划需求相一致的产出。因此,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支出和计划产出应该正好相等,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应该等于零。,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两部门经济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投资=储蓄 I=S三部门经济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I+G=S+T四部门经济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I+G+(X-M)=S+T+Kr,微观经济循环图,商品劳务市场,要素市场工资、利息、地租,厂商,居民户,

34、供给,需求,供给,需求,简单经济的情况,要素市场,产品劳务市场,家庭,厂商,总收入1000,总支出1000,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单位:亿元,收入循环流程图,居民户,厂商,要素收入,消费支出,总收入=总供给,总支出=总需求,在两部门经济中,居民户向厂商提供各种要素,厂商向居民户支付报酬(即收入);厂商用这些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向居民提供产品和劳务,居民户为购买这些产品和劳务而进行支付(即消费支出)。,收入法,支出法,收入循环图,生活资料市场需求者:家庭供给者:企业,生产要素市场需求者:企业供给者:家庭,购 买,提供产品,提供劳动力 资本 土地,收入=GDP,生产要素投入,支出=GDP,厂

35、商(生产),居民户(消费),工资租金利息,收入=GDP,支出=GDP,两部门简单循环(生产和消费),生产与消费均衡生产多少=消费多少 C+I=C+S 所以I=S,二部门经济,要素市场,产品劳务市场,家庭,厂商,总收入1000,货币市场,储蓄200,证券投资200,实际投资200,消费800,两部门(家庭和企业)经济投资储蓄恒等式,支出=消费+投资Y=C+I,=,收入=消费+储蓄Y=C+S,总需求(支出),=,总供给(收入),I=S,这个恒等式是从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的。指事后的储蓄与投资相等。,三部门循环:居民、厂商、政府,政府购买支出:政府购买各种产品与劳务的支出,三部门经济均衡 C+I+G

36、=C+S+T 所以I+G=S+T,要素市场,产品劳务市场,家庭,厂商,总收入1000,货币市场,储蓄150,消费800,投资150,政府,纳税50,政府购买50,包括政府部门的经济,三部门经济(家庭、企业和政府)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支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Y=C+I+G,=,收入消费+储蓄+税收Y=C+S+T,总需求(支出)=总供给(收入),I+G=S+T,I=S+(T-G),投资=家庭储蓄+政府储蓄,3、四部门经济均衡AD=AS,居民、厂商、政府、国外四部门均衡C+I+G+X=C+S+T+M I+G+X=S+T+M,四部门经济均衡,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家庭,厂商,总收入1200,货币市场,

37、储蓄150,消费800,政府,纳税50,政府购买50,国际市场,家庭进口100,企业进口100,企业出口200,投资150,支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Y=C+I+G+(X-M),收入=消费+储蓄+税收+对外转移支付Y=C+S+T+Kr,总需求(支出)=总供给(收入),I+G+(X-M)=S+T+Kr,I=S+(T-G)+(M-X+Kr),四部门经济(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对本国产品的总支出包括:家庭消费支出:800 企业投资支出:150 政府购买支出:50 外国部门支出:200,合计 1200(亿元),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恒等式,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存在的储蓄投

38、资恒等式完全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的。根据定义,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等于消费加储蓄,国内生产总值又总等于国民总收入,这样才有了储蓄恒等于投资的关系。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C+S)和总需求(C+I)的恒等关系。只要遵循储蓄和投资的这些定义,储蓄和投资一定相等,而不管经济是否充分就业或通货膨胀,既是否均衡。但这一恒等式并不意味着人们意愿的或者说事前计划的储蓄总会等于企业想要有的投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储蓄和投资的主体及动机都不一样,这就会引起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的不一致,形成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平衡,引起经济扩张和收缩。,为什么存货会被算作资本?,存货对厂商来说,像

39、设备一样,能提供某种服务。例如,当市场发生意料之外的需求增加时,存货可应付这种临时增加的需要,同时,生产过程要顺利地连续不断地维持下去,仓库也必须有足够的原材料储备。至于商店,更需要库存必需的商品,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可见,存货对于厂商的正常经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构成资本存量的一部分。GDP是某经济社会在每一时期所生产的产品价值。如果把存货排除在GDP之外,所计得的就只是销售额,而不是生产额。例如,某国年生产9000亿美元产值,但只卖掉8500亿美元,还有500亿美元要作为存货投资计入GDP,即看作是企业自己购买存货的支出计入GDP。,政府购买计入GDP时有何特点?,政府购买是政府通过花钱设

40、置法院、提供国防、造公共设施或枪炮、潜艇等为社会提供服务。由于这些服务不是典型地卖给最终消费者,因此对政府购买提供服务难以有一个市场估计,因此,在计入GDP时,不是根据购买的政府服务所费成本,而根据政府提供这些服务所费成本。例如。根据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支出来计算公共教育的价值,用国防费支出来计算国防服务的价值。,为什么计入GDP的只能是净出口而不是出口?,出口是本国生产的一部分,因而也是本国GDP的一部分,而从外国进口的货物并不是本国生产的一部分,只是外国生产的一部分,但却被计入本国的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的一部分,例如,进口1台价值10万美元的机器,被计入本国投资,进口价值5万美元的香水

41、被计入本国消费,进口价值15万美元军火被计入政府购买。如果我们计算投资、消费和政府购买时不把这30万美元的进口减去,就会误把外国生产的GDP作为本国的GDP,因此计算GDP必须从出口中扣除进口即仅计算净出口。,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并不意味着计划储蓄总等于计划投资?,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存在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完全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的。根据定义,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则等于消费加储蓄,国内生产总值又总等于国民总收入,这样才有了储蓄恒等于投资的关系。这种恒等关系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C+S)和总需求(C+I)的恒等关系。只要遵循储蓄和投资的这些定义,储蓄和投资一定相等,而不

42、管经济是否充分就业或通货膨胀,即是否均衡。而计划投资与计划储蓄,是指事前计划,体现投资者和储蓄者的一种意愿,由于在实际生活中,储蓄和投资的主体及动机都不一样,就引起计划投资与计划储蓄的不一致,形成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经济扩张和收缩。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所讲的投资要等于储蓄,是指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是指只有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时,才能形成经济的均衡状态。,事前变量分析和事后变量分析,对事后变量进行分析称为统计分析,事后变量是指经济变量的实际取值。事后变量亦称实际量、统计量。从事后变量的意义看,储蓄和投资永远相等。这种恒等只不过反映了对一国总产出的统计,只要遵循统计规则,则无论从总支出的角度

43、统计,还是从总收入的角度统计,所得到的结果(即总产出量)总是一致的。对事前变量分析进行分析称为经济分析。例如,对储蓄和投资就可以从事前事后这两个角度进行观察。但是,从事前变量的意义上看,储蓄和投资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二者不相等,表示经济处于非均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总产出水平倾向于变动;二者相等,表示经济处于均衡状态,这种情况下,总产出倾向于维持原有水平。,小结,宏观经济学把总体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它所研究的是经济中的总量。在各总量中,衡量一个经济活动的基本总量是国内生产总值,因此,阐明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有关总量的衡量的规定与技术的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是宏观经济学的前提。国内生产总值(G

44、DP)衡量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GDP既等于经济中的四类支出: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和净出口(NX)的加总,又等于所有要素收入的加总。不同方法测算出来的GDP值是一致的。,本章中所建立的宏观经济模型,讨论的是宏观变量如何决定以及宏观经济均衡问题,是今后将讨论的很多模型的基础。在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是一种事后的恒等关系,即在一年的生产与消费之后,从国民收入核算表中所反映出来的恒等关系。这种恒等关系,也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出发点。但是,在一年的生产活动过程中,总需求与总供给并不总是相等的。有时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也有时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我们将详细分析总需求与总供给的这种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