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训练一观点的提炼.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16005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32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论文训练一观点的提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议论文训练一观点的提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议论文训练一观点的提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议论文训练一观点的提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议论文训练一观点的提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议论文训练一观点的提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训练一观点的提炼.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议论文观点的提炼,观点,指的是作者基于材料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观点是文章的核心。议论文中即为论点。一般是一个陈述性的判断语句,直接表明作者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准确:所谓观点的准确有两种含义,一是写议论文的目的是为了宣传真理、明辨是非、分清正误、区别美丑,其思想观点在道德观念上是正确的;二是提出的观点必须是基于所给材料,来源于材料,不脱离材料,并符合出题者的出题意图。鲜明:作者在文中必须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毫不含糊的说出自己的见解,使读者一目了然,明确理解,依据以下材料提出不同的看法,其中最符合观点表述准确、鲜明的要求的一项是()。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

2、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A坚强的意志,柔软的感情B.人的内心到底是坚硬的还是柔软的呢?C.我们的内心应该要追求柔软的感性,也应该握住冰冷的理性。D.我们的内心有时候是坚硬的,有时候是柔软的,确实让人纠结。A项是两个词组,不构成陈述性的判断语句,表达意义不明确;B项是个疑问句,也没有做出判断,不属于观点;C项最符合材料题意要求,表述明确;D项虽然有陈述性判断成分,但是观点不够鲜明。,(一)通读材料通读材料是审题立意的第一个步骤,通读材料是为了理解材料内容,理清材料涉及的对象及其关系,筛选提取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概括材料的中心大意,找出准确的立意角度,以提炼出切合题意的观点。1、要遵守规则

3、,敬畏规则。2、敢于变通出新,打破常规,挑战习惯,改变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最终结果。3、超越胜负,合作共赢。4、规则和变通结合,竞争与合作共赢。,(二)提炼中心 概括材料主要说什么事件,讲什么道理,然后从中提炼话题。有些材料蕴涵比喻或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三)抓

4、关键就是抓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比如议论句。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1、积极的态度决定成功的高度。2、要有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精神。3、要树立明确的目标(争第一)。4、勇于坐在生活的前排等。,(四)抓对象 看材料中有几个描述对象,从对象的角度结合材料的整体加以立意。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1、站在人的角度来思考。a、溺爱使人丧失本能。b、我们对自然不能

5、横加干预。c、爱也会错。(爱也要讲究方式。)d、利诱如刀。2、站在野鸭的角度来思考: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依赖只会葬送自己的生命。c、面对困难,我们不能一味寻求帮助。d、拒绝诱惑,才能保证自身的发展。,(五)分主次 分清对象的主次,立意要先主后次,尽可能从主要对象入手。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要明确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审题立意。父母应该尽早教会孩子自立。,(六)明是非 揣摩材料的情感倾向,辨析事件的是非曲直。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褒贬态度和情感倾向,这样

6、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人不能崇洋媚外;历史不能忘记,尊严不可放弃。,(七)辨关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几个对象间的可能存在的关系。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提炼观点、立意构思作文。1、人除了拥有物质财富以外,还要有精神的寄托;2、人不只生活在现实中,还应生活在某种超越现实的精神或理想的追求中。,(八)找原因无因不成果,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依据材料

7、分析找原因,就是根据结果去推求原因,在原因处立论,确立文章的观点。1、没有经验,贸然行事会失败;2、没有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就采取行动会变成莽撞;3、没有注意对象的特点和要求就达不到预期效果;4、没有按实际需要、客观规律办事就办不好事;5、只是从自己的主观想象出发,没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要遭致失败;6、要善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7、进任何行业、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学习;8、要懂得“吃一堑长一智”,能够从挫折失败中吸取教训。,(九)求同存异相异的事物,有时是形异而实质相同的,因此,对于许多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分析比较,寻找材料间的共同点,从共同点入手提炼观点。这种方法就是把几个不同材料的某一共同点提出

8、来,加以概括提炼,作为文章的论点。此法对组合性材料作文尤为适宜。如果提供的组合性材料内涵是一致的,可以抽取其共同的、本质的内容,提炼出一个论点;如果提供的材料之间内涵不一致,甚至相差很远,那么应摒弃相异的面,寻找交叉、重合的点。小李的角度:强国精神(笃学敏思、矢志创新、团队合作)更具魅力老王的角度: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超越平凡)更具魅力小刘的角度:艺术追求(跋山涉水的刻苦精神,发现和创造美的眼力、美丽的人生品味)更具魅力综合材料:他们都体现了立志、热爱事业、坚持、服务人民、贡献社会的可贵品格和精神。,凡围绕“人们在生活中面对风险应具备怎样的正确态度”立意行文的均可视为符合题意。比如:1、艺高也要胆大。2、经验技术可贵,勇气更佳。3、消除顾虑,勇于尝试。4、不计得失,专注做事。5、过度的谨慎会失去良机。6、过分关注价值,往往会失去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