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描写手法.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17562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8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的描写手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诗歌的描写手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诗歌的描写手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诗歌的描写手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诗歌的描写手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的描写手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的描写手法.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描写手法,常见的描写手法有:白描、工笔、衬托、渲染、对比、烘托、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等。,1、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

2、牧民的生活。,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诗人运用白描写法,简洁明了,层次分明,写景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风雪夜归人”的画境。,2、工笔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描写。相对于白描,工笔也可以称为细描。,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抓住典型细节,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色彩迷离的氛围。,3、衬托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

3、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常见的反衬有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正衬: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与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光的红艳,青与红相互斗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托而逾显其白;一个“欲”字,则以拟人化赋花朵以动态,使之摇曳而多姿。,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本诗描写了乌衣巷周围景物杂草丛生,野花点点,夕阳斜照,旧时燕飞入普通百姓家乌衣巷已不是昔日的乌衣巷了,今日的乌衣巷一片荒凉,昔时豪门世族已不复

4、存在。昨日之风光,更显得今日之凄凉,这就是反衬。,4、渲染,渲染作为一种艺术手法是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们的行为、心理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它是从图画技法中借来的术语,原指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阳暗向背,增加所画事物的质感和立体感,从而加强艺术效果的一种技法,即“设色”。,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5、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

5、一起,相互比较。(对比与衬托中的反衬有时是一体的,区分不开的。),例1:燕歌行 高适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例2: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6、烘托,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如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

6、见江心秋月白”一句,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烘托”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衬托是将两个事物作对比,用一事物突出另一事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此诗除了首句提到“微雨”以外,下面都没有直接写雨,而是通过别的事物把雨写出来:船上的布帆变得重了,鸟儿飞得不那么轻巧了,天灰蒙蒙的一片,远处都看不真切,而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颔联和颈联虽未直接写雨,但烘托手法的运用使我们感到,在船帆上,鸟羽上,

7、在天际,在大树上,全都是蒙蒙的细雨。,7、象征,指借助某一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其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比如松、竹、梅、菊花一类事物被人们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诗人常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例如:石灰吟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咏物言志。诗歌描写了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的石头,但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写人、写自己。将物性与人格巧妙的融为一体,形象的表达了自己以石灰

8、为榜样的高尚节操。,8、动静结合,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动静结合,既可以以动衬静,也可以以静写动。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以静写动。,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以动衬静。,9、虚实结合,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虚:

9、,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借助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用想像中美好的仙境,是虚景。用虚境的美好反衬现实的黑暗。,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事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所以也是虚景。,3、设想的未来之境。柳永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设想别后的情景: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想像中别后的凄凉景象倍增眼前断人肠

10、的离愁。,实: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虚实结合的作用一般概括为“虚实相生”,具体来说有两种:强烈对比和渲染烘托。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芥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景。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其他手法:联想、想象、抑扬、赋、比、兴等。,1、联想和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和梦境

11、、仙境,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打成一片来写。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描写。,联想是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相类似时,往往会从这一事物引起对另一事物的联想。如我们在生活中提到“秋风”就会想到“落叶”。诗歌中这种联想也很多。如贺知章的咏柳中“碧玉妆成一树,万条垂下绿丝绦。”由柳枝的下垂联想到翠绿的丝绦。,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如李白的仙境的想象。这二者虽然意义有区别,但诗人在使用时往往是两者交织在一起的。,2、抑扬,我们在表扬或批评某一事物的时候,为了使别人信服,或预先防止别人的反驳,往往把要表扬的先从某一缺点加以批评,把要批评的先从某一优点加以表扬,这种手法就叫做抑扬。抑扬可分两种:1欲扬先抑法

12、;2欲抑先扬法。,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3、赋、比、兴,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比:比喻。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方法。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起兴一般用在文章的开头。,如孔雀东南飞中“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从孔雀因

13、顾恋配偶徘徊不前的情形,引出仲卿和兰芝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最后双双徇情的故事。这就是比兴的手法。,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阅读这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早行 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驼褐:驼毛做的外衣。阑干:纵横貌。)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1)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2)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3)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注:将:行,流过。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案: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或托物抒情或借物喻人)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孤 雁 杜 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呜叫、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答案:颔联用反衬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遥远,构成极大反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著与勇敢。实际上,这孤零零的雁儿正是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借此寄托了其焦虑、迷茫的心情。/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鸦的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可理解为诗人对亲朋知己的思念和对一些俗客庸夫的厌恶。(作答时要扣住或体现评论语“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呜叫、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来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