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训练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训练题.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江乡故人偶集客舍,诗人简介戴叔伦(732-789),字幼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参湖南、江西幕府。后为抚州刺史,新唐书本传有“耕饷岁广,狱无系囚”之称。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注释(1)天秋:是说天气已是秋季了。(2)城阙:宫城前两边的楼观,这里代指全城。夜千重:指夜已很深了。(3)江南:长江以南,这里是泛指。会:聚会,指与故人在客舍的欢聚。(4)翻疑反而怀疑。(5)风枝:被风吹动的树枝。暗鹊:栖巢的夜鹊。(6)泣寒虫:是说秋虫在露草中鸣叫像是哭泣一样悲凉。(7)羁旅:留滞他乡。(8)晓钟:报晓的钟声。,简要评析作者家乡在江南,在这京城之夜,与故人偶集客舍,自是无限欣喜,也
2、因此更加触动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诗,就是写这一为许多诗人所表现过了的极其普通的感情,但并不嫌其重复,却另有一番神妙。诗的开头两句,一写时间:秋天的满月之夜,一片清辉;一写地点:京城长安,已沉睡在静静的深夜里了。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地点,能有这样的机会与故人相聚,真是令人喜出望外,所以接着的一联说:虽身在长安,还能与江南故人偶集客舍,倒反而使人怀疑起来,这莫不是在梦中相会吧。“还作”、“翻疑”,感情真挚,笔底传神。为什么会有这样动人的感情呢?因为自己离家在外,心境也是极为凄苦的。诗的第三联所写的“惊暗鹊”、“泣寒虫”,固切时序写秋景,实寓有怀乡的悲凉况味。“惊”、“泣”二字,含意深刻,通过写乌
3、鸦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写尽了身世飘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在诗的末联里,作者直抒胸臆“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羁旅他乡的人,只有醉了才不思乡啊,那就长醉不用醒吧;虽欲相留,共话乡情,却怕听到报晓的钟声,因为晓钟一敲,彼此势必就要分手了。竟夕长谈,犹不忍分离,这既表现了对故人的深情厚谊,也加深了对故乡的思念。“长”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的表达了不忍和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漂泊在外的痛楚。全诗情景交融,婉转深至,韵调清美,悠然不尽。夜深将
4、晓,显示出异地故人相会的喜悦及友人们的真挚感情,衬托出羁旅生活的孤独、寂寞和愁苦。他乡遇故人,是人生之一大极乐,正因为当中浸透着多少的异乡孤寂啊!,送李端,故关:故乡。衰草:冬草枯黄,故曰衰草。“路出”句:意为李端欲去的路伸向云天外,写其道路遥远漫长。少孤:少年丧父、丧母或父母双亡。风尘:指社会动乱。此句意为在动乱年代,不知后会何期。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章。卢纶、李端,同列“大历十才子”,离乱伤别,故人情深。此诗以一个“悲”字贯串全篇。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气氛,从衰草落笔,时令当在严冬。郊外枯萎的野草,正迎着寒风抖动,四野苍茫,一片凄凉的景象。在这样的环境中送别故人,自然大大加重了离愁别绪。“离别
5、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直、刻露,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此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诗的第二联写送别的情景,仍紧扣“悲”字。“路出寒云外”,故人沿着这条路渐渐远离而去,由于阴云密布,天幕低垂,依稀望去,这路好像伸出寒云之外一般。这里写的是送别之景,但融入了浓重的依依难舍的惜别之情。这一笔是情藏景中。“寒云”二字,下笔沉重,给人以无限阴冷和重压的感觉,对主客别离时的悲凉心境起了有力的烘托作用。友人终于远行了,留在这旷野里的只剩诗人自己,孤寂之感自然有增无已。偏偏这时,天又下起雪来了,郊原茫茫,暮雪霏霏,诗人再也不能久留了,只得回转身来
6、,挪动着沉重的步子,默默地踏上风雪归途。这一句紧承上句而来,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发展自然,色调和谐,与上句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于淡雅中见出沉郁。,第三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还是没离开这个“悲”字。诗人送走了故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不禁产生抚今追昔的情怀。“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是全诗情绪凝聚的警句。人生少孤已属极大不幸,何况又因天宝末年动乱,自己远役他乡,饱经漂泊困厄,而绝少知音呢。这两句不仅感伤个人的身世飘零,而且从侧面反映出时代动乱和人们在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活,感情沉郁,显出了这首诗与大历诗人其他赠别之作的重要区别。诗人把送别之意,落
7、实到“识君迟”上,将惜别和感世、伤怀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全诗思想感情发展的高潮。在写法上,这一联两句,反复咏叹,词切情真。“早”、“迟”二字,配搭恰当,音节和谐,前急后缓,顿挫有致,读之给人以悲凉回荡之感。第四联收束全诗,仍归结到“悲”字。诗人在经历了难堪的送别场面,回忆起不胜伤怀的往事之后,越发觉得对友人依依难舍,不禁又回过头来,遥望远方,掩面而泣;然而友人毕竟是望不见了,掩面而泣也是徒然,唯一的希望是下次早日相会。但世事纷争,风尘扰攘,不知何时才能相会。“掩泪空相向”,总汇了以上抒写的凄凉之情;“风尘何处期”,将笔锋转向预卜未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这样作结,是很直率而又很有回味的。,自然物
8、象:衰草、寒云、暮雪环境特点:荒凉、寒冷、白雪茫茫第一问关键要看两个字:孤、多难。所以,当时社会必然是长年动乱,战争频繁,生灵涂炭,老百姓苦不堪言。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的离别,必然将社会与个人的遭际结合在一起,其感想可想而知。答:社会动乱,百姓漂泊不定,饱经苦难。为不幸身世而伤感,为“识君迟”而深感遗憾,为别离而痛苦难受。,处士卢岵山居,处士卢岵山居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通过对卢岵处士山居景色的描写,反映处士人品的高洁及作者的景慕之情。这首诗没有直接写卢岵,也没有直接写作者的心情,而是只写卢岵处士山居的景色,以景衬人。首联两句是说先向砍柴的人打听卢岵山居的所在地,然后远远地认准方
9、向走去。通过“问樵客”、“遥识”的写法,暗示出卢岵山居的幽僻。作者不称砍柴的人为樵子、樵夫,而称之为“樵客”,意味着这个砍柴者并不是俗人,这对于诗的气氛也起着一定的渲染作用。颔联两句写一路所见,是近景。古树老根缠石,仿佛它天生是连着石头长起来的。湍急清澈的泉水,把面上的浮土、树叶冲走了,露出泉底的沙子来,更显得水明沙净。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幽僻山径中特有的景物和色彩。“老”字和“清”字也加强了高古、清幽的气氛。,颈联两句写眺望的远景。“千峰”言山峰之多,因在雨中显得幽暗,看不清楚。“一径入云斜”和“千峰随雨暗”相对照,见得那通往卢岵山居小路的高峻、幽深,曲曲弯弯一直通向烟云深处。尾联两句突出山居
10、景物的特殊色彩。而写景物的特殊色彩又是为了写人,为了衬托古朴高洁的“处士”形象。“荞麦”是瘠薄山地常种的作物,春间开小白花。在日照强烈的白天里,小白花不显眼,等到日暮鸟散,才显出满山的荞麦花一片洁白。荞麦花既和描写处士的山居风光相适应,同时,也说明处士的生活虽然孤高,也并非和人世完全隔绝;借此又点明了作者造访的季节是春天。全诗的层次非常清楚,景物写得虽多而错落有致。更重要的是通过景物的特殊色彩,使读者对卢岵处士生活的古朴和人品的孤高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作者的这种比较特殊的表现手法,应该说是很成功的。,10、分析:写景角度可以是远近之别,也可以是正面侧面之别,可以是色彩形貌之别。概括景物特点除了要
11、在意象中想象画面,还要结合其他信息,如题目中的“处士”二字。答:二三两联远近角度不一样,第二联写的是树、石、泉、沙,为一路所见,是近景。第三联写的是雨中的山峰、入山的云路,为远望所见,是远景。两联展现了山居景象幽僻清静、阔大深远的特点。11、分析:有关隐士的诗歌学过较多,隐士情怀和作者情感大同小异。答:追求远离尘世的古朴高洁的生活,表现作者对山居者的生活及人品无限景慕的感情。,玉楼春 春思,在现存的词作里,严仁有词三十首,其中一半以上写闺情。“闺情”,在唐宋词里是写作量占多数的一种题材。这种词的表现手法多样,或雕琢,或白描,但有创意,新颖别致的倒为数不多。而本词却有其独到之处。本词采用常见的上
12、景下情的写法。但其写景却在动与静对比的同时,用暗示衬托出思妇的情怀。小园内春光烂漫,杂花竞放,但思妇的视线却只有小园西畔的一片荠菜花,此时荠菜开出繁密的白色小花,引来许多上下纷飞的蝴蝶。“繁”和“乱”是以荠菜花和蝴蝶的形态和活动反映出春事已深。“只在”两字暗示春风仅仅在园中停留,却不光顾寂寞的深闺。荠菜本是可食之野菜,而她无心踏青挑菜,以致听任荠菜长得遍地都是:“花繁”,不仅形容荠菜长得茂密,又从另一角度暗示了思妇因思春而无意游赏的心情。词人借思妇的目光,将关注点转移到池塘和花径上。“冰池”指水面光洁如冰,莹澈清碧。“照还空”,形容冰池在阳光之下显得透明无比。“香径”写落花堆满小路,送来阵阵芳
13、馨。“吹已断”,是说枝头花瓣都已被风吹落在地。从这一泓碧水、一条花径的静景场面中,衬托出思妇幽闺寂寞、尽日凝望的神态。这种以写景为主而景中有情的写法,过渡到下片抒情,使得全词融为一体。,下片所写的相思之情,主要是以间接而曲折的手法来反映的。游丝,是飘荡于空中的昆虫之丝,说“恨游丝短”是用以反衬自己情意之长。由于相思而日益消瘦,亦不直接说出,只用“罗带缓”来暗示。这种写法在古乐府歌:“离家日已远,衣带日趋缓。”中有表现。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亦有“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之句,不过前者是游子口吻,后者是思妇之辞。这里间接地刻画出由于离别日久相思不已而渐趋消瘦的思妇形象。结尾两句设想新奇,以构思别
14、出心裁而为人称道,是承上面“罗带缓”而进一步悬拟他日归来相见时的情景。这样的手法更显示出相思之苦。词人并未使用直接诉陈因怀人而憔悴之语,而是曲折地说:梳妆匣里的圆镜不会欺人,待你归来之日可以看到思妇消瘦的容颜。这种间接的写法看似痴语,其实是至情的流露。本词运用反衬、暗示、间接等手法,使词意婉转层深,独具韵致。,12、分析:如果手法不明显,写景诗至少还有一种写景抒情的手法。要分析这种手法,首先要描绘景物,再说明景物中寄托的情感。答: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先以园中花繁蝶乱,春意盎然,暗示思妇因怀人而心烦意乱、无意游赏的心情。再以碧池澄澈无一物,落花满径衬托思妇内心的空寂、孤独、失落。13、分析:这两
15、句意思基本一样,只是语言不太一样罢了。第一组中的第一句明显写景,比第二组中的直接抒情议论更含蓄蕴藉。答:共同点:都以衣带宽缓间接表达因思念而形容消瘦。不同点:前者还以恨游丝短反衬自己情意长,表意较后者含蓄委婉,后 者直言“终不悔”,表意直接明了。,登城,这是一首登楼野望之作。首句写秋日“微雨”,一个“映”字,十分贴切地抓住了自然景物的特征。如果是春日微雨,它弥漫一片,有如云雾,那是不可能与天空相“映”的;而初夏烟雨,无边无际,将远处的一切都裹了起来,就更谈不上与天空相“映”了。只有在秋天,这“无点亦无声”的仿佛透明的雨丝,才具备这个特点。因此,从“雨映寒空”入手,再用“半有无”加以细致描写,就
16、细致真切地传达了秋日微雨之神。至于在“空”前着一“寒”字,则是为了表现秋雨生寒的清冷之感,其中并不包含诗人的主观情绪。次句写“登城”。“重楼闲上”即“闲上重楼”。这个“闲”字既表明诗人并非第一次登临此处那样会心情迫切,不会着一“闲”字;又暗示他亦非劳人迁客那样会侘傺无聊,不可能“闲上”。而主要的,还是点出诗人时有余暇,心自安闲,尽可慢慢欣赏这秋雨中的秋山景色。侘傺(cha chi):失意的样子。,诗人纵目野望,诗人用一句诗进行了概括:“浅深山色高低树。”天高气清,列岫千重,或近或远,或苍或黛,各有“浅深”;而山上树木则颇为混茫,无可分辨,但见层层树丛,“高低”不等而已。“浅深”、“高低”,写出
17、了秋山的淡远之境。这景色是诗人从未发现过的,他显得更加兴致勃勃。元代刘因有一首村居杂诗:“邻翁走相报,隔窗呼我起。数日不见山,今朝翠如洗。”诗人对于“旧相识”的新感受比乍见之时更具魅力。虽然这景色诗人已经见过,但以往他不是在微雨中纵目野望,也没有如此恬适的情绪,他后来的赏玩之兴才特别高。总之,诗人留连忘返,已陷于凝想之中。他在反复的玩味之后,终于豁然开朗:展现在眼前的这“浅深山色高低树”,正像“一片江南水墨图”。它空灵清逸,萧疏淡远,只有水墨画才有这种意境。以前他从未欣赏到的美,此刻却悠然心会,于是感到十分惬意。所以这最后一句就不止是一个精致贴切的比喻,而是饱含了极度愉悦之情。但“浅深山色高低
18、树”和“一片江南水墨图”之间的比喻关系也很有意味。上句是实景,为了用水墨图比拟,诗人有意避开色彩,仅用“浅深”二字加以形容;下句则是虚拟的意象,虽是虚拟,却又极为细致,“水墨图”前着以“江南”二字,“山色”的清逸潇洒之致,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样由实入虚,虚实相生,虽无细腻的景物刻画,却更能显示景物的绰约多姿,更能引发读者悠远的联想。,望海楼晚景,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青山断处塔层层,隔岸人家唤欲应。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楼下谁家烧夜香,玉笙哀怨弄初凉。临风有客吟秋扇,拜月
19、无人见晚妆。沙河灯火照山红,歌鼓喧喧笑语中。为问少年心在否,角巾欹(qi)侧鬓如蓬。【注释】望海楼:又名望潮楼,在杭州凤凰山上,是杭州的名迹。指顾:即指点顾盼之间,形容其快。犹如说须臾、一会儿。这两句写海潮来势凶猛。时:时时。掣(ch):拉,拽。紫金蛇:形容闪电的形状和色彩。.西兴:即西陵,在杭州对岸萧山区境内,相传为越国范蠡屯兵之处。,海上波涛初来时像一条白线,转眼在望海楼前就变成雪堆一样了。如今潮水翻涌向上你也要再上层楼,再来观看白浪形成的银山,看它二十回也不嫌多。大风吹打雨水直扑进望海楼,很有气势,壮丽的景观应该用华美的辞句来夸赞。不料这场大雨,来得既急,去得也快,一眨眼间,风已静了,雨
20、也停了,风雨过后潮水平静江海碧澄,时时闪过的电光形成紫金般的龙蛇。青山断开的地方有层层的塔,隔条江水想要回应对岸人家的呼唤。傍晚,江上的秋风吹得很急切,为的是把钟鼓的声音传到西兴。夜晚,谁家在望海楼下点燃炉香,玉笙哀怨的的乐曲在刚刚有凉意的时候响起。有位客人面对秋风在扇子上题诗,祭拜明月让人无法看见你的晚妆。沙河上的船灯将山照红,歌声鼓声在笑语中喧响。问一问少年的心思在哪里,只见他方巾斜在一旁以致头发散乱。,14、(1)蒙蒙细雨(2)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蒙蒙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图意境。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3)刘诗用“雨映寒空半有无”作为背景
21、,用“浅深山色高低树”作为主景,虚实结合,浓淡配置,相互映衬,描绘出“一片江南水墨图”的优美图画。苏诗描绘的是由疾风、骤雨、雷电构成的壮美景观,“横风吹雨”“电光时掣”先后出现,中间插入“雨过潮平”的短暂平静,跌宕起伏,更凸显其壮观。,蝶恋花出塞,这首词苍凉慷慨,内蕴良多,似深含隐怨。上片首句即言自己的感受,其悲慨已见,“画角”以下便描绘塞外的战事频繁和荒凉萧索,用景语写凄怀。下片“从前”三句转入对历史的回顾和沉思,不停的纷争,不息的战火,将这荒凉的塞上留下了无数的幽恨怨怼,更使这里平添了几多悲凉。最后又以景语作结,含婉深致,耐人寻味。毛泽东批语云:“看出兴亡。”(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点出
22、此篇之旨。“今古河山无定据”,是一句断语,也是词人的感叹。它横空出世,有上下千年、纵横万里之慨。从中可以看出史学家的深沉,哲学家的睿智,以及文学家的深情。情语之后,紧接以景语:“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词人挥舞画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充满动感的边塞景物图。这既是眼前的实景,又使人联想起历史上的一幕幕活剧。这里有秦始皇“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有“汉家自失李将军,单于公然来牧马”;等等,等等。画角声声,牧马频骤,这不正是“今古河山无定据”的形象写照吗?,岁月倏忽,往事已矣。今天,当词人风尘仆仆,奔走在边塞道路上的时候,只见满目荒
23、凉,惟有如火如血的片片枫叶在萧瑟西风中飘摇,似乎在诉说着无穷的幽怨词人仿佛听见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呐喊,也仿佛听见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仰天长叹词人仿佛看见了“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美人身影,也仿佛听见了“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的哀伤旋律不论是肝肠如火的英雄,还是笑靥如花的美人,不论是彪炳青史的古贤,还是俯仰古今的来者,都笼罩在这一往深情之中。不信,请看那深山夕照,深秋烟雨 这首小令,是性德侍从康熙皇帝出塞之作。表面是吊古,但有伤今之意,刚健中含婀娜。说从前幽怨,也不是很古的从前,铁马金戈,青冢黄昏,隐约透示着满清入关以前各族间的战事痕迹。今
24、古河山无定据,含而不露,不让人得以指摘。纳兰氏与爱新觉罗氏是世仇,性德虽仕于朝廷,怕还是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6、首句即言自己的感受,即江山多更迭的兴亡之感,开篇境界宏大,贯通古今,胸怀天下,更为全诗奠定了苍凉悲怆的感情基调。作用为: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7、结尾两句以情相问,以景作答;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若仔细品读“深山夕照深秋雨”,还可发现:情虽似暖阳之照,然而却为夕照,且照在深山之中;情虽似润物之雨,然而却为凉雨,更降在深秋那万物已凋零之时。这两句不仅仅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也表达了词人对于自己有心维护社稷安宁,然而却无力阻止
25、战火纷争的无奈。,少年游,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远去润州时(今江苏镇江),为寄托自己对妻子王润之的思念之情,他写下了这首词。此词是作者假托妻子在杭思己之作,含蓄婉转地表现了夫妻双方的一往情深。上片写夫妻别离时间之久,诉说亲人不当别而别、当归而未归。前三句分别点明离别的时间“去年相送”;离别的地点“余杭门外”;分别时的气候“飞雪似杨花”。把分别的时间与地点说得如此之分明,说明夫妻间无时无刻不惦念。大雪纷飞本不是出门的日子,可是公务在身,不得不送丈夫冒雪出发,这种凄凉气氛自然又加深了平日的思念。后三句与前三句对举,同样点明时间“今年春尽”,气候“杨花
26、似雪”,可是去年送别的丈夫“犹不见还家”。原以为此次行役的时间不长,当春即可还家,可如今春天已尽,杨花飘絮,却不见人归来,怎能不叫人牵肠挂肚呢?这一段引入了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手法,而“雪似杨花”、“杨花似雪”两句,比拟既工,语亦精巧,可谓推陈出新的绝妙好辞。,下片转写夜晚,着意刻画妻子对月思己的孤寂、惆怅。“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说的是寂寞中,本想仿效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卷起帘子引明月作伴,可是风露又乘隙而入,透过窗纱,扑入襟怀。结尾三句是说,妻子人间孤寂地思念丈夫,恰似姮娥月宫孤寂地思念丈夫后羿一样。姮娥怜爱双栖燕子,把她的光辉与
27、柔情斜斜地洒向那画梁上的燕巢,这就不能不使妻子由羡慕双燕,而更思念远方的亲人。词中将“姮娥”与作者之妻类比,以虚衬实,以虚证实,衬托妻子的孤寂无伴;又以对比衬托法,通过描写双燕相伴的画面,反衬出天上孤寂无伴的姮娥和梁下孤寂无伴的妻子思情之孤苦、凄冷。这一高超的艺术手法,与上片飞雪与杨花互喻的手法一道,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魂。,8、分析:两种意象虽然互为比喻,但由于季节不同,人在或不在,所表达的感情就不同。答、雪与杨花代表着两种不同季节的特点,一可以形象的表示气候由冷到极暖,双方离别时间之长,从而表达对远方之人深深地思念;二可以构成洁白迷蒙的景象,象征着纯真而纷乱的情思。
28、9、分析:下片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没有直抒胸臆,而是使用了梁上燕、月中嫦娥,很明显,这对表现主人公的孤独、寂寞、思念起到了反衬的作用。答、想象(联想)、反衬、类比。把月照梁上燕想象为月中嫦娥只垂爱于成双成对的燕子,而不顾怜空闺独守之人,表达了主人公的孤寂和思念。由双栖燕联想到单栖人,反衬出独守空闺的孤单寂寞。,晓至湖上,厉鹗(16921752)清代诗人。字太鸿,号樊榭,钱塘人。公元1720年(康熙五十九年)考中举人,但未能考中进士。公元1736年(乾隆元年)参加“博学鸿词”考试,再次名落孙山。此后,终身未仕。在词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在词派问题上,推祟姜夔、张炎等人为首的宋词南
29、宗,贬低辛弃疾等人的北宗。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也长于写诗,特别是五言诗,与杭世骏齐名。读书搜奇嗜博,钩深摘异,尤熟于宋元以后的掌故。著有樊榭山房集、辽史拾遗、东城杂记、宋诗纪事、南宋杂事诗等书。其中南宋杂事诗一书,采诸书为之注,征引浩博,为考史事者所重。注释 湖:杭州西湖。折:弯曲。景:影。(4)人意:游人的心情。(5)舴(ze)艋;小舟。,这首诗情感丰富。从“人意静”、“寒雾生”等语可以看出作者喜爱幽静;“临水”、“稍见初日开”等词句则表达了作者亲近自然之意;而从“安得学野凫”、“逐清景”又可看出作者向往自由以及对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之情。“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是写景名句
30、。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看,此联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听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同时采用了对偶的手法,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形象丰满,层次分明,构建了开阔、淡雅、幽静、清新的意境。,晓至湖上,喜爱幽静:“人意静”、“寒雾生”等;亲近自然:“临水”、“稍见初日开”等;向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等;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安得”(2)答案:对比,“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听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和视觉相结合;节奏
31、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远淡雅(或幽静、清新)。(其他看法,言之有理亦可),村行,村行是一首七言律诗,是王禹偁在宋太宗淳化二年(九九一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写的。写的是山村的傍晚景色,季节是秋天。诗中的内容大概是说诗人骑在马上,安闲地欣赏着沿途的风光,听黄昏时山谷的声响。作者在欣赏风景、吟咏诗歌的时候,突然发现眼前村庄里的小桥和原野上的树木,与自己故乡的十分相似,因而产生了思乡的愁绪。,这首村行是北宋王禹偁即景抒情小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开头两句,交代了时、地、人、事。时令是秋季,这是以“菊初黄”间接交待的;地点是山间小路,这是以“山径”直接点明的;人物是作者本人,这是从诗的结句中
32、的“吾”字而得出的结论;事情是作者骑马穿山间小路而行,领略山野旖旎的风光,这是从诗行里透露出来的消息。这两句重在突出作者悠然的神态、浓厚的游兴。三、四两句分别从听觉与视觉方面下笔。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这里,“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数峰”句写数峰宁静,不从正面着墨,而从反面出之,读来饶有情趣。这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所说的“山峰本来是不能语而无语的,王禹偁说它们无语或如龚自珍己亥杂诗说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并不违反事实;但是同时也仿佛表示它们原先能语、有语、欲语而此
33、刻忽然无语。这样,数峰无语、此山不语才不是一句不消说得的废话”五、六两句进一步描写山村原野的景色,作者选择了“棠梨”与“荞麦”这两种具有秋日山村特征的事物来加以描绘,用“胭脂”和“白雪”分别比喻“棠梨叶落”的红色与“荞麦花开”的白色,把山村原野写得色彩斑斓,可谓有声有色有香。,读完这6句诗,我们自然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在那菊花初黄的时节,人到中年的诗人骑着马在山间小路穿行,他神态悠然,任凭马儿随意行走,尽兴地观赏着秋日黄昏山野的景色:时而倾听着回荡在众山沟里的秋声,时而观看默默无语伫立在夕阳下的数座山峰,时而又将视线投向那红似胭脂的棠梨落叶与洁白如雪的荞麦花 作者在这6句诗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
34、彩斑斓、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晚景图,较好地体现了宋人“以画入诗”的特点。诗的最后两句由写景转入抒情。前句设问,写诗人在吟诗之后不知为什么忽然感到闷闷不乐;后句作答,写这原来是诗人因蓦然发现村桥原野上的树像他故乡的景物而产生了思乡之情。这样写,就使上文的景物描写有了着落,传神地反映出了作者的心情由悠然至怅然的变化,拓深了诗意。总之,村行这首诗以村行为线索,以多彩之笔逼真地描绘了山野迷人的景色,以含蓄的诗语真切地抒发了诗人拳拳思乡之情。诗中,写景与抒情相结合,写景是为抒情打伏笔,抒情是为写景作结的。诗人的心情由悠然至怅然的变化过程,正从这“两结合”中传神地反映了出来。这是一首风物如画的秋景诗,也是一
35、支宛转动人的思乡曲。从中,可窥见王诗简淡清新诗风之一斑。,12、分析:从全诗看前六句几乎兴致一直未减,到了最后两句,却忽然引出悲情,“似吾乡”,原是思乡之情。答:作者村行原是“野兴长”,却触景生情,看到“村桥原树”却想起了自己的故乡,因此而“忽惆怅”。前后的情感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13、分析:本题考查诗歌技巧、表现手法。既要说明是什么手法,也要说明是如何运用的手法。从写景句来看,写了很多景物,但景物特点不一,正是作者运用不同的感官去捕捉的结果。除此之外,对比、拟人的手法也很明显。答:视觉、嗅觉、听觉相结合,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拟人的手法,通过对“晚籁”“山峰”“斜阳”“落叶”“荞麦花”的
36、描写,描绘了一副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香、格调亮丽,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晚景图。,绝句,前两句一从视觉、一从嗅觉的角度来描写诗人居处的清幽境界。“竹”和“诗”,一为自然之物,一为社会之物,二者本无从比较,但诗人用一个“瘦”字把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竹具有清瘦的形象,诗具有清瘦的风格。“瘦”字用得生新,为全诗定下了清瘦的意境氛围。而“入梦香”则将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梅花夜间在月光的朗照下也喷出清香,已不同凡响,而这香气还伴着诗人进入梦乡,则香气之浓郁、之悠长可以想见。将竹与梅这样的自然物象与诗与梦这样的人为之物炼在一句之中,这就构成了情在景中、景在情中,情景混融莫分的高妙意境。前两句字面上完全没有“
37、月”,但透过竹影和梅香,我们可以感受到“月”自在其中。在后两句中,诗人便将“月”和盘托出。可怜者,可爱也。当诗人信步庭院时,月光与竹影、梅香是那样的和谐;而回到西厢房时,这月光却不能“下西厢”,这多么地令人遗憾!诗中透露出一股月与人不能互通情愫的遗憾或幽怨的情绪。诗人遗憾或幽怨的是什么?也许是有情人天各一方,不能互通情怀;也许是君臣阻隔,上下无法沟通;也许什么都不是,只是诗人置身此时此景之中的一种朦朦胧胧的感受而已。,14、分析:这道题考查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把握能力。要回答这样的问题,首先要描述意境,然后概括意境特点,说明景中情。这首诗妙在含蓄,作者并不把那种味道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特殊的方式
38、展现出来,耐人寻味,我们就是要把这种妙处挖掘出来。答:细竹投影,梅花飘香,月亮高悬,西厢寂寂,诗人如梦复有醒来,面对此景,再也不能入眠,感叹人与月终不能相会。全诗意境空阔、幽静,诗人遗憾而幽怨。(另一解:感叹明月也喜爱此景,不忍离去。全诗意境空阔、幽静,表达诗人愉悦之情)15、分析:这道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拟人手法在诗歌里经常遇到,关键要说明是如何运用的,妙处何在。答:拟人。诗人将月当做人来写,说它不肯从空中下来与他在西厢相会。月亮这一意象在此可能代指家人、友人、有情人,也可能喻指君主,所以这一手法生动而含蓄地写出了诗人此时的遗憾与幽怨。(另一解:拟人。诗人将月当做人来写,说他见此景也不忍心
39、离去。作者运用这一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此时心中的欢愉。),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人首先描写岳阳楼四周的宏丽景色:“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岳阳,这里是指天岳山之南一带。天岳山又名巴陵山,在岳阳县西南。登上岳阳楼,远望天岳山南面一带,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这是从楼的高处俯瞰周围的远景。站得高,望得远,“岳阳尽”、“川迥”、“洞庭开”,这一“尽”、一“迥”、一“开”的渺远辽阔的景色,形象地表明诗人立足点之高。这是一种旁敲侧击的衬托手法,不正面写楼高而楼高已自见。李白这时候正遇赦,心情轻快,眼前景物也显得有情有意,和诗人分享着欢乐和喜悦:“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40、。”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雁引愁心去”,文苑英华作“雁别秋江去”。后者只是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情色彩,远不如前者用拟人化手法写雁儿懂得人情,带走愁心,并与下句君山有意“衔好月来”互相对仗、映衬,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山衔好月来”一句,想象新颖,有独创性,着一“衔”字而境界全出,写得诡谲纵逸,诙谐风趣。,诗人兴致勃勃,幻想联翩,恍如置身仙境:“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里又用衬托手法写楼高,夸张地形容其高耸入云的状态。这似乎是醉眼蒙眬中的幻
41、景。诗人是有些醉意了:“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起,着笔仍在写楼高。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仪表潇洒自如,情调舒展流畅,态度超脱豁达,豪情逸志,溢于言表。收笔写得气韵生动,蕴藏着浓厚的生活情趣。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6、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7、此题重在考查对诗歌重点语句的鉴赏能力。【答案】简析: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
42、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离亭燕,这是一首写景兼怀古的词,在宋怀古词中是创作时期较早的一首。词的上片描绘金陵一带的山水,在雨过天晴的秋色里显得分外明净而爽朗,既引出下片抒情,又为主题思想怀古做铺垫。正是如此江山、如此风物,引出了历史上许多英杰的你争我夺,兴了一代又忘了一代,无情的沧桑变化何等悲凉;下片的苍凉之情与上片壮丽、潇洒之景相互衬托,更现出怀古之情的苍凉萧索。开头一句“一带江山如画”,先对金陵一带的全景作一番鸟瞰,概括地写出了它的山水之美。秋天草木摇落景色萧索,但这里作者却说“风物向秋潇洒”,一切景物显得萧疏明丽而有脱尘绝俗的风致,这就突出了金陵一带秋日风光的特色。接着“水浸碧天何
43、处断”具体地描绘了这种特色。这个“水”字承首句的“江”而来,词人的视线随着浩瀚的长江向远处看去,天幕低垂,水势浮空,天水相连,浑然一色,看不到尽头。将如此宏阔的景致,用一个“浸”字形象而准确地描绘出来。近处则是“霁色冷光相射”,“霁色”紧承上句“碧天”而来,“冷光”承“水”字而来,万里晴空所展现的澄澈之色,江波潋滟所闪现的凄冷的光,霁色静止,冷光翻动,动景与静景互相映照,构成一幅绮丽的画面。一个“射”字点化了这一画面。接着词人又把视线从江水里移到了江洲上,却只见“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洲、屿是蓼荻滋生之地,秋天是它发花的季节,在密集的蓼荻丛中,隐约地现出了竹篱茅舍。这样,从自然界写到了人
44、家,暗暗为下片的抒发感慨作了铺垫。,下片先荡开两笔,写词人在抬头向远处望去,“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极目处,客船的帆高挂着,烟外酒家的旗子低垂着,标志着人在活动,于是情从景生,金陵的陈迹涌上心头:“多少六朝兴废事”,这里在历史上短短的三百多年里经历了六个朝代的兴盛和衰亡,它们是怎样兴盛起来的,又是怎样的衰亡的,这许许多多的往事,却是“尽入渔樵闲话”。“渔樵”承上片“竹篱茅舍”而来,到这里猛然一收,透露出词人心里的隐忧。这种隐忧在歇拍两句里,又作了进一步的抒写:“怅望倚层楼”,“怅望”表明了词人在瞭望景色时的心情,倚在高楼的栏杆上,怀着怅惘的心情,看到眼前景物,想着历史上的往事。最后一句
45、“寒日无言西下”之“寒”字承上片“冷”字而来,凄冷的太阳默默地向西沉下,苍茫的夜幕即将降临,更增加了他的孤寂之感。歇拍的调子是低沉的,他的隐忧没有说明白,只从低沉的调子里现出点端倪,耐人寻味。周颐评此词说:“张康节(张昪谥号)离亭燕云: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秦少游满庭芳云: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两歇拍意境相若,而张词尤极苍凉萧远之致。”(历代词人考略)这段评语,恰切地指出了张词的艺术特色。在宋代词坛上,张昪与范仲淹一样,在创作中透露出词风逐渐由婉约向豪放转变的时代信息,对于词境的开拓作出了自己的贡献。,8、炼字题型首先要结合整句词解说其表层含义,再深挖其深层含义,还要对这句词进行描
46、绘,说明刻画了什么特点的意境,以及这个字在刻画意境方面的显著作用。答案:“浸”有浸染之意,一个“浸”字描绘出天幕低垂,天空仿佛被江水渗透的景象,表现出天水相连、浑然一色的宏大开阔的意境。9、此题考查对这首词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联系注解可知当时社会状况,再反观这两句,写的是哀景,加上“怅望”“无言”两词,作者情感走向基本可知,作者到底在怅惘什么呢?从“多少六朝兴废事”可知是对国家政治的担忧,从“尽入渔樵闲话”可知无言是因为无人可与诉说 答案:表达了作者担忧时政的惆怅之情和无人可诉的孤寂之感。诗人靠着层楼,面对清秋景象,想到历朝兴废尽入渔樵闲话,心中不免生出国家兴衰的概叹和担忧时政的惆怅之情,词人
47、面对清秋寒日西下之景,独倚层楼,无言寂寞,更生出一种无人可诉的孤寂和无奈。,寒闺怨,洞房,犹言深屋,在很多进房屋的后部,通常是富贵人家女眷所居。居室本已深邃,又被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所以更见幽静。帘子称之为“真珠帘”(“真珠”即珍珠),无非形容其华贵,与上洞房相称,也是一种泛指。洞房、珠帘,都是通过描写环境以暗示其人的身份。“梧桐影”既与上文“寒月”相映,又暗逗下文“秋霜”,因无月则无影,而到了秋天,树中落叶最早的是梧桐,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前两句把景写得如此之冷清,人写得如此之幽独,就暗示了题中所谓寒闺之怨。在这冷清清的月光下,静悄悄的房屋中,帘子里的人还没有睡,手上拿着剪刀,在裁缝衣服
48、,忽然,她感到剪刀冰凉,连手也觉得冷起来了。她随即想起,秋深了,要下霜了。秋霜欲下,玉手先知。暮秋深夜,赶制寒衣,是这位闺中少妇要寄给远方的征夫的。(唐代的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冬衣。所以唐诗中常常有秋闺捣练、制衣和寄衣的描写。在白居易的时代,府兵制已破坏,但家人为征夫寄寒衣,仍然是需要的。)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冬衣未成,秋霜欲下,想到亲人不但难归,而且还要受冻,女主人公的心中充满忧怨,于是,剪刀上的寒冷,不但传到了她手上,而且也传到她心上了。丈夫在外的辛苦,她独自在家的孤寂,合之欢乐,离
49、之悲痛,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来。然而诗人却只写到女主人公从手上的剪刀之冷而感到天气的变化为止,其余一概不提,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会。虽似简单,实则丰富,这就是含蓄的妙处。这种对生活的感受是细致入微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对一些事物的变迁,习而不察,但敏感的诗人,却能将它捕捉起来,描写出来,使人感到既平凡又新鲜,这首诗艺术上就有这个特点。,10、这道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感情。和所有闺怨诗一样,这种题材的诗歌除了表达相思之苦以外,多借助女人的怨情来解释社会状况。联系注解可知诗中描写的女子正在为征戍的丈夫裁剪衣服,那她的怨除了思念寂寞之外,当然就是对丈夫缺少御寒衣服的担忧。答案:1、天寒岁暮,征夫不
50、归,内心思念,寂寞孤独。2、秋霜欲下,冬衣未成,心中焦虑。3、国家动荡不安,以至于丈夫久征不能归。11、此题实际是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把握能力。后两句是典型的细节描写,传达出内心细腻的情感,含蓄蕴藉。答案:1、女子灯下裁衣,忽感剪刀冰冷,连手也觉得凉了。2、诗人于此不直接写出主人公内心的凄凉之意,而捕捉这一细腻的心理感受,表达女子内心之怨,虽简实丰,含蓄蕴藉,余味无穷。,琅琊溪,寂寥的空旷深山中,山顶的积雪融化,渐渐汇成小溪,不断上涨。游客们有的在溪水中悠闲的泛舟,有的在一旁漫步于横跨着溪水的简易木桥到达彼岸。不知道这溪水的源头(在哪里,)离这是远是近,只看见那山中的落花从水上流出。琅琊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