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五首(八下)资料.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17723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五首(八下)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诗词五首(八下)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诗词五首(八下)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诗词五首(八下)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诗词五首(八下)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词五首(八下)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五首(八下)资料.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词五首,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知识反复诵读五首诗词。2通过咀嚼诗词的语言,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3掌握一定的体裁常识。,十五从军征,: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 自乐府官署而得名,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分别用于朝廷典礼和宴会时演唱。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乐府诗,文体知识,研读与探究,1、本诗描绘了怎样的一幅情景,表现了怎样的情怀?2、“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可以看出老人怎样的心情?,提示:这首乐府诗描述的是一位少年从征65年后返回故里的情景。这首诗通过主人公的遭遇

2、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提示:惊喜而又急切的心情。,3、写出老人归家后所看到的无限凄凉之景的诗句是?4、诗中哪一句诗的情感达到了顶点,并引起读者的共鸣?,研读与探究,提示: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提示:泪落沾我衣。,结合诗中的内容,谈谈你对战争的看法。,研读与探究,5、,当堂检测,1、十五从军征中和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2、十五从军征中从别人口中得知亲故凋零的句子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3、十五从军征中描写老人回家后看到家园破败的句子是:,。4、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

3、,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诉衷情陆游,陆游的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无奈请缨无路,屡遭贬黜,晚年退居山阴,有志难申。作这首词时,词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英雄的本色,艰难的现实,共同酿成了这一首悲

4、壮沉郁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觅封侯,是用汉朝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这一典故,用意何在?,“当年”,指乾道八年(1172),在那时陆游来到南郑(今陕西汉中),投身到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在前线,他曾亲自参加过对金兵的遭遇战。“当年”二字说明什么?,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体会“梦断”与“暗”中蕴含的词人的情感。在南郑前线仅半年,陆游就被调离,从此关塞河防,只能时时在梦中达成愿望,而梦醒不知身何处,只有旧时貂裘戎装,而且已是尘封色暗。一个“暗”字将岁月的流逝,人事的消磨,化作灰尘堆积之暗淡画面,心情饱含惆怅。,悲凉沉痛,胡未灭,鬓先秋,

5、泪空流,体会“未”“先”“空”蕴含的情感。,沉痛,既写出了内心的痛苦和失望也表达了对南宋统治阶级的不满和愤慨。,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国仇未报,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暗含着对南宋统治阶级的不满,这是一支英雄迟暮,壮志未酬的浩歌词中蕴涵了炽热的爱国之情,小结,运用对比手法:(鲜明)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过去对抗敌报国充满信心,雄心勃勃;现在年纪老大,壮志成空梦境与实际的对比梦中驰骋沙场,精神抖擞,英勇杀敌;现实是身老沧州,投闲置散理想和现实的对比理想是赶走金侵略者,收复中原,自己也在这壮丽的事业中建功立业,流芳后世;现实是当朝统治者自甘偏安一隅,而自己废弃荒村,时代的风雨,艰难的现

6、实,爱国的情怀,读着这样的词句,很自然地能让我们联想到了词人的哪些的诗词呢?或者从你已学过的古诗词中,你能说出和这首词的感情色彩类似的词句或诗句吗?,陆游:示儿“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飞: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等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

7、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但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韩侂胄当政时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

8、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背景,作者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六月被起用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此时南宋与金以淮河分界,辛弃疾站在长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望神州何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己有了!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呵天一问,真可惊天地,泣鬼神。,千古兴亡多少事?,这句问语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回

9、味无穷。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悠悠”者,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也。千古多少兴亡事,逝者如斯乎?而词人胸中倒来倒去的不尽愁思和感慨,又何尝不似这长流不息的江水呢!,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这两句是实写史事,因为它是千真万确的历史,因而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作者在这里一是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而敢于与雄才大略、兵多将广的强敌曹操较量,这就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气魄。二是突出了孙权的盖世武功,他不断征战,不断壮大。而他之“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显然,稼轩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反

10、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禄无能、懦怯苟安。,天下英雄谁敌手?,第三次发问,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词人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其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也!,“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本是曹操的语言,而由辛弃疾口中说出,却是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叹雄壮,意境高远。它与稼轩同时期所作另一首登北固亭词永遇乐相比,一风格明快,一沉郁顿挫,同是怀古伤今,写法大异其趣,而都不失为千古绝唱,亦可见辛弃疾丰富多彩之大手笔也。,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

11、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对 酒 秋瑾,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秋瑾,原名秋闺瑾,字璿xun卿(璇卿),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厦门。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喜男装。,秋瑾简介,(1877-1907),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光复会

12、、同盟会等革命组织,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32岁。丈夫是双峰县荷叶乡神冲富绅之子王廷钧,字子芳。,秋瑾简介,(1877-1907),写作背景,1903年王纳资捐得户部主事,秋瑾随王去北京居往。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子芳发生冲突,从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这首词是言志之作,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

13、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朗读,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指女子。,京城之美称,用汉军破楚的典故,来比喻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徒思浙八年风味”的倒装。指作者在浙江时过的貌似贵妇的生活,实则处于被奴役的地位。,特别轻视,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

14、般。我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滋味,无限感慨!遗憾的是上天却让我做一个女子,我多么的不屑(身为女子)!啊!,恨,遗憾,词作赏析,首先写中秋佳节暂住北京的情景,菊花盛开,秋色明净,借景色烘托出冲破家庭束缚后欣喜的心情。作者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作者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让她感慨万千!“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表达她对身为女性受压迫、被轻视的愤懑之情;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

15、,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词的上片写了作者冲破家庭束缚,追求人生理想的抱负,也抒发了不能作为男儿的苦楚。,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但是我的报国之心,比男子的还要强烈。平日我的心常为国家民族而热。那些俗人心胸,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激烈,强烈,自己平生赤胆忠心,国家民族常让我热血沸腾,庸俗之辈,磨难,挫折,茫茫人世,流泪沾湿衣襟,作者虽是女子,但“心却比,男儿烈”,写出作者爱国热情更甚男儿。平日

16、诗人,常怀爱国热情,但不为世俗所了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现在离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何处去找知音?想到这一点,不觉伤心落泪。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词作赏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朝天子 咏喇叭,题解,朝天子:曲牌名。咏喇叭:题目;喇叭与唢呐相似的一种乐器。这里喇叭和唢呐都隐指宦官。,明朝正德年间,宦官当权,欺压百姓,行船时常吹起号来壮大声势,这支散曲就是为了讽刺宦官而作。诗中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的都是宦官。“曲小”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他们的仗势欺人。

17、“军愁”“民怕”说明他们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灾难。“水尽鹅飞”则形容他们把百姓们欺压得倾家荡产。整首曲子虽然没有正面提到一个宦官的字样,但是却活画出了他们的丑态,在轻俏诙谐中充满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走近作者,王磐(约1470-1530),明代诗人、画家。字鸿渐,高邮(今江苏高邮)人。精通音律,以创作散曲著称。,2、古代诗词里,常常用一种东西、动植物来比喻一种精神,或者歌颂什么、讽刺什么。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吗?,研读与探究,1、作者巧妙地借咏喇叭讽刺了哪些现象?,提示:诗中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的都是宦官。“曲小”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他们的仗势欺人。,研读与探究,3

18、、朝天子咏喇叭是怎样把比喻运用得贴切、自然的?,提示:这首散曲借助比喻的手法,将嘻笑嘲讽寓于诙谐风趣之中,于轻松诙谐的字里行间,展现的是严肃深刻的思想内容。喇叭、唢呐都是一种铜管乐器,“咏喇叭”首先是实指,因“宦官”的船每到一处停泊,船上便大吹喇叭示威;但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借喇叭来比喻那些贪得无厌的宦官。从文字的表面看,几乎看不到人和物之间有什么关联,但由“喇叭”到“喇叭声”;由“喇叭”的表演到军民的反应;由“吹喇叭”到“吹”的结果,在散曲的意境中联想逐层递进,多次渲染,人和物彼此交融,比喻就自然显得贴切了。,小结,朝天子 咏喇叭是一曲讽刺散曲,全曲用近乎口语化的语气,借托对喇叭的嘲讽,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的控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