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儿童解读童心.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18889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89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儿童解读童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走进儿童解读童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走进儿童解读童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走进儿童解读童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走进儿童解读童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进儿童解读童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儿童解读童心.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走进儿童,解读童心提升观察幼儿游戏的能力,华亭县西关幼儿园:蒲燕,一、诊断-现状调查 聚焦问题,1、教师游戏组织水平摸底调查(自诊)2、班级幼儿游戏情况观察调研(会诊),学生游戏活动一角,二、商定-教研目标 推进计划,三、荐习-对症借鉴 达成共识,核心:观察 童心 需求存在问题:日常思考儿童意识不强,不同年龄段幼儿水平把握能力不够;薄弱区角材料投放盲目,出现幼儿低水平重复游戏,教师经验不足;如何观察儿童、解读儿童、回应儿童意识与策略缺乏。推荐研习: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与水平、小游戏大学问-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幼儿园自制玩具 新创意、生活区、表演区、数学区优秀游戏内容与材料等。,四、悟道-

2、体验游戏 走进儿童,用意:象小朋友一样,在游戏中悟道,操作各种游戏器具与材料,充分体验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感受与需求,从中反思自身平时游戏指导是否恰当,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心声,从而深刻地悟出更多游戏支持性策略,以此调整优化下阶段的各班游戏组织。,五、观摩-积极行动 学以致用,核心:观察“幼儿”了解“水平”重点:生活区、表演区、数学区解析:材料投放趣味性、层次性、科学性,华亭县西关幼儿园生活馆“小主人美食坊”系列活动,幼儿最喜欢的游戏区、游戏材料、玩具调查汇总表,幼儿最喜欢的游戏区、游戏材料、玩具调查表,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华亭县西关幼儿园,表演游戏的定义,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文艺作品包括什

3、么呢)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的一种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游戏之一。幼儿的表演游戏融想象、创造于一体,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表演游戏还能锻炼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幼儿集体观念的发展和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为了使幼儿能更好地进行表演游戏并能在游戏中得到发展,教师应对表演游戏进行正确的指导。,表演游戏的现实意义,在幼儿园游戏课程中,我们采取“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养模式,既体现了儿童游戏的自由意识,又体现了儿童活动的规则意识。这种将学前儿童学习与生活融于一体的游戏形式,不但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而且对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

4、谐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怎样选择表演游戏的内容呢?,选择内容是表演游戏中的一个必要环节,教材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直接影响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凡是幼儿熟悉并喜欢的故事、童话、诗歌等儿童文学作品及幼儿周围生活中有趣味,有意义的人和事都是幼儿表演的基本素材。幼儿在初次接触表演游戏时,应选择角色个性鲜明、情节简单,拥有趣味、动作性强,对话多次重复、语言琅琅上口等方面的儿童文学作品。如三只蝴蝶中,有孩子们常见的、较为熟悉的蝴蝶,故事中蝴蝶飞呀动作性强,适合幼儿爱动的特点,又易于表演,故深受幼儿喜爱,通过游戏,能使幼儿获得同伴间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的体验。小羊和狼有幼儿熟悉并使人们憎恶

5、的大灰狼,还有孩子们喜爱的小狗、小羊、小马、大象等动物,情节简单,角色对话多次重复,如小羊,小羊,你为什么哭呀?不要怕,晚上我来帮助你,特别适合幼儿的语言特点。如我用嘴咬它,我用爪子抓它,我用腿踢它,我用鼻子把它卷起来等,动作性极强在表演游戏过程中,孩子们不论是自己表演还是观看他人表演,都会使幼儿气氛活跃,情绪高涨,通过游戏,体现了孩子们合作表演的乐趣,并使幼儿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待幼儿对作品表演游戏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后,就要为幼儿选择情节复杂、篇幅稍长的作品,但必须考虑内容的趣味性、动作性和思想性等几个方面,如故事金鸡冠的公鸡,小蝌蚪找妈妈,狐狸和乌龟等作品,都较适合幼儿表演,并深受孩

6、子们的喜爱。因此,在表演游戏内容的选择方面(以故事为例),只要注意以上几个方面,在活动中定会激发幼儿积极参与,并能在游戏中获得最大的快乐和满足。,故事表演游戏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组织方式,(一)整体表演型(二)分段表演型(三)区域活动型(表演区),区域活动型(表演区)即在活动区(或者表演区、或者语言区、或者角色表演区)开展的故事表演游戏。特点是自主性强,游戏成分多。,1、幼儿在区域中自主进行的故事表演游戏的一般规律:(1)目的性角色行为逐渐减少,嬉戏性角色行为逐步增加。幼儿表演游戏中的角色行为可以分为目的性角色行为与嬉戏性角色行为。目的性角色行为是指幼儿按自己的兴趣扮演角色,嬉戏打闹

7、,他们玩的内容可能与故事内容有关也可能无关。一般来讲,随着游戏过程的展开和时间的延续,幼儿的目的性角色行为逐渐减少,嬉戏性角色行为逐步增多。也就是说,在表演游戏的最初阶段,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及情节的表现,因而目的性角色行为较多;随着游戏时间的延续,幼儿感兴趣的东西逐渐增多,出现越来越多的与故事内容不甚相关的行为,或者幼儿不满足于原来的故事情节,自己注意发挥和改编,这就是嬉戏性角色行为。要使幼儿的嬉戏性角色行为再度向目的性角色行为发展,并使其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需要教师适时的介入和指导。,(2)以一般性表现为主,生动性表现在游戏过程中没有明显增加。幼儿的目的性角色行为分为三种:被动性表现:幼儿需

8、要他人的提示,告知才能扮演角色。一般性表现:幼儿表演时说话语气平淡,表情单调。生动性表现:幼儿能够逼真形象地扮演角色,他们能用夸张但适宜的语气、语调、动作、表情等去表现角色。幼儿表演游戏中以一般性表现为主,说明幼儿自身很难完成从一般性表现到生动性表现的提升。,(3)同伴交往是表演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伴交往是幼儿表演游戏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可以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又是幼儿合作表现故事内容的必要手段,对于表演游戏的开展具有支持作用。表演游戏中的同伴交往内容可以分为五类:A、角色:幼儿围绕角色认定和分配所进行的沟通。B、规则:幼儿围绕游戏的开始,出场顺序、动作和对白顺序等进行的沟通。C、情节

9、:幼儿围绕故事序列、细节、内容进行的沟通。D、材料:幼儿围绕材料的使用,材料分配进行沟通。E、动作对白:幼儿围绕故事中出现的动作,对话等进行的沟通。,创作表演的肯定,作品表演游戏也离不开创造,同样一个作品,一个角色,几个孩子,每次游戏的表演都有不同的效果,这时,教师应及时肯定幼儿的创作,让幼儿顺利由作品表演向创作表演过度。如:在故事小羊和狼中,游戏开始是旁白:“一只小羊在河边喝水,一只狼走过来”一个扮小羊的幼儿在喝水,一个扮大灰狼的幼儿模仿大灰狼走过来,孩子们在以后游戏中是这样表演的:“这里有条小河,河水清清的,我就在这里喝点水吧!”边说边喝起水来,在故事最后一句(旁白),“大灰狼掉到河里淹死

10、了。“幼儿改编成:小动物看见狼掉到河里后,大家拍着手说:“噢大灰狼淹死了,小羊又可以到河边喝水了”。充分表现了大灰狼被淹死后,孩子们的快乐心情。,游戏过程的组织与指导,选择了一个适合幼儿的文学作品,就要制作一个详细的实施计划,帮助幼儿熟悉、理解作品,并根据幼儿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游戏情况及时调整、修改计划,以便于游戏的顺利开展,不同的作品组织形式也有所不同。如:在故事三只蝴蝶中,扮红、黄、白颜色不同的花朵及蝴蝶的角色不受限制,幼儿在熟悉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共同创设良好的环境及充足的道具,孩子们可集体参与,并根据自己的意愿变换角色,重点指导幼儿在活动中角色的对话、动作及表情,鼓励孩子积极参与、探索自

11、己适合的角色,教师在游戏结束及时进行评价,切忌在活动中评价幼儿。在故事小羊和狼中,由于角色个数所限,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后,开始时以观赏性表演为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表演,这种活动便于教师指导,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为了更好、更有趣地开展游戏,我们经常和孩子们讨论某个动物表情、形态、语调(叫声)、眼神,在这个游戏中怎样去表现更逼真等。对于篇幅长、情节复杂、词汇多、易混淆的语句,就应采用分段讲述的方法,以便幼儿更好、更快地理解故事,为作品表演打下基础。,教师的指导策略:,1、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掌握幼儿的兴趣点,了解幼儿的需要和经验,引发游戏的动机(1)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活动,倾听他们之间的对话发现其关注点。(2)教师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的服装、道具,进一步激发幼儿游戏动机。(3)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相应的表扬情景,进一步激发幼儿游戏动机。2、关注游戏的问题,充分发挥讨论在表演游戏中的作用 3、捕捉有价值的生成点,建构有效的支持 4、注重讲评,让幼儿分享成功的体验,增强表演自信心(2)自发交流,共同探讨游戏中的问题,提高幼儿游戏的水平。(1)自发交流,共同分享游戏的体验。,谢谢大家 欢迎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