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技术现代研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25660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25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技术现代研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针灸技术现代研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针灸技术现代研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针灸技术现代研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针灸技术现代研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灸技术现代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技术现代研究.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刺法灸法学,第十章 针灸技术现代研究 江西中医学院,2,第一节 针刺手法研究进展,一 针刺手法的刺激量研究1.杨继洲针灸大成中提出“刺有大小”,亦即“平补平泻”、“大补大泻法”;2.针刺治疗疾病,须达到一定的刺激量方能发挥最佳针刺效应;,3,刺激量研究,3.现代临床一般将刺激量分强、中、弱三种。刺激量:有人认为刺激强度与刺激量有关,刺激强度指单位时间内刺激量的多少。因此,刺激量为刺激强度与其持续时间的乘积。即针刺刺激量=针刺强度刺激时间。,4,刺激量研究,实验表明:刺激量大,可起镇静、解痉止痛、抑制功能亢进作用;刺激量小,可促进机体解除过度抑制,引起正常兴奋。4.刺激量的大小还可使人体产生

2、多种反应,一般有正向反应、负向反应、正弦曲线反应和不定型反应。,5,刺激量研究,正向反应:是指刺激量与机体兴奋成正比的关系,如治疗休克须用强刺激才起到升压效应;负向反应:与之相反,如用弱刺激内关穴能使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心率加快;正弦曲线反应:即随刺激量增加,引起机体的反应开始是正向反应,当刺激量达到极限时,又转向负向反应;,6,刺激量研究,5.究竟机体对刺激量反应是兴奋还是抑制,通常决定于机体当时所处的功能状态,并与刺激的质和量有关。6.规范的刺激手法,由针刺时力的作用、大小、方向、时间等参数决定;研究表明,适合的针刺操作利于疾病的恢复;,7,刺激量研究,7.针刺工具毫针的粗细亦影响着刺激量及补

3、泻效应;8.一些研究表明,留针时间长短亦与针刺效应有关。留针时间短效应弱,但后效应持续时间长;留针时间长效应强,但效应消失快。因此,目前普遍持此观点:留针2030分钟。,8,刺激量研究,9.针刺深度对效应亦有影响,针刺较深刺激量大效应优于针刺较浅者;10.留针期间行针1次/5分钟,可维持有效刺激量。,9,二 针刺补泻手法研究,(一)针刺补泻手法对皮肤温度的影响:1.烧山火皮肤温度升高,针下温热感;透天凉皮温下降,针下凉感;2.徐疾补泻法治实热症 补法效应不明显;泻法出现即时退热效应;,10,对皮肤温度的影响:,实热证:提插补法穴位皮温上升;泻法皮温下降。虚寒型胃脘痛烧山火足三里穴印堂、中脘、足

4、三里皮温升高;3.取穴不同针刺,降低皮温/或升高皮温效应亦存在一定差异。,11,(二)针刺补泻手法对血管舒缩功能影响,1.不同补泻手法,对血管舒缩产生不同影响,主要可从肢体容积曲线和血管积波的变化等方面表现出来。,12,对血管舒缩功能影响,烧山火针下温热感肢体容积曲线上升显示末梢血管呈舒张反应;透天凉针下出现凉感时肢体容积曲线下降末梢血管呈收缩反应;除温补、凉泻手法外,捻转、提插等补泻手法亦可引起同样规律性肢体容积曲线反应。,13,对血管舒缩功能影响,2.补泻手法所引起的末梢血管舒缩反应,与皮肤温度变化具有同样的规律性,但不是针下凉热反应的继发反应,而是补泻手法所固有的作用。对健康人冷或热刺激

5、皮肤末梢血管收缩反应;而热补舒张反应;凉泻收缩反应。,14,对血管舒缩功能影响,3.补泻不同,大动脉紧张度的变化亦异。健康人施补法血管紧张度下降将手法转为泻法血管紧张度增高;,15,对血管舒缩功能影响,4.徐疾补泻法对脉图影响补法升高脉图主波幅;泻法降低脉图主波幅5.针刺补法和泻法对甲皱微循环的毛细血管管径的影响有明显差异。,16,(二)针刺补泻对环核苷酸等和内分泌的影响:,针刺百会可调整环核苷酸。针刺对生物机体影响以调节阴阳平衡为基础显示针刺的补泻是调和阴阳,使之平衡。,17,(三)针刺补泻手法的红外线图像,1.补法手部热象图变亮,以针刺局部为主-合谷穴;泻法以降温为主,降温涉及面较大;而针

6、刺局部略见升温。,18,2.取内关、外关,透天凉红外图像上,阴暗的条索图像维持一段时间,继而模糊逐渐消失;且消失时向着传导的方向逐渐缩短;烧山火条索图像亮度较高,并沿着热感传导方向延伸,在主观热感消失后,红外图像可维持一段时间。,19,三 针刺手法对循经感传的影响,循经感传研究证实了十四经体表循行的客观存在,是针刺手法和灸法激发经气的现代科学实践,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循经感传现象出现者针刺疗效优于未出现者。符合古人所谓的“气至而有效”理论。,20,针刺手法对循经感传的影响,循经感传现象具有普遍性、潜在性、趋向性、效应性、可激性、可控性、循经性、变异性等客观规律。不同针刺手法在激发感传现象时

7、具有一定的差异。,21,四 针刺手法的临床实验研究P179,(一)针刺手法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自学)针刺具有平喘、消炎作用,故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感冒等,有较好的疗效。有人在辩证的基础上,运用补泻手法治疗哮喘病143例(60.8%),好转43例(30.1%),无效13例(9.1%),故认为补泻应以病证虚实为依据。,22,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对轻型或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针刺合谷、大杼、定喘等穴位可使通气量降低迅速好转趋向正常。针刺效应虽不及喷雾异丙基肾上腺素,但能部分缓解乙酰胆碱、甲基胺和肾上腺水平的调整有关,从而有利于细支气管痉挛的解除、支气管黏膜血管收缩、水肿减轻、通

8、气功能改善。,23,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实践观察还说明,采用不同的针刺手法对肺通气、换气有影响。它不仅调整了呼吸运动,而且也调整了呼吸通道的阻力和黏膜的通透性。,24,(二)针刺手法对消化功能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针刺可以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有人对针刺提插补法、提插泻法、留针对照3种方法对胃、十二指肠病患者(脾虚肝郁型)胃电频谱的影响进行观察,发现留针法使胃电频率、幅值明显降低,提示胃运动明显抑制,补法和泻法对这类病人在针刺中、针刺后对胃运动的影响有显著差异。,25,对消化功能的影响,有人以霍尔原理观察小肠运动,观察到重捻转以引起小肠运动减弱为主,轻捻转或留针不捻转则以小肠运动增强为主。有研究表明

9、,热补法降低溃疡指数及升高血清胃泌素的作用优于捻转补法。还有人临床观察发现治疗胃脘痛补泻手法优于电针。,26,对消化功能的影响,针刺可改变大便中水的含量,既可使便秘患者干燥的粪便变软,又可使因菌痢、肠炎等病而腹泻患者的大便性质很快复常。有人用苍龟探穴针刺承山穴治疗腰椎源性便秘,发现出现气至病所和针感传导的患者中90%在起针后1小时内排便。,27,对消化功能的影响,有人观察透天凉手法与平补平泻手法治疗急性痢疾的临床疗效,结果透天凉组32例中治愈率达81.3%,总有效率96.9%,平补平泻组31例治愈率为54.8%,总有效率77.4%,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28,(三)针刺手法对血液循环机能的影响

10、(自学)P180,针刺对血管的舒缩活动以及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均有调整作用。据临床观察,针刺手法不同,效果也不同。如弱刺激则多引起血管扩张反应。但也有报道,针刺健康人双足三里,引起血管先收缩后扩张的双相反应。,29,对血液循环机能的影响,对于高血压病人,强刺激能引起血管明显收缩,中等强度刺激可引起血管轻度收缩,弱刺激能引起血管先有轻收缩后血管扩张。应用补法针刺足三里穴,多数出现血管扩张反应,而泻法则多数出现血管收缩反应。因此针刺手法和刺激强度不同,所出现的针刺效应也不同。,30,对血液循环机能的影响,针刺对血压具有明显的调整作用。有人观察烧山火手法(关元穴)对失血休克家兔血压、温度的影响,发现针刺

11、后1分钟烧山火手法对温度血压的影响明显优于一般针刺组。应用针刺补泻手法治疗不同年龄组高血压病,观察其临床效果,年老者重用补法,年轻者重用泻法,结果发现疗效与年龄、针刺补泻及治疗次数均相关。因此,认为采用针刺手法治疗高血压病,补法及泻法均应在辩证前提下合理使用。,31,对血液循环机能的影响,应用针刺手法治了冠心病的观察证明针刺对心脏有调整作用。有人以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变化为观察对象,研究平补平泻与徐疾补法的临床效应,结果发现两者均能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状态,使ST-T改善,双向调整心率,但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即徐疾补法疗效优于平补平泻手法,因此认为针刺补泻应以临床辩证为基础。,32,对血液循环机能的

12、影响,也有人观察了徐疾补法、徐疾泻法、平补平泻法三种手法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手法均能加强心脏功能,但以徐疾补法为著,平补平泻法次之,徐疾泻法居后。此外,不同手法和刺激方法,对针刺效果也有影响,实验观察补法多能引起心率减慢,而泻法多能引起心率加快。,33,对血液循环机能的影响,有人采用温通针刺法研究对实验性家兔血瘀证的影响,与平补平泻法进行比较,两种手法均能增加家兔的毛细血管开放数目、扩张微血管,温通针法亦明显优于平补平泻法,而温通针法还能降低血浆黏度。平补平泻法可能对血管的舒缩影响不明显。,34,对血液循环机能的影响,该研究还发现针刺泻法使猴体全血CHE(胆碱酯酶)活力、血

13、清T-SH(巯基)的总量下降(补法虽亦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停针3天后则其活力恢复正常,而平补平泻法则出现与针刺泻法相反的效应。,35,(四)针刺手法对内分泌代谢机能影响,针刺对甲状腺机能的影响,表现为一种良性调整作用。针刺即可以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又可治疗甲状腺机能低下。如采用手法针刺天突、廉泉、合谷等穴位可使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的甲状腺体缩小,症状消失,基础代谢明显降低。另据报道,针刺休克患者的素髎穴针后20分钟可使血糖升高42%;针刺糖尿病患者的足三里等穴,可使血糖明显下降。,36,对内分泌代谢机能影响,据报道用捻转补法和平补平泻法针刺健康和类脾虚模型兔的足三里穴,观察针刺前后血糖、血脂

14、的水平,结果针刺能使健康和类脾虚模型兔的血糖含量升高,两种手法无显著性差异,而高甘油三酯的类脾虚模型兔的降脂作用,捻转补法优于平补平泻法。,37,对内分泌代谢机能影响,有人用捻转手法及平补平泻法针刺健康兔“足三里”穴,两种手法均使血糖明显增高,针刺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但补法与平补平泻法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有人观察提插补法和泻法均能提高健康兔及类脾虚模型兔的血清胃支素和胃泌素的含量。,38,对内分泌代谢机能影响,实验观察发现三种热感手法(提插补法、捻转补法、烧山火)对阳虚大鼠血浆睾丸性腺轴有良性的调节作用,而提插补法与捻转补法作用效果相近,烧山火手法的效果则明显好于前两者;实验中还观察到

15、三种手法对阳虚大鼠肾上腺皮束状带子细胞的数量有一定的恢复作用,以烧山火手法为最佳。,39,对内分泌代谢机能影响,通过实验证明针刺补法能使D-半乳糖所致衰老模型小鼠老化代谢产物脑组织过氧化脂质、脂褐质降低,B型单胺氧化酶减少,免疫器官重量指数升高。,40,(五)针刺手法对免疫机能的影响P181,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针刺有调整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经实验表明,采用手法针刺正常人的足三里、合谷等穴,可使白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指数明显增高,有的可增高12倍。一般针后30分钟开始上升,24小时达到高峰,48小时已回降,72小时恢复。,41,对免疫机能的影响,动物实验也得到类似的结果。同时针刺对白

16、细胞的吞噬作用影响也表现出一种调整作用。实验表明,当白细胞吞噬机能处于低下状态时,针刺可以使其吞噬作用增强;当白细胞吞噬机能处于活跃状态时,针刺可以促使其吞噬作用指数下降。,42,对免疫机能的影响,有人比较多种热补手法(提插补法、捻转补法、烧山火、努运手法)对阳虚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四种手法均能刺激红细胞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而提插补法与捻转补法效果接近,烧山火手法较好,努运手法最佳;四种手法均能使巨噬细胞C3b受体活性、脾细胞增殖反应增强,在增强程度上努运烧山火提插和捻转,故认为努运手法在提高小鼠免疫功能方面作用最佳。,43,对免疫机能的影响,对于一些与免疫有关的疾病,应用针刺的方法

17、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支气管哮喘病人针刺后血清lgG明显增高。又如针刺足三里穴不但能提升高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的含量,而且能显著提高血清中lgA、lgG、lgM的量(P0.01、P0.01、P0.05),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力。,44,对免疫机能的影响,有人比较烧山火与症补平泻法对家兔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烧山火手法组T淋巴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平补平泻组,血液流变指标也明显低于平补症泻组,膝踝关节周径明显小于平补平泻组。有人用烧山火手法治疗局限性硬皮病30例,使局部产生温热感,经过16个疗程治疗,全部治愈,从而认为针刺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18、,促进组织修复而达到治疗目的。,45,对免疫机能的影响,实验观察,针刺与肿瘤免疫反应亦有密切的关系。有人用提插捻转补泻法为主,配合徐疾补泻法,观察到补、泻法均可增强肿瘤病人免疫监视功能,增强细胞免疫,改善T细胞亚群比例失衡状态等,在NK活性调节方面补法优于泻法,在升TH及TI数量方面,补法优于泻法。,46,(六)针刺手法对镇痛作用的影响,针刺镇痛在中医临床的应用已有数千年历史。早在内经中就有用针灸治疗头痛、牙痛、腰痛、腹痛、关节肌肉痛等的记载。说明古人早己掌握了治疗各种痛症的技术和方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代针灸临床研究的大量资料也进一步证明,针刺对全身各部位不同病因病理变化所引起的各种痛症

19、均有止痛效果。,47,对镇痛作用的影响,如采用各种不同针刺手法治疗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和坐骨神经痛均有较好的疗效。有人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380例,总有效率为97.6%,其中完全止痛者52.9%,经半年随访证实疗效巩固,而复发者再次针刺治疗仍有效。,48,对镇痛作用的影响,有人用龙虎交战法(捻转补法与捻转泻法组成的复式手法)治疗坐骨神经痛221例,一般针刺手法52例,结果龙虎交战组有效率99.4%,一般针刺组有效率为84.6%。,49,对镇痛作用的影响,又有人针刺治疗肋间神经痛44例,结果治愈33例,显效7例,总有效率为91%。除上述外,针刺对血管神经性疼痛如偏头痛、雷诺症、脑震荡后遗症均较好

20、的疗效。,50,对镇痛作用的影响,有人观察不同针刺手法对痹证的疗效,痛痹、着痹用烧山火手法,风湿热痹用透天凉手法,共治疗24例痹证患者,在效率达95.83%,因而认为临床治疗中应注意辩证运用针刺手法,才能取得较好临床疗效。,51,对镇痛作用的影响,有人比较苍龟探穴手法与一般提插捻转手法对腰痛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苍龟探穴组疗效明显高于一般针刺组,实验还发现苍龟探穴手法治疗腰痛与病程长短关系不甚明显,年龄越大近期痊愈率及显效率越低,但未与一般针刺组作比较研究。,52,对镇痛作用的影响,实验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针刺止痛的效果。有实验在家兔“足三里”穴行针刺补泻以外围伤害性疼痛及皮层和海马电频谱变化为

21、指标,结果显示,针刺补泻、电针“足三里”穴均能提高家兔痛阈,此作用可被普鲁卡因局封所阻滞,提示其作用信息是神经中枢水平(包括大脑皮层和海马)的调节,起到针痛效应。,53,对镇痛作用的影响,静脉注射纳酪酮可降低针刺补法及电针的镇痛作用,说明二者可通过激活内啡肽系统起作用,而对针刺泻法的镇痛效应影响不大,提示针刺补泻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另有实验表明:针刺补泻法都能提高家兔的痛阈,以即刻效应为最明显,有效时间随着时间推迟递减,一般在10分钟以内。,54,第二节 艾灸法研究进展,一 艾灸的物理特性研究 艾灸的药物作用艾灸作用 非药物作用,55,艾灸的非药物作用,艾灸的非药物作用 温热效应 光谱效应 灸

22、量:施灸壮数、时间 灸感,56,(一)温度,艾灸的温热效应不仅局限于施灸局部的浅层和深层效应;温热感常因施灸部位不同而出现热感循经感传现象。,57,(二)光谱,艾叶燃烧时发热所产生的光谱,其波光范围在0.85.8um之间,但波峰多数集中在1.5um附近,这属于光学中的近红外线波段。,58,温度效应,艾灸刺激腧穴包含 热辐射(远红外线辐射)光辐射(近红外线辐射),59,作用机理,目前认为光辐射在艾灸作用机制中占重要地位。近红外辐射远比热辐射穿透力强,因其波长短,较易渗透表皮、结缔组织、血管、神经系统,并为活组织所吸收,而起效应。基于艾灸的光辐射能穿透浅层直达深层组织,使机体局部各种分子的平均动能

23、增加。因此具有疏经活络,化瘀止痛的疗效。此外光辐射可能更易激发灸感,从而激发经络系统经气运行而调整全身功能。,60,(三)灸量,1.灸量与施灸壮数和施灸时间相关。灸的壮数增多延长了艾灸的热辐射和光辐射效应时间从而增大了刺激量。2.从温度效应而言,灸刺激有累积作用可能。3.艾灸的热渗透性和红外线的穿透性相类似。,61,灸量,4.灸量与疗效有关。通常灸量须累积至一定程度,方能较好地发挥治疗作用。灸量达到一定程度,易于诱导循经感现象。灸量越大并非疗效越好,需视具体病情定。,62,三 艾灸的临床实验研究,(一)艾灸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研究证实,艾灸能纠正老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异常,改善、稳定和协调免疫系统

24、,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中老年人免疫功能的减退主要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的降低,如CD2+、CD4+减少,CD4+/CD8+比值减低,而CD8+不变。艾灸神阙穴后,T细胞及其亚群的含量均有明显升高,并可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提高机体偏低的IgA、IgG,从而起到防治疾病、增强体质的作用。,63,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有报道,艾灸老龄小鼠和老年人关元穴、大椎穴、能提高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自身花环率,TH/T升高,且与健康人相近。艾灸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实验表明,艾灸能够提高老年人或动物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提高B淋巴细胞对葡萄球菌A蛋白刺激的有丝分裂活性,减低老年人CIC的阳性率,对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影响

25、呈良性调整作用。,64,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用温和灸老年人神阙、足三里穴,发现艾灸能促进血清中上皮生长因子的合成和释放,继而刺激体内多种类型组织细胞的分裂和增值,达到延缓细胞衰老的作用。,65,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艾灸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肾俞”区穴,发现大鼠ConA和IL-2诱导的脾细胞增殖反应明显升高。表明灸法有较好的抗炎免疫作用,也说明灸闻作用的特点之一是在抗炎的同时,又影响机体的免疫状态,增强或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66,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艾灸荷瘤鼠“中脘”穴发现,艾灸能抑制瘤体的增大,免疫学指标如NK细胞的活性、DHA诱导淋转、CAMP/CGMP的比值等有明显升高,并且发现芍灸对免疫功能的

26、调节可能是通过中枢儿茶酚胺神经元的作用来实现。,67,对免疫系统的影响,隔物灸的效应与改善免疫系统功能有关。研究表明隔姜灸灸神阙穴治疗支气管哮喘CD3+、CD4+及 CD4+/CD8+比值均明显升高,NK细胞活性增强。可以认为,CD3+、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的低下是机体“阳虚生寒”的物质基础,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的升高是艾灸温补阳气的具体体现。,68,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化脓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表明,发作期和缓解期灸治其临床症状和血清中总IgE的含量有显著区别,并且缓解期期治疗疗效佳,提示支气管哮喘应注重缓解期治疗,也说明艾灸疗法有一定的时相性。,69,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27、,隔药饼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发现,治疗后血浆内-内啡肽含量明显升高,脾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恢复正常,说明隔药饼灸能同时发挥灸和药的双重作用,改善老年人的细胞免疫功能。,70,(二)艾灸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有人用清艾条温和灸健康老年人神阙穴、足三里穴,发现红细胞膜Na+-K+-ATP酶、Ca2+-ATP酶的活性比灸前明显升高。ATP酶活性是红细胞功能最基本的能量基础,故红细胞膜ATP酶的活性可作为人体生理老化的指标之一,说明艾灸可以延缓红细胞的衰老。,71,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以附子饼灸老年人足三里、气海、命门穴,研究其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灸后红细胞C3b受全花环率增高。,72,对血液

28、系统的影响,有人用补肾健脾、活血化瘀的中药粉制成药饼,艾灸老年人保健穴(肾俞、脾俞、足三里等),发现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增强。提示艾灸可提高红细胞的效力和利用率。,73,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有报道艾灸可以提高“阳虚”小鼠外周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目,也可以提高骨髓白细胞数目,提示艾灸有对抗药物对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作用,保护骨髓的造血功能,从而提高外周血液中白细胞进入血液循环,补充外周白细胞的数目。,74,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有人观察到艾灸大椎、足三里穴,能提高化疗后白细胞的数目,且比药物对照组效佳,其机理有待于进一步探讨。,75,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有人艾灸哮喘患者肺俞、定喘等穴,观察到灸后甲皱微循环血

29、管的行径增大、血液速度加快、呼吸减缓、症状缓解。用补肾健脾、活血化瘀中药做成药饼,隔药饼灸肾俞、足三里等穴,观察老年人心血管功能,发现灸后血管的外周阻力减低,血黏度下降,提示艾灸可改善心血管功能。,76,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有研究者对正常人曲池穴艾灸后,发现肱动脉收缩压及舒张压、心率、每搏输出量、每分钟输出量、血管总外周阻力、血管弹性扩张系数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均呈良性调整作用。,77,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有人艾灸老年大鼠观察到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膜渗透脆性等明显降低,而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及其变形能力增强,提示艾灸延缓衰老是通过影响血液流变性来实现的。微循环的改善保证

30、了机体的气血运行通畅,是艾灸活血化瘀、温通经络的基础。,78,(三)艾灸对内分泌生殖系统的影响,有人观察艾灸后睾丸的形态学变化,发现构成睾丸的曲细精管和间质细胞皆有形态上的改变。曲细精管的直径明显大于空白对照组。曲细精管上的生殖细胞、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的数目和功能有增加和改善,维持了生精的分泌功能。这为艾灸对生殖内分泌系统的作用提供了形态学依据。,79,对内分泌生殖系统的影响,艾灸老年大鼠关元穴的实验结果表明,与青年组比较,老年大鼠大脑皮层NE、下丘脑TRH、血清T3、T4、FT4明显下降,垂体TSH有降低趋势,血清TRH明显,说明艾灸关元穴的补肾固本作用与改善机体下后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

31、能密切相关。,80,对内分泌生殖系统的影响,有实验观察到艾灸前后老年人血液中的肌酐和尿素氮的含量的变化。尿素氮灸后有下降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血清中肌酐的含量灸后与灸前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显著性差异(P 0.001及P 0.05)。肌酐和尿素氮是反映肾脏清除代谢废物能力的重要指标。所以,艾灸可使肾功能脏功能恢复,对延缓肾脏衰老起重要作用。,81,(四)艾灸对代谢系统的影响,有人报道,老年前期和老年期血浆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比正常成人高,艾灸其神阙、足三里等穴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有明显改善,且老年组改善较老年前期组为显著,艾灸能明显地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显示艾灸调整脂质代谢有

32、良好的作用。,82,对代谢系统的影响,自由基学说是较为公认的导致衰老的机制之一。有人用艾灸治疗正常老年人神阙、足三里研究其对自由基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质过氧化物(LPO)的代谢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明显减少,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活性)增加,都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艾灸能够提高SOD的活性从而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和抑制自由基反应,防止其产生毒性作用,保持细胞的生物活力,也可能是艾灸能抑制MDA的生成使其含量减少,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作用。,83,对代谢系统的影响,亦有人发现艾灸能使局部皮肤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发生明显的变化,前者降低后者升高,且艾灸组的变化比热刺激

33、组和对照组变化显著,提示艾灸除了热效应外还应包含有艾燃烧生成物渗入皮肤组织所产生的效应。,84,对代谢系统的影响,有人用环磷酰施灸,发现同时施灸组抗氧化能力和DOD的含量都升高,比化疗后灸组明显优越,提示艾灸有较好地保护、拮抗CTX毒副作用的效应,为临床化疗防治肿瘤、防止副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艾灸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大椎、百会穴,测得LPO降低、SOD升高,证明艾灸抗氧化作用的显著性广泛性。,85,对代谢系统的影响,D-半乳糖制造衰老模型的小鼠海马突触蛋白下降,艾灸其“大椎”、“百会”可使突触蛋白明显升高,而突触蛋白是呈增龄性降低。提示艾灸提高临床疗效和抗衰老有其一定的中枢机制。,86,

34、对代谢系统的影响,在间接灸的实验研究中,诱发出三种热休克蛋白(),并且认为热休克蛋白在施灸后几分钟内出现,又在24小时内消失,所产生的这些热休克蛋白正是艾灸的主要作用机制。这提示艾灸治疗要考虑时效关系。,87,对代谢系统的影响,一般认为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有害元素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艾灸健康老人神阙、足三里穴,发现艾灸前后老年人头发中微量元素有变化。灸后猛的增加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锌、钙的增加有显著差异,铜、铁虽有增加,但差别并不明显。艾灸使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增加可能是由于改善了机体整体的重量功能加强了机体对微量元素的吸收作用,为艾灸治疗微量元素缺乏症提供了可靠

35、的实验依据。,88,(五)艾灸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有报道,麻醉的家兔胃壁血流量明显减少,这是由于交感神经的恢复、血管收缩引起,施灸家兔后肢前缘(相当于胃经部位),能使胃壁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提示艾灸治疗消化系统疾患的可能机制之一是改善胃壁的血流量。,89,艾灸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有人用乙醇灌胃,使小鼠胃黏膜损伤,艾灸其足三里穴发现胃黏膜血流量(GMBF)增加、黏膜电位差(PD)增加、胃黏膜操作指数(LI)降低,并认为艾灸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主要是使黏膜血流量增加,且激活了内皮衍生物舒张因子NO通路,增强其作用。,90,艾灸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有人观察了熏脐灸对脾虚患者胃电的即时交应及治疗前后的变化,熏脐灸对胃电频率无明显影响,对胃电幅值呈调整作用,灸后胃窦、体部低幅波升高、高幅波减低,提示熏脐灸的健脾和胃的作用与胃电的良性调整作用有关。,91,艾灸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有人给家兔注射垂体后叶素使回肠、结肠肌肉收缩,出现快波,并以快波的发生率和每丛快波数为指标,观察灸足三里对其的影响,发现艾灸对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可用艾灸足三里的方法来防止垂体后叶素引起的胃肠关系密切副作用。,92,第三节 现代针灸治疗器材研究,1.针疗仪2.灸疗仪3.激光治疗仪4.药物离子导入治疗仪5.经络导平治疗仪6.微波治疗仪7.超声治疗仪8.腧穴磁疗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