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务QC课题《万向滚珠铲》.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25942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5.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工务QC课题《万向滚珠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铁路工务QC课题《万向滚珠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铁路工务QC课题《万向滚珠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铁路工务QC课题《万向滚珠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铁路工务QC课题《万向滚珠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工务QC课题《万向滚珠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工务QC课题《万向滚珠铲》.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应力放散万向滚珠铲的制作与应用,菏泽综合维修车间二工队QC小组,成果报告目录,一、课题概括 二、小组简介 三、选题理由 四、现状调查 五、确定目标,六、原因分析七、要因确认八、对策实施九、效果认可十、巩固措施及今后打算,课 题 概 括,近年来,我们聊城工务段正线线路已经全部实现了无缝化,防胀、防断成为无缝线路维护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们菏泽综合维修车间承担了黄河以南大多数应力放散施工任务,但在以滚筒结合拉伸法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拉伸不均匀、应力得不到有效放散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当放散量超过180mm时,部分滚筒或脱落失效、或倾斜致阻力增加,给钢轨自由伸缩形成一定的阻碍。另外作业中由于滚

2、筒安放撤除、胶垫整正等步骤容易对人身造成安全隐患。鉴于以上诸多因素,为确保放散施工顺利进行,必须对传统的作业工艺、工具进行优化改进。,小组情况一览表,小组活动计划表,实施,计划,选 题 理 由,理由之一 拉伸量超过180mm时,滚筒脱落失效,造成钢轨滑动摩擦阻力增大,拉伸困难,一方面耗时,另一方面影响钢轨自由伸缩。理由之二 安放撤除滚筒、整正轨底胶垫作业过程存在人身安全隐患。理由之三 施工完毕,个别责任心差的作业人员存在滚筒撤除不彻底的现象,对行车安全构成 威胁。理由之四 因滚筒脱落造成轨底胶垫随同钢轨伸缩大量爬行,增加了轨底胶垫整正的工作量,对能否按时完成放散工作量添加了变数。理由之五 因摩

3、擦阻力过大,放散过程产生造成轨距理由之六 万向滚珠铲制作工艺简单,操作安全方便,有效提高工效,利于循环使用。综合以上诸多选题理由,该课题符合QC小组的课题要求和攻关目标。,现 状 调 查,课题确定后,我们首先进行调查,分析了2010年以来应力放散现场进行调查的情况调查结果1.放散量:调取10次放散数据,平均最大拉伸长度超过250mm;2.滚筒效果:对最近孙口黄河大桥南引桥三次放散进行统计,龙口附近500米范围内,当拉伸量超过200mm时脱落37%,倾斜25%,而在回撞过程中正常工作的滚筒剩余不足20%,且全部是倾斜状态,也就是说目前钢轨处于滑动摩擦状态,而不是滚动摩擦状态。3.轨底胶垫爬行:滚

4、筒脱落处所前后因轨底和轨底胶垫的密切接触,造成轨底胶垫大量爬行,爬行率超过70%以上。4.工作量:因反复抽垫滚筒和整治轨底胶垫,每次放散施工作业需在该环节上浪费时间在15-25分钟左右。5.人身安全:施工作业中滚筒的放置、撤除和轨底胶垫的整正均是以撬棍撬起轨底,作业人员用手直接操作,一旦撬棍滑脱就有可能对作业人员的手部造成压伤伤害。综上所述,目前的滚筒的使用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人身安全。,确 定 目 标,制作一种新型的工具,杜绝传统工具对人身的伤害,确保抬起的高度一致,不受放散长度约束可以自由滚动,确保放散顺利,缩短放散时间且不容易遗漏。,放散阻力减小,缩短施工时间,原 因 分 析,我们小

5、组全体成员结合维修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从现场出发,经过设计,调查,计算等环节分别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原因找到了!,原 因 分 析,人员,人员少,人员技术条件不足,工作量太大,传统滚筒放散方法存在的阻力分析,工具落伍,钢轨抬起高度不一致,胶皮薄厚不一,滚筒粗细不匀,圆钢滚筒,弹条螺帽,超过长度自动脱落,阻力大效果差,要 因 确 定,1.抽取胶皮,垫入滚筒的传统办法繁琐,且效果差。2.滚筒不能定位于钢轨底部,超过一定长度自动脱落,或倾斜增加摩擦。,制定对策,改进传统的滚筒办法,制作一种工具,不再抽取胶皮,既要保证钢轨抬起的高度一致,又要保证其在轨底之下胶皮之上自由滚动。,对 策 实 施,通过

6、现场摸索,小组成员集思广益,设计图纸,制作出体积小、省时省力、操作简便的的工具。为了实现课题的攻关目标,我们制定了三次P D C A循环实施方案。,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P,A,C,D,目标:根据要求试制,目标:根据要求试制,目标:根据要求试制,第一次PDCA循环,1.将一个厚度超过10mm的钢板进行打磨弯折成铲状,钻孔,放置滚珠。问题:1.垫圈不能有效地控制滚珠,容易脱落。2.单个滚珠垫入轨底失衡,造成倾斜,轨底与边缘扣件摩擦产生阻力。3.整体太重,携带不方便,必须减轻重量,第二次PDCA循环,1.为了改善单个滚珠的失衡现象,我们必须增加一个滚珠,以确保钢轨的平衡。2.设计内置型滚珠,在滚

7、珠突出扁铲的前提下,确保滚珠能自由运行。3.为了确保滚珠处于轨底中央,必须设计一个挡槽,用以限制插入的长度。,第三次PDCA循环,1.对扁铲的前部打磨成斜角,方便铲除胶皮。2.对把手部分进行打磨,减轻重量。3.焊接滚珠卡槽,确保滚珠12mm高度。4.粘贴醒目反光纸,防止遗失。,孙口黄河大桥现场效果验证,轻松的插入胶皮之上,远离滚珠铲8块轨枕的距离,胶皮与轨底之间仍然存在8 mm的空隙,(图中白色的 为石笔做参照,且能上下晃动),孙口黄河大桥现场效果验证,当回放量超过380mm,滚珠铲效果良好,不受放散长度制约。,孙口黄河大桥现场效果验证,1.通过对新工具使用,有效的减少了放散的阻力,使钢轨处于

8、最大的自由状态,计划和现场数据吻合,整个区段的轨条应力均匀,从而杜绝或减少因应力而造成的胀轨或断轨现象。2.迅速有效的拉伸为放散节约了时间,作业人员可以利用这宝贵的时间充分提高线路质量,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安全撤离,不再冒申请延点施工的风险。3.该工具醒目,不存在遗漏的风险,确保了行车的安全。4.杜绝了人身安全隐患,避免了纠纷。5.该工具制作简单,且成本低廉,容易推广。,经济效益,QC小组在活动前后状态明显提高,通过开展此次QC活动,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工区职工整体技术水平,职工对QC活动有了深刻的认识,提高了职工对生产中疑难问题的自觉攻关意识。,巩固措施及今后打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立足于现场,进一步对取得的成果完善,并且争取在其他各车间推广,以便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围绕着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难点、疑点问题,立项攻关,服务于现场生产。,演示到此结束,敬请各位评委提出宝贵意见!,菏泽综合维修维修车间二工队QC小组,2013.03,感谢大家的支持 特别鸣谢菏泽南车间刘娟,尹利桥及尹鹏举等同志的大力支持,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