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承兑票据市场.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26242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9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承兑票据市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银行承兑票据市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银行承兑票据市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银行承兑票据市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银行承兑票据市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行承兑票据市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承兑票据市场.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的银行承兑票据市场,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票据市场在我国的发展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最初是企业作为一种延期支付的信用工具而诞生;1996年票据法正式实施,票据市场的各项功能逐步健全,步入了发展的初期阶段;2000年11月9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我国在上海开办了内地第一家专业化票据经营机构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标志着票据市场的发展进入了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的新阶段;2003年6月30日,“中国票据网”正式启用,为全国统一票据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平台。票据市场是我国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汇票的承兑、贴现、再贴现是目前我国票据业务的主要形式。,银行承兑票据市场,概念:以银行承兑票据作

2、为交易对象的市场即为银行承兑票据市场,银行承兑货票:在商品交易活动中,收货人为了索取货款而签发的,经银行承兑的汇票即为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最初是在国际贸易中运用的比较广泛。,银行承兑汇票的特点:安全性高付款来源由银行和出票人双重 保证 流动性强贴现、转贴现、再贴现、二级市 场上流通 收益性好,银行承兑汇票的风险,(一)企业虚构合同、伪造增值税发票、骗开银行承兑汇票、骗取贴现资金 表现:贴现申请人(收款方)与前手(付款方)之间无真实贸易背景,虚签交易合同,伪造增值税发票,对增值税发票进行挖补、粘贴、复制,达到骗开银行承兑汇票和骗取贴现资金的目的。,1997年12月1日实施的支付结算办法提出

3、将增值税发票作为真实贸易背景票据的判别标准,要求企业申办票据贴现时必须提供增值税发票复印件。2001年7月下发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切实加强商业汇票承兑贴现和再贴现业务管理的通知,再次提出贴现申请人须提供增值税发票等足以证明该票据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书面材料,并提出必要时贴现银行要检查贴现申请人增值税发票原件,进一步强化了增值税发票作为真实贸易背景票据判别标准的权威性。,银行承兑汇票的风险,(二)“克隆”汇票,以假冒真,与原汇票同时流通“克隆”票也是票据诈骗的手段之一。目前,伪造银行承兑汇票和各种“跟单材料”的分工非常精细,“克隆”的汇票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往往非常难以鉴别。,银行承兑汇票的风险

4、,(三)伪造印鉴,以假乱真(四)票据传递制度执行不严,导致传输环节有漏洞,票据运行中的风险类型,企业方面:道德风险(有意识地诈骗银行资金而使银行面临资金损失的风险。)资金投向风险(资金运行风险),票据运行中的风险类型,银行方面:融资性风险(企业不能提供真实的贸易背景,导致无法办理再贴现和贴现业务)票据流通各环节的风险承兑贴现、再贴现、转贴现(票据的流通),银行承兑汇票风险的来源,外部:企业和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监管层面的原因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不严格,银行承兑汇票风险难以有效控制。票据法规不尽完善,业务操作规章不详尽关于票据法律针对性不强,按乏可操做性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大多是针对银行,对企业的管理力度不够,银行承兑汇票风险的来源,内部:商业银行内控制度不严密商业银行利益驱使(银行铤而走险。),防范银行承兑汇票风险建议,完善票据市场、加强金融监管建立严密、科学、规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