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宏观处处长研究员谭炳才.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26955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宏观处处长研究员谭炳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宏观处处长研究员谭炳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宏观处处长研究员谭炳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宏观处处长研究员谭炳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宏观处处长研究员谭炳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宏观处处长研究员谭炳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宏观处处长研究员谭炳才.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宏观处 处长 研究员 谭炳才,推动“四年大发展”的关键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ompany Logo,珠三江改革发展纲要及其贯彻落实,主要内容,转变我省经济发展方式,Company Logo,一、珠三江改革发展纲要及其贯彻落实,2008年7月温家宝总理视察广东提出六个“新”字,(一)珠三江改革发展纲要出台背景,珠三角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处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内外环境,需要有新规划、新目标,引导这一地区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一)珠三江改革发展纲要出台背景及主要内容,部省联手国家阵容编制纲要,国家调研组分成17个调研小组,完成了15份专题调研报告,总字数超过10万

2、字。形成一份含金量高,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纲领性文件:解决结构、资源、动力、方式、改革、管理等问题。包括12章,共52节。全文近3万字。试验区和先行区5个,示范区8个,开发区11个,重要基地42个,重大项目63个,中心15个。,(一)珠三江改革发展纲要出台背景及主要内容,五大战略定位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使命定位)深化改革先行区(政治定位)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城市定位)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产业定位)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定位),(一)珠三江改革发展纲要出台背景及主要内容,中央给了长三角和珠三角两个相似的定位: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长三角改革发

3、展指导意见更注重宏观层面和综合性,珠三角纲要更注重具体性和实用性。长三角还有一个定位: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珠三角还有二个定位: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二)省委、省政府出台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决定,2009年4月11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动员会。随后作出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决定。珠三角“三步走”:即一年开好局,四年大发展,十年大跨越。,(二)省委、省政府出台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

4、020年)的决定,(二)省委、省政府出台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决定,到2012年,珠三角地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框架,基本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基本建成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宜居城乡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按照有关指标,到2012年,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00元(约折合11500美元),城镇化水平达到81.0%;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8岁;到2020年,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72500亿

5、元,力争赶上韩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000元,超过现在台湾地区水平,迈入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水平。,(二)省委、省政府出台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决定,广东自今年2010年2月启动有关评估考核。省规划纲要办牵头组织对珠三角9市和25个有牵头任务的省直单位进行了28项考核指标。认为过去一年,珠三角地区实施规划纲要工作成效明显。2010年5月26日全省贯彻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会议在深举行。2010年10月13日,广东省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现“四年大发展”电视电话会议在广州召开。,(三)推动四年大发展的主要措施,1.汪洋:推动“四年大发展”已进

6、入“爬坡越坎”的关键时刻。,广东“四年大发展”工作:“十大工程”包含,广东“四年大发展”工作:“十大工程”包含,Company Logo,二、转变我省经济发展方式,1.提出背景。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重大进展;2010年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也明确提出,加快经济方式转变是今年我省经济工作的核心和“头号工程”。,(一)经济发展方式提出背景、内涵及特征,1.提出背景。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

7、议指导思想中提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出五个坚持(基本要求、重要环节、工作抓手):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一)经济发展方式提出背景、内涵及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主线?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新要求。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重大举措。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途径。顺应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一)经济发展

8、方式提出背景、内涵及特征,经济发展方式 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质量、效益、生态平衡、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转变。衡量指标的全面化,2.内涵。,(一)经济发展方式提出背景、内涵及特征,3、特征。,持续化,(一)经济发展方式提出背景、内涵及特征,广东旧的发展模式存在“三个难以为继”,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是世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国内外发展形势要求广东要必须

9、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我省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转,而且必须加快转变才能摆脱局限,走上科学发展轨道。,1,2,3,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世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发展阶段的差异也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同。,2.广东旧的发展模式存在“三个难以为继”,要求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长期形成的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外延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在能源土地等资源制约突出和部分地市环境承载力接近极限情况下“难以为继”。产业和技术经济大而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生产方式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难以为继”。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发展模式在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环境中“难以为继”。,3

10、.国内外发展形势要求广东要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倒迫必须转变原有的发展模式;从国内看,沿海发达地区的迅速崛起对我省发展造成竞争压力。,1.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转变,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其核心是走高端化、高新化道路。其理论的依据是“微笑曲线”。,(三)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图1 微笑曲线图,27,“微笑曲线”的来源“微笑曲线”的来源。20世纪90年代初,素有台湾“IT教父”之称的宏基(ACER)

11、总裁施正荣先生根据价值链理论和产业发展的规律提出著名的“微笑曲线”理论。,27,十五年后产业支撑的重点通航产业:2010年2025年广东省航空产业发展规划形成初稿,在珠海、广州、深圳布局,到2025年产业达2000亿。全国十二五增加1000架通航飞机。,(三)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十五年后产业支撑的重点高铁产业:当前,中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快、系统最复杂的高速铁路体系。高铁技术虽然在日本和欧洲率先兴起。武广高铁牵动千亿元产业转移,形成“港粤湘鄂四小时经济圈”。中国南车轨道交通车辆修造基地建设项目在江门市新会区正式动工了。中国南车集团公司合作。,(三)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

12、重点,十五年后产业支撑的重点造船产业:珠三角区域有望依托中船集团,在广州重点建设中船龙穴造船基地,在中山火炬开发区建设造船基地,在珠海高栏港经济区规划新建船舶和海洋工程基地。在2020年前打造产能千万吨级的世界级大型修造船基地和具有现代化技术水平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目前正在制订广东省船舶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三)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十五年后产业支撑的重点石油产业:现状看:茂名石化1350万吨炼油、湛江东兴800万吨炼油、广州石化1300万吨炼油、惠州大亚湾1200万吨炼油,使广东现有炼油能力达到4650万吨,离2010年全省炼油达6500万吨每年的目标仅是一步之遥。国内三

13、大石油巨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也全数入粤。,(三)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十五年后产业支撑的重点火箭产业:我国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将落户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基地全部建成后总投资将超过100亿元,总建筑面积将超过10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具备大型新一代运载火箭年产12发的组批生产能力。,(三)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2.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内外需联动转变,突出扩大内需。扩大内销市场。加快推进城镇化。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促进投资合理增长。力促外经贸稳定发展。,(三)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3.在要素结构上,

14、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自主创新、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推动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提升省部省院产学研合作水平。推进高新区和专业镇建设。优化自主创新环境。,(三)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4.在目标结构上,突出改善民生,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关键是提高居民收入和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完善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就业、就学、就医、住房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5.在动力结构上,突出体制机制创新,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境的改革。建立保障科学发展的考评制度,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化财政和投融资体

15、制改革,进一步发展完善重要要素市场。,(三)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新情况新特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与过去相比,“十二五”最新变化是我省已处在全新的发展阶段,最大的特征是谋求经济社会的深刻转型,即实现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向低碳、从强国向富民的三大转型。“十二五”时期我省发展新变化新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六方面:,(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新情况新特征(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更科学、更包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指导我国“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思想。国家主席胡锦涛分别在200

16、9年11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上和2010年9月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倡导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新情况新特征(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更科学、更包容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包容性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它涉及平等与公平的问题,包括可衡量的标准和无形的因素。,(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新情况新特征(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更科学、更包容从根本上来说,包容性增长和科学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实现更加全面、均衡的发展,才能使得经济的增长和

17、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进行,这才是发展的目的,这样的发展才是真正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继承和升华。,一、当前广东处在全新的发展起点上(二)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更强、更多元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总量连续22年居全国第一,实现年均13.6%的高速增长,这主要是依靠出口和大规模投资。外向型经济一直是我省经济的重要支撑。进一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把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从外向带动转向内外需并举上来,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上来,使增长动力更加协调、更加多元化,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一、当前广东处在全新的发展起点上(二)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更强、更多元一方面要把投资增长更

18、多与扩消费、惠民生结合起来,把增加消费需求作为主要的着力点,重点扩大信息、服务、旅游、汽车、住房等消费市场,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要积极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三)调整经济结构的手段更从容、更主动产业转型升级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建议已经确定了“十二五”时期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省已制定出台了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总体规划,提出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培育广东现代产业500强项目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抓手,以构建六大主体产业

19、和八大载体为主要任务,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广东服务”的转变。,(三)调整经济结构的手段更从容、更主动我省对经济结构的调整显得更从容、更紧凑。从容指的是心态,就是要坚定在“十二五”期间必须基本完成产业结构调整的信心,不然会错失机遇,延误产业现代化的良机。紧凑指的是工作方式方法,要求突出重点、轻重有度、节奏紧凑。,(三)调整经济结构的手段更从容、更主动广东战略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倾斜。近期重点突破: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半导

20、体照明三大产业。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型显示、新一代通讯产业、电子元器件产业。,(三)调整经济结构的手段更从容、更主动广东“一区三带(珠三角优化产业区、粤东重点产业带、粤西重点产业带和粤北生态带)”布局。发挥产品优势,改造升级优势传统产业:家电、纺织、服装、建材、食品等与百姓衣食住行相关的优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实现传统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三)调整经济结构的手段更从容、更主动经济发展服务化服务经济是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变的一个必然阶段。目前广东已进入了后工业时代,这一时期是从以工业经济为主转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极好时期。广东必须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21、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提高传统产业与企业的竞争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优路径是优先发展服务经济,推动经济的服务化。,一、当前广东处在全新的发展起点上(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力度更大、面更宽前十一个五年规划主要是注重经济的增长,完成财富的积累,后面的规划主要是解决社会矛盾和提升生活质量。重点任务:发展方式的转型、收入分配公平、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等诸。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公共需求变化为主线的社会体制改革、以政府转型为主线的行政体制改革、以推进文化创新为主线的文化体制改革等。,(五)推动发展的政策的着力点更普惠、更为民

22、改革开放30年,广东充分运用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一跃成为了全国第一大经济体;2008年底出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又赋予了广东“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特权。据统计,2009年至2010年5月只1年半时间,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培育更多区域增长极,国家批准了长三角、海西经济区、环渤海湾、北部湾、滨海新区等14个区域发展规划,数量几乎是过去4年的总和。,(五)推动发展的政策的着力点更普惠、更为民根据科技部2009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江苏综合创新能力跃至第一位,广东跌出了前三。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显示,江苏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首次超越广东,位居第三。据刚刚

23、发布的中国知识产权指数报告显示,广东已从去年的位居“2009年中国知识产权指数综合排名”第一位陡然下滑到了今年的第三位。,(五)推动发展的政策的着力点更普惠、更为民重点: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着力解决分配收入不公、城乡差距过大、矛盾纠纷激化等诸多的社会转型中出现的问题。,(六)推动区域发展的方式更协调、更联动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我省出台了东西北振兴规划和加快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发展的三个指导意见。珠三角做优做大做强,发挥其龙头带动、产业辐射引领的作用。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我省区域划分珠三角板块、沿海板块和山区板块,对三个板块实施不同的发展策略,实行差异化考核。考虑将阳江、

24、清远划入珠三角板块。,1.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以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LED)等三大产业作为突破口,加快培养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电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汽车、船舶、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优化提升优势传统产业,扶持培养现代农业;坚持节能减排节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以现代产业500强项目建设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抓手,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速,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五)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措施,广东进入发达经济的初级阶段,2009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3908159亿元,人均GDP40748元,折

25、合接近6000美元,达到5965美元。广东进入发达经济的初级阶段。我国全年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09年我国人均GDP3711美元,世界排名96位。我国现代化发展水平世界排名70位。,2.全面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完善消费信贷等政策,扩大住房、汽车消费,加快培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旅游休闲等消费热点;深入推进“广货全国行”。深入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以“新十项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力促外经贸平稳发展和转型升级,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产品扩大出口;深度开拓美欧日等传统市场,加大力度开拓

26、东欧、中东、南美、东盟、北非等新兴市场。,(五)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措施,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深化省部省院产学研合作,提升发展高新产业园区,完善制度设计和环境,建设自主创新人才高地,促进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构建高效开放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我省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单一创新向多元创新转变。,(五)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措施,4.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开展以缓解和缩小收入差距为目标的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切实提高

27、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构建稳定的劳资关系,建设财产性收入的体制基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统筹协调城乡发展。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四)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措施,5.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境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完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行大部制改革;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深化所有制改革,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支持行业龙头优势企业兼并重组;深化财政和投融资体制等改革;深化价格改革,加快推行阶梯式水价、电价。,(五)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措施,改革的目标,高层,中高层,中低层,社会底层,该不该提高个税起征点?,5.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境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建议两个比重、两个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五)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措施,Thank You!,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