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问题与对策浙江校本教研工作策略的思考.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29888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30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展问题与对策浙江校本教研工作策略的思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进展问题与对策浙江校本教研工作策略的思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进展问题与对策浙江校本教研工作策略的思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进展问题与对策浙江校本教研工作策略的思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进展问题与对策浙江校本教研工作策略的思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进展问题与对策浙江校本教研工作策略的思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展问题与对策浙江校本教研工作策略的思考.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进展 问题与对策 浙江校本教研工作策略的思考,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张 丰 二OO七年十一月,2004年1月关于建立和健全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意见2004年11月 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巡礼“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论坛2005年4月校本教研工作的台州会议2006年5月校本教研工作的绍兴会议2007年11月校本教研工作的温州会议,工作进展的回顾,纵向,首批校本教研示范校评比第二批校本教研示范校评比第三批校本教研示范校评比,让火星燃成火把,全国“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基地”的区域推进全省各地的响应与行动,工作进展的回顾,横向,温州市台州市杭州下城杭州余杭嘉兴市,让荒漠变成绿洲,衢州市杭州萧山

2、绍兴越城宁波奉化丽水莲都,行政推动 指导深入 循级递进 成果纷呈研究推动“教研活动策划”“教研组建设”特色研训一体的运作模式农村教研的嘉沪行动教育研修“课例研究”特色,欠发达地区校本教研的探索有效的教研与有效的科研校本教研“文化战略”,研究线活动线,工作进展的回顾,2007,将珍珠串成项链,“区域推进校本教研”浙江省第三批校本教研 主题征文活动(2-9月)示范校评比(3-10月),教研队伍建设 首期教研员培训(调研策划集中研修作业互动智慧提炼)唤醒教研员的工作智慧教研员培训的调研与策划,浙江省第三届校本教研工作研讨会(温州平阳11月)全国会议的传达基层经验的交流协作研究的启动示范学校的表彰教研

3、活动的策划,全国校本教研会议精神 的消化与传达(5-6月)承前启后 追求课堂教学的真正改进,前期探索的 总结研究,当前校本教研工作的 现状调研(6-9月)推进校本教研的进展 困难与对策,“区域推进校本教研”协作研究的启动(6-11月)协作研究课题研究方案,校本教研实践模式研究,校本研修的活动策划与制度建设,意识到校本教研的重要性,但对校本教研内涵的理解有些模糊,望文生义地理解多,切入本质地思考不多;响应校本教研,开展活动与改革,但却是“博大箩筐,都往里装”,只要是场所移到学校的活动都作为校本教研,而“立足学校”这一机制变革却被忽略;对教师研修提出许多具体要求,但考虑教师工作特点不够,在工作体系

4、,组织机制以及评价等未行改革的情况下的简单“加法”,可能反是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现象,存在问题的分析,管理过度,指导不够竞争过烈,合作不够需求过大,资源不够务虚活动过多,真实成效不够教师负担过重,精力时间不够研究定位过高,实践促进不够,机制,存在问题的分析,第四届全国校本教研研讨会精神,聚焦课堂教学改进 关注教师成长机制 改变学校组织文化 系统组织全面推进,推进策略的思考,浙江校本教研工作推进的策略,业务管理与教师教育的双重视野 区域教研与学科教研共同体现校本精神 把握教师研修形式的层次性特点 垂直与项目基地“双路推进”,推进策略的思考,校本教研推进策略业务管理与教师教育的双重视野,校本

5、教研制度建设不仅要关注教师素质和教研活动效益的提高,还要紧扣教育教学工作系统,建立科学有序的教学业务管理机制。只有把校本教研和学校教学业务管理结合起来,从机制层面引导学校和教师重视教学研究,并以此来改进教学业务工作,才能将教师素质提高转化为教学效益,校本教研才能可持续地向前发展。,推进策略的思考,事务性 过程性 建设性 发展性学籍学分管理 教学计划执行 教学改革课题 教师业务管理 教学后勤服务 教学常规管理 课程资源建设 校本师资培训 调度组织考务 教研组管理指导 学生学习指导 评价分析与教学指挥 组织职能 调控职能 研究职能 培养职能,学校教学业务工作体系的重构 校本教研组织机制的改革,校本

6、教研推进策略区域教研与学科教研共同体现校本精神,以学校为出发点“校本”精神区域教研与学校教研的互补促进。区域教研要从促进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的角度来策划。区域教研的水平可以从学校教研的面貌来衡量。学科教研中的校本精神:各学科均要研究与普及课堂研究技术,树立教研活动的策划意识,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同时要研究教师学习团队建设问题,配合综合线通过培训指导和评估等形式加强教研组建设。,推进策略的思考,校本教研推进策略把握教师研修形式的层次性特点,反思当前教师研修活动的效率,推进策略的思考,教师培训的反思:我们的老师缺什么?,教研活动的反思:怎样让老师真有收获?,课题研究的反思:为什么做课题成效不显?

7、,教师知识的结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拓展性知识,未接受过师范教育的老师,系统师范教育后的老师,实践性知识的学习机制?,传统教研活动 的合理机制,内容实用,贴近实际,切合教师水平现场体验,灵感交流,易于模仿迁移角色自由,话语主动,便于真实参与,为什么老师喜欢教研活动?,传统教研活动的问题剖析,为什么有些教研活动效果平平?,重展示,轻研究,缺乏问题意识重预设,轻生成,错失研究时机重接受,轻参与,流于单向授递重模仿,轻机制,关注表面处理重“输血”,轻“造血”,忽略学会学习,教师研修的层次性,教学过程管理,让教师心中有 规 则,让教师手上有 技 术,让教师脑中有 智 慧,落实教学常规

8、,提高教学技能,促进专业素养的进步,教研活动,教育行动研究,教师研修形式,让教学过程管理也成为教师的研修,教学过程管理的目标 就是改进质量的形成过程,让我们剖析质量的形成机制,层次一:改进教学过程管理,从教师需求出发 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教研活动的组织策划 反映的是教师教学研究的智慧,让我们分析有效教研活动的特征,层次二:教研活动的组织策划,教师研究不同于专业研究 要让教师做可能的 有意义的研究,层次三:教师行动研究的开展,从问题到建议 是教师研究的关键特征,校本教研推进策略垂直系统与项目基地“双路推进”,将推进校本教研纳入教研系统常态工作团结“志愿军”,先行探索加强交流与指导 基地推进为系

9、统推进培育典型,推进策略的思考,浙江校本教研推进的主要着眼点,组 织 机 制 教学过程管理 工作机制 教 研 活 动 教育行动研究 评 价 机 制 支 持 系 统,课堂研究技术的研究与普及教学过程管理的改进,教师评价的变革,区域推进的制度建设教师学习团队的建设教研队伍的能力建设(四级队伍),教学改革活动的策动与管理,学校业务工作机制的改进,推广教师研修活动的策划,推进策略的思考,谢谢!,电 子 信 箱:jyszfzjedu.org会议资料上传在 www.zjjys.org,让教学过程管理也成为教师的研修,教学过程管理的目标 就是改进质量的形成过程,让我们剖析质量的形成机制,层次一:改进教学过程

10、管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质量的形成过程,教学准备,教学现场,学习评价,课堂教授,学习指导,课堂学习,作业复习,学习实践,生活体验 心理健康与思想品德的形成,学习愿望动机,学习体验,学习心理调控,学科知识与技能的习得学习方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学习积极性与学习能力的进步身心健康发展与社会能力的成长质量的反映,学校教学过程管理的内容,课程教学计划的执行与管理集体备课与备课管理改革课堂教学的视导 研究与改进作业管理与作业改革学习方法指导与学习心理辅导学习评价改革与考试命题研究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指导,让教学五认真从精神号召走向行为落实,备课管理与集体备课,学校备课管理中的问题 备课要求过于

11、划一,重形式,轻思考 教案检查流于表面,看数量,不看内容 备课活动疏于指导,备课能力和效率止步不前,备课管理的改进 备课管理要与教学检查相结合 备课要求要因人而异,讲求实用 重视教案的形成过程,加强备课的指导 要促进意在改进教学设计的反思活动 改善备课管理双方的角色关系,集体备课的开展与发展 出于“减负”目的的合作编写教案 以学会备课为目的的教法研讨活动 为适应具体问题而促进个性化备课 以解决教学问题为目的的专题研究,课堂教学视导 研究与改进,学校课堂教学研究与管理中的问题 检查有,但评论多,研究少重展示,轻研究,缺乏问题意识重预设,轻生成,错失研究时机重接受,轻参与,流于单向授递重模仿,轻机

12、制,关注表面处理重“输血”,轻“造血”,忽略学会学习,作业管理与作业改革,关注作业的有效性 功能单一 操作形式单调 评价方式落后 要求缺乏层次 作业布置随意,关于作业有效性的分析视角 作业的性质 作业意图的传达 作业难度 作业的可接受量 作业练习的场合与背景 不同认知特点的学生的作业的合理作业,作业过程的优化 常规作业的选择与布置 创意作业的优化设计 发挥作业评改的诊断反馈作用,学习方法与学习心理的指导,学生辅导的现实状况 注意基于习题训练的知识补课 忽略学习体验与学习心理的调节与辅导 疏于学习方法的指导,当前基层开展学习指导的现状,老师研究教本知识多,研究学生特点少 研究表达技法多,研究学习

13、规律少 深入研究 分散自发地指导有,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少 有力的工作机制 依靠纪律规约和道理说教的多,参与式活动少 科学有效的活动 随机开展的有,有针对性的体现年龄特点的少 循序渐进的主题系列,小学阶段学习指导的目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乐趣与学习信心;形成正确的学习观点,既能认识学习的乐趣,又能理解学习活动的艰巨,从而建立起正确的时间观和劳逸结合的思想;建立学习规范,理解并逐步达到各学习环节的学习要求,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观,能正确对待自身缺点,及时反思改进;在掌握传统学习方式的基础上,体验并掌握综合性学习的基本要求,能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学习,主动学习,初中阶段学习

14、指导的目标,了解初中学习要求,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生活;了解各门课程的学习特点,熟悉学科学习导向与测验的趋势,克服学习与复习中的盲目性,切实提高应试能力进一步建立学习规范,提高各学习环节的把握能力和效率,培养起事后及时反思、分析、调整的习惯;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会合理调节学习心态,预防并克服学习心理上的困难;体验综合实践活动,掌握探究学习等基本方法;学会自己订立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活动。,九年级的复习方策,基础性阅读,知识整理扫描式训练,诊断问题针对性突击,查漏补缺适应性操练,积累经验调节性整理,复述回忆,学业评价改革与考试命题研究,学业评价的三种模式 常规参照的选择性评价 目标参照的水平性评价

15、个体发展参照的发展性评价,学生学业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过多地采用常模参照评价模式,对所有学生的各学习阶段都采用选拔意义的评价策略,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以失败的、被淘汰的体验面对学习。评价技术限于对即时的学科的知识掌握的评价,而对通用的学习能力的评价显得捉襟见肘,从而导致学校教学只是关注在纸笔测验中能够显性的结果,而忽略了一些可能影响学生一生的隐性的能力的发展。,当前学生学业评价中的突出问题,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仅仅停留在理论讨论,而实践层面以纸笔测验为惟一方式,导致应试训练的逐渐成熟,以及随之出现的简单地以应试训练替代本质学习的“过度学习”现象的泛滥 被动地认识考试,应对考试的老师多

16、,主动地驾驭评价,运用评价改善学生学习状况的老师少,再加上学校对于评价结果的过度运用,使得老师的教、学生的学和考试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脆弱,师生的教学常常为考试所“振荡”。,评价结果的过度运用,(1)无视学生基础与心态的滥用。(2)无视学习阶段的过频过密地运用。(3)强调单一以纸笔测验成绩为依据的常模参照评价活动,明显削弱了其它学习目标的要求和评价。(4)由于甄别功能在操作上的简易和加强,评价的其他功能无意间被削弱了,尤其是教育与改进功能的萎缩,甚可使评价沦为束缚和压抑学生的工具。(5)片面缩小常模参照的样本规模。,改进学校学业评价的措施,研究与实施过程性评价学会分析与运用评价结果在命题实践中提高

17、教师的教学素质,从教师需求出发 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教研活动的组织策划 反映的是教师教学研究的智慧,让我们分析有效教研活动的特征,层次二:教研活动的组织策划,有效教研活动的观察视角,研究主题和形式的针对性 活动过程的可参与性 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设性 研究主题的连续性与渐进性 关注过程的生成性 理论结合实践的指导性,教研活动策划组织的方法 形势背景的分析与教师需求的调查 活动环节的策划与教师参与点的设计 预设与生成:教研活动的准备与调控 行为跟进:教研活动的延伸,教研活动的准备活动过程的基本结构体现主题的研讨引子促进互动的参与性作业承载信息的文本资料促进“生成”的预案场所、环境与条件,基于策划的

18、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的主持调控技术唤醒技术传达技术聚焦技术对话技术铺垫技术生成技术,现场点评与小结;有结构意义的追问与记录;随时思考与随手笔记;记录、整理与再研究。,教师研究不同于专业研究 要让教师做可能的 有意义的研究,层次三:教师行动研究的开展,从问题到建议 是教师研究的关键特征,有效研究的特征针对性建设性学习性实践性资源性,教师研究的三种形态“研究态”在整理中思考日常渗透的自觉研究在案例中反思基于教育事件的主题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寻求问题解决的探索,在合作教研中共同进步,在案例中反思讲述教育故事(经历过程的白描)案例分析(明确问题指向)实践反思(突出教育教学行为的自觉内省),在行动中研究问题的

19、筛理调查与归因问题的对策设想与行动计划 伴随着“持续反思”的“行动”反思、总结并形成建议,环节一:问题的筛理调查与归因,问题1:我们遇到的是什么问题?问题2:该问题主要有哪些方面的表现?问题3:该问题是普遍性问题还是特殊性问题?问题4:出现这个问题的可能原因是什么?问题5:各个原因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吗?问题6:该问题对教育教学可能有何影响?,环节二:问题的对策设想与行动计划,问题1:研究试图改变教育教学的哪些方面?问题2:其中最值得探索的是哪些方面?问题3:以往工作和研究中是如何解决该问题的?问题4:最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可能办法?问题5:研究的阶段策略如何安排更为合理?问题6:实施中可能会遇到

20、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环节三:伴随着“持续反思”的行动,问题1:行动效果如何?是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其中关键因素是什么?问题2:行动措施是否具体可行?问题3:行动中有无意外变化和干扰?如何排除?问题4:行动背景有无变化?这对行动有无影响?问题5:行动结果有无出乎意料?有哪些新生成?问题6:行动措施的背后有无机制的突破?,环节四:反思、总结并形成建议,问题1:研究初期对问题的界定是否明确?问题2:行动措施是否取得预期效果?实际操作性和可推广性如何?问题3:需要对建议作哪些完善与修改?问题4:资料收集与记录是否真实全面?资料的分析与解释是否恰当?问题5:研究的可信度和说明力(效度)如何?问题6:本项研究有哪些局限?还有需要进一步 探索的问题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