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学基础.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30762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PPT 页数:207 大小: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色彩学基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7页
色彩学基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7页
色彩学基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7页
色彩学基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7页
色彩学基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色彩学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色彩学基础.ppt(2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色彩学基础,目 录,第一章 色彩学基础1.1 色彩的生成1.2 色彩的分类和命名1.3 色彩的混合1.4 色觉与色觉理论1.5 色彩的错视1.6 色彩的易见度1.7 色彩的心理现象1.8 色彩对比与色彩调和,1.1 色彩的生成,可见光谱:,1.1 色彩的生成,可见光的波长范围:380 nm 780 nm 红 橙 黄 绿 青 蓝 紫 630 600 570 500 450 430 380 780 630 600 570 500 450 430固有色物体在日光照明下所反射出来的色色彩(颜色)是主观量而非客观量。,产生物体色的条件:人眼+光+反射(吸收),物 体,光,1.2 色彩的分类和命名,1.2

2、.1 非彩色和彩色 色彩可分为非彩色和彩色两大类。非彩色指白色、黑色和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白黑系列由白色渐渐到浅灰,再到中灰,再到深灰,直到黑色。纯白是理想的完全反射的物体,其光反射率等于1;纯黑是理想的无反射的物体,其光反射率等于0。愈接近白色,明度愈高,反之,愈接近黑色,明度愈低。,图1-1 白黑系列,1.2.2 色彩的属性,色彩的三属性:色调、明度、彩度 色调:色别、色的相貌。如:红、橙、黄、绿、青、蓝、紫,色调主要决定于光的波长。,色彩的三属性:色调、明度、彩度 色调:色别、色的相貌。如:红、橙、黄、绿、青、蓝、紫 色调主要决定于光的波长。明度: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 黄色调的明度最高,

3、紫色调的明度最低,明度主要决定于物体反射率的高低。,色彩的三属性:色调、明度、彩度 色调(色相):色别、色的相貌。如:红、橙、黄、绿、青、蓝、紫 色调主要决定于光的波长。明度: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 黄色调的明度最高,紫色调的明度最低 明度主要决定于物体反射率的高低。彩度(饱和度):色彩的纯洁程度,彩度主要决定于物体反射率光谱选择性。,色彩的三属性:色调、明度、彩度 色调(色相):色别、色的相貌。如:红、橙、黄、绿、青、蓝、紫 色调主要决定于光的波长。明度: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 黄色调的明度最高,紫色调的明度最低 明度主要决定于物体反射率的高低。彩度(饱和度):色彩的纯洁程度,彩度相同,明度下降

4、。,1.2.3 色彩立体与色相环,色彩立体,1.2.3 色彩立体与色相环,色相环,1.2.4 色彩的命名,1、色彩的系统命名法(1)消色类的系统命名规则 由白、灰、黑等一系列中性非色彩构成的色彩称为消色,其命名规则为:色名=色调修饰语+消色基本色名色调修饰语分为带红的、带黄的、带绿的、带青的、带紫的。消色基本色名分为五个等级,即白色、明灰色、灰色、暗灰色、黑色。,图1-3 明度及饱和度修饰语的示意图,1、色彩的系统命名法,(2)彩色类的系统命名规则彩色命名规则为:色名=色调修饰语+明度及饱和度修饰语+彩色基本色名 彩色基本色名:红、黄红、黄、黄绿、绿、青绿、青、青紫、紫、红紫10种色彩。色调修

5、饰语一般不能修饰该色调的相反色和相同色调的基本色名。例如,带红的青色是不存在的,带红的红色也是不合理的。,2、色彩的习惯命名法,(1)以植物的花、茎、叶以及果实的色彩来命名,例如玫瑰红、草绿、荷叶绿、橄榄绿、苹果绿、橘红等。(2)以动物的特色来命名,例如鹅掌黄、蟹青、孔雀蓝等。(3)以自然界中的天、地、日、月、星辰、山水、矿石、金属的色彩命名,例如天蓝、土黄、月灰、水绿、银灰、石绿、翠绿、铅白、石青、石绿等。(4)以染料或颜料色的名称命名,例如靛青、甲基红等。(5)以形容色调的深浅、明暗等形容词命名,例如朱红、蓝绿、紫灰、明绿、暗蓝、鲜红等。(6)其他以习惯称呼的色彩名称还有酱色、肉色等。,3

6、、染料的命名,学名:在染料工业中可根据其化学结构对染料进行系统命名;商品名:从色彩学和实用性讲则通常使用之。初期,以其颜色直接命名,如直接朱红、孔雀绿、碱性品红、荧光黄等。商标牌号代替了染料名称,例如凡拉明蓝、阴丹土林蓝等。,3、染料的命名,我们国家早在1965年就开始试行染料产品名词命名草案,以后又多次予以完善。一般将染料名称:冠称、色称、字尾。冠称表示染料根据应用方法或性质分类的名称,如直接、还原、可溶性还原、不溶性偶氮、分散、阳离子、活性、硫化等。色称统一规定三十余个:嫩黄、黄、深黄、金黄、橙、大红、红、桃红、艳红、玫瑰红、品红、红紫、枣红、紫、翠蓝、湖蓝、蓝、深蓝、艳绿、绿、深绿、黄棕

7、、红棕、棕、深棕、橄榄、橄榄绿、草绿、灰、黑等。字尾用英文字母表示染料的色光、形态、特殊性能和用途等。,4、色谱表示法,色谱表示法是一种以基本色分量来表示色彩的方法。以某些颜料为基本色调并按一定比例和形式编排后,组成一个含有一定数量的色块并有规律排列起来的色彩图样,就称为色谱。色谱中的每一块色彩都能标出各种基色的含量,还能给多数色彩冠以人们所理解及接受的习惯名称。色谱是一种最通俗易懂,并能以实际色块作参考色样的最直观的表色法。,(1)普通色谱,1957年中国科学院曾出版过一部色谱。色谱分彩色类和消色类两部分,彩色部分用罗马字到来代表黄、橙、红、品红、紫、蓝、青、绿等8个基本色。表1-1是普通色

8、谱中的黄与橙两基本色的配合。在图中每一基本色由浅至深分为7个等级,在图中,编号11亮度最大,77亮度最低。消色部分从最亮到最暗分成14个等级。彩色和消色两部分共计1631个色彩,其中625个色彩已命名,其余的色彩以数字符号表示。,表1-1 普通色谱中黄与橙配合形成的色块,(2)染料和涂料色谱,(a)染料和涂料制造厂家的色卡色卡简要介绍单一染料的颜色,应用方法及性能,浓度范围很窄。例如:上海染料工业公司对属下染料厂生产的染料品种定期按活性、直接、分散、还原、硫化、阳离子、酸性等分别制有产品样本,一旦替代的产品出现后又随即予以补充或另制新样本。上海油墨厂等生产染色用涂料或印花用涂料的厂家均按其所适

9、用的范围制有样本供生产厂家使用。,(b)商业外贸企业用色样卡 为了使本企业销售的纺织品颜色丰富多彩,而又不至于杂乱无章,故制有专门的色卡,一般按棉、毛、麻、丝、化纤分类,每一类色卡编有序号数量在80100不等,当委托生产厂家生产时提供色样,即配色中的目标样,厂家按此提出染色或印花配方。,(c)生产企业使用的色谱 不同行业色谱一般附有染色处方和染色方法,所用染料类型、色牢度等,根据行业不同所制成的色谱有针织布样、印染布样、染纱样、散毛或散化纤色样等。全国印染行业情报中心曾发行过一套DF色卡,其中棉和涤棉色卡各有210个色号,配有工艺及处方。,(c)生产企业使用的色谱 很多企业或专业公司也各自制有

10、色样卡,一方面避免重复劳动,同时也是对以前工作的总结和积累。上海卢湾科技开发公司曾发行一套针织的染色色卡,共有“涤棉混纺、交织物色卡”、“棉-还原、硫化、直接、冰染料色卡”、“棉-活性染料色卡”、“脂纶-阳离子染料色卡”四种,每种有色谱105个,都有染料配比处方,助剂用量等。染色工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较好,对机织和针织物染色均有参考价值。,苏格兰制的Paisleg花呢外套的图案和缝接的缝纫线有不少于10000种色彩样。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染料分部(ICI)出版了用非荧光耐光颜料所得到的最鲜艳的颜色而印制的色样。这些色样有1379块,按顺序分为12种卡片,每只卡片通过用20种中性灰色滤色片覆盖后共

11、可得到27580种不同的颜色。ICI颜色图谱主要应用于纺织工业,其颜色排列按简单的字母数字规律。任何人员都能用图谱确定所需颜色。,(d)ICI 颜色图谱,(3)印刷色谱,印刷色谱是一种印刷用系列的色彩标准,分为四色印刷色谱和专色混色色谱两种。(a)四色印刷色谱 采用四色油墨黄、品红、青、黑,以不同的网点面积百分比套印叠合,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组成。四色印刷色谱可分为三色色谱和四色色谱两类。三色色谱三色油墨:黄、品红、青,网点面积:0、10、20 100 等11个等级。三原色组成的印刷色谱:111111=1331种。,四色色谱 在黄、品红、青三色色谱的基础上,再铺上0100 的黑色平网,形成133

12、111=14641个不同色彩色块的四色印刷网纹色谱。也有采用黄、品红、青的网点面积0、10、30、40、50、60、80、100等8个类型,黑色采用20、40、60三个层次的网点面积,组成共计8 8 8 3=1536种不同色彩色块的四色印刷网纹色谱。,(b)专色混色色谱,专色是一种已经混合好的彩色油墨,如明红、草绿等,很多专色无法用四色油墨再现出来。专色混色色谱:一套标准原色油墨,按照不同的混合比例产生各种各样的色彩色样,每一个色样都标有表示原色混合比例的标号,以便人们用三原色油墨调合出各种色彩的专色。国际上现在普遍采用美国潘通公司的Pantone配色系统(简称PMS)。目前,PMS使用15种

13、标准的基本色,配制出1000种专色。在色谱中每一个色彩组成成分用一个标号标定。印刷色谱制作的变数:油墨、纸张、印刷工艺等,因此,有条件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使用的原材料、生产工艺、设备条件等,制作自己专用的印刷色谱,使其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4、奥斯瓦尔德色彩空间,色相环,4、奥斯瓦尔德色彩空间 色调(1-24 编号),2 5 8 11 14 17 20 23黄 橙 红 紫 蓝 蓝绿 绿 黄绿,明度(8 级)a c e g i l n p含白量 89.0 56.0 35.0 22.0 14.0 8.90 5.60 3.50含黑量 11.0 44.0 65.0 78.0 86.0 91.1 94.4

14、 96.5色彩表示法:色调号 含白量 含黑量 纯色含量 C=100-含白量-含黑量例:14 p l 指色调是 14 的蓝,含白量为 3.5%,含黑量为 91.1%,蓝的含量为 5.4%,奥斯瓦尔德色空间,奥斯瓦尔德系统的等色相三角形,奥斯瓦尔德色彩立体的不足 在于用三角形把色彩限制了,新的、更饱和的颜料发现后在图上难以表示出来,并且色彩的分级也是不符合视觉心理的。,5、孟塞尔色彩系统,孟塞尔色彩空间系统包括色彩图册、色彩立体模型和色彩表示说明书三个部分。色彩图册包括两套样品,每一色彩样品的尺寸大约是1.8 cm 2.1 cm。有光泽样品:共包括1450块色彩样品,附有一套由白到黑共37块中性色

15、样品。无光泽样品:由1150块色彩样品、32块中性色样品组成。,5、孟塞尔色彩系统 色调(H),R YR Y GY G BG B PB P RP 红 黄红 黄 绿黄 绿 蓝绿 蓝 紫蓝 紫 红紫,饱和度(C),10 9 8 7 6 5 4 3 2 1 0白 灰 黑,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中性色 彩色 饱和色,明度(V),Munsell 空间,Munsell 色相环,Munsell 色彩系统的饱和度分布,Munsell 标号:彩色 H V/C,孟塞尔色彩立体示意图,Munsell 标号:彩色 H V/C,Munsell 标号:彩色 H V/C 例:5 Y 8/8,低彩

16、度 N V/(H,C)例:N 8/(Y,0.3),中性色 N V/例:N 8/,图1-9 明度为5 时的水平剖面,1.3 色彩的混合 1、三原色 原色 色彩的基本色,是能混合任何色 彩的母色;即原色用可以混合产 生出不同色调、不同明度、不同 彩度的任何色彩。三原色可分为:色光三原色:红、绿、蓝。色料三原色:品红、黄、青。,色光三原色:红、绿、蓝。,色料三原色:品红、黄、青。,1.3 色彩的混合 2、色光混合,色光混合,格拉斯曼色彩混合定律,1.人的视觉只能分辨色彩的三种变化:明度、色调、饱和度2.在由两个成分组成的混合色中,如果一个成分连续地变化,混合色的外貌也连续地变化。补色律:每一种色彩都

17、有一个相应的补色。如果某一色彩与其补色以适当比例混合,便产生白色或灰色;如果二者按其他比例混合,便产生近似比重大的色彩成分的非饱和色。中间色律:任何两个非补色相混合,便产生中间色,其色调决定于两色彩的相对数量,其饱和度决定于二者在色调顺序上的远近。,格拉斯曼色彩混合定律,3.色彩外貌相同的光,不管它们的光谱组成是否样,在色彩混合中具有相同的效果。换言之,凡是在视觉上相同的色彩却是等效的。代替律:相似色混合后仍相似。如果色彩A=色彩B,色彩C=色彩D,那么:色彩A+色彩C=色彩B+色彩D,格拉斯曼色彩混合定律,代替律表明:只要在感觉上色彩是相似的,便可以互相代替,所得的视觉效果是同样的。设A+B

18、=C,而 B=X+Y,那么A+(X+Y)=C。这个由代替而产生的混合色与原来的混合色在视觉上具有相同的效果。根据代替津,可利用色彩混合方法来产生或代替某种所需要的色彩。色彩混合的代替律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定律,现代色度学就是建立在这一定律基础上的。4.混合色的总亮度等于组成混合色的各色彩光亮度的总和。这一定律叫做亮度相加律。上面所说的格拉斯曼色彩混合定律是色度学的一般规律,适用于各种色彩光的相加混合。但这些规律不适用于染料或涂料的混合。,1.3 色彩的混合 3、色料混合,色料混合,补色的定义,对色光:凡两色光相混合后能得白光的,此两色光即互为补色;如:青色光 红色光对色料,凡两色混合后成为黑色者,

19、则此两色即互为补色。如:品红 绿;红青;黄蓝紫 补色原理对于指导调色(色的混合)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如欲调纯度较高的鲜艳色,不应该选择带有补色关系的色,以避免所得色带灰黑成分;反之,若要适当降低某色的鲜艳度,则可混合适量的补色。,1.3 色彩的混合 4、中间混合,色的空间混合的条件,(1)混合色必须是细点、细线,且呈密集状并列。点、线愈细、愈密,混合效果愈明显;(2)色空间混合的效果与视觉距离有关,即必须在一定的视觉距离之外。距离愈远,混合效果愈明显。,1.3 色彩的混合 4、中间混合 蒙娜丽莎,1.3 色彩的混合 4、中间混合 母与女,4、中间混合 父亲,1.3 色彩的混合,色的空间混合具有

20、如下规律:,(1)互补色按不同比例空间混合可得无彩色系的灰和有彩色系的灰(即带有不同色味的灰色);(2)非互补色空间混合,可得被混二色的中间色;(3)有彩色系同无彩色系空间混合可得被混色的中间色;与白色空间混合,得高明度的浅色;与灰色空间混合,得不同纯度的色;与黑色空间混合,得低明度的深色或暗色。,色的空间混合的特点,近看色彩丰富,远看则色调统,不同的视觉距离具有不同的混色效果;色彩有颤动感,适于表现光感;可用少套色而获得多套色的效果。如彩色印刷,多色织造,仅用品红、黄、青、黑、白即可通过印刷网点和纱线组织点的疏密变化的分布而获得色彩极其丰富的图案画面。,1.4 色觉与色觉理论,1.4.1 眼

21、睛1、眼睛的构造,图1-12 视网膜三层结构示意图,锥细胞和杆细胞,2、明视觉与暗视觉 视网膜:杆状细胞+锥状细胞 retina rods cones 杆状细胞:感光灵敏度高(暗视觉),不能分辨细节,不能分辨色彩。锥状细胞:感光灵敏度低(明视觉),能分辨细节,能分辨色彩。锥状细胞可分敏红、敏绿、敏蓝细胞,3、光谱光效率函数,1.4.2 色彩视觉现象,1、视网膜的色彩区,1、视网膜的色彩区,实验:在桌子上放一张白纸,白纸中央划一个十字符号,用一只眼睛在3040公分处注视十字,同时将一小块红或绿色彩纸片由白纸中心向外侧移动。这时色彩纸片先刺激视网膜的中央区,看到红色或绿色,当纸片移到红、绿盲区就变

22、成灰色。如果用黄色或蓝色纸片,当纸片移到更外围的全色盲区时也变成灰色。,全色盲区,全色盲区,2、色彩辨认,图1-15 各种波长的恒定色彩线,572 nm,503 nm,478 nm,图1-16 光谱各部位的色彩辨认阈限,3、颜色恒常性,(1)颜色恒常性:尽管外界的条件发生变化,人们仍然根据物体的固有颜色和亮度来感知它们,外界条件变化以后,我们的色知觉仍然保持相对的不变。(2)颜色恒常性解释:认为物体表面的颜色取决于该物体表面的物理属性,这些物理属性在照度发生变化时是不变的。赫林用记忆色的概念来说明恒常性,他认为最常见的物体的那种颜色给我们的记忆以深刻的印象,这个颜色变成了记忆印象的固定特征,一

23、切我们经验所知的东西,都是通过记忆颜色的眼睛去看的。,颜色恒常性是与物体的属性以及记忆色有关,一张白纸用红光照射时,会看成是红色的,在绿光照射时会看成是绿色的,这种情况如果是让被试者通过一个小孔看被照射的物体的一小块面积(看不清全部物体的形状),被试者不知道是用哪一种光照射物体时更易产生这种情况。但是如果被试者能看到纸的全部形状,并知道用什么光照射时,他常常仍会将纸看成是白色的。从这例子中可看到,在一定条件下,颜色恒常性又可以受到破坏而发生很大变化。对颜色恒常性现象目前尚不能全面地解释清楚。,4、色彩对比和色彩适应,色彩对比,4、色彩对比和色彩适应,明度对比,Type Men%Women%Pr

24、otanopia 红色盲 1.0 0.02 Deuteranopia 绿色盲 1.1 0.01 Tritanopia 蓝色盲 0.002 0.001 Cone monochromatism Very rare Very rare Rod monochromatism 0.003 0.002 Protanomaly 红色弱 1.0 0.02 Deuteranomaly 绿色弱 4.9 0.38 Tritanomaly 黄蓝色弱 Unknown Unknown,1.4.3 色觉缺陷 Color blindness,视网膜有:敏红细胞敏绿细胞敏蓝细胞,敏蓝细胞,敏绿细胞,敏红细胞,1.4.4 色彩视

25、觉理论 1.杨-赫姆霍尔兹学说三色学说,视网膜有:三对视素感光化学视素 视网膜过程 色觉 白黑视素 异化 白 同化 黑红绿视素 异化 红 同化 绿黄蓝视素 异化 黄 同化 蓝,1.4.4 色彩视觉理论2.赫林对立学说四色学说,1.4.4 色彩视觉理论3.阶段学说,由于受另一色的影响而产生与单一观察时不同的色觉现象。1.同时对比错视 一色受同时存在于视野中的另一色的影响所引起的色的三属性的变化在两个色上同时显示出来。产生条件:色的并存和对比 基本原理:补色现象,1.5 色彩的错视1.5.1 色彩的对比错视,1.5 色彩的错视1.5.1 色彩的对比错视 基本原理:补色现象,同时对比错视规律1)色调

26、对比变化 并列各色的色调趋向于对方的补色,同时对比错视规律1)色调对比变化 并列各色的色调趋向于对方的补色,同时对比错视规律1)色调对比变化 并列各色的色调趋向于对方的补色,互补二色并列对比变化最明显。,同时对比错视规律2)明度对比变化 并列各色明者更明,暗者更暗的色调;,同时对比错视规律2)明度对比变化 并列各色明者更明,暗者更暗的色调,黑色显得更黑,白色显得更白。,同时对比错视规律2)明度对比变化 并列各色明者更明,暗者更暗的色调,黑色显得更黑,白色显得更白。,同时对比错视规律3)彩度对比变化 彩度高的更高,彩度低的更低。,1.同时对比错视 2.连续对比错视 对某色(初见色)注视片刻,迅速

27、把视线转移至另一色(次见色),则感到该色变得略带先见某色的补色色味。,1.5 色彩的错视1.5.1 色彩的对比错视,1.同时对比错视 2.连续对比错视即先看红色,再看黄色,则黄色变为黄绿色。,1.5 色彩的错视1.5.1 色彩的对比错视,1.5 色彩的错视1.5.1 色彩的对比错视1.5.2 色彩的大小错视 黑白的大小错视,1.5 色彩的错视1.5.1 色彩的对比错视1.5.2 色彩的大小错视 黑白的大小错视,1.5 色彩的错视1.5.1 色彩的对比错视1.5.2 色彩的大小错视 黑白的大小错视,1.5 色彩的错视1.5.1 色彩的对比错视1.5.2 色彩的大小错视 黑白的大小错视,1.5 色

28、彩的错视1.5.1 色彩的对比错视1.5.2 色彩的大小错视 黑白的大小错视,1.5 色彩的错视1.5.1 色彩的对比错视1.5.2 色彩的大小错视 明暗的大小错视,1.5 色彩的错视1.5.1 色彩的对比错视1.5.2 色彩的大小错视 明暗的大小错视,1.5 色彩的错视1.5.1 色彩的对比错视1.5.2 色彩的大小错视 明暗的大小错视,1.5 色彩的错视1.5.1 色彩的对比错视1.5.2 色彩的大小错视 明暗的大小错视,1.5 色彩的错视1.5.1 色彩的对比错视1.5.2 色彩的大小错视 明暗的大小错视,1.5.1 色彩的对比错视1.5.2 色彩的大小错视 冷暖的大小错视,1.5 色彩

29、的错视,1.5 色彩的错视1.5.1 色彩的对比错视1.5.2 色彩的大小错视 冷暖的大小错视,1.5 色彩的错视1.5.1 色彩的对比错视1.5.2 色彩的大小错视 冷暖的大小错视,1.5 色彩的错视1.5.1 色彩的对比错视1.5.2 色彩的大小错视 冷暖的大小错视,1.5 色彩的错视1.5.1 色彩的对比错视1.5.2 色彩的大小错视 冷暖的大小错视,1.5 色彩的错视1.5.1 色彩的对比错视1.5.2 色彩的大小错视 冷暖的大小错视,1.5.1 色彩的对比错视1.5.2 色彩的大小错视1.5.3 色彩的冷暖错视 暖色:红、橙、黄等色调及黑色;,冷色:蓝、青、紫等色调及白色。,1.5

30、色彩的错视,1.5 色彩的错视1.5.1 色彩的对比错视1.5.2 色彩的大小错视1.5.3 色彩的冷暖错视暖色系中冷暖也是相对的;,冷色系中冷暖也是相对的。,明(浅)色感觉轻,暗(深)色感觉重;,1.5 色彩的错视 1.5.1 色彩的对比错视1.5.2 色彩的大小错视1.5.3 色彩的冷暖错视1.5.4 色彩的轻重错视,明度相同,彩度高感觉轻,彩度低感觉重;,1.5 色彩的错视1.5.1 色彩的对比错视1.5.2 色彩的大小错视1.5.3 色彩的冷暖错视1.5.4 色彩的轻重错视,彩度高暖色感觉重,彩度低冷色感觉轻,1.5 色彩的错视1.5.1 色彩的对比错视1.5.2 色彩的大小错视1.5

31、.3 色彩的冷暖错视1.5.4 色彩的轻重错视,明度高暖色感觉近,明度低冷色感觉远;,1.5 色彩的错视1.5.5 色彩的远近错视,当光照强弱和物体大小一定时,物体的能否被辨别清楚,则取决于物体色与背景色在明度、色调、彩度上的对比关系。明度对比强,可视度高;明度对比弱,可视度低。色调对比强,可视度高;色调对比弱,可视度低。彩度对比强,可视度高;彩度对比弱,可视度低。,1.6 色彩的易见度(可视度),取红、橙、黄、绿、蓝、青、紫及黑、灰、白九个纯色作为图形色和底色。可视度高的配色顺序:,图形色 黄 黑 白 黄 白 白 白 黑 绿 蓝底 色 黑 黄 黑 紫 紫 蓝 绿 白 黄 黄顺 序 1 2 2

32、 4 4 6 7 7 9 9,日本研究结果:,日本研究结果:取红、橙、黄、绿、蓝、青、紫及黑、灰、白九个纯色作为图形色和底色。,图形色 白 黄 绿 蓝 紫 黑 绿 紫 红 蓝底 色 黄 白 红 红 黑 紫 灰 红 绿 黑顺 序 1 2 3 4 4 6 6 8 8 8,可视度低的配色顺序:,紫,紫,紫,紫,紫,紫,紫,紫,紫,紫,1.7 色彩的心理现象1.7.1 色彩的情感,1.7 色彩的心理现象1.7.1 色彩的情感,兴奋色:纯粹的红、橙、黄色,降低彩度可降低兴奋性;,1.7 色彩的心理现象1.7.1 色彩的情感1.兴奋色、沉静色,1.7 色彩的心理现象1.7.1 色彩的情感1.兴奋色、沉静色

33、 兴奋色:纯粹的红、橙、黄色,降低彩度可降低兴奋性;,1.7 色彩的心理现象1.7.1 色彩的情感 兴奋色、沉静色 兴奋色:纯粹的红、橙、黄色,降低彩度可降低兴奋性;,1.7 色彩的心理现象1.7.1 色彩的情感1.兴奋色、沉静色 兴奋色:纯粹的红、橙、黄色,降低彩度可降低兴奋性;,1.7 色彩的心理现象1.7.1 色彩的情感1.兴奋色、沉静色 兴奋色:纯粹的红、橙、黄色,降低彩度可降低兴奋性;,兴奋色:纯粹的红、橙、黄色,降低彩度可降低兴奋性;沉静色:纯粹的绿蓝、蓝色,降低彩度可降低沉静性;,1.7 色彩的心理现象1.7.1 色彩的情感1.兴奋色、沉静色,1.7 色彩的心理现象1.7.1 色

34、彩的情感1.兴奋色、沉静色,紧张感:白色、黑色、高彩度色;,舒适感:灰色、低彩度色;,1.7 色彩的心理现象1.7.1 色彩的情感1.兴奋色、沉静色,华丽感:红色系列,文静、沉着感:蓝色系列,华丽色:A 彩度高,B 明亮色,C 色调差较大纯色和白、黑配色时朴素色:A 彩度低,B 暗色,C彩度低色同白、黑配色时,1.7 色彩的心理现象1.7.1 色彩的情感1.兴奋色、沉静色2.华丽色与朴素色,活泼色:A 纯色或纯色与白搭配 B 明亮色 C 暖色,1.7 色彩的心理现象1.7.1 色彩的情感3.活泼色与忧郁色,1.7 色彩的心理现象1.7.1 色彩的情感3.活泼色与忧郁色,朴素色:A 纯色与黑搭配

35、 B 暗浊色,C 冷色,软色:灰色,灰白明浊色。,硬色:黑、白色与黑搭配,纯色和暗清色。,软硬之间:明清色和暗浊色,4.软色与硬色,1.7 色彩的心理现象1.7.2 色彩的联想1.具象联想 由色彩的刺激而联想到某些具体的事物。,小学生 青 年 男 女 男 女白 雪,白纸 雪,白兔 雪,白云 雪,砂糖灰 鼠,灰 鼠,阴天 灰,混凝土 阴云,冬天黑 炭,夜 毛发,炭 夜,洋伞 墨,套服红 苹果,太阳 郁金香,洋服 红旗,血 口红,红鞋橙 桔,柿 桔,胡萝卜 橙子,肉汁 桔,砖褐 土,树干 土,巧克力 皮包,土 栗,鞋黄 香蕉,向日葵 菜花,蒲公英 月,雏鸡 柠檬,月黄绿 草,竹 草,叶 嫩草,春

36、嫩叶,衬里绿 树叶,山 草,草坪 树叶,蚊帐 草,毛衣蓝 天空,海洋 天空,水 海,秋空 大海,湖水紫 葡萄,紫菜 葡萄,桔梗 裙子,礼服 茄子,藤,1.7 色彩的心理现象1.7.2 色彩的联想1.具象联想 由色彩的刺激而联想到某些具体的事物。2.抽象联想 由色彩感觉所引起的情感和意象的联想。,青 年 老 年 男 女 男 女白 清洁,神圣 洁白,纯洁 洁白,纯真 洁白,神秘灰 忧郁,绝望 忧郁,阴森 荒废,平凡 深沉,死灭黑 死亡,刚健 悲哀,坚实 生命,严肃 阴沉,冷淡 红 热情,革命 热情,危险 热烈,卑俗 热烈,幼稚橙 焦躁,可怜 低级,温情 甘美,明朗 欢喜,华美褐 雅致,古朴 雅致,

37、沉静 雅致,坚实 古雅,朴素黄 明快,泼辣 明快,希望 光明,明亮 光明,明朗黄绿 青春,和平 青春,新鲜 新鲜,跳动 新鲜,希望绿 永远,新鲜 和平,理想 深远,和平 希望,公平蓝 无限,理想 永恒,理智 冷淡,薄情 平静,悠久紫 高贵,古雅 优雅,高尚 古风,优美 高贵,消极,1.7 色彩的心理现象1.7.2 色彩的联想1.具象联想 由色彩的刺激而联想到某些具体的事物。2.抽象联想 由色彩感觉所引起的情感和意象的联想。3.共感联想 由色彩感觉所引起其他领域的感觉或反向的色彩心理联想形式。,红色是火的色彩,意味着热情奔放。红刚巧又血的颜色,因而又表示爱国精神或者革命;在西方,据说耶稣的血是葡

38、萄酒色,所以红又表示圣餐和祭奠;红色又因其意味着危险,而被用作交通信号的停止色,消防车色等;深红色意味着嫉妒或暴虐,被认为是恶魔的象征,而粉红色则象征健康,1.7 色彩的心理现象1.7.3 色彩的象征,黄色常同月光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古代被定为帝王用色,一般人不许使用。在古代罗马也被当着高贵的色,而基督教却作为犹太衣服的色,因而在欧美被看作是最下等的色,起初把恶徒叫做“黄狗”,后来又轻蔑地把胆小鬼和庸俗恶劣的新闻称为“黄色的”。,1.7 色彩的心理现象1.7.3 色彩的象征,1.7 色彩的心理现象1.7.3 色彩的象征,绿色是大自然草本的颜色,所以意味着自然和生长,同时也是未成熟人的象征。在西方

39、,绿色意味着嫉妒和恶魔。所谓“嫩手”是指工作缺乏经验的人。此外,绿色一般还用来象征和平与安全。,1.7 色彩的心理现象1.7.3 色彩的象征,蓝色是幸福色,表示希望。在西方,蓝色表示贵族,一提到蓝的血,就意味着名门血统,所以蓝色是身份的象征。但是蓝色又是绝望的同义词,“蓝色的音乐”实质就是“悲伤的音乐”。在日本,用蓝色来表示青年,青春或少年等刚走上生活道路的一代人。,1.7 色彩的心理现象1.7.3 色彩的象征,紫色是高贵庄重的色。在过去的中国和日本,作为表示等级的服色,紫色是最高级的。至今在仪式方面仍采用紫幕和方绸巾。在古希腊时代,紫色作为国王的服装色使用。,1.7 色彩的心理现象1.7.3

40、 色彩的象征,白色意味着纯粹和洁白,表示和平 与神圣。日本的老道和和尚都穿着白衣服。作为等级的标志,白是天子白服色。中国和印度的所谓白色和白牛,都是吉祥和神圣 的象征。所谓“弄清黑白”,就是指要判明是非善恶,所以白还意味着洁白善良;还有,白还是沉默的反义词,从前古文中的“说”就写成“白”、“自白”、“白书”等说法都是由此引出来的。,1.7 色彩的心理现象1.7.3 色彩的象征,黑是不吉利色,意味着不好,表示黑暗与地狱,象“黑名单”。在中国和日本自古以来就有方位色,即东是蓝,南是红,中央是黄,西是白,北是黑。在西方,基督教的祭日也用黑色表示。红与绿象征圣诞节 祭,黄和紫象征复活节 祭,茶色是感恩

41、节 祭。,色相对比是色彩属性上的对比,它是不同色并置,因色相之间的差别形成的对比。例如,橙红与紫红比较,橙明显偏向黄味,紫明显偏蓝色。塞尚主张:“用色要符合色环上的关系和调子”,约翰伊顿说:“任何色彩关系理论,都应以色环为基础,并由此分类”。同类色相对比:在色相环上,相隔小于15o类似色相对比:相隔15o左右邻近色相对比:相隔45o左右 原色对比:相隔120o 补色对比:相隔180o,1.8 色彩对比与色彩调和1.8.1 色彩对比1、色相对比,1、色相对比,(1)同类色相对比,在色相环上,同类色相对比,表现在有明度、纯度和冷暖倾向的区别,如紫味红、紫红、红、橙红、橙味红之间的对比即为同类色相对

42、比。特征:色相间共性大,因此表现出形象模糊、色调和谐的特征。效果:视觉感弱,色彩情绪融洽、含蓄、静谧、朴素。缺点:过分调和,产生脆弱的感受。克服这一有待于拉大明度与纯度对比。,(2)类似色相对比,类似色相是色环上非常邻近的色,蓝与绿味蓝,蓝与紫味蓝的色相对比即为类似色相对比,类似色相对比的色相差很小,调式统一,这种对比利于突出某一色相的色调。(3)邻近色相对比 顺序相邻于色相环上的基础色相黄与绿、橙与黄、红与橙这样的色相并置对比,称为邻近色相对比,但只属于色相的弱对比范畴。在黄绿对比中,绿本身有黄色,橙与黄的对比中橙本身有黄色,红与橙对比中橙本身有红色,邻近色相对比的特征是统一明确,对比清晰,

43、是一种易于掌握易于出效果的配色方法。,(4)原色对比,红、黄、蓝表现出最强烈的色相特点,它们之间的对比是色相对比中最强对比。如果一个色均为二个原色或三个原色完全统治,便产生极为强烈的色彩冲突。三原色在并置对比中都具有主动性,但不能征服对方。,(5)补色对比,黄与紫是最具冲突的一组色对,其色相个性悬殊、明暗对比强烈,故视觉感强,形象清晰,层次丰富,是最为生动的补色关系。蓝与橙对比,是冷暖对比的代表,红与绿对比明度关系接近,富有色彩表达力度,但容易使眼睛产生眩目感和疲劳感。,补 色 对 比,2、明度对比,将两种以上不同明度的色彩并置时,产生明者更明,暗者更暗的现象即明度对比,色彩的明度对比也称色彩

44、的深浅对比。孟塞尔色立体明度秩序由间隔等均的11个明暗等级构成,03 为低明度,46 为中明度,710 为高明度,不同明度等级的色彩组合展示的视觉效果和审美心理相异其趣。,2、明度对比,低调:由间隔在03的色阶排列而成,显示出朴素、宏大、压抑、神秘的心理,中调:由间隔在46的色阶组成,表现出含蓄、平凡、明确、贫乏稳重的心理,高调:由间隔在710的色阶配置产生,表现出明朗、纯洁活泼、高贵、轻盈的精神。,黑 白 对 比,黑 白 对 比,黑 白 对 比,3、纯度对比,(1)纯度对比的相对性 将纯度相同的深红色分别置于纯红色与灰色上,置于纯红色上的深红变得比原来灰浊,置于灰色上的深红变得比原来鲜明,这

45、种纯度对比错觉现象还发生在其他色彩上。,(2)纯度对比的强弱性,低纯度色03、中纯度色46、高纯度色79纯度强对比:主要色属高纯度色纯度弱对比:主要色为低纯度色补色和中性色的混入影响纯度对比的强弱性:高纯度色相感强,积极、强烈、膨胀、华丽、易见度高,但不宜持久注目。中纯度,低纯度由于已含灰色,色相感弱、清晰度低,适宜长久注目,具有温馨、惬意,协调收缩,消极忧郁的精神内涵。,纯 度 对 比,纯 度 对 比,纯 度 对 比,高 纯 色 对 比,4、冷暖对比,在视觉上,暖色使人有前进感、膨胀感,冷色使人有后退感、收缩感。冷暖色彩对人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影响。暖色:使人血压增高,心跳加快,肌肉增强,产

46、生兴奋、积极、自信、温暖的感觉;橙色环境使人热忱、充满工作欲望,但长期在橙色环境中使人疲倦、烦躁;冷色:使血压下降,心跳减慢,肌肉放松,产生镇静、消极、压抑、寒冷的感觉。蓝色环境使人精力集中、理智,可提高工作效率,但长时间在蓝色环境中容易产生消极、冷漠等心理障碍。,4、冷暖对比,色彩的冷暖同时又具有相对性:比如:红色与黄色并置,黄色有冷的意味,黄色与蓝色并置,则没有冷的意味。冷暖对比可分为强对比,弱对比,中等对比,冷暖倾向越单纯,对比越强,刺激力越强。5、综合对比 综合对比则指两种以上不同属性的色彩对比同时出现在画面上。综合对比可以避免画面配色的单调、呆板、焦躁、眩目之感,产生具有艺术魅力的画

47、面感染力。,冷 暖 对 比,1.8.2 色彩调和,色彩调和可分为类似调和与对比调和。1、类似调和 类似调和强调色彩要素中的一致性关系,追求色彩关系的统一感。类似调和包括同一调和与近似调和两种形式。(1)同一调和 在色相、明度、纯度中有某种要素完全相同、变化其他的要素,被称为同一调和。单性同一调和:三要素中有一种要素相同双性同一调和:三要素中有两种要素相同,(1)同一调和,单性同一调和包括:同一明度调和(变化色相与纯度);同一色相调和(变化明度与纯度);同一纯度调和(变化明度与色相)。双性同一调和包括:同色相又同纯度调和(变化明度);同色相又同明度调和(变化纯度);同明度又同纯度调和(变化色相)

48、。显然,双性同一调和比单性同一调和更具有一致性,因此统一感极强,特别是在同色相又同明度的双性同一调和关系中,色彩近乎令人感到单调,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大纯度对比的等级,才能使其具有调和感。,(2)近似调和,在色相、明度、纯度三种要素中,有某种要素近似,变化其他的要素,被称为近似调和。近似色相调和(主要变化明度、纯度);近似明度调和(主要变化明度、纯度);近似纯度调和(主要变化明度、色相);近似明度、色相调和(主要变化纯度);近似色相、纯度调和(主要变化明度);近似明度、纯度调和(主要变化色相)。无论同一调和还是类似调和,都是追求统一中的变化,因此一定要依据这个原则来处理好两种对立统一的要素组合

49、关系。,2、对比调和,对比调和是以强调变化而组合的和谐色彩。在对比调和中,明度、色相、纯度三种要素可能处于对比状态,因此色彩更富于生动活泼、鲜明的效果。对比调和的色彩组合关系要达到某种既变化又统一的和谐美,主要不是依赖要素的一致,而要靠某种组合秩序来实现,我们称为秩序调和。,秩序调和的几种形式:,(1)在对比强烈的两色中,置入相应的色彩的等差、等比的渐变系列,以此结构来使对比变得柔和,形成色彩调和的效果。(2)通过面积的变化统一色彩。(3)在对比各色中混入同一色,使各色具有和谐感。(4)在对比各色的面积中,相互置放小面积的对比色,如在红绿对比中,红面积中加上小面积的绿色,绿面积中加上小面积的红

50、色;或者在对比各色面积中都加入同一种小面积的它色,也可以增加调和感。(5)在色环上确定某种变化的位置,这些位置以某种几何形出现,从而找到调和的色组。,秩序调和的色组,(a)二种色组,(b)三种色组,(c)四种色组,(d)六种色组,3、视觉生理平衡调和与心理需要调和,(1)视觉生理平衡调和 在视觉经验中,证明眼睛使色彩的刺激在视觉中得到调整,趋于尽量平衡状态,凡是悦目的色彩都符合这种生理需求。在视觉上平衡的色彩,适于长久的注目,为多数人接受。(2)心理需求调和 心理需求产生的调和,往往对色彩审美产生更重要的影响,这种需求的特定目的决定的色彩组织,有些搭配后看起来并不和谐的色彩,恰恰合乎富有表现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