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本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32276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本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简本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简本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简本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简本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本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本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综合指标法,综合指标法是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从广义上说,所有的统计指标都可以称为综合指标。但这里讲的综合指标是将所有的统计指标按其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不同归纳起来的三大类基本指标: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第四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案例导入】,某市国有企业1000家,职工人数300万人,工业增加值150亿元,平均每个职工的劳动生产率为5000元/人。其中某一工业企业的增加值是542万元,职工人数为5000人。在这份统计报告中,“某市的国有企业”是统计学中的什么概念?“其中一企业”是统计学中的什么概念?职工人数、工业增加值、职工的平均劳动生产率等又是什么呢?这些都将在本章中一一得到解

2、释。,本章内容,第一节 总量指标第二节 相对指标,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总量指标的概念、种类,以及几种常用的相对指标的概念、计算与具体的应用。注意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的结合运用,能够运用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简单的分析。,第一节 总量指标,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四、正确应用总量指标的原则,(一)概念 总量指标是表明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某种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规模或水平的统计指标,它的数值表现是绝对数,因此也称为绝对数指标。,特点:总量指标是用绝对数的形式表示的,因此也称为统计绝对数;总量指标都是有名数;其数值大小受总

3、体范围的制约,随着所研究总体范围的大小呈同向变化。,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二)作用,首先,总量指标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认识的起点。其次,总量指标是制定政策,编制计划,实行管理的依据。再次,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例如,初步核算,2010年唐山市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69.08亿元。年末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181所,在校生121.46万人,教职工9.02万人,其中专任教师7.32万人。、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735.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0万人,其中市区307.53万人,增加0.53万人。,二、总量指标的种类,(一)总量指标按其说明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

4、标志总量 总体单位总量简称单位总量,它表示总体的规模大小,是统计总体单位的合计数;总体标志总量简称标志总量,它是反映总体单位某种标志值总和的总量指标。,例如,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的生产情况时,该市所有的工业企业是总体,每一家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那么,该市的所有工业企业总数便是总体单位总量,而该市的工业总产值、工业利税总额等是总体标志总量,是由各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二)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数量。例如,产品产量、商品销售额、国内生产总值等。特点:第一,时期指标可以累计相加。第二,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直

5、接关系。第三,时期指标数值是连续登记、累计的结果。,时点指标表示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状态,如人口数、商品库存额、固定资产原值等。它的特点有:第一,时点指标不能累计相加,即相加后不具有实际意义。第二,时点指标数值大小与时点间隔时间长短没有直接关系。第三,时点指标数值是间断计数的,是通过一次性调查取得的。,时点指标,出生人数,人口总数,死亡人数,关于一个人口总体的总量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三)总量指标按其采用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劳动量指标。,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有实物单位、劳动单位和货币单位。按其所采用计量单位的不同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量指标。,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实

6、物单位,价值单位,劳动单位,如:工日、工时,如:元,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量指标。,实物指标是根据事物的属性和特点,直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的使用价值,采用自然的、度量衡的、物理的或化学的计量单位计算的计量单位。如人口数、粮食产量、发电量分别以“人”、“吨”、“千瓦时为计量单位等。价值指标是以货币为单位计算的总量指标。如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工商税收等。价值指标既可以采用当年价格,也可以采用可比价格来计算。劳动指标代表一定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劳动量指标是以劳动单位即工日、工时等劳动时间计量的统计指标。但是,价值指标劳动指标是以劳动时间为单位计算的总量指标,如出勤工日、实际工时、定额工时等。,不变

7、价格,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工农业产品价格水平的变化,国家统计局先后五次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工业产品不变价格和农业产品不变价格。从1949年至1957年使用1952年工(农)业产品不变价格,从1957年至1971年使用1957年不变价格,从1971年到1981年使用1970年不变价格,从1981年至1980年使用1980年不变价格,从1990年开始使用1990年不变价格从2000年开始使用2000年不变价格,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要结合应用,按实物单位计算的指标最大的特点是它直接反映产品的使用价值或现象的具体内容,能具体表明事物的规模和水平,但指标的综合性能较差,无法进行汇总。按价值单位计量的最大优点是它

8、具有最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能力,可以表示现象的总规模和总水平,但它脱离了物质内容。二者要结合应用。,四、正确应用总量指标的原则,(一)总量指标的含义及计算范围的确定应科学(二)总量分析应注意现象的同类性(三)计算口径、计量单位、计算价格和计算方法应一致,第二节 相对指标,一、相对指标的概念、作用和表现形式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三、正确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比较两厂经济效益,一、相对指标的概念、作用和表现形式,概念 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的结果。作用:(1)利用相对指标,可以反映现象内部和现象之间的数量联系程度,对某种现象可进行更深入地说明和分析。(联系)(2)利用相对指标可以使某

9、些不能直接对比分析的统计指标,取得可以比较的基础。(综合概括),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有名数,另一种是无名数。有名数是将对比的分子和分母指标的计量单位结合使用,以表明事物的密度、普遍程度和强度等。有名数主要用来表现某些强度相对指标的数值,例如人口密度用“人/平方公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用“元/人”表示。无名数是一种抽象化的数值,多以系数、倍数、成数、百分数和千分数表示。,3.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相对指标的种类根据对比的基础不同,相对指标可以分为:结构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一)结构相对指标,它表明总体内

10、部的构成状况,说明各部分在总体中的地位。一般用百分数来表示。,特点:一是以分组法为基础;二是结构相对指标各部分所占比重之和必须为1.,按国际上通用的人口类型划分标准,老年型社会的主要指标有:014岁的少年在总人口中少于30;65岁及以上的老年大于 7或60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比例中大于10。,中国面临老无所养 建议将养老纳入国家战略,我们现在是1.62亿60岁以上的老人,2009年,也就是说七八个中国人养一个老人。好了,到2020年的时候呢,2.48亿,占总人口17%,60岁以上的老人,我们大约是四五个人要养一个老人。2050年,4.37亿60岁以上的老人,我们不到三个中国人就要养一个老人,请

11、问养得起吗?,可能出现的奇观,中国以后可能会出现一个奇观。年轻人无法就业,每天逛公园;老年人没法退休,每天上班。于是早上的时候,老太婆就喊了:“你上午去公园遛鸟之前,先扶你爸爸去单位上班!”,教育经费占GDP4%目标18年未实现 欠账超1.6万亿,(二)比例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也称比例相对数,是指同一总体内不同部分指标数值对比得到的相对指标,用以分析总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其计算公式为:比例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数可以用百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几比几的形式表示,有时用1mn(或nm1)的连比形式。特点:要与统计分组法结合运用;两个指标数值可以互为分子与分母。,从比例相对指标中发现问题,第五次人口普

12、查的结果表明,我国新生儿性别比高达117:100。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男性已比女性多出3700万,其中0岁至15岁的男比女多出了1800万。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出生性别比为119.45,比2008年下降1.11个点,“十一五”以来首次出现下降。,2000年来出生性别比变动情况,(三)比较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也称比较相对数,是指同一时间同类指标在不同空间之间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它反映同一时间同类事物在不同空间条件下的差异程度。其不同空间可以指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一般用系数、倍数、百分数形式表示。其计算公式为:比较相对

13、指标=,特点:子项和母项可以互换;对比的两个统计指标,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更多是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来比较。,2010年中国城市平均工资排名,上海:5350.00元 广州:4750.00元 深圳:5280.00元 杭州:4980.00 元南京:3780.00元 无锡:3200.00元 苏州:4300.00元太原:1980.00元 银川:1100.00元 昆明:2800.00元 南昌:1200.00元 福州:3380.00元 厦门:4100.00元 天津:3150.00元 成都:1900.00元 重庆:2250.00元 武汉:2680.00元 兰州:1500.00元,西宁:1000

14、.00元 秦皇岛:2550.00元 石家庄:2300.00元哈尔滨:1700.00元 长春:1500.00元 沈阳:2100.00元 常州:3380.00元 温州:5020.00元 呼和浩特:1700.00元 乌鲁木齐:2100.00元 LS:900.00元 西安:2080.00元 南宁:1300.00元 三亚:2360.00元 海口:2600.00元 澳门:8900.00元 香港:18500.00元 台北:11500.00元,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可能已10倍,2008年统计公报为例,城乡之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3.3;地区之间,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例,西部

15、的贵州与东部的浙江之比为1:3.3;行业之间,最高的金融业收入水平达40312元,是全国平均工资的2倍,其29.6%的增速也居各行业之首,比全国平均增幅高11.3个百分点 1978年改革之初,最高人均工资水平是行业最低人均工资水平的1.8倍左右。2000年,我国行业最高人均工资水平是行业最低人均工资水平的2.63倍,到2005年,这一比例已增至4.88倍。而国际上公认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合理水平在3倍左右,超过3倍则需要加以调控。,(四)强度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也称强度相对数,是指同一时期两个性质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现象总量指标对比的相对数,用来说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等。其计算公式为:强度

16、相对指标=有的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和分母可以互换,形成强度相对指标的正指标和逆指标。特点:第一,有些指标数值是用有名数表示的,用双重计量单位。第二,强度相对指标具有平均之意,但与平均数有着本质的区别。,有些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和分母可以互换,形成正指标和逆指标两种计算方法。例:反映卫生事业对居民服务保证程度的指标:正指标的数值大小与现象的发展程度或密度成正比,一般指标数值越大越好。将分子分母互换:逆指标的数值大小与现象的发展程度或密度成反比,一般指标数值越小越好。,正指标和逆指标,例1:,例2:,注1:强度相对数一般用名数表示,但也有用无名数表示的。如:,注2:强度相对数不同于统计学上的平均指标,

17、尽管有时用“平均”的字眼。,参考:2000年四个国家的人口密度:,中国134.9人/平方公里(我国1950年人口密度是58人/平方公里)俄罗斯8.5人/平方公里加拿大31人/平方公里美国29人/平方公里强度相对指标有些是有名数,也有些是无名数,如,人口自然增长率,成本利润率则为无名数。,世界人口超过5000万的23个国家的人口密度排名,1.孟加拉国-人口-14737万-面积-14.40万Km2-人口密度-1023人/Km22.日本-人口-12762万-面积-37.78万Km2-人口密度338人/Km23.印度-人口-109535万-面积-328.76万Km2-人口密度-333人/Km24.菲律

18、宾-人口-8947万-面积-30.00万Km2-人口密度298人/Km25.越南-人口-8440万-面积-32.96万Km2-人口密度-256人/Km26.英国-人口-6060万-面积-24.48万Km2-人口密度-248人/Km27.德国-人口-8245万-面积-35.70万Km2-人口密度-231人/Km28.巴基斯坦-人口-16580万-面积-80.39万Km2-人口密度-206人/Km29.意大利-人口-5813万-面积-30.12万Km2-人口密度-193人/Km210.尼日利亚-人口-13186万-面积92.38万Km2-人口密度-143人/Km211.中国-人口-132256万-

19、面积-959.70万Km2人口密度138人/Km212.印度尼西亚-人口-24545万-面积-191.94万Km2-人口密度128人/Km213.泰国-人口-6463万-面积-51.40万Km2-人口密度-126人/Km214.法国-人口-6088万-面积-54.70万Km2-人口密度-111人/Km215.土耳其-人口-7041万-面积-78.06万Km2-人口密度-90人/Km216.埃及-人口-7889万-面积-100.15万Km2-人口密度-79人/Km217.埃塞俄比亚-人口-7740万-面积110.36万Km2-人口密度70人/Km218.墨西哥-人口-10745万-面积-197.

20、26万Km2-人口密度54人/Km219.伊朗-人口-7005万-面积-164.80万Km2-人口密度-42人/Km220.美国-人口-30071万-面积-982.66万Km2-人口密度-31人/Km221.刚果(金)-人口-6076万-面积234.48万Km2-人口密度26人/Km222.巴西-人口-18808万-面积-851.20万Km2-人口密度22人/Km223.俄罗斯-人口-14289万-面积-1707.52万Km2-人口密度8人/Km2,(五)计划完成相对指标,1.计划完成相对指标的意义计划完成相对指标是实际完成数与计划任务数之比,又称计划完成相对数。它表明实际完成计划的程度,用来

21、检查、监督计划的执行情况。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一般用百分数来表示。公式:计划完成相对指标=,2.计划完成程度的计算,(1)由绝对数计算计划完成程度:,例1:某企业某年某种产品计划产量为500吨,实际产量为600吨,则计划完成程度为:,(2)由相对数计算计划完成程度,例:某企业某2009年计划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10%,实际比去年提高15%,试计算该企业劳动生产联系的计划完成程度。,例:,某种产品的成本计划比去年降低2%,实际比去年降低4%,求该产品成本的计划完成程度。,(3)由平均数计算计划完成程度,某种产品的成本计划为50,实际为48,求该产品成本的计划完成程度。,3.计划执行进度的考核,某企业

22、全年计划为2000万元,截止第二季度累计实际完成产值1200万元,则该企业的计划执行计划为:,4.中长期计划的检查方法:,我国中长期计划有两种制订方法:水平法和累计法。,水平法计划的检查方法:,要点:水平法制订计划是指计划期末年要达到的水平。,其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方法是:在整个计划期内,只要在连续一年的时间内实际完成的水平达到了计划规定的水平,就是完成了计划任务,剩余的时间就是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例题,我国某地区“十五”计划规定2005年某种产品产量应达到5000万件,实际达到了5400万件,则:,(另见教材p67例4-7),假定该“十五”计划期间各年产品产量具体资料如表所示。,某地区“十五

23、”计划期间某种产品各年产量 单位:万件,累计法计划的检查方法,要点:累计法制订计划是指整个计划期内要达到的水平。,其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方法:是把全部计划期的合计数与计划任务数进行对比。如基本建设投资额、新增生产能力、新增固定资产等。计算公式为:,计算提前完成计划时间的方法:在5年计划中,从期初往后连续考察,只要实际累计完成数达到计划规定的累计任务数,即为完成5年计划,所剩余时间为提前完成5年计划的时间。,【例】,某地区“十五”计划规定20012005年间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20亿元,实际5年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80亿元,则:,另见教材p67例4-8,续上例,假定某地区“十五”期间各年固定

24、资产投资额的具体情况如表所示,某地区“十五”计划期间各年固定资产投资额 单位:亿元,(六)动态相对数,动态相对指标也称动态相对数,它是表明同类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指标数值对比关系的相对指标,用以说明现象的发展变化。,。,GDP的增长速度是如何计算的?,增长速度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增长程度的相对指标,说明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加了百分之几或几倍。GDP的增长速度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社会最终成果的实物量规模的变动情况。由于GDP的规模是以价值量来衡量,不同时期价值量规模的变动既包含了数量变动,又包含了价格变动的因素。为使报告期GDP价格与基期GDP价格相适应,在计算GDP增长速度时,首先应对当期的GDP剔

25、除价格变动等因素,得到按可比价计算的GDP的发展速度,最后减去100,便得到GDP的增长速度。增长速度为正值,表示增长程度;增长速度为负值,表示下降程度,也称负增长程度。计算公式为:,练习:想一想可以计算哪几种相对指标?,单位:万人,又知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练习:某企业2007年某种产品单位成本为800元,2008年计划规定比2007年下降8%,实际下降6%.企业2008年产品销售量计划为上年的108%,20072008年动态相对指标为114%,试确定:该种产品2008年单位成本计划与实际的数值。2008年单位

26、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3)2008年产品销售计划完成程度。(4)2008年单位产品成本实际比计划多或少降低的百分点。,解:以2007年的产品单位成本为基数,根据1998年的计划百分比和实际完成百分比可以计算出:2008年计划单位产品成本 800(100%-8%)=736(元)实际单位产品成本 800(100%-6%)=752(元)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752/736)100102.17(3)2008年产品销售计划完成程度=,(4)2008年实际比计划少降低68即2个百分点,六种相对指标的比较,判断对错,1.某年甲、乙两地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2.我国某地

27、区人均粮食产量为420公斤,这一指标是平均指标。3.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了3%,则该企业差一个百分点,没有完成计划任务。4.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5.绝对数随着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加。,多选题,1在相对数中,子项和母项可以互换位置的有()A结构相对数B 比例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动态相对数 E计划完成相对数2比较相对数适用于()A计划水平与实际水平之比 B先进与落后之比 C不同国家间之比 D不同时间状态之比 E实际水平与标准水平之比3反映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相对数是()A国民生产总值 B第一、二、三产业产值之比

28、C各产业增长速度 D各产业比上年增长量 E各产业占的比重4据预测,若中国大陆GDP平均每年增长75,到2006年可达到16000亿美元,占全球比重41,人均GDP1l82美元。该资料中用到的指标有()A绝对数 B动态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E结构相对数52001年我国发行长期建设国债1500亿元;2001年末,居民个人储蓄存款余额突破75000亿元。这两个指标()A都是时期数 B都是时点数 C都是绝对数 D前者是时点数,后者是时期数 E前者是时期数,后者是时点数,指出下列指标哪些是总量指标(时期指标或时点指标),哪些是相对指标(具体相对数)。,(1)旅游入境人数。(2)人均粮食产量

29、、人均国民收入。(3)国民收入积累与消费比。(4)商品库存额。(5)恩格尔系数。(6)产品合格率。(7)甲地的人口密度是乙地的1.51倍。(8)发展速度、增长速度。(9)计划执行进度。(10)人口密度、资金利润率。,三、正确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一)要注意相互比较的指标之间的可比性(二)相对指标要与总量指标结合运用(见p69表4-2)(三)要把各种相对指标结合起来运用(四)在比较两个相对指标时,是否适宜相除再求一个相对指标,应视情况而定 若除出来有实际意义,则除;若不宜相除,只宜相减求差数,用百分点(即百分比相当于1100的单位)表示之。,1998年相对于1997年,美国的GDP增长速度为3.9,同期中国GDP增长速度为7.8,恰好为美国的2倍;但根据同期汇率(1美元兑换8.3元人民币),1998年中国GDP总量约合9671亿美元,约相当于同期美国GDP总量84272亿美元的1/9。,相对指标应当结合总量指标使用,注意指标间的可比性,人口性别比为1.03:1,1999年末我国共有总人口12.6亿人,其中男性人口为6.4亿,女性人口为6.2亿。,男性人口的比重为50.8,比1980年末的9.9亿人增加了28,人口密度是美国的4.5倍,人口密度为130人/平方公里,人口出生率为15.23,女性人口的比重为49.2,练习:指出各种相对数,阅读资料,“十一五”成就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