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养老院设计浅析.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38340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养结合养老院设计浅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医养结合养老院设计浅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医养结合养老院设计浅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医养结合养老院设计浅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医养结合养老院设计浅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养结合养老院设计浅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养结合养老院设计浅析.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养结合浅析,Mei,2016.04,什么是养老建筑?,养老建筑住宅?养老建筑住宅+适老化设计?养老建筑住宅+医院+适老化设计?养老建筑住宅+医院+酒店+适老化设计?,写在前面,养老建筑应当是“老年人温馨的家”,所有的设计和服务能够给予老人这种感受,才是成功。,1.,背景,老龄化,1.94亿,2012,每年老年人人口增长100万人,慢性病老年人人口突破1亿人,空巢老年人人口突破1亿人,失能老年人人口占全部老年人人口的18.53%,老年失独家庭约为100万,每年以7.6万速度增长,背景,中国老龄化社会5大特点,老年人口绝对数大高龄化趋势显著未富先老空巢老年迅速增加城乡老龄人口差异被填平,农村养老

2、问题严重,背景,国家政策逐步完善,老有所依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养老设施,养老建筑的基本因素:项目所在地域气候条件当地风俗、传统项目投资运营方式养老建筑的常见开发模式:与社区共同建设与相关设施并设与旅游或商业地产结合与国际品牌接轨或其他方式转型,与社区共同建设,与相关设施并设,与旅游或商业地产结合,与国际品牌接轨或其他方式转型,养老设施,一、与社区共同建设:模式1:专门建设综合型养老社区 综合型养老社区是指为老年人提供的,包含养老住宅、养老公寓、养老设施等多种居住类型的居住社区。社区中除了有为老人提供的居住建筑之外,还会有老年活动中心、康体中心、医疗服务中心、老年大学等各类配套设施。模式

3、2:新建大型社区的同时开发养老组团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大型居住区楼盘时,会考虑划分出一部分区域专门建设养老组团。这种开发模式有利于带动企业转向新的客户群,走产品差异化路线。养老组团与社区其他组团能够共享配套服务资源,降低配套设施的建设量。,模式1,养老设施,模式2,一、与社区共同建设:模式3:普通社区中配建各类养老产品 据调研,许多六七十岁、身体较为健康的老人都会辅助子女照顾下一代,且为了避免由于生活习惯差异而产生矛盾,老人和子女更愿意选择分开但邻近居住。普通社区中配建一些养老居住产品,这种“全龄社区”的居住理念能够较好的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将会是较受欢迎的一种养老居住模式。模式4:成熟社区

4、周边插建多功能老年服务设施 这些社区往往年代较久,周边配套设施成熟,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然而社区周边的用地资源比较紧张。若能在几个社区之间插建养老设施将会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开发模式。开发者可考虑利用零散地块新建,或通过对既有建筑(如旧的诊疗所、宾馆)的改建等方式进行建设。这种开发模式投资相对较少,易于复制和实现连锁经营。,模式3,养老设施,模式4,二、与相关设施并设:模式5:与医疗机构结合,就近设置养老设施 养老机构希望与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使养老设施或养老社区与医院就近设置、共同建设。这种“医养结合”模式的特点在于,能够将优质的医疗资源引入养老项目,从而提升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使老人感到居住在

5、其中较有安全保障。模式6:养老设施与幼儿园并设 养老设施与幼儿园共同设置是一种较好的模式。这种模式既能迎合老人愿意与儿童共同在一起的心理,又能够将养老设施与幼儿园进行统一建设和管理,节约建造和人力成本。从规划角度来看,幼儿园在居住区中的配置密度与老年日托设施较为类似,若将这类养老机构与幼儿园设置在一起,则能实现与社区的紧密结合,从而较好满足社区养老的服务需求。模式7:与教育设施结合,建设养老公寓 与大学等教育设施相结合的养老社区也是很受欢迎的。有很多“高知老人”在退休后希望能够继续学习、发挥余热。养老社区、老年公寓若能靠近大学设置,并让老人享受一部分教育资源,则会与他们的需求更加吻合。这种模式

6、能够成为养老项目吸引高知老年群体的亮点,从而促进销售。,养老设施,三、与旅游或商业地产结合:模式8:在旅游风景区中开发养老居住产品 养老地产与旅游、休闲、养生产业相结合是较为合适的一种模式。市场上已经有一些开发商尝试在开发旅游地产的同时,加入养老养生、康复保健、长寿文化等理念。这类养老项目一般会选在具有较好的风景资源或特色文化资源的地区,例如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模式9:与商业地产结合,开发老年公寓 在城市中心区等繁华地段进行商业地产开发时,搭配建设老年公寓,也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模式。对于一些居住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大城市的老年人而言,他们希望能享受城区中便利的商业、休闲配套资源,而当他们需要护

7、理时,往往更不愿放弃城区的优质医疗资源。特别是一些高端养老客户群,他们具备相应的经济实力在城市中心区养老、消费。若能在较为繁华的地段建设高端养老公寓,则能满足这些老年人的居住需求。,养老设施,四、与国际品牌接轨或其他方式转型:模式10引入外资,建世界型连锁老年设施 国际养老机构或投资企业试图开拓中国市场,建设连锁型老年设施,以缓解其国内的养老压力。对于中国而言,能够借此机会引入外资,并学习国外先进的护理、管理经验,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就业、带动消费。模式11与国际知名养老品牌共同开发,引进管理模式 养老地产开发热潮促使很多开发商、投资者或政府人员都到国外参观考察,从中看到了很多先进的管理模

8、式,并希望能够将其在国内推行和实现,例如引进国外老年运营管理团队,或与国外知名养老品牌共同开发等。这种模式有一定的可行性,但要注意将其“本土化”。模式12与保险业结合,利用险资投资养老地产,养老设施,模式13与护理服务业结合,将原有优势注入养老地产 在对日本养老产业的研究中发现,一些企业从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洗浴、上门护理等服务开始,逐步向养老地产方向转型,并最终获得成功。这些企业最初在护理服务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客户群是其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模式14利用自身独特资源转型开发养老地产 在我们所接触到的项目中,曾碰到过酒店管理公司希望转向投资养老地产的情况。这类公司具有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一方面酒店

9、的服务管理形式与养老设施有相通之处,很多经验都能够应用于养老设施的管理服务中,另一方面也可以尝试利用旧酒店改造为养老公寓,或在酒店中提供养老服务等。模式15将旧的国有资产盘活,改造为老年设施 可将一些闲置的国有资产盘活,改造为老年设施,例如城里的旧医院、办公楼、小学、幼儿园、私人物业用房等。这些国有资产所在区位较好,在城市中的分布相对均匀,比较适合进行改建。随着中国的人口结构逐渐向高龄化、少子化发展,幼儿园或小学很有可能空置下来,将这些建筑部分改造为老年公寓的情况将会逐渐多起来。,保险资金介入养老地产的情况已经开始出现。从险资的特征来看,由于其资金规模较大,回报要求低而周期又长,相比来说更为适

10、合投资养老地产,也有利于养老地产的灵活经营。未来保险业可能会成为养老产业重要的投资主体之一。,国内传统养老模式,居家养老: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同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服务内容包括生活照料与医疗服务。主要形式包括上门照料服务和社区日托服务。社区养老:以家庭养老为土,社区机构养老为辅,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特点:老人住在家里,在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机构养老:是指以养老机构为土导,为老年人提供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模式。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 居、清洁卫生、

11、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最常见的如养老院、敬老院。,养老设施,3.,医养结合,医养结合模式的形成?,养老服务业总体处于发展初期,供不应求市场发育不全,养老功能单一医疗机构利养老机构互相独立、自成系统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里又不能养老医疗和养老的分离,患病老人把医院当成 养老院,“压床”浪费医疗资源,医养结合,医养结合模式是什么?,医养结合就是集医疗、护理、康复和基础养老设施、生活照料程度、无障碍活动范围为一体的养老模式,它的优势在于突破了一般的医疗和养老分离的状态,最大的特点是为老人老年期各种病症进行临床诊疗,提供及时、便利、精准的医疗服务,将生活照料、身体康复和临

12、终关怀相结合。,医养结合,医养结合模式的服务内容?,医养结合,服务内容,患有慢性病、易复发病、大病恢复期、残障以及绝症晚期老人,服务对象,服务重点,医疗康复保健服务,涵盖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设置医疗室,设置急救设施或是120急救车,与医院合作开通急救通道,急性医疗,健康管理,核心价值,医保报销,康复护理,医养结合模式的优势?,医养结合,无缝隙衔接医疗服务和医保政策,照顾更加科学健康体贴入微,让生命“走”得更有尊严,医养结合模式的营业模式?,医养结合,完全融合型养老机构开设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开设养老机构,分离合作型养老机构与医疗

13、机构合作,服务延伸型,是指通过增设机构或机构转型登封方式,将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无权融合成同一法人的孪生机构。,是指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法人主体分离,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或社区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建立合作关系,由医疗机构派出医生长期留驻养老院,提供无偿或低廉的医疗健康管理。,主要是服务范畴的延伸和功能的拓展。,医养结合,选择医养结合机构养老的为需要老年医疗护理的老人,他们都需要专业的医疗护理,但医疗水平视老人身体状况和疾病程度而定,因为一般对医疗技术含量要求不会很高,因而应当至少达到一级医院的医疗水平,要具备健全的科室和诊疗项目,硬件上有足够的空间、房屋设施和相当水平的医疗器械,软件上有足够具备资格

14、的、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师、护士。,老年照顾针对生活完全或部分不能自理的非病人或疾病处于未定状态而不需要接受连续治疗的病人进行生活上的照料,特征是无治疗,以生活照料为主,基本上为劳务费用和食宿费用。,老年医疗护理针对慢性病或急危重病人急性治疗后,病情不稳定,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仍需持续治疗和医疗护理的病人,特征是治疗时间长,技术含量偏低,劳务费用比重较大,老年医疗针对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特征为治疗时间段、技术含量高、药品和检查费用比重大,医养结合,医养结合,三级医院:指全国、省、市直属的市级大医院及医学院的附属医院二级医院:指一般市、县医院及省辖市的区级医院一级医院:指城市街道医院及农村乡镇卫

15、生院,卫生部一级综合医院设置标准一、床位:住院床位总数20至99张二、科室设置:(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室、内科、外科、妇(产)科、预防保健科;(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消毒供应室。三、人员:(一)每床至少配备0.7名卫生技术人员;(二)至少有3名医师、5名护士和相应的药剂、检验、放射等卫生技术人员;(三)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四、房屋: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9004500),一级医院的配备是什么?,案例浅析,养老院标准,规模 总建筑面积500床 42.5/床400床 43.5/床300床 44.5/床200床 46.5/床100床

16、 50.0/床其中直接用于老年人的入住服务、生活、卫生保健、康复、娱乐、社会工作用房所占比例不应低于总建筑面积的75%。,医养结合,江西省二级老年病医院标准一、床位住院床位总数100张以上。二、科室设置(一)临床科室:至少设内科,外科,妇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可合并设置),心身医学科,肿瘤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中医科。(二)医技科室:至少设医学检验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药剂科,输血科,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营养科和相应的临床功能检查部门。(三)职能科室:至少设医务部,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器械科,病案(统计)室,信息科和社区康复服务部门

17、等。三、人员配置(一)每床至少配备1.12名卫生技术人员。(二)病区实际每床至少配备0.4名护士,护士与护理员之比至少为:0.5。(三)每50张床位至少配备1名康复医学专业人员。(四)医师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数不低于医师总数的10%。临床科室科主任应当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临床各科室至少有2名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五)各临床科室医师结构合理,能够满足三级医师责任制等医疗核心制度要求。四、房屋建筑(一)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80平方米。(二)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三)病房每床间距不少于1.2米。(四)康复治疗区域总使用面积不少于50

18、0平方米。(五)医院建筑设施执行国家无障碍设计相关标准,病房备防滑设施、洗澡设施、报警器等。五、设施设备(一)参照二级综合医院基本设备并结合本专业实际需要配置。(二)配置适合老年病的相关设备,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机(CT)、彩超(含移动)、心电图机、动态心电图仪、动态血压仪、移动X线机、骨密度检测仪等(三)在住院部、信息科等部门配置自动化办公设备,保证医院信息化建设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四)病房每床单元基本装备同二级综合医院,病床具有防坠床及变动体位等功能。(五)有与开展的诊疗业务相应的其他设备。,4.,案例浅析,案例浅析,象山亲和源老年社区,项目地点:浙江省宁波市总用地面积:66666.66(约1

19、00亩)总建筑面积:83500容积率:1.25医疗建筑面积:15999(约占总建筑面积19.2%),案例浅析,春颐国际养身社区,项目地点:云南省昆明市总用地面积:200221.07(约300亩)总建筑面积:474902.76容积率:2.37医疗建筑面积:18810(约占总建筑面积4.0%),案例浅析,中慈华林安老养生园,项目地点:山东省东营市总用地面积:318083(约447亩)总建筑面积:156050容积率:0.49医疗建筑面积:25286(约占总建筑面积16.2%),5.,结语,“医养结合”在实践中出现的负面影响?,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可能加剧养老机构分化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可能加剧医疗机构的分化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受到地理位置、医疗与养老制度协调、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制约,实际效果有限当前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实践在理念、政策、制度与人才等方面存在制约,导致这种养老服务模式简单化,尚未发挥出其政策效应,结语,每个人都要逐步进入老年期,今天父辈的居住生活状况,就是我们明天的生活模式,关怀老年人,也是关注我们的未来,故请用心思考设计,Thank,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