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诗鉴赏(全面实用).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40127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PPT 页数:120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咏史怀古诗鉴赏(全面实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咏史怀古诗鉴赏(全面实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咏史怀古诗鉴赏(全面实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咏史怀古诗鉴赏(全面实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咏史怀古诗鉴赏(全面实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咏史怀古诗鉴赏(全面实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咏史怀古诗鉴赏(全面实用).ppt(1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千古兴亡多少事怀人叹己忧国运 咏史怀古诗鉴赏,学习目标,2、掌握鉴赏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步骤。,1、掌握咏史怀古诗常见的感情主题及常用手法。,一、概念及特征1、概念凡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都可以称做咏史怀古诗。,怀古诗:古,是古迹,抒发跟特定的古迹相关的古人古事的忧思。跟登临主体结合在一起。在艺术表现上,往往要写景,要写这个古迹的地理环境、景物景观。咏史诗: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事件,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人物,直接写作者的思考、态度,不一定要写景,不表现现在的时空场景。,同与异,同: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

2、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异:二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2、特征(1)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历史事件名,或有“咏、怀、登、临”等字眼。(2)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3)内容:写此地眼前的衰败、荒凉、萧条,抒昔盛今衰之感;或借写古人来感慨身世,抒发情怀;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过,借古讽今。(4)手法:触景生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借古讽今/怀古伤今/怀古伤己,用典,对比,虚实结合等(5)语言:含蓄蕴藉(6)风格:或雄浑壮阔,

3、或含蓄沉郁,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物是人非,自然永恒,人事短暂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咏史怀古诗的意象】,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淮水、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E.其他:吴钩、后庭花,古城,咸阳城西楼晚眺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通过对在咸阳西楼

4、晚眺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唐王朝日薄西山的衰朽的无限惋惜之情。,咸阳为中国第一帝都。“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当年秦始皇横扫六国,以咸阳为都,使之赢得了“中国第一帝都”的美誉。武帝年间,因咸阳临近渭水始更名渭城。,长安,长安是西安的古称,从西周到唐代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及政权建都于长安。汉朝、隋朝和唐朝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强盛时代。山坡羊长安怀古 赵善庆 骊山横岫,渭河环秀,山河百二还如旧。狐兔悲,草木秋;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阙汉陵何处有?山,空自愁;河,空自流。表现了作者在抒发兴亡之感的同时夹杂着人生无常、山河依旧、人事全非的消极遁世思想。,石头城 金陵,石头城即金陵城。公元前333

5、年,楚威王熊商于石头城筑金陵邑,金陵之名源于此。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建都之地。六代豪奢,醉生梦死,追欢逐乐,诗家称之为金粉六朝。但由于荒淫误国,这一个一个朝代皆灭亡得极快,悲恨相续。这虎踞龙盘的六朝豪华之都,也就荒凉下来了。别称:石头城、建邺(吴)建康(南朝)、江宁(南唐、宋)应天(明)、龙盘虎踞、六朝古都。,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用凤凰的飞去象征六朝的繁华不复存在,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吴宫的废墟、晋代的古丘、空寂的凤凰台,凄凉冷落之景,吊古伤今之情,自然融为一

6、体。隐寓着诗人被排挤打击之后的悲凉心情。表达了皇帝被奸邪蒙蔽,而自己报国无门的伤痛,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情怀。,姑苏(吴宫),姑苏,即姑苏山,在今江苏苏州市,春秋吴王阖庐始于山上建台,在其子夫差时峻工,人称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苏台览古 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白在诗中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从而抒发出今昔盛衰的感慨。姑苏怀古 姜 夔夜暗孤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而姜夔则借不变的姑苏夜景,暗寓变化的人事,并借古讽今,给偏安一隅的小朝廷以冷嘲。,洛

7、阳,洛阳共经历十三个建都朝代,累计建都史达千余年。东汉、唐时最为繁荣。,汴京,开封古称东京、汴京。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后来的北宋和金等7个朝代在这里建都。其中最兴盛的时期是北宋年。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古地,骊山,山坡羊骊山怀古(元)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辛辣地批判了封建统治者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残酷厮杀焚烧及夺得政权后大兴土木的奢侈无度。,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

8、二乔。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台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注释:台城,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结绮临春,陈后主营造的两个楼阁。从东晋到南朝结束,台城一直是朝廷台省和皇宫所在地,既是政治中枢,又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诗人借用玉树后庭花的典故,用听觉形象来代替议论,无边野草凄凉中,这一乐曲在空中回荡,使人联想到当年翠袖曼舞

9、的场面,让荒淫误国的历史教训化做可听可感的具体形象。,台城刘禹锡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奢侈豪华,荒淫误国 台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汴河曲 李益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第一句就是景物描写,曾经是隋朝宫殿的地方,现已经长满杨柳,着重表现的是昔盛今衰之情。隋堤烟柳隋堤,即汴河之堤。因是隋炀帝时开通的运河,沿河筑堤故名隋堤。当年隋堤之上盛植杨柳,叠翠成行,风吹柳絮,腾起似烟。常借此河此堤讽刺隋炀帝的荒淫无度,由繁盛转为破亡

10、的历史教训,写其荒淫误国。,新亭对泣,新亭:在六朝时十分有名,是六朝建康宫城西南的军事堡垒,为建康宫城的南北门户。当司马氏的晋朝政权狼狈渡江,偏安江左的时候,许多士大夫都有国亡家破的痛苦。世说新语记了一个故事:“有一天,这些过江南来的人士,在新亭野宴,有一个周顗,暸望金陵四周景色,叹息道:这里的风景跟洛阳一样,可是山河到底不同。众人听了,都不觉流泪。”表示国势衰颓、山河变色的伤感,寄寓爱 国忧时的情怀。,马 嵬 袁 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注:天宝十五年(756年)6月,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往四川,至马嵬(陕西兴坪),随行将士不前,杀了杨国忠,并坚决要求

11、处死杨贵妃。不得已令其自缢而死。史称“马嵬之变”。长生殿:华清宫的一座宫殿。唐玄宗和杨贵妃有感于牛郎织女被银河分隔,七月七日在殿里海誓山盟,表示永世不分。袁枚认为百姓的生离死别不胜枚举,李杨二人的生离死别并不值得同情。石壕村里的夫妻们也有爱情,并且那爱情更值得珍惜、保护!,过华清宫,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借吟杨贵妃吃荔枝之事,借古讽今,含蓄而有力地讽刺了晚唐帝国统治者的荒淫享乐。,题乌江亭 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 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1、史实(

12、背景):乌江亭在安徽和县乌江浦。项羽垓下战败,逃至此地,乌江亭长驾船请他渡过江东。项羽说:“我当年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自刎。,其他,幽州台(黄金台),燕昭王陈子昂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幽州台,即蓟北楼,又称蓟丘、燕台、黄金台。传说楚军攻燕,燕昭王为救亡图存,从郭隗建议,筑高台置黄金千两,招纳贤才,乐毅、剧孟、邹衍等来至,终于复国致强。燕昭王,是战国时燕国的君主。公元前三一二年执政后,广招贤士,使原来国势衰败的燕国逐渐强大起来,并且打败了当时的强国齐国。“诗人写两处古迹,集中地表现了燕昭王求贤

13、若渴礼贤下士的明主风度。,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24岁时举进士,直言敢谏,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两次从军,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有较深的认识。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表现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寂寞、苦闷心情。,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借指诗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 的情怀。乌衣巷 原是东晋王谢两大豪门的住宅地,借指极其繁 华之所在。淮水 秦淮河是历代王公贵族醉生梦死、彻夜笙歌的 游乐场,常借指繁华之所。折戟 指战争的惨烈。后庭花 荒淫而亡国的陈后主所作的乐曲,借指统治 者的荒淫无度。黍离之悲:黍离是诗经王风的名篇。旧说周平王东

14、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古都,悲叹宫廷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作了这首诗。后来常用黍离来表示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芦荻 一种秋天的植物,借以渲染萧索的气氛。,古人,诸葛亮、贾谊、昭君、吴王、隋炀帝、燕昭王、项羽等。,怀古咏史诗常见结构,临古地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直抒胸臆、议论,用典抒情,咏史怀古诗的情感主题,1怀古伤己(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仰慕之情;表达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因年华消逝、光阴虚度、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而感叹、失意、郁闷2怀古伤今(抒发感慨,感伤兴衰)叹世事变迁,抒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悲哀;表达对历史兴亡的思考和伤感;忧国伤时,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

15、运。,3、借古讽今,表达对当前现实的不满或警戒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讽刺荒淫误国,暗含对现实的不满或批判。讽喻现实,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历史覆辙。4、理性分析,独抒机杼:反思历史,表达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抒一己之感慨,启迪世人。,归纳情感主旨,借古伤己 叹时光易逝、年华老去、叹功业未就、壮志未酬、怀才不遇 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借古伤今 叹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昔盛今衰 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关心同情百姓疾苦借古讽今 批评统治者昏庸腐朽、奢侈荒淫 劝诫统治者吸取教训,勿重蹈覆辙理性分析 发表独特观点,启迪世人,1.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

16、之间的连接点。可从相似点或从相反方向来找。,注意点,2.要领悟区分感情态度。或仰慕颂扬、或批判嘲讽、或同情怜惜等等。,怀古伤己,作者和古人的身世与际遇有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1对比失落型 2同病相怜型,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对比失落型,2同病相怜型 自己和古人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功

17、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写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倾谈神鬼不谈治国之策,实则借贾谊来写自己的同样的遭遇,抒发并强化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怀古伤今根据古迹或古事的现状可分以下几类:1 昔盛今衰型金陵、石头城、台城、六朝旧事、后唐遗事、乌衣巷、朱雀桥、西塞山 刘禹锡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2物是人非型昔日的风景依旧,只是朱颜已改。物是人非给人带来幻梦似的感觉,不由得让人做冷静的思考。台城 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3、借

18、古讽今,别有寄托:,过华清宫绝句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含蓄地批评了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寄予了忧国伤时的感慨。,4、理性反思 理性分析,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手法:,1、用典2、对比3、借古讽今4、借景抒情5、直抒胸臆6、即事议论,咏史怀古诗小结,鉴赏要点:1)要弄清史实、典故:何人、何地、何事 2)要体会意图、感情: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往事、古迹?诗人表现出什么情感态度?3)要品味技巧手法:这种情感运用什么方法表达,典故:,后庭花玉树后庭花,相传是

19、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燕然”、“燕然勒石”表示对大将武功的推崇;“新丰客”抒怀才不遇的感喟,希冀能被明主所用(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封侯”表示报效国家、立功边疆的豪情壮志。“楚狂”、“接舆”指代不满现实、佯狂处世的隐士,用来抒发牢骚或表示甘于隐匿的思想。,“王孙”指游子或高人隐士;“式微”表示国势或门庭衰落,或政治上不得意,打算归隐田园;“不系舟”比喻自由不羁的思想或生活,也可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新亭泪”“新亭风景”表示对国势衰微、山河变色的感伤,“天狼”表示敌人、战事;“烂柯”表示离家日久,世事变迁人物非昔的情景“青冢”

20、即昭君墓,用来描写塞外景色,抒发征人悲壮凄凉的情怀;“南冠”、“楚囚”指被羁的正义之士,或诗人自己深陷囹圄,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长城: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

21、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鉴赏咏史怀古诗步骤,步骤一、弄清史实(明确诗人所咏的人、事、景)步骤二、抓住写作手法,找叙述人物事件的句子,从而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诗人自己身世之间连接点。,步骤三、体悟感情,找议论抒情的句子,进而把握诗人在吟咏古人时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感情。,步

22、骤四、分析技巧,这种感情用什么方式表达?,怀古咏史诗常见结构,临古地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直抒胸臆、议论,用典抒情,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相似点回顾?,经典回顾1,一去,独留,紫台,青冢,连,向,朔漠,黄昏,生前的寥落 死后的孤寂,富丽繁华 荒凉冷落,无边无际的大漠笼罩 四野的昏黄,生离汉宫,死葬异域,对比,对比,不幸、孤苦,孤寂、冷落,写尽昭君一生的悲剧,颔联,画图省识春风面,典故,指出昭君悲剧的根源,颈联,环佩空归夜月魂,对故土深沉的爱,一个“空”字

23、,将诗人的同情之意、悲愤之情传达得淋漓尽致。,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怨恨时间之长,怨恨之强烈,远嫁朔漠,死葬胡沙,思念故国,为什么怨恨?,尾联,怨恨,元帝昏庸,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昭君,诗人,思念家乡,思念故国,才不得用,生离汉宫,漂泊西南,美不得宠,怨恨,怨恨,咏史抒怀,怀人伤己,悲昭君以自悲也,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主要手法,对比怀人伤己拟人,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24、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问:这首诗歌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诗人赞颂周瑜少年得志功成名就,意在抒发自己年华已逝而功业无成的感慨。,主要手法,寓情于景:上片对赤壁的描写和赞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衬托:壮美之景衬托壮美之人英雄衬托杰出英雄虚实结合 实景衬托虚景对比:周瑜少年得志,指挥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兼有小乔这样的角色佳人陪伴左右,美女配英雄,更由于与孙权的姻亲关系,颇得孙权的亲厚信任,这一切与47岁尚不得志被贬黄州渴望施展才华建

25、功立业的苏轼形成鲜明对比。,总结第一种类型(人):,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由于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怀人伤己特点归纳:,怀人伤己举例,(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倾谈神鬼不谈治国之策实则借贾谊来写自己的同样的遭遇,抒发并强化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怀人伤己寄寓作者情感:,.对古人或历史表达缅怀之情,或追慕古贤、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面对古人功业的流逝,抒发时光不再,年华已逝,功业无成的感慨。.仰慕凭吊古人,感慨身世,表现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苦闷。,经典回顾,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古,朱雀桥,乌衣巷,旧燕

26、子,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人马喧闹热闹繁华,栖息在王谢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野草野花丛生,夕阳残照,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对 比,喧闹繁华,寂寥苍凉,明确问题,此诗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诗人对人事变迁,物是 人非的沧海桑田的感慨。,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苏台览古 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白在诗中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从而抒发出今昔盛衰的感慨。,总结第二种类型(景、事):,怀古伤今 特点归纳:,古代以寒士为主流的诗人,

27、在心怀济天下拯黎民的念头而去关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时,常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热情、不满或是警戒的一类诗歌。怀古尽管触点在古,但实际上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关注。,怀古伤今,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型:繁华远去,只留荒芜,物换星移,世事沧桑,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灭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只有鹧鸪飞。,作者身置其中,发一己感慨;,诗人着重渲染的是昔日的繁荣(前三句),而以今日的凄凉反衬(末句)。,流露出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慨叹。,第二类怀古伤今感情,感叹昔盛今衰、世事变迁、物是人非。感慨盛衰无常,古今朝代兴亡。感慨国运衰微。,精品回顾,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

28、回。淮水东别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即金陵城。在南京市清凉山。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建都之地。六代豪奢,醉生梦死,追欢逐乐,诗家称之为金粉六朝。但由於荒淫误国,这一个一个朝代皆灭亡得极快,悲恨相续。这虎踞龙盘的六朝豪华之都,也就荒凉下来了。刘禹锡於唐敬宗宝历二年(826)罢归洛阳,路过金陵,见昔日豪华胜地,已成了一座空城,感慨万分,於是写下了这首怀古诗篇。,围绕在石头城四周的山依然如旧。石头城西北有长江流过,江潮拍打石墙,但是,城已荒废,成了古迹,这两句总写江山如旧,而石头城已荒芜,情调悲凉,感慨极深。淮水,即秦淮河,横贯石头城,是六朝时代王公贵族们醉生梦死的游乐场所,这里曾经是

29、彻夜笙歌、纸醉金迷、欢乐无尽的不夜城,然而曾几何时,富贵风流,转眼成空。如今只有那旧时月仍然从秦淮河东边升起,来照著这座空城,在夜深的时候,还过女墙来,依恋不舍地西落,这真是多情了。然而此情此景,却显得更加寂寞了。,对象,角度,金陵,六朝均建都于此,彻夜笙歌、欢乐无时;繁华,经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繁盛兴旺,至唐初废弃,成为一座“空城”;冷落荒凉,牛李党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衰微破败,诗人写了山、水、明月和城墙等荒凉景之色,写景之中,深寓着对六朝兴亡、人事变迁感叹,以及对国势衰微的感慨。借古讽今,希望统治者吸取教训。,问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情,景,拟人,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

30、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王安石,作者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秀丽的山河图。,画图难足,远近交错动静结合,下片:怀古,抒发感慨,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用典:杜牧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这种“悲恨相续”的亡国悲剧连续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繁华竞逐:把六朝统治者因穷奢极欲而亡国这一根本原因揭示了出来,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

31、只知慨叹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站不到应有的高度,也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引出历史的教训。,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 阿房宫赋,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如何理解“寒烟衰草凝绿”这一景色描写?,借景抒情,抒发悲叹之情。,用典: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至今”和“时时”这两个时间副词?”,不是闲笔,而是最具表现力的直指朝廷积弊的投枪匕首,是为了让统治者对这种导致六朝覆亡的那种奢靡、荒淫的生活有所改变,让悲剧不再重演!,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

32、外边寒。,这首诗通过对华清宫外“飞雪暗云”的寒冷天气与宫内“绿树碧檐”的景物形成鲜明对比,再通过“无人知道外边寒”的控诉,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封建统治者。,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问:这首诗歌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改朝换代给底层百姓所带来的疾苦的同情。,第三类借古讽今感情,.劝诫统治者不要一味贪图享乐或穷兵黩武。.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忧国伤时,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揭露、讽刺统治者昏庸腐朽、奢侈淫逸。.警告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覆辙。抒发爱国情怀。,

33、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理性反思,第四类理性反思,题乌江亭 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 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乌 江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答: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三首是从节操(气节)角度来评价的。,(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答: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

34、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在理解时要注意抓住一点古今相似点 三线 怀人伤己 怀古伤今 怀古讽今理性反思,鉴赏要点总结方法,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分析:上阕:孙

35、仲谋、寄奴这些京口历史人物建立丰功伟绩 对比自己,隐约地表达自己的抗敌救国的心情。(怀人伤己)下阕:佛狸祠今昔对照,不堪回首。昔盛今衰的伤感(怀古伤今)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廉颇同病相怜,不忘为国效力(怀人伤己),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引用佛狸祠,元嘉草草,封狼居胥,为了怀古伤今,昔盛今衰的伤感,不堪回首,借古讽今。/对当朝统治者的讽刺,和希望他们引以为戒的理想。,答案:1、表现手法 本词运用了五个典故。,2、作用及思想:引用孙仲谋、寄奴、廉颇,为了怀人伤己/抒发作者收复失地、为国效力的决心与抱负以及壮志依然难酬的感伤。,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

36、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

37、慨。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途经秦始皇墓 许浑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问:这首诗歌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批判秦始皇的暴政,歌颂汉文帝的仁政,三、课内盘点(一)情感分类,常用手法:情景交融(触景伤情、移情入景、以景作结)今昔对照化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叙述历史故事虚实结合借古讽今情感表达: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物非人非)感怀伤己(百姓):对比失落、同病相怜理性反思:借古讽今,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历史覆

38、辙 或是理性分析,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三、高考真题演练,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荒郊一望欲销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人。销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泾水:渭水支流,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探究: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答: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

39、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答: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参考答案,四、迁移练习:,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注释贾谊宅:贾谊曾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刘长卿遭贬途经长沙,凭吊贾谊宅而写下此诗。楚客:指贾谊,也指作者及别的游人。“人去”、“日斜”:贾谊曾因鸮飞入其居室而预感不祥,乃作 鸟赋:“庚子白斜兮,集余舍。”又有“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之句。汉文:汉文帝刘恒。贾谊住长沙,渡湘水时,曾作吊

40、屈原赋。摇落:零落,荒凉。1、试简析颔联的手法及作用。2、颈联明写汉文帝之薄恩,暗写;明叹屈原难知当初贾谊之凭吊,暗叹,表达了的心境。3、结句“何事”实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从而将的情绪推向了高潮。(不超过两个字),刘长卿遭贬途经长沙(事件同、经历同)贾谊曾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分析:第一步:寻找连接点:诗人的遭遇与贾谊相似点:,1、用典、烘托。借用贾谊感时而作的诗句中的喻意,以荒败的时令之景“秋草”、“寒林”表现了作者心境的伤感和悲凉。2、当今皇上之昏聩;贾谊难知今日诗人之凭吊;知音难觅,抑郁无诉。3、悲愤,第二步:归类,探求主旨:怀人伤己,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还是着眼于今人

41、今事。借写贾谊不得被任用而被贬的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乌衣巷(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人月圆(金)吴激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中吕山坡羊燕子(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注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劫劫:匆忙急切

42、的样子。,(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 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 之感。(2分),(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一水:亦作“二水”。,(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

43、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2)比喻。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分析】(1)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抓住关键词“吴宫、晋代”,可知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时的情况。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抓住关键词“山、青天、水、白鹭洲”可知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显而易见,古今对比,抒发作者古今兴亡盛衰之感。(2)结合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浮云比成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遮

44、住了自己望长安,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被统治者所重用。,断壁残垣,记录着朝代的兴亡;秦砖汉瓦,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多少雅致的诗句,缅怀着古今风流人物;无数蕴藉的词章,倾诉着世间沧海桑田。,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作简要分析。,复习回顾,本诗写了昭君远嫁他乡、死葬异邦、环佩空归的悲剧命运。诗人怀人伤己,借咏叹昭君的不幸来感怀,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感伤和身世飘零的悲苦。以昭君自比,在同病相怜中感受共鸣。,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

45、?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注:兜鍪:即头盔,借指士兵。坐断:占据、割据。这首词是就哪一段史实发出感怀的?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就三国吴蜀联合抗曹的事迹发出感怀的。作者通过赞美年轻的孙权雄踞江东,与曹操、刘备抗衡,意在表达渴望建功立业(收复失地)的壮志,同时也怀人伤己,暗含了自己年华老去、报国无门的愤懑。运用对比、用典,在与孙权的对比中也流露出壮志难酬的失落;又借古讽今,表达了对统治者偏安江南、不思复国的慨叹。,例1、,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

46、家。注释:乌衣巷:东晋高门大族的居住区朱雀桥:六朝时金陵正南朱雀门外横跨秦淮河的大桥,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昔日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诗人怀古伤今,表达了对世事沧桑、盛衰无常的慨叹,也隐含着对豪门大族的嘲讽和警告。本诗寓情于景,通过今昔对比深刻表达了世事无常、沧桑巨变之感。,例2、,题武关 杜牧 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山墙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注释:武关,战国时秦置,在今陕西省。楚怀王听

47、信谗言,放逐屈原,绝齐亲秦,入武关为秦伏兵所执,客死秦国。郑袖:楚怀王宠妃,设计陷害屈原,致使屈原被放逐。圣神:神圣天子;四海:天下统一。这首咏史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人通过对江山依旧、人事全非的慨叹,说明楚怀王的昏庸造成了自己客死秦国,国运衰败的悲剧结局。借此讽刺怀王昏聩糊涂、自取灭亡;同时也希望唐王朝统治者居安思危,吸取楚怀王的历史教训,任人唯贤,励精图治。运用用典、对比手法,通过小人得势、贤臣见弃的形象对比,婉转地抨击了怀王的昏聩,痛惜屈原的被逐并告诫后世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例3、,蜀 相 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

48、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注:蜀相:指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见诸葛亮事。两朝:指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济:开创基业,匡济艰危。出师未捷:诸葛亮曾五次出兵攻魏,建兴十二年,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拒百余日,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后两联写了关于诸葛亮的三顾茅庐、平定天下、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事迹。诗人写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表达对其的称颂、崇敬、仰慕之情,同时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借此抒发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通过用典、对比,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诗人怀人伤己,在对比中流露出失

49、落,在同病相怜中感受共鸣。,实战演练1,越中览古 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写了吴败越胜,越王回国之后耀武扬威、荒淫逸乐终走向衰败的史事。揭示了越国由繁华至衰败的原因忘记屈辱、纵情享乐。诗人怀古伤今,抒发了人事无常、昔盛今衰之感。运用虚实结合、古今对比、借古讽今的手法,抒发了世事无常的感慨,并借此告诫当朝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覆辙。,实战演练2,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注:韦庄,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台城:旧址在南京市玄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

50、的场所。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是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同意。诗人来到台城,回顾六朝往事。台城经过历史变迁,六朝像梦一样消失,只剩下鸟儿空自寂寞地叫着。虽然风景依旧,但人事沧桑。诗人怀古伤今,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唐王朝走向没落的伤痛。运用了融情于景。眼前江草齐长,说明昔日繁华的台城如今已经荒凉破败,成为历史陈迹。表达了忧国伤时的慨叹。,实战演练3,桂枝香 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