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及其内在矛盾.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40710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品及其内在矛盾.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商品与货币,本章主要讲解商品的内在矛盾及货币的产生、货币的职能及价值规律。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经济社会的基本经济现象,了解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和矛盾。,教学要求,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第二节 货币 第三节 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教学内容,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一、商品的二因素,三、商品的价值量,四、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一、商品的二因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马克思,物 品,劳动产品,商品,交换,劳动,判断:,阳光、农民自产

2、自销的粮食、礼品,1、什么是商品,(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劳动产品,用来交换,(2)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它们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价 值,使用价值,2、使用价值,(1)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也即商品的有用性。,2、使用价值,(1)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也即商品的有用性。,生产资料,消费资料,2、使用价值,(1)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也即商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都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具有永恒性的特征。,“我们不可能从对小麦的品尝中,来判断它是由封建社会的农奴

3、生产的,还是由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者生产的。”马克思,必须是通过交换让渡给别人以后,才能进入消费的使用价值,(2)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的差别:,必须对别人有用,是能够满足他人某种需要的社会的使用价值,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3、交换价值与价值,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价 值,交换价值,(1)交换价值是指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相交换的比例关系,是商品价值的外在表现。,1:2,交 换,共同的质,劳动产品,凝结着劳动,价 值,20小时,20小时,价 值,交换价值,商品二要素,使用价值,价 值,价值是商品的本质的、社会属性。,(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4、(体力、脑力耗费),凝结,商品的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3)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1:2,20小时,20小时,(1)其统一性主要指,使用价值和价值互相依存、互为条件,两者统一于一个商品体中。主要表现为:,4、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第三,有些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但不是用来交换,而是为了自己消费或无偿赠送给别人,也就没有价值,不能成为商品。,第一,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任何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也就没有价值,从而也不能成为商品;,第二,有些物品具有使用价值,但没有经过劳动创造,一般不能成为商品;,(2)商品的两个因素又是相互矛盾的,也即相互对立

5、、相互排斥。主要表现在:,4、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第一,两者分别代表商品不同的属性,使用价值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代表商品的社会属性。,第二,对于特定的商品买,卖双方,都只能实现价值或使用价值两者之中的一种属性,不能两者兼得。,生产者,消费者,使用价值,价 值,让渡,付出,才能实现,才能获得,(2)商品的两个因素又是相互矛盾的,也即相互对立、相互排斥。主要表现在:,4、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第三,商品两因素的矛盾必须通过交换才能解决。,第一,两者分别代表商品不同的属性,使用价值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代表商品的社会属性。,第二,对于特定的商品买卖双方,都只能实现价值或使

6、用价值两者之中的一种属性,不能两者兼得。,单项选择: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应理解为()A 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B 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C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D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一定没有使用价值,辨析对错,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劳动二重性,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1、商品的两要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商品二要素,具体劳动,抽象

7、劳动,使用价值,价 值,劳动二重性,2、具体劳动,(1)所谓具体的有用劳动,指的是由它的目的、操作方式、对象、手段和结果决定的生产活动。,(3)劳动的具体形态,体现为社会分工体系;,(2)有用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出使用价值;,(4)有用劳动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具有永恒性特征,不以社会形态的变化而转移。,体力脑力的消耗,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抽象劳动,3、抽象劳动,(1)抽象劳动是撇开具体形式的人类一般劳动。,(2)抽象劳动凝结为商品的价值,成为商品交换的基础。,(3)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一个历史范

8、畴。,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具体的有用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着商品的两因素。有用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它解决的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但它不是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它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5、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科学基础,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为一系列重要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19世纪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第三喜欢大摆宴席,宴请四方宾客。每次设宴时,宾客们用的都是银碗,唯有皇帝一人用的是

9、铝碗。为什么皇帝用的反而不如宾客们的珍贵?是拿破仑第三热忱好客、谦逊待人吗?其中的奥秘究竟在哪里?,?,劳动时间,量,量,价值,劳动,商品价值量的多少由劳动时间决定,二者成正比关系,三商品的价值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是指个别企业生产某种商品实际消耗的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自动化,机器,手工,生产条件,市场份额,10%,80%,10%,劳动时

10、间,=100元,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机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0小时,10小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8小时,甲,多盈利,10小时,乙,12小时,丙,个别劳动时间,(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具有关键性意义,10小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8小时,甲,10小时,乙,12小时,丙,个别劳动时间,正常补偿,10小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8小时,甲,10小时,乙,12小时,丙,个别劳动时间,亏损,2、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简单劳动是指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就能胜任的劳动。,(1)简单劳动,复杂劳动则是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2)复杂劳动

11、,(3)复杂劳动会创造和实现多倍于简单劳动的价值,一方面,复杂劳动需要经过专门培训和学习;,另一方面,复杂劳动除了消耗一定的体力以外,还要比简单劳动消耗更多的智力。,3、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或效率。,(1)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表示方法:一是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二是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产品量/劳动时间,(1)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2)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3)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分工协作、劳动组织、生产管理)形式;(4)生产资料的规模与效能;(5)自然条件等。,(2)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无论劳动

12、生产率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3)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的价值量的关系,劳动生产率越高,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越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10小时或10元,10小时或10元,10小时或10元,5小时或5元,四、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由于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由此体现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劳动的性质。,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社会分工决定了人们生产商品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交换,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应该成为社会总劳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决定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存在矛盾,它只有通过商品的市场交换,

13、成功地销售出去,具体劳动因此被转化为抽象劳动得到市场的承认,也使价值得到实现,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就此转化为社会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私人属性和社会属性存在着明显的矛盾。生产商品的劳动直接表现出来的只能是私人劳动而不是社会劳动。,如果商品不能销售出去,私人劳动就不被转化为社会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能被社会接纳,价值自然也不能实现。,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的转化及相互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生产者手头的使用价值能否成功转化为价值,也决定了他所付出的具体劳动能否成功地转化为抽象劳动。,由此可见,商品的内在矛盾,即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都根源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成为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经济的其他矛盾都是这对矛盾的具体体现。,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具体劳动,抽象劳动,使用价值,价 值,商品,私人劳动,社会劳动,4、生产商品的劳动属于直接的私人劳动和间接的社会劳动这一特殊性质和矛盾导致了商品拜物教。,具体劳动,抽象劳动,使用价值,价 值,商品,个别劳动,社会劳动,商品经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量,劳动生产率,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衡量大小,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