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解读.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40717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解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解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解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解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解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解读.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王树平 编写,指 导 思 想,活 动 目 标,活 动 范 围,主 要 内 容,实 施 步 骤,具 体 要 求,2012年抗菌药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方案,卫办医政发201232号,二一二年三月五日,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三好一满意”活动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重要内容,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围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务求实效。完

2、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二、活动目标,通过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巩固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有效遏制细菌耐药;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加以解决;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提高。,三、活动范围,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重点是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四、组织管理,

3、卫生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五、重点内容,1 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医疗机构负责人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第一责任人,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五、重点内容,2 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医疗机构对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金额,使用量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五、重点内容,3 建立完善

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二级以上医院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和临床微生物室,配备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对本机构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4 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明确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五、重点内容,5 建立抗菌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6 加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控制力度。7 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8 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9 严格医师抗菌药

5、物处方权限和药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管理。10 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11 建立完善省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网。12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13 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通报和诫勉谈话制度。14 完善抗菌药物管理奖惩制度,严肃查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五、重点内容解读,首次对急诊和专科医院提出指标要求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1.口腔医院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50%2.肿瘤医院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

6、10%3.儿童医院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50%4.精神病医院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10%5.妇产医院(含妇幼保健院)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指标可供综合医院各科急诊科学设定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控制指标参考。2011年,一些医院为了让门诊抗菌药使用率达标,处方抗菌药物的时候,常让病人去急诊开抗菌药或药店购抗菌药。于是,2012年增加了急诊病人的抗菌药的药控。但对没有急诊药房的医院如何分开统计处方?,五、重点内容解读,处方点评的具体数量要求(十)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医疗机构组织感染、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

7、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诊疗病例。进入整治的深水区,但是工作量巨大、有难度。点评合格率高与专家的水平有关,需要医院有相关的合格专家、统一点评方法与内容,目前,能够统计到每个医师的抗菌药使用率就不错了,否则容易走过场。,五、重点内容解读,基础数据调查的要求(二)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医疗机构对2011年度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使用金额,使用量和使用金额分别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

8、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诊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这个工作很有意义,但是要做好,工作量巨大,谁来完成呢?各医疗机构应该妥善安排。,五、重点内容解读,严格医师和药师资质管理医疗机构对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相关专业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调剂资格。,五、重点内容解读,临时采购的要求因特殊治疗需要,医疗机构需使用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以外抗菌药物的,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临时采购由临床科室提出申请,说明申请购入抗菌药物名称、剂型、规格、数量、使用对

9、象和使用理由,经本机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审核同意后,由药学部门临时一次性购入使用。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原则上每年不得超过5例次。如果超过5例次,要讨论是否列入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调整后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总品种数不得增加。2011年,发现个别医院钻控子,一次大量购入抗菌药物,可供医院放开使用1、2个月,但医院坚持称这个就是临时采购。所以2012年,有了这个新要求。今年首次对专科医院提出相关质控要求:一、抗菌药物购用品种数量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种、品规数量,保障抗菌药物购用品种、品规结构合理。三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50种,二级综合医院

10、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1.口腔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2.肿瘤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3.儿童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50种,4.精神病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10种,5.妇产医院(含妇幼保健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40种。其实,综合医院同样存在儿科,原则上不超过50种、35种是否不包括儿童品规?,五、重点内容解读,首次对专科医院提出抗菌药物使用指标要求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1.口腔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

11、物使用率不超过7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5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2.肿瘤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4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1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1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30DDDs以下。3.儿童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5%,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5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20DDDs以下(按成人规定日剂量标准计算)。4.精神病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5%,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

12、例不超过5%,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1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5DDDs以下。5.妇产医院(含妇幼保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这些指标要求,是经过专家讨论后决定的。考虑到了一些专科的特点。可做综合医院各科科学设定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指标参考。,五、重点内容解读,首次提出不使用抗菌药物的手术种类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剖宫产手术除外),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合理。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

13、药物比例不超过30%,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这个要求有点严,需要更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来积极配合。需要关注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其他措施,如:实施类(清洁)切口手术应在符合无菌要求的手术室进行。尽量缩短手术前住院时间,减少院内感染的机会。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使患者处于最佳状态,如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改善营养不良状况、积极治疗原有感染等。手术备皮:毛发稀疏部位无需剪毛;毛发稠密区可以剪毛,且应在进入

14、手术室前即刻备皮。严格遵守术中无菌原则,细致操作,爱护组织,彻底止血。切口的感染与失活组织多、残留有异物、血块、死腔等关系密切,局部用温生理盐水冲洗创腔或伤口有助于清除血块、异物碎屑和残存细菌,不提倡用抗菌药溶液冲洗创腔或伤口。尽量不放引流装置,如需放置应使用闭合式引流装置,并尽早拔除。长时间放置引流装置不是持续预防用药的指证。尽可能使用单股不吸收缝线缝闭切口皮肤,使用可吸收缝线缝闭切口皮肤以下各层组织。需出院后拆线的手术患者尽可能到病房由手术医生负责拆线。若发现切口感染,应及时进行相关抗感染治疗,有渗出或脓液的应及时取样做病原学检查。需连台的类(清洁)切口手术应安排在类(清洁)切口手术后。在

15、污染或污秽切口手术后应关闭手术室进行消毒,符合要求方可实施连台手术。术前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准备、环境消毒、器械灭菌、术中通风、围手术期保温、术后伤口护理等均应严格参照卫生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10187号)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制订的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中相关规定执行。,专项检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开展本辖区专项检查。卫生部结合“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组织对专项督导检查。重点抽查卫生部组织检查组对全国部分医疗机构进行重点抽查和飞行检查。分级抽查严肃处理卫生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按照相关规定,分别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发现的严重问题予以处理

16、。,认真排查梳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自查自纠工作贯穿始终,2012年11月底前,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将本辖区专项整治活动总结报送卫生部。卫生部组织召开工作会议,通报督导检查情况,,六、活动方式,七、工作要求,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是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措施。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切实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出发,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对于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重要意义,加强领

17、导,细化措施,精心设计,周密安排,层层落实责任制,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工作落实,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七、工作要求,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务求实效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方案,制定本辖区工作方案,明确组织分工、活动安排、工作重点,指导医疗机构落实各项活动内容。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结合本地区、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际情况,认真剖析当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突出问题和重点环节,通过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教育培训、加大治理力度等综合手段,集中治理,抓点带面,点面结合,逐层突破,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七、工作要求,认真总结,巩固成果,持续改进。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医疗安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在2011年专项整治活动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逐步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相关制度、指标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活动成果,坚决避免出现“反弹”现象。努力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从阶段性活动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促进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