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数据整编.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40875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测数据整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监测数据整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监测数据整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监测数据整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监测数据整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监测数据整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测数据整编.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监测数据整编,1 概述,监测资料整编,是将大坝安全监测的各种原始数据和有关文字、图表(含影像和图片)等材料进行审查、考证、综合整理成系统化、图表化的监测成果,并汇编刊印成册或制成软盘。(1)意义(2)类型(3)遵循的原则(4)工作内容和步骤,1.1 整编的意义,资料整编的意义在于:(1)及时发现大坝中存在的隐患(2)方便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决策和反馈(3)有利于资料的存档和传播,1.2 资料整编的类型,按照整编工作所处的阶段,整编可以分为:(1)平时资料整理 是各监测阶段负责观测工作单位的一种经常性工作。重点是计算、查证原始观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如有异常或疑点应及时复测、确认。如影响工程安全

2、运行,应及时上报主管部门。(2)定期整编刊印 是在平时资料整理基础上,按规定时段对监测资料进行全面整编、汇编和分析,并附以简要安全分析意见,编印后刊印成册。,1.3 资料整编的原则,(1)严肃性(2)及时性(3)可靠性,1.4 整编的工作内容和步骤,(1)监测资料的搜集和表示(2)监测物理量的计算(3)填表和绘图(4)原始观测资料的检验和误差分析(5)初步分析和文字报告(6)监测资料的检验和审定编印。(做好笔记),2 监测资料的收集和表示,2.1 搜集的内容范围2.2 原则和要求2.3 存储和表示方法,2.1 资料搜集的内容范围,(1)详细的监测数据记录,环境量观测资料(2)现场巡查资料(3)

3、监测仪器设备及安装的考证资料(4)监测仪器附近的施工资料(5)监测有关的设计资料(6)已有的成果报告、技术警戒值、安全判据及其它技术资料;(7)有关的工程类比资料、规程规范及有关文件等,2.2 资料搜集的原则和要求,(1)及时准确,尽可能全面、完整。(2)做好校核工作,保证资料的准确可靠,严防数据丢失。(3)存储方法简洁、直观,便于保管、归档和查询,目录规范。,2.3 资料的存储和表示方法,(1)表格(2)图形(3)电子文件和数据库(4)录音录像,3 物理量计算,3.1 物理量转换 3.2 基准值的确定 3.3 丢失初值的估算,3.1 物理量转换,(1)电阻式(2)差动电阻式(3)振弦式(4)

4、差动电容式、差动电感式(5)需要进行初值校正和基点校正的测点(6)混凝土应力计算,3.2 基准值的确定,物理量换算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首先确定一个合理可靠的基准值。基准值的确定有三种情况:(1)以初始值为基准值,如建筑物水平位移等;(2)取首次测值为基准值;(3)以某次观测值为基准值,如差阻式钢筋计、应变计等。,3.3 初值的估算,丢失初值是指在仪器埋设和测取初始值时,已发生相当大的变形、应力或应变。对初始值的估算应注意的问题是:(1)必须查明哪些情况下可能丢失初值;(2)根据结构物的当前状态反演计算。,4 绘图与制表,4.1 图形绘制(做好笔记)4.2 报表,4.1 图形绘制,4.1.1 过

5、程线是物理量与时间的关系,通常以时间为水平坐标,以物理量(如位移、应变)为纵坐标。,4.1.2 分布图物理量沿某一特定方向或特征面分布的图形。,不同日期的测斜孔曲线图,4.1.3 相关图,分为散点相关图和相关线图两种,相关图中一般以两个有关的物理量为纵横坐标。,扬压力与库水位关系散点图,4.2 报表,报表可分为:(1)定期报表一般按月、季、年提交。(2)不定期报表一般在施工或运行的重要阶段提交,或作为文字报告的一部分提交。监测中经常使用的有以下三种类型的报表:(1)监测仪器、测点情况表(2)监测作业情况表(3)监测数据报表,5 原始观测资料的检验和处理,5.1 原始数据的可靠性检验5.2 误差

6、分析和处理 5.3 粗差判别和处理,5.1 原始数据的可靠性检验,可靠性检验的主要内容是采用逻辑分析方法进行下列检验:(1)作业方法是否符合规定(2)观测仪器性能是否稳定(3)各项测量数据物理意义是否合理,是否超过仪器量程和材料的物理限值,检验结果是否在限差以内。(4)监测数据是否符合连续性、一致性、相关性等原则。,5.1.1 连续性,5.1.2 一致性,5.1.3 相关性(1)同类监测量比较(2)相关监测量比较,5.2 误差分析和处理,(1)粗差 可直接将其剔除。(2)随机误差 也称偶然误差,总体上服从正态分布,可采用常规误差理论进行分析处理。(3)系统误差 可以通过校正仪器来消除。,人工判

7、断法人工判断法是通过与历史的或相邻的观测数据相比较,或通过所测数据的物理意义判断数据的合理性。人工判断的另一方法是作图法,即通过绘制观测数据过程线或监控模型拟合曲线,以确定那些是可能的粗差点。,5.3 粗差判别和处理,6 初步分析及文字报告编写,6.1 分析采用的技术路线6.2 异常值的判识6.3 文字报告编写,6.1 分析的技术路线,(1)认识规律分析测值的发展过程以了解其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周期性、发展趋势、发展速度、变动幅度等;分析测值的空间分布以了解它在不同部位的特点和差异,掌握它的分布特点和差异,掌握它的特点和代表性测点的位置;分析测值的影响因素以了解外部条件及内部因素对所测物理量的

8、作用程度、主次关系。通过这些分析,掌握建筑物的运行情况,认识建筑物各个部位各种测值的变化规律。,(2)查找问题从发展过程和分析关系上发现特殊或突变的测值,联系荷载条件及结构因素进行考察,了解其是否符合正常变化规律或是否在正常变化范围之内。分析原因,找出问题。(3)预测变化根据所掌握的规律,预测未来一定条件下测值的变化范围或取值;对于发现的问题,估计其发展趋势、变化速度和可能结果。(4)判断安全性基于对已有测值的分析,判断过去一段时间内坝的运行状态是否安全正常,并对今后可能出现的最不利条件下建筑物的安全做出预先判断。,6.2 异常值判识(做好笔记),如监测数据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可视为异常:(1)

9、变化趋势突然加剧或变缓,或发生逆转,如从正向增长变为负向增长,而从已知的原因量变化不能作出解释。,(2)出现与已知原因量无关的变化速率。,(3)出现超过历史极值(最大值、最小值)、设计计算值、安全监控限值或数学模型预报值。,6.3 文字报告编写(做好笔记),文字报告或简报是在一定阶段中提交的比较详细的文字材料。其中不要求提供所有的观测数据、计算数据以及观测情况的详细情况,但应该有比较详细的分析、评价、结论和建议。报告可以包含如下方面:(1)工程概况(2)测点情况(3)数据整理(4)测值变化规律与特征(5)简单的计算分析结果(6)发展趋势与预测(7)比较和判别(8)评价与建议,7 资料检验与审定

10、编印,7.1 各类监测资料的检验和审查 7.2 资料的审定编印 7.3 资料整编的要点,(1)审核资料的完整性,即检查是否遗漏了某些重要方面的资料,资料中是否已经有遗失和损坏等,是否需要补充新的资料。(2)审核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其一是逻辑审查,即根据知识、经验和理论审核资料的内容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从不同资料得到的结果是否存在矛盾;所使用的公式和理论是否正确、合理,出现在不同资料中的同一数据是否一致等。其二是技术审核,即检查是否有错误和疏漏,例如审核图表和文字中所引用数据(包括数值、正负、小数点和单位换算等);图表的内容和单位,坐标轴的单位和刻度;必要是还需通过计算重新验证原有计算

11、结果。,7.1各类监测资料的检验和审查,包括资料分类、编组和汇总,报告编写、编印等。(1)整编时资料应按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组,以便保存、管理和调用。按资料的性质可分为:原始资料(未经加工并将保持不变的资料)和综合资料(经过加工的资料)。(2)整编报告应着重于对工程状况整体性的把握。它不仅包括对个别仪器和分散的数据进行分析,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发展的全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诸多因素的影响,考虑从所有仪器和测点在各个时期得到的数据之间的联系,以及从资料中综合反映出来的本质特征。,7.2 资料的审定编印,(1)整编结果应做到项目齐全,考证清楚,数据可靠,方法合理,图表完整,说明完备。(2)整编报告应能反映监测资料系统整理的全过程和工程整体安全状况,做到内容全面,说理清楚,文字简洁,篇幅适中。(3)资料整编中如受到时间和经费限制,可以不采用数学模型,亦不必对监测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讨论。,7.3 资料整编的要点,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