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之17世纪文学.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42498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3.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之17世纪文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外国文学之17世纪文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外国文学之17世纪文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外国文学之17世纪文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外国文学之17世纪文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之17世纪文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之17世纪文学.ppt(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编,17世纪文学,谨慎被看成是最高美德;理智被尊为对付破坏性的狂热之辈顶有力的武器;优雅的礼貌被歌颂成抵挡蛮风的一道屏障-罗素西方哲学史,学习重点,古典主义文学特征,莫里哀和伪君子,第一节 概 述 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潮是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是产生于这一时期资产阶级与封建王权联合妥协之下的一种文学思潮。古典主义创设了一系列文学原则,虽然有利于文学的规范化,但也实际上束缚了文学的发展。,一、17世纪欧洲的历史文化特征,17世纪是欧洲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经济制度剧烈冲突的世纪。1640164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拉开了欧洲近代史的帷幕,标志着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当时欧洲的

2、大部分地区仍旧处在封建统治之下,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17世纪重要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伽利略,笛卡尔,斯宾诺莎,托马斯霍布斯,二、十七世纪欧洲各国文学概况 1.法国 法国是十七世纪欧洲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的最高典范,其王权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妥协,成为这一时期法国社会的主要特征。这种服从王权的政治格局促成了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繁荣。,2.英国,英国是代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发展潮流的国家,因此代表资产阶级革命精神的清教徒文学成为英国文学的主潮。,3.意大利、西班牙,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政治经济的衰落,也阻碍了其文学的发展,代表贵族趣味远离现实的巴洛克文学在这些国家颇为流行。,4.德国,德国

3、尚保留着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余热。格里美尔斯豪生的小说痴儿西木传,在艺术上继承了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特点,被认为代表了“德国十七世纪文学的高峰”。,十七世纪欧洲文学主潮,作为十七世纪文学主潮的古典主义文学,重原则理性而少生命热情,重责任服从而少个性张扬,重规范戒律而少突破创新。这是一次对社会意识和文学的清理,主体特征是节制、自律、规范、整合。,三、十七世纪欧洲的三种文学,1.巴洛克文学“巴罗克”原是葡萄牙语barocco,意为不合常规,特别是指形状不规则的、有瑕疵的珍珠。巴洛克风格(Baroque)最早见于16世纪后期意大利的建筑,后来被用于绘画、音乐和文学等领域,其主要特征是寓感情于具有

4、感性吸引力的形式之中,气势雄伟、生气勃勃、感情强烈,崇尚新奇、华丽和雕琢。巴罗克文学是17世纪欧洲盛行的一种贵族形式主义文学,从意大利、西班牙传到英、法等国。巴罗克文学堆砌典故、讲究对偶、比喻、夸张,追求形式上的华丽,具有一种浓重的贵族趣味,体现了文艺复兴后期人们意识的混乱、精神上的消沉、心理上的病态和羸弱。,巴洛克风格,巴洛克风格泛指1617世纪的音乐、绘画、建筑和文学等多种艺术的风格,其特点为典雅华美的形式,夸张雕琢的技巧,晦涩玄奥的内容等。文学方面继承了中世纪文学梦幻、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巴洛克绘画:洛兰舞者的森林,画面深远辽阔,欢乐的舞者和宁静的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充满田园牧歌式

5、的情调。画家用笔精巧而不呆滞,用色丰富而不繁杂。,巴洛克绘画:鲁本斯爱之园,画面上人神共处,神话与现实相结合:一对对多情的男女传递着爱的情意;小爱神欢腾飞跃穿梭于人们中间,传播爱的信息;天后赫拉在用乳汁浇灌人间爱情,施给他们以爱的力量。这是一幅充满柔情、温馨、欢乐的画境。,巴洛克绘画:科尔托那众神,这是罗马巴尔贝利尼宫天顶的壁画:人物配置有聚有散,呈向心的纵角透视,朝着天顶中央的方向飞升。画面色彩冷暖浓淡相错,显得富丽堂皇。具有典型的巴洛克艺术特征:激烈的运动和激情,神秘奇幻的意境,繁富豪华的色彩与构图。,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巴洛克文学在各国的发展 发端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兴盛于法国 意大利:“马

6、里诺派”的旗手马里诺的长诗阿多尼斯。西班牙:“贡戈拉派”的祭酒贡戈拉的叙事长诗莱尔马公爵颂和寓言长诗波吕斐摩斯和加拉特亚的寓言、戏剧家卡尔德隆的人生如梦。法国:小说家奥雷诺德于尔菲的小说阿斯特雷、诗人阿格里帕多比涅的惨景集、马莱布的圣彼得的眼泪等都表现出了巴洛克文学的特点。,2.英国清教徒文学 英国17世纪文学主要是体现清教徒思想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学。清教徒运动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手段,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教会改革的范畴,清教徒精神在宗教、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教徒运动的社会影响 清教作为中小资产阶级的基督教派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壮大起来,所以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7、被称之为清教革命。清教徒运动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诸如遵守严格的道德规范,注重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反对烦琐铺张的宗教仪式和贵族奢侈浮靡的生活方式,提倡勤劳朴素的生活等。,清教徒文学特征 清教徒文学把圣经奉为圭臬,弘扬清教徒精神,描写具有强烈宗教情感和革命叛逆精神的清教徒生活,常常取材圣经,师法中世纪宗教文学梦幻、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以诗意浓郁的笔墨,偏执极端的情绪,表现对信仰、理想的执着追求。,约翰班扬,是英国17世纪市民和下层劳动者的代表,牧师、散文家。寓言体小说天路历程,以梦幻文学的形式,叙述他在梦中的所见所闻。,天路历程的情节与主题 作品描述了一个“基督徒”在“宣道师”的指点下,

8、逃离“毁灭城”,经由“灰心沼”、“屈辱谷”、“死荫谷”、“浮华市集”、“怀疑堡垒”、“快乐山”,最后到达“天国城”的艰难历程。小说表现了人在信仰指引下,战胜人性弱点,走向理想境界的主题。,约翰弥尔顿出生于清教徒家庭,青年时代曾闭门攻读文学6年,渴望摘取诗歌桂冠。后来有感于伽利略坚持真理的精神,积极投身清教徒运动,发表了论出版自由、论国王和官吏的职权、为英国人民申辩等政论文。,弥 尔 顿(16081674),失乐园(创作于1667年),失乐园长达1万余行,取材于圣经旧约创世记和新约启示录,其中上帝被描述成暴君形象,撒旦被塑造成革命清教徒形象,体现了弥尔顿惊世骇俗的反叛精神。,失乐园插图,复乐园(

9、创作于1671年),取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四章1至11节或路加福音第四章1至13节,通过耶酥三次拒绝魔鬼诱惑的故事,歌颂理性战胜情欲、强调依靠坚定信仰复得灵魂的乐园;表现信仰高于一切的革命气节。,力士参孙(创作于1671年)取材于旧约士师记第13章到16章的故事,是一出希腊式的悲剧;神的惩罚、教育、和参孙自身的痛苦、沉思,两者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参孙的新生。表现了参孙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是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者的化身。,3.古典主义文学 a.古典主义文学的产生 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流是起源并且兴盛于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因在创作实践和理论上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而得名。它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

10、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王权的御用保护是其繁荣的沃土。笛卡儿的“唯理主义”是其哲学基础。,b.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 思想特征 主张为王权服务,为政治服务,拥护国家统一,歌颂贤明君主,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提倡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服从社会责任和国家利益,反对贵族阶级的骄奢淫逸和腐化堕落。,艺术特征文学理念:主张摹仿古希腊罗马文学,往 往断章取义,曲解古人观点,以此制定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比如“三一律”。创作题材:以古代文学为典范,悲剧大都取材古希腊罗马时代。文学体裁:以高雅和卑俗区分戏剧体裁。悲剧高雅,语言高尚典雅,喜剧卑俗,语言俚俗。艺术语言:追求准确、精练、华丽、典雅的宫廷趣味。,人物

11、形象:类型化、概念化,缺乏个性和艺术魅力。创作原则:严格遵从“三一律”。(三一律)是古典主义关于戏剧结构的创作原则,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服从三个一:剧本只能有一条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能超过一昼夜(24小时)。这是泥古者对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断章取义、歪曲误读的结果。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讲“所模仿的就只限于一个完整的行动”,同时指出一出戏的演出时间应“以太阳的一周为限”。,布瓦洛的概括:“三一律”是当时法国宫廷文人学者根据路易十四的政治意图制订出来的;古典主义理论家布瓦洛在诗的艺术中进行了集中概括:“不过我们要遵守理性制定的规则,希望开展情节,处处要尊重技巧;在一天、一地

12、完成一件事,一直把饱满的戏维持到底。”,“三一律”的特点:“三一律”是君主专制政体在戏剧艺术上的反映,其优势是舞台时空的高度凝练,戏剧情节的紧凑、集中等;其弊端是人物性格的单一化、类型化,戏剧结构的绝对化、程式化等,严重束缚了作家的创作个性。,c.古典主义文学的组织机构 法兰西学院 古典主义作家翘首仰望的最高文学机构,1635年由首相黎世留亲手创立。学院制定规范化的文化准则来约束全国文化的发展,积极干预文学创作。院士的名额确定为四十名,号称“四十不朽者”,只有在有人去世后,才能补选他人。法兰西学院院士是清一色的男性,直到1980年3月6日,几经周折,才补选女作家玛格丽特尤尔瑟娜尔为新院士,从而

13、打破了“男性俱乐部”的惯例。,d.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 笛卡儿的“唯理主义”是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笛卡儿以几何学的认识论来建构“唯理主义”哲学体系,认为人的错误在于人的自由意志突破理性的约束,肯定清晰明白的概念就是真理。这些观点对古典主义崇尚理性和规范文学创作原则,产生了直接的导引作用。,e.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 布瓦洛的美学论著诗的艺术奠定了古典主义的文学和美学原则。文艺必须具有社会教化功能的道德美;作品必须恪守理性表达真理,情节必须合乎情理的理性美;故事必须真实,人物性格必须一贯相称,必须显示人性善恶的自然美。,f.古典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联系 之一:古典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承续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

14、义文学传统,比如: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反封建反教会,肯定现世人生幸福的主题等。之二:对人文主义文学过分强调个性解放、思想自由、创作缺乏规范等弊端的反拨,这种反拨因其矫枉过正而导致走向另一极端。,g.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成就 古典主义文学以法国为代表,英国和德国均受其影响。布瓦洛的诗艺是古典主义文学理论的扛鼎之作。高乃依的熙德、拉辛的安德洛马克是古典主义悲剧的典范。莫里哀的喜剧代表古典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拉封丹把寓言戏剧化,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表现社会矛盾,开拓了寓言的新境界。,尼古拉布瓦洛德彼雷奥(1636-1711)是古典主义的发言人和立法者。他最重要的作品是用诗体写成的文艺理论诗的艺术(1674)

15、。,Nicolas Boileau,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高乃依(16061684)法国古典主义悲剧创始人,出身律师家庭,长期从事律师事务。1629年开始创作。代表悲剧熙德(1636),其他重要悲剧贺拉斯、西拿、波利厄克特。作品充满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热情,悲剧调子是理性战胜情感,人物多采用罗马史上的英雄,气势悲壮激越。,高乃依的悲剧是英雄悲剧,表现悲剧英雄理性与感情的冲突,悲剧英雄的性格在于以公民义务战胜个人激情,为国家利益牺牲个人家庭幸福。把爱情摆在次要地位。情节动人重于心理描写,英雄气概重于儿女情长。主张悲剧写重大题材。“悲剧的庄严,要求诗人描写一些重要的国家利益,一些比爱情更崇高更有

16、男儿气概的激情,比如雄心壮志或血海深仇,使我们看到比情人之死更重大的不幸。”(诗剧艺术谈),熙德:法国古典主义的奠基之作,贵族老臣杰葛 罗狄克,高迈斯伯爵施曼娜,主要的戏剧冲突是罗狄克与施曼娜的冲突,而冲突的核心是情与理、即爱情与责任的矛盾。冲突的结果表达了高乃依、或曰整个古典主义戏剧所要表达的主题:爱情服从于责任。,熙德第六场(片段),啊,我感受到多少猛烈的冲突!我的爱情向我自身的荣誉展开了斗争:要替父亲报仇,就得失去情人。一个激动着我的心,另一个又把我的手拉住。我被迫进行这可悲的选择:不是葬送我的爱情,就是沦为无耻之徒而狗苟蝇营,从两面看来我的痛苦都是无边的大海。天啊,这出奇的苦刑!难道就

17、应该听任侮辱不受制裁?难道就非得惩治施曼娜的父亲?罗狄克,使古典主义戏剧最终走向成熟,拉辛(16391699)法国古典主义悲剧家,出身财政官家庭,本人做过路易十四的史官。写作11部悲剧,一部喜剧。代表作是安德洛玛克和费德尔。悲剧调子是情感战胜理性,人物常常采用希腊史上的美人,多缠绵悱恻的艳史。情调阴柔平淡。,安德洛玛克,庇吕斯安德洛玛克 奥莱斯特爱尔米奥娜,在悲剧中,交织着四个人物的爱情纠葛,国王庇吕斯、特使奥莱斯特、公主爱尔米奥娜在理性与感情的冲突中,置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个人道德于不顾,都做了情欲的牺牲品,完全到了不择手段、丧心病狂的地步,唯有安德洛玛刻清醒、理智,做到了理性与情感的统一,

18、也赢得了道义上的胜利。,安德洛玛克第八场(片段),这孩子活象厄克多,是我唯一的快乐。这孩子是他留给我的爱情的证物!哎呀,我记得那一天他勇敢地去寻找阿西乐,不如说去寻死,他要来他的儿子,抱在他的怀里,他擦着我的眼泪对我说:“亲爱的,我不知道命运将给我的武功什么结果:我给你留下我的儿子做我忠心的证物:假使他失去了我,我希望他在你身上找到我。假如我们这幸福结婚的回忆对你是宝贵的,你就让儿子看看,你爱他的父亲到了什么地步。”我能眼看着流洒这么珍贵的血吗?我能让他的祖先在他的身上绝后吗?-安德洛玛克,拉辛的悲剧是性格悲剧,心理描写占主要地位,以恋爱心理为主。不重情节,以人物的动机和希望来决定情节的发展。

19、悲剧主人公都是平凡的弱者,多愁善感,意志薄弱,始终受感情冲动支配,悲剧结局是人物为情欲而牺牲。,伊索寓言和拉封丹寓言的比较,大鸦和狐狸 伊索 大鸦抢到一块肉,落到大树上。狐狸看见了,想得到那块肉,便站在树下,夸大鸦高大、漂亮,说他最适于做鸟中之王,要是他能发出声音,那就毫无疑问了。大鸦想表明他能发出声音,便放开肉,大叫起来。狐狸跑上去,抢到那块肉,说道:“喂,大鸦,假如你有头脑,你作为鸟类的王就没有问题了。这故事适用于愚蠢的人。(罗念生 译),乌鸦与狐狸 拉封丹乌鸦师傅,落在树梢,嘴里叼着一块奶酪;狐狸师傅,闻味赶到,对着乌鸦连声叫好:“嗨!您好,乌鸦先生。您真美丽!您的美貌倾国倾城!不用吹捧

20、,假如您的嗓音,同您的羽毛一样迷人,那您就是林中的凤凰。”乌鸦听了欣喜若狂,恨不得展现歌喉嘹亮,不由张开大嘴,奶酪顿时落地。狐狸一口接去,却说:“先生您太客气,不过您得记住:凡是吹牛拍马之人,全靠爱听奉承话的人为生。毫无疑问,一块奶酪换了这个教训。”乌鸦无地自容,羞愧满面,发誓不再上当,可惜晚了一点。,悲剧命运的喜剧大师,莫里哀,第二节,歌德评价,“莫里哀如此伟大,每次读他的作品,每次都重新感到惊奇。他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人,他的喜剧接近悲剧,戏写得那样聪明,没有人有胆量想模仿他。”歌德谈话录,太阳王路易十四:莫里哀的保护神,朕即国家 法出于我,名称:路易十四 生物学分类: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

21、叶植物纲,蔷薇目,蔷薇科,蔷薇属,玫瑰。产地:法国 培育时间:1859年 颜色:深紫色 花瓣:在15至20片左右 寓意:我只钟情你一个 以“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名字命名,象征尊贵与权威。花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追寻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份专一的、和谐的爱情,从牵手的那一刻,就向往着相依相守的爱恋,没有人去设想分手的那一天,然而生活中风云变幻无常,又有多少热恋的情人最终不欢而散,从白玫瑰到红玫瑰所以今天见到这朵路易十四玫瑰花我只钟情你一个,显得尤其高贵典雅,令人仰慕 因此,不要随便牵手,更不要随便放手,今生今世,相识最美,凡尔赛宫远景,宫内的装饰金壁辉煌,墙上的油画生动逼真,御花园之五分之一,御花园之五

22、分之一,御花园之豪华喷泉,一、莫里哀生平 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喜剧的缔造者,他的创作代表了17世纪法国文学的最高成就。本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生于巴黎宫廷陈设商家庭,但他酷爱戏剧,放弃了“王室侍从”的特权和荣誉,选择了被视为“贱民”的“戏子”行业,组织“光耀剧团”,取艺名:莫里哀。,莫 里 哀(1622-1673),喜剧人生 悲剧结局 莫里哀毕生从事喜剧活动:做演员、剧团领导人,并自己动手创作剧本。几度负债入狱。后得路易十四青睐,剧团长驻巴黎。1673年2月17日,抱病演出无病呻吟,卸装后咯血而死。教会不许葬在教堂公墓,四天后草草埋葬。生前被法兰西学士院拒之门外,死后学士院为他立的塑像上刻着这样

23、的话:“他的光荣什么也不少,我们的光荣却少了他”。,二、创作概况 从事喜剧创作和演出30年,创作喜剧30多部。1.创作的开创期(1659年1663年)可笑的女才子:上流社会的讽刺画,嘲笑了贵族沙龙矫揉造作、附庸风雅的恶习,却因此触怒自命风雅的贵族阶级,一度被禁演。太太学堂:近代“社会问题剧”的开山之作;这出五幕诗剧探讨了婚姻、爱情、妇女的地位和教育等问题,批判了修道院反人道的教育制度和封建夫权观念。,太太学堂海报,2.创作的全盛期(1664年1668年)主要作品:伪君子、堂璜、恨世者和悭吝人等 悭吝人取材于古罗马剧作家普劳图斯的一坛黄金,剧中塑造了著名的吝啬鬼阿巴贡的形象,批判了资产阶级狂热拜

24、金的思想。3.创作晚期(1669年1673年)主要作品:贵人迷、无病呻吟和司卡班的诡计等 司卡班的诡计表现平民智慧的剧作。塑造了平民智者仆人司卡班的形象,赞美了下层人的智慧,因此遭到布瓦洛的批评,却恰恰体现了莫里哀的民主思想和喜剧天才。,悭吝人,悭吝人是莫里哀喜剧的卓越代表 之一,有力地嘲笑了资产者的吝啬本性。人物:阿巴贡、爱丽丝、克雷昂特、玛丽娅娜、法赖尔、昂塞尔默。情节:父与子的“金钱对立”和“爱情对立”。,三、莫里哀的喜剧观 1.观照现实:“修饰本世纪的肖像”。反映现实矛盾,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2.批判意识:“抨击本世纪的恶习”、“中常之道”,但批判不彻底,表现了妥协倾向。3.民主思想

25、:塑造平民英雄形象。对下层人没有偏见,对上流社会没有好感。4.笑的艺术:喜剧表现手法。性格的矛盾、喜剧语言、喜剧动作。,四、莫里哀民主主义精神的表现,1.莫里哀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优良传统,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对封建贵族的荒淫无耻、腐朽堕落和教会中人的伪善奸诈、蛊惑人心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2.莫里哀对资产阶级的恶性陋习也作了嘲讽,但是,与对贵族、教会的揭露和批判不同,这种嘲讽是对相对进步阶级丑恶现象的善意批评,目的在于开导和规劝。3.莫里哀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尚品质,并把他们与贵族、资产阶级上层人物对照,突出了劳动人民的力量。,五、诗剧伪君子赏析,1.反复遭禁的“人间喜剧

26、”首演遭禁:1664年5月12日,首次在凡尔赛游园会上公演(三幕剧),遭到“圣体会”和太后攻击,扬言要把莫里哀处以极刑,11月在路易十四弟媳的别墅里演出。再度公演遭禁:1667年8月5日,更名为骗子正式在剧场公演,次日被最高法院主席禁演。8月11日,巴黎大主教张贴告示,禁止教民阅读或听人朗读该剧,违者开除教籍。获准公演:1668年1月,教皇颁布“教会和平”谕令,2月5日,伪君子终于能够以真面目公演,演出盛况空前。,路易十四与莫里哀,2、三类人物形象:伪君子:答丢夫(达尔杜弗、答尔丢夫)假圣人:奥尔恭和柏奈尔夫人 明智者:桃丽娜,伪君子(答丢夫)1.伪善:不图安逸;不好色;不贪财;不杀生。,自称

27、,伪善的语言:,第一次亮相的开场白:“劳拉,把我的鬃毛紧身跟鞭子都好好藏起来倘使有人来找我,你就说我去给囚犯们分捐款去了。”第一次见桃丽娜:“盖上你的胸脯。我看不下去:因为这种东西,看了灵魂就受伤,能够引起不洁的念头。”,答丢夫出场,伪善的行为:,迷惑奥尔恭的假虔诚和假仁慈:“每天他都到教堂来,和颜悦色地紧挨着我,双膝着地跪在我前面;他一会儿长叹,一会儿闭目沉思,时时刻刻必恭必敬地用嘴吻着地,每次当我走进教堂,他必抢着走在我的前面,为的是到门口把圣水递给我。有时,我送点钱给他用,但是,他每次都客气地退还我一部分。有时,我一定不肯收回,他便当着我的面把钱散布给穷人;有一天他祷告时捉住了一个跳蚤,

28、事后一直埋怨自己不该生那么大的气竟把它捏死。”,伪善背后的真相,声言不图安逸:却“一离饭桌,他就回到卧室,猛孤丁地一下子躺在暖暖和和的床里,安安稳稳地一直睡到第二天早晨。”声言不好色:却一面向奥尔恭女儿玛利亚娜求婚,另外又企图勾引奥尔恭续妻欧米尔。声言不贪财:却利用奥尔恭的昏聩,赶走达米斯,骗取奥尔恭的全部家产。声言不杀生:却在假面揭穿后,凶相毕露,告发奥尔恭私藏政治犯文件的秘密,欲置奥尔恭于死地。,伪善者的危害,伪善者的可憎与可怕在于:其一,作恶的自觉性与预谋性;其二,作恶的隐蔽性与欺骗性。,答丢夫对欧米尔的赞美:,“我们爱永生事物的美丽,不就因此不爱人间事物的美丽;上天制造完美的作品,我们

29、的心灵就有可能容易入迷。类似您的妇女,个个儿反映上天的美丽,可是上天最珍贵的奇迹,却显示在您一个人身上:上天给了您一副美丽的脸,谁看了也目夺神移,您是完美的造物,我看在眼里,就不能不赞美造物主;您是造物主最美的自画像,我心里不能不感到热烈的爱。”,2.狡诈:,培根说:“狡诈是一种邪恶的聪明”,达丢夫凭着阴险和狡诈手段蒙蔽奥尔恭,赶走达米斯,险些骗取了全部财产。a.真假莫辨的悔罪:在达米斯当面揭穿其恶行时,答丢夫对奥尔恭说:“老兄,是的,我是一个坏人、一个罪人、一个不讲信义、对不起上帝的可怜的罪人、一个世上从未见过的穷凶极恶的人;我一生的每一时刻都载满了污秽,我的一生只不过是一堆罪恶与垃圾因此,

30、无论人们怎样责备我,说我犯了多大的罪恶,我也决不敢自高自大来替自己辩护。你尽管相信他们对你说的话好了,你尽管发怒吧”,b.巧妙遮掩的辩白“既然已有了这样的事实,你为什么还这样庇护着我呢?究其实,你又何曾知道我会干出些什么事来呢!你单凭外表就相信我了吗?不,不,你是让表面给蒙蔽了;我,我恰恰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一个人;大家都拿我当好人,可是,究其实,我是一个一文不值的人。”,伪君子插图:答丢夫被识破伪装,3.狠毒:当伪善的面具被揭穿,狡诈的手段也行不通时,答丢夫暴露出凶残、狠毒的本来面目,企图假借国王之手把奥尔恭一家赶出家门,置奥尔恭于死地。,答丢夫形象的典型意义 剧作通过这个形象,揭示了教会伪善

31、本质和人性的险恶。但这一形象,过于夸张,近乎失真,仅仅变成了人性恶的符号,流于脸谱化,类型化。,“一个能够在伪善的社会面前狠狠地击中虚伪这条多头毒蛇的人,就是伟大的人物!伪君子的创作者是不会被遗忘的。”“答丢夫这个人那么缺少计谋,他只能欺骗一个人,而那还因为这个人是一个蠢货,真的,要是和莎士比亚奥赛罗中的伊阿古相比,那就小巫见大巫了。”别林斯基,假圣人:奥尔贡和柏奈尔夫人 这两个人物是丧失理性的资产阶级的活标本。丧失理性即丧失真理判断,丧失生活常识,丧失自我。其典型意义在于揭示宗教骗子披着宗教的外衣,蒙蔽、欺骗人们心智的危害,进而正面肯定了理性的可贵。,明智者:桃丽娜 这是一个明辨是非,勇于揭

32、穿答丢夫假面具的平民女子形象,她头脑清醒、目光敏锐,不仅当面揭露答丢夫,而且敢于同奥尔贡的封建专制作风进行斗争,体现了下层人的智慧和胆识,此所谓“下下人有上上智。”此外,达米斯、欧米尔、玛利亚娜、克雷央特等,都是明辨是非、富有理性的形象。,3、主题a.通过答丢夫的形象,批判了教会伪善本质;通过奥尔恭和柏奈尔夫人的形象,揭示了资产阶级丧失理性的危害;通过桃丽娜的形象,表现了下层平民的智慧和胆识。b.说明人性中的邪恶与“无明”一旦与伪善宗教结合,贻害无穷。c.戏剧性的结局表明了作者的政治倾向:国王是英明的,印证了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4、伪君子的艺术特色 既遵循“三一律”原则,戏剧结构紧凑、严谨,

33、又善于“戴着脚镣跳舞”,在有限的时空里,创造精妙绝伦的的喜剧效果。a.“现存最伟大的最好的开场”(歌德)b.悲喜杂糅的喜剧体裁:喜剧的情节中杂糅了悲剧主题和情节:对宗教信仰的讨论、人性善恶的思考;赶走达米斯;欲置奥尔恭于死地等。c.喜剧性格中杂揉了悲剧性格:奥尔恭和柏奈尔夫人的滑稽中有悲哀:丧失理性。,d.丰富的喜剧手法:以打耳光、隔墙偷听、桌下藏人等民间闹剧的手法,制造喜剧效果;以民间风俗喜剧的的语言表现家庭矛盾:吵架、撵子、逼婚等;以诬陷、告密等悲剧情节,揭露达丢夫的凶残本质。e.精妙的喜剧语言:以夸张、反讽的语言塑造达丢夫的伪善性格。,f.艺术局限 主要人物性格单一、类型化、脸谱化,缺乏

34、现实感;作者受“三一律”束缚,未能象莎士比亚那样纵横捭阖,自由发挥其戏剧天才,开掘出社会生活的广阔度。,六、莫里哀的历史地位及影响,1法国现实主义喜剧的首创者,法国戏剧史上贡献卓越的喜剧大家。莫里哀的喜剧运用古典主义美学理论,但又不受古典主义的约束,提出了各种严肃的社会问题,向后人提供了当时的风俗人情,有“严肃喜剧”的称号。他的战斗精神表现为“现实主义”,作品特点是把生活写透,把矛盾写透,把性格写透。,2承上启下的喜剧大师,整个欧洲戏剧事业发展的推动者。莫里哀上承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吸取莎士比亚、维伽、瓜里尼戏剧中的营养,成为继莎士比亚之后成就最大、影响最深的戏剧家,下启18世纪启

35、蒙文学思潮,欧洲整个18世纪的喜剧都是从他这里派生出来。莫里哀把欧洲的喜剧提高到真正近代戏剧的水平,许多作家都从他的作品中吸取养料。,莫里哀的影响 意大利喜剧家哥尔多尼(1707-1793),法国戏剧家博马舍(1732-1799),丹麦的霍尔堡、英国的谢立丹(1751-1861),造谣学校)等都直接效法莫里哀。哥尔多尼被称为“意大利的莫里哀”。法国的狄德罗(1713-1784)在瓜里尼的“悲喜混杂剧”和莫里哀的“严肃喜剧”的基础上创立了新剧种市民剧“正剧”。,莫里哀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莫里哀的影响超出戏剧范围,对文学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巴尔扎克的作品与莫里哀有明显的血缘关系。歌德、雨果、托尔斯泰、肖伯纳等,都把他当作学习的榜样。他的名字在欧洲各国享有广泛的声誉,他的作品成为世界戏剧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莫里哀在中国 在中国,“五四”以后,莫里哀的作品介绍进来,解放前上演过悭吝人、伪君子。解放后,上演过他的主要几部喜剧。1959年出版了包括他的19部最优秀作品的莫里哀喜剧选三卷集(赵少侯、王了一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莫里哀已成为我国广大读者最喜爱的外国剧作家之一。,思考,1、名词:巴洛克文学、三一律。2、以伪君子为例,阐述古典主义的艺术特点。3、分析伪君子的形象及其危害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