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昆虫分类.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44302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二昆虫分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实验二昆虫分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实验二昆虫分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实验二昆虫分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实验二昆虫分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二昆虫分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二昆虫分类.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二 昆虫分类一、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掌握与农业相关的9个目昆虫的识别特征,并能鉴定常见的昆虫。二、仪器、标本:1体视显微镜、放大镜、镊子、等 2各类针插标本、玻片标本;,三、内容及方法 观察各类标本,特别注意观察其关键的识别特征,能够通过识别特征区分各目昆虫。,四、作业1、鉴定各昆虫标本,说明脉翅目各种昆虫的鉴别特征。,农业昆虫常见类群的识别,(一)直翅目 Othoptera 通称为蝗虫、蟋蟀、蝼蛄等。体长2.590mm。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有翅或无翅,前翅狭长,为复翅。后足为跳跃足或前足为开掘足;雌虫多具发达的产卵器。雄虫通常有听器或发音器。渐变态。多数植食性。常见的科有:,1.蝗科 俗

2、称蝗虫或蚂蚱。,2.蟋蟀科,3.蝼蛄科,4.螽斯科,短额负蝗,蟋 蟀,蝼 蛄 科,螽 斯 科,(二)半翅目 Hemiptera 通称蝽象。体小至大型。单眼2个或无。触角35节。口器刺吸式,下唇延长形成分节的喙,喙通常4节,从头部的前端伸出。前胸背板大,中胸小盾片发达。前翅为半鞘翅;后翅膜质。多数种类具有臭腺。渐变态。大多陆生,少数水生。捕食性或植食性。,1蝽科 Pentatomidae常见的有荔枝蝽、麻皮蝽等危害许多园林植物。,黄斑蝽,2缘蝽科 Coreidae常见的有危害竹类的竹缘蝽属等。,4.盲蝽科 Miridae常见的有绿盲蝽 等。,5.猎蝽科Recuviidae 全为肉食性,如黄足猎蝽

3、、黑红猎蝽。,猎 蝽,(三)缨翅目 Thysanoptera 通称蓟马。体长一般为0.57 mm,体黄褐、苍白或黑色,有的若虫红色。触角69节。口器锉吸式。翅2对,膜质,狭长形而翅脉少,翅缘密生缨毛。足跗节端部生一可突出的端泡,故又称泡脚目。大多植食性。1蓟马科 Thripidae园林花卉上重要的有花蓟马等。,蓟马危害大花蕙兰状,成虫,隐藏于花朵状,2管蓟马科 Phlaeothripidae园林花卉上常见的有榕管蓟马。,(四)脉翅目 体小型至大型。翅膜质,前后翅大小形状相似,翅脉多呈网状,边缘两分叉。成虫口器咀嚼式,幼虫双刺吸式。全变态。本目昆虫成、幼虫都是捕食性的益虫。常见的有草蛉科。,1草

4、蛉科Chrysopidae 体中型,草绿色、黄色或灰白色.常见有大草蛉、丽草蛉、中华草蛉等。,(五)同翅目 Homoptera 通称蝉、叶蝉、蚜、蚧等。体微小至大型。触角刚毛状或丝状。口器刺吸式,从头部腹面的后方伸出,喙通常3节。前翅革质或膜质,后翅膜质,静止时平置于体背上呈屋脊状,有的种类无翅。有些蚜虫和雌性介壳虫无翅,雄介壳虫后翅退化成平衡棒。渐变态,而粉虱及雄蚧为过渐变态。两性生殖或孤雌生殖。植食性,刺吸植物汁液,造成生理损伤,并可传播病毒或分泌蜜露,引起煤污病。,1蝉科 Cicadidae常见的有蚱蝉等。,蚱蝉,2叶蝉科 Cicadellidae常见的有大青叶蝉、小绿叶蝉。,3蜡蝉科

5、Fulgoridae 常见的有碧蛾蜡蝉、斑衣蜡蝉等。,斑衣蜡蝉,4木虱科 Psyllidae若虫椭圆形或长圆形,许多种类被蜡丝。常见的有梧桐木虱、柑橘木虱、蒲桃木虱等。,5粉虱科 Aleyrodidae容易与介虫混淆。常见的有温室白粉虱、黑刺粉虱等均危害多种园林植物。,卵,若虫,蛹,成虫,温室白粉虱的生活史,6蚜总科 Aphidoidea 小型多态昆虫,同种有无翅和有翅型。触角丝状,腹部有一对管状突起称“腹管”,末节背板和腹板分别形成尾片和尾板 蚜虫的繁殖方式有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卵生或卵胎生。生活周期复杂,一般在春、夏两季进行孤雌生殖,而在秋冬时期进行两性生殖。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二者交替进行

6、,称为世代交替。,7蚧总科 Coccoidea 通称介壳虫。形态奇特,雌雄异型。雌虫无翅,口器发达,触角、复眼和足通常消失。体壁上常被蜡粉或蜡块,或有特殊的介壳保护。雄虫体长形,有1对薄的膜质前翅,后翅退化成平衡棒。常见的有吹绵蚧、草履蚧、日本龟蜡蚧、紫薇绒蚧。,(六)鞘翅目 Coleoptera,通称甲虫,是昆虫纲中最大的一目。体微小至大型,体壁坚硬。复眼发达,一般无单眼。触角一般11节,形状多样。口器咀嚼式。前翅坚硬、角质为鞘翅,后翅膜质。跗节数目变化很大。完全变态。幼虫寡足型或无足型,口器咀嚼式。蛹多为裸蛹。植食性、捕食性或腐食性。,天牛,1.步甲科Carabidae 体小至大型,黑褐、

7、黑色或古铜色,具金属光泽,少绒毛;触角着生于上颚基部与复眼之间,两触角间距大于上唇宽度。如金星步甲等,肉食性。,步甲成虫,捕食,2.虎甲科 Cicindelidae 体小至中型,黑褐、黑色或古铜色,有金属光泽,少绒毛,肉食性。,3.瓢甲科 Coccinellidae 体呈半球形或椭圆形,腹面扁平,背面拱起,形似瓢而得名。头小,后部隐藏于前胸背板之下。触角锤状。跗节“似为3节”。多数肉食性,成虫和幼虫都捕食蚜虫、蚧虫、粉虱、螨类等害虫。如澳洲瓢虫、七星瓢虫,少数植食性,如二十八星瓢虫。,肉食性,4.叶甲科 Chrysomelidae 体小至中型,成虫常具有金属光泽。触角丝状,一般短于体长之半,不

8、着生在额的突起上。复眼圆形,不环绕触角。跗节“似为4节”。幼虫肥壮,具3对胸足。植食性。常见的有泡桐叶甲。,5.天牛科 Cerambycidae 体长圆筒形。触角长,常超过体长,至少超过体长的一半,着生于额的突起上。复眼环绕触角基部,呈肾形。跗节“似为4节”。幼虫体肥胖,无足。主要以幼虫进行危害,钻蛀树干、树根或树枝,为重要的蛀干害虫。常见的有星天牛、桑天牛等。,天牛,6.金龟总科 Scarabaeoidea通称金龟子。体粗壮。触角鳃片状,末端38节呈叶片状。前足开掘式,跗节5节。腹部可见56节。幼虫寡足型,体成“”形弯曲,俗称蛴螬。多数种类植食性,取食植物的叶、花、果等部位,幼虫取食植物幼苗

9、的根、茎。此外,还有腐食性及粪食性。常见的有红脚绿金龟、四纹丽金龟。,四纹丽金龟子,7.象甲科 Curculionidae 通称象鼻虫。小至大型。头部前方延长成象鼻状。触角膝状,末端膨大为锤状。幼虫无足型。成虫和幼虫均为植食性。常见的有椿大象甲、绿鳞象甲等。,椿大象甲,8.小蠹科 Scolytidae 体长0.89mm,圆筒形,色暗。触角短而呈锤状。头后部为前胸背板所覆盖。前胸背板大,常长于体长的1/3,且与鞘翅等宽。足短粗,胫节强大。幼虫无足型。成虫和幼虫蛀食树皮和木质部,构成各种图案的坑道系统。如脐腹小蠹、日本双齿长蠹等。,日本双齿长蠹,9.叩头甲科Elateridae 体扁,中等大小,灰

10、褐或黑褐色;触角锯状、线状或梳状;前胸背板发达,后缘两侧有刺突;前胸腹板中间有1齿;前胸上下能活动,似叩头。幼虫体细长坚硬,呈黄褐色,生活于地下,是重要的地下害虫之一。如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等。,10.吉丁甲科Buprestidae 体小至中型,成虫近似叩头甲,但体色较艳,有金属光泽;触角锯状;前胸不能上下活动(叩头),前胸背板后缘两侧无齿突。幼虫近似天牛幼虫,乳白色,无足,头小前胸大而扁平,气门呈“C”型,如杨十斑吉丁虫、苹果小吉丁虫等,多在树皮下,枝杆或根内钻蛀,俗称“溜皮虫”。,金缘吉丁虫,(七)鳞翅目 Lepidoptera 鳞翅目包括蝶类和蛾类。全世界已知约20万种,是昆虫纲中的第二

11、大目。体小至大型,翅展3265mm。口器虹吸式,喙由下颚的外颚叶形成,不用时卷曲于头下。翅一般2对,前后翅均为膜质,翅面覆盖鳞片。幼虫多足型,俗称毛毛虫。具有3对胸足。一般有25对腹足。腹足端部常具趾钩。幼虫体表常具各种外被物。蛹主要为被蛹。完全变态。大多为植食性。,蝶类与蛾类的区别,1.螟蛾科 Pyralidae 小至中型,体瘦长。触角丝状。前翅狭长,无1A,后翅ScR1与Rs在中室外平行或合并,M1与M2基部远离,各出中室两角。幼虫体无次生毛,趾钩多为双序缺环。常见的有黄杨绢野螟、棉卷叶野螟等。,黄杨绢野螟,成虫,幼虫,2.刺蛾科 Eucleidae 中型蛾子,体粗壮多毛。喙退化。触角线状

12、,雄蛾为栉齿状。翅宽而密被厚鳞片,多呈黄、褐色或绿色。幼虫蛞蝓型。头内缩,胸足退化,腹足吸盘状。体常被有毒枝刺或毛簇。化蛹在光滑而坚硬的茧内。常见的有黄刺蛾等。,3.尺蛾科 Geometridae 又名尺蠖科。体细长。翅大而薄,前后翅颜色相似并常有波纹相连,前翅R3R5常共柄,后翅ScR1与Rs在中室基部接近或并接。幼虫只有2对腹足。常见的有油桐尺蛾、丝绵木金星尺蛾等。,4.天蛾科 Sphingidae 大型蛾类,体粗壮呈梭形。触角末端弯曲成钩状。喙发达。前翅狭,外缘倾斜。后翅小。幼虫肥大,第8腹节背中央有一尾角。常见的有霜天蛾、鬼脸天蛾等。,5.夜蛾科 Noctuidae 中至大型,体翅多暗

13、色,常具斑纹。喙发达。前翅M2近M3,后翅ScR1与Rs在中室基部并接。幼虫体粗壮。光滑少毛,颜色较深。腹足35对,第1、2对腹足常退化或消失。趾钩为单序中带。常见的有小地老虎、斜纹夜蛾等。,6.粉蝶科 Pieridae 中型,多为白色,黄色或橙色,并带有黑色或红色,前翅三角形,后翅卵圆形,触角锤状,幼虫绿或黄色,圆筒形,多皱纹,表面有许多绒毛或毛瘤,如菜粉蝶等。,7.蛱蝶科 Nhymphalidae 中至大型,翅上具各种鲜艳的色斑,前足退化,前翅三角形,后翅卵圆形。幼虫体色深,体表多具有成对棘刺。,(八)膜翅目 Hymenoptera 通称蜂、蚁。体微小至大型。触角多于10节,有丝状、膝状等

14、。口器咀嚼式或嚼吸式。翅两对,膜质,翅脉少。跗节5节,有的足特化为携粉足。腹部第1节常与后胸连接,胸腹间常形成细腰。雌虫产卵器发达,高等种类形成针状构造。完全变态。幼虫多足型、寡足型和无足型等。蛹为离蛹。捕食性、寄生性或植食性。全世界有10万种以上,我国已知2 000种,分为2个亚目。,1.三节叶蜂科 Argidae 体小而粗壮。触角三节,第3节最长。前足胫节具二端距。幼虫自由取食,具68对腹足。如蔷薇叶蜂等。,2.叶蜂科 Tenthredinidae 触角丝状或棒状,715节,多数为9节。翅上具12个径室。前足胫节有2个端距。小盾片后方具有一后小盾片。幼虫具68对腹足。常见的有樟叶蜂等。,3

15、.茎蜂科Cephidae 中小型,身体细长,触角线状,前足胫节端部有1个距,前胸背板后缘平直。幼虫多蛀茎为害。如玫瑰茎蜂等。,玫瑰茎蜂,4.姬蜂科Ichneumonidae 体小到大型。触角丝状,16节以上;前翅端部第二列有1个小翅室和第二回脉,并胸腹节常有雕刻纹;雌虫腹末纵裂从中伸出产卵器。卵多产在鳞翅目、鞘翅目幼虫和蛹体内。如黑尾姬蜂、袋蛾瘤姬蜂等。,5.茧蜂科Braconidae 小至中型。触角线状,前翅无第二回脉,翅面上常有雾斑;休止时触角时常摆动,产卵于鳞翅目幼虫体内,幼虫老熟时常爬出寄主体外结黄白色小茧化蛹。如松毛虫绒茧蜂、桃瘤蚜茧蜂等。,茧蜂成虫,6.赤眼蜂科Trichogram

16、matidae 体微小。长0.31mm;触角短膝状,腰不细;翅脉极度退化,前翅宽,翅面有成行的微毛;足的跗节3节,成虫和蛹的复眼为赤红色,产卵于鳞翅目卵内。如松毛虫赤眼蜂、广赤眼蜂等。,(九)双翅目 Diptera 包括蚊、蝇、虻等多种昆虫。体小至中型;前翅1对,后翅特化为平衡棒,前翅膜质,脉纹简单;口器刺吸式或舐吸式;复眼发达;触角有芒状、念珠状、丝状;全变态。幼虫蛆式无足。多数围蛹,少数被蛹。与园林植物关系密切的有瘿蚊科、食蚜蝇科、实蝇科、花蝇科、寄蝇科。,1.瘿蚊科Cecidomyiidae 体小似蚊。复眼发达;触角念珠状,生有普通毛或环生放射状细毛。如荔枝瘿蚊、菊瘿蚊、黑森瘿蚊(危害禾

17、本科草坪草,为一检疫对象)等。,2.食蚜蝇科Syrphidae 体小至中型,形似蜜蜂,体常有黄白相间的横斑;前翅外缘有和边缘平行的伪脉。成虫活泼,飞翔时能在空中静止不动而又突然前进,产卵于蚜虫多处。幼虫捕食蚜虫。如黑纹食蚜蝇、斜斑鼓额食蚜蝇等。,3.实蝇科Trypetidae 小至中型,体常有黄、棕、橙、黑等色;触角芒光滑无毛;翅宽大常有暗色雾斑,第一条中脉 向前弯曲。成虫静止时常不停扇动翅膀,幼虫蛆形、白色。如柑桔大实蝇、茶狭腹实蝇等。,柑橘大食蝇,4.花蝇科(种蝇科)Anthomyiidae 小至中型。体细长多毛,成虫活泼;翅的后缘基部连接身体处有一片质地较厚的腋辨。幼虫蛆式圆柱形,后端截平,有67对突起包围的气门板,腐食或植食性。如危害竹类的毛笋泉蝇与百合科植物的葱种蝇等。,成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