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策略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策略解读.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数学 复习课教学策略解读,定安县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2013年5月22日,二、复习课的教学策略,一、复习课的概述,一、复习课的概述,1、复习课的误区种种2、复习课的理解3、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功能4、复习课的种类5、复习课的教学原则6、复习课的教学方法,1、复习课的误区种种,1、单纯地列举知识点。复习是一个回顾总结的过程,它必须再现已经学过的知识点。然而我们在教学中往往过分强调了知识点的再现与强化,而忽视了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影响了能力的培养。2、上成了练习课。“复习”课需要练习但不应是为练习而练习。我们在教学中总是练习层层递进,密度不断加大,角度依次变换,难度随之增加。一堂课下来教师很辛苦,
2、学生很痛苦,事倍功半。时间久了,学生对复习也就失去了兴趣。3、给学生空间不多。上“复习”课时,老师往往表现得主观意识很强,过度发挥了主导作用,很少照顾到学生会怎么想,会怎么说,会怎么做。不是沿着学生的思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把学生引入自己的思路中,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教学中缺少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教材的交流,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4、知识迁移不够。教师往往重知识系统本身,很少引导学生思考与系统有关的知识,即很少举一反三,实际上丧失了复习课“温故知新”的功能。,2、关于复习课的理解,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复习”有巩
3、固知识和为学习新知做铺垫的作用,也有通过再学习而获得新的知识或理念的意思。,总之,复习课是对某一阶段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数学课型。,3、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功能,(1)查漏补缺。复习课要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为目标,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进行查漏补缺,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标准的基本要求。(2)促进知识的系统化。复习课应根据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和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按照一定规律把已学的知识进行分类、梳理、整合,弄清它们的来龙去脉,沟通其纵横联系,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3)温故而知新。复习的目的不仅
4、是要使知识系统化,还要对所学的知识有新的认识、提高,包括适当的拓展和延伸,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4)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复习课不仅要突出知识的综合性,更要通过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练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复习课的种类,一般分为小节复习、单元复习、几个单元复习、期中复习、期末复习和学段总复习等几种。,5、复习课的教学原则,(1)自主性原则。在复习中要体现:知识让学生疏理;规律让学生寻找;错误让学生判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针对性原则。复习必须突出重点,针对性强,注重实效。在复习过程中,一是要注意全班学生的薄弱环节,二是要针对个别学生的
5、存在问题。要紧扣知识的易混点、易错点设计练习内容。(3)系统性原则。在复习过程中,必须根据知识间的纵横联系,系统规划复习和训练内容,使学生所学的分散知识系统化。(4)发展性原则。复习要重温学过的知识,但不是简单的重温,而应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发展,同时向处延伸拓宽,而且方法要灵活,有利于学生创新。(5)基础性原则。无论哪一种复习都要抓住基础知识复习与基本技能训练。,6、复习课的教学方法,一、预习法二、整理归纳法三、比较法四、讨论法五、变题法六、补缺法,6、复习课的教学方法,,(一)预习法。预习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复习,因为复习课讲的内容基本上是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布置学生预习,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
6、性。学生通过预习,加深了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整理归纳法。整理归纳法是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把学过的知识按一定的模式予以分类、整理,以求系统连贯,便于学生的复习与提高。(三)比较法。比较是重要的也是常用的思维方法。在数学复习课中利用比较法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分清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便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了比较两数的倍数关系以后,可以与已经学过的比较两数相差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也就进行了复习。,(四)讨论法。讨论法便于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复习中的疑难问题,提高复习效果。同时也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复习过程的反馈信息,以便更有效地进行下一步复习。(五)变题法。变题是加深
7、对应用题理解的良好训练方法。利用变题法复习有两个好处:一 是进一步深化对应用题的理解掌握规律;二是加强对不同类型的应用题的比较,防止知识负迁移。(六)补缺法。平时学习中,学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漏。教师要通过课堂练习、课外作业等,掌握这方面的情况,有的错误和缺点,教师虽然作了纠正,但不一定能完全解决问题。因此,对于教材上那些容易混淆和学生在练习时容易出差错的地方,要通过复习课来补缺。,二、复习课的教学策略,复习课教学策略有四个环节,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导入复习,教学目标:沟通复习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兴趣,启迪思维。操作要领:将现实生活与复习的数学知识相关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简
8、明艺术地点出知识与情境的联系。,例如: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时唐僧取经回来后,想把一座山地奖给三个徒弟,唐僧拿出三条同样长的绳子,叫三位徒弟用绳子各围一块地。八戒抢着说,我要围成长方形;沙僧接着说,我要围成正方形;悟空灵机一闪,得意地说,我要围成圆形。,你猜一猜,三个徒弟谁围的面积最大?,第二环节 回顾整理,建构网络,教学目标:让学生自主地对复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创造性地回顾、整理、交流后,梳理成知识网络,并初步内化为良好的认知结构。操作要领: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回忆等形式再现知识点,并对知识点进行创造性整理;然后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交流展现整理成果,教师借机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系统的再建构,进而形成
9、良好的认知结构。,第二环节 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两步进行第一步 自主整理 实施创造 本步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自主进行知识的整理,并在整理中实施知识的再创造。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罗列。由于每个课题都有着许许多多的知识点,在整理时有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很快就会再现,而有些知识可能被遗忘,因而进行知识点罗列时要引导学生利用回忆再现或看书等手段,全面地搜集出与课题有关的所有知识,准确地搞清楚每一知识点的具体意义,这是进行知识系统化整理的重要基础。,一、知识梳理,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单元中都包含哪些内容?你学到了哪些知识?1.同桌互相说一说。全班交流。,2、计算方法或步骤。,(1).同分母
10、分数加、减法 方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方法:通分。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不带括号的:按从左到右顺序计算。带括号的:括号里的先算。,(4)、简便运算。,整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对于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第二步 交流矫正,优化再建:在学生自主整理后,要给予他们充分交流展示整理成果的机会。交流时,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也可以借助实物、图表和一些外显的动作行为来阐述自己的整理成果和思维过程。形式有同桌间的展示、学习小组里的交流、面向全班同学的汇报等形式,主要目的是创生更多的学习资源,
11、让那些不同的的认识、学习成果、学习方式、思维模式进行充分碰撞,在交流碰撞中起到相互矫正、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的作用。,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简便运算,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 进行计算,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同样适用,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分数加减法整理与复习,分数加减法解题步骤:,一看:二通:三算:四约:,看清是同分母还是异分母,异分母先通分,化成同分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第三环节 重点复习,强化提高。,教学目标:进一步促进认知结构的生成,并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12、能力。操作要领:先呈现能代表知识块重难点的典型例题、习题,引导学生进行析疑解难和重点强化;再呈现具有综合性、探索性、开放性、解决问题等有层次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发展综合能力。,第三环节 重点复习,强化提高本环节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分层练习,重点突破 一方面教师要针对学生在整理、交流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作进一步的强化分析,帮助学生解答疑点,弥补缺漏,让学生更全面、准确地掌握学习内容。可用有针对性的典型问题或典型例题进行呈现,重在设疑、答疑和析疑。另一方面要根据知识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进行强化练习。可通过题组的形式呈现练习内容。在练习内容上要注意知识的纵横联系,在练习形式上
13、要注意抓一题多变。同时在练习中还要注意练习题的层次性,不同层次学生练习的针对性。,例如:分数加减法的复习,一 分层练习1.抢答题:,2.选做题:,3.计算,能简算的要简便计算:,第二步:拓展延伸,整体深化 复习除了要重温学过的知识,强化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应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体现提高与发展,将旧知识进行生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在复习时还要注重对知识创新点的准确把握,围绕知识的创新点,去积极有效地组织练习,强化突出练习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发展性。在内容上,要结合复习的实际,在知识的“高度”、“宽度”上适当向外拓展延伸;在形式上要以综合性练习、探索性练习、
14、开放性练习、解决问题练习进行呈现。拓展深化时,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托,不可任意提高标准,增加学生学习的困难。创新点即是所复习的知识与生活的实质性联系,与其他相关知识的实质性联系以及先后知识的实质性联系。寻找这些联系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也是拓展深化的过程。,拓展提高:1、填空:,2、学校举行绘画比赛,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其中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二、三等奖的,占,,获二等奖的占获奖人数的几分之几?,想一想,牛奶多,还是水多?,第四环节 自主检评,完善提高,教学目标:通过学生自我检评、自我鉴定、自我反思,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操作要领:呈现有针对性、典型性的测试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后,进行多种形
15、式的评价。,第四环节 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本环节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自主检测 本层主要是通过一组具有针对性、典型性的题目,让学生来进行自我检评、自我鉴定。,第二步 评价完善 在自主检测结束后,教师要根据学生检测的情况进行总结,既要系统归纳整个课题所学的内容,让学生知道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还有待加强;还要针对学生情意领域进行总结,对学生学习的状态、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精神、学习习惯等方面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主要形式有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等。,有一种观点认为复习课应有五个环节:(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1、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及具有鲜明时代背景的情境。2、创设“大空间”问题情境。所谓“大空间”问
16、题情境,是指提供的材料中包括复习内容的全部信息,而非部分信息。(二)小组合作,看书整理。1、通过回忆与看书,搜集与课题有关的所有知识。2、找准“探索点”系统化整理。3、准备必要的材料。4、要让学生合作探索整理。5、教师要巡视指导,体现“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三)汇报交流,评价反思。1、充分估计思维水平不同的学生整理知识的不同结果,是汇报交流活动得以开展的保障。2、有序开展汇报交流活动。3、展示思维活动过程。4、反思评价学习活动。(四)总结梳理,构建网络。1、利用学生的整理结果进行知识梳理。2、教师引导梳理。3、进行方法的总结。(五)类化练习,拓展创新。1、比较鉴别练习。2、综合性练习。3、探索性练习。4、开放性练习。5、解决问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