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生物环境的关系.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50249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的关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的关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的关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的关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的关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的关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与生物环境的关系.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的关系,美国黄石公园的温泉里有很多耐高温微生物,讨论的流程,概述微生物与生物环境的关系,详述微生物与生物环境的具体关系及实例,小结微生物与生物环境的关系,学习目标,了解本节的一些基本概念,掌握几种常见的种间关系,了解微生物与生物环境关系的实例,判断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学习 目标,对甲乙两种微生物的关系,不外乎有以下9种情况:,甲方,乙方,有利,无利,有害,有利,无利,有害,呵呵,主要是以下9种,王尼玛,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具体有哪些啊?,注:+表示从中获利,-表示受到抑制,0表示无影响,呵呵,我(Cao),王尼玛,现在我们就以互生、共生、寄生、抗生和捕食为例,来进

2、行学习。,1.互生(metabiosis),互生是两种可以单独生活的生物,当它们一起时,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或偏利于一方的生活方式。,1.1 微生物与植物互生:,植物内生菌是一类生活于植物体内,但不与植物一起形成特殊组织结构的微生物。,满江红的叶腋处有固氮的鱼腥藻,互生时,满江红为蓝藻提供养料,蓝藻为满江红提供氮素。,满江红生境,满江红植株,鱼腥藻,植物内生真菌多属于子囊菌(一类高级真菌)。,右图为小麦上长的麦角菌。,麦角是一类名贵药材,主要功能是引起肌肉痉挛收缩,故常用作妇产科药物,促使子宫收缩。,麦角菌分泌的生物碱可阻止动物食用。但也会使植物减产。,植物与内生菌的关系不一定总是

3、互生的。例如,植物组培实验中,植物就可能被内生菌污染。,约一个星期后,内生菌(放线菌)污染,天竺葵污染前,互生现象与发酵工业中的混菌培养,1.2 微生物间的互生,大肠杆菌+谢氏丙酸杆菌,产出VB12,纤维素分解菌+米曲霉,提高酱油产率,混合培养,混合曲,互生现象与发酵工业中的混菌培养,莱氏 法,VC发酵工艺,葡萄糖,山梨醇,山梨糖,2-酮-古龙酸,VC,H2,O2,醋杆菌,莱氏法,化学方法,互生现象与发酵工业中的混菌培养,二步发 酵法,VC发酵工艺,葡萄糖,山梨醇,山梨糖,2-酮-古龙酸,VC,H2,O2,醋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条纹假单胞菌,二步发酵法,环境污染物降解,也需要多种微生物参与。,(

4、蒂氏脱硫念珠菌),待鉴定菌株BZ-2,(产甲烷杆菌),海洋中石油泄漏时,部分微生物的代谢情况。,土壤微生物中,互生关系十分普遍。,提供氮素,提供有机酸,圆褐固氮菌,纤维素分解菌,1.3 微生物与人的互生,在第八章第一节已有讲述,这里从略。我们只是了解一下人体肠道正常菌群的作用。,1.排阻、抑制外来致病菌2.产生若干酶类3.固氮作用,作用:,肺炎克雷伯氏菌 人体内的固氮菌,4.产生气体及粪臭物质 如CO2,CH4,H2,H2S,NH3。5.提供维生素,VH,VB1,VB2,VB6,VK,VPP,VB12,E.coli在人肠道中产生维生素,2.共生(symbiosis),共生指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

5、相互分工合作,相依为命,甚至形成独特结构,达到难分难解,合二为一的极其紧密的一种相互关系。,2.1 微生物间的共生,最常见的就是地衣。,地衣Lichen,菌类 Fungi,藻类 Algae,菌类藻类,提供有机物,提供矿物质,同层地衣,异层地衣,地衣按形状可分为 壳状地衣、叶状地衣、枝状地衣。,叶状地衣(肺衣),壳状地衣(雪果茶渍),枝状地衣(石蕊),地衣是怎样繁殖滴捏?,藻细胞,菌丝,地衣的这种几根菌丝缠绕数个藻细胞所组成的繁殖单位叫做粉芽。,部分草履虫体内共生有藻类。,我们常叫它们 绿草履虫。,Gif动态图下载下来即可观看,主要有根瘤、菌根两种形式,2.2 微生物与植物共生,根瘤菌与植物共生

6、,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放线菌与非豆科植物的共生,大豆与根瘤菌拌种,植物是无偿地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的么?,对照,充入氧气,降低氮含量,植物切断对根瘤菌的营养供给。根瘤菌无法正常繁殖,生长停滞。,根瘤菌无法固氮,菌根是真菌与植物的根系形成的一类特殊共生体。,菌根菌与植物共生,菌根菌,内生菌根,外生菌根,内生菌根是长在植物细胞内的菌根,内生菌丝,外生菌根是长在植物细胞外的菌根,菌丝体,菌根具有改善植物营养,调节植物新陈代谢和增强植物抗病能力等功能。,蜜环菌和壳斗科的栎树形成菌根,但是,蜜环菌和兰科植物天麻是捕食关系(后面会讲),2.3 微生物与动物共生,微生物与昆虫的共生,蚜虫的内共生菌为蚜虫提供

7、VB12,外共生生物:生活在宿主细胞外的共生生物,内共生生物:生活在宿主细胞内的共生生物,细胞膜,纤维素,能量,假如让一只白蚁吞下一张报纸,它肚子里的微生物将帮助其分解,变成两升氢气,足够驱动燃料电池车跑上9.6公里。,白蚁的胃里有外共生菌,瘤胃微生物与反刍动物的共生,瘤胃微生物是共生在牛、羊、鹿和骆驼等反刍动物瘤胃中的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的总称。,一种瘤胃微生物,瘤胃微生物,纤维素,能量,3.寄生(Parasitism),寄生是一种生物侵入另一生物体内获取自己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对后者造成损害或死亡的现象。,3.1 微生物间的寄生,E.coli,蛭弧菌,3.2 微生物与动物的

8、寄生,寄生于动物的微生物即为动物病原微生物,种类极多,包括各种病毒、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AIDS,H7N9,疟原虫生活史,疟原虫在人体红细胞内繁殖,正常菌群 致病菌?,1、寄居部位改变:一定菌群定居在一定部位属正常现象,每逢迁居不当就可致病。,膀胱炎肾亏,大肠,泌尿系统,E.coli,2、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免疫功能正常时,少量细菌入侵不会发病。一旦下降,就会发病。,正常菌群 致病菌?,如:正常皮肤时,绿脓杆菌可以寄存,不发病,一旦烧伤或外伤时,就会感染。,3、菌群比例失调:群居在同一部位的各种细菌,通常维持着一定数量的比例关系,如此比例发生异常即为菌群比例失调。如:过渡使用抗生素。,正常

9、菌群 致病菌?,虫草也是常见的例子,调节免疫,抵抗肿瘤,调节呼吸,提高细胞能量,3.3 微生物与植物的寄生,烟草病毒,我们先看一个例子,寄生,专性寄生:只能寄生,兼性寄生:寄生或腐生,多数植物病原菌是病毒,必须寄生生活,但有些真菌可以兼性寄生。,再看一个兼性寄生的例子吧。,镰刀菌是一类世界性分布的真菌,它不仅可以在土壤中越冬越夏,还可侵染多种植物,引起植物的根腐、茎腐、茎基腐、花腐和穗腐等多种病害。,4.拮抗(Antagonism),拮抗是指某种生物所产生的某种代谢产物可抑制其他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杀死他们的一种相互关系。又叫抗生、偏害共生。,制作馒头时,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以抑制其他

10、微生物的生长。,制作泡菜时,乳酸杆菌产生的有机酸,可以抑制其他不耐酸微生物的生长。,一些真菌代谢的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真菌是这样做到的.,5.捕食(Predation),捕食是指一种较大型生物直接捕捉、吞食另一种小型生物以满足其营养需要的相互关系。,捕食关系在控制种群密度,组成生态系食物链中,具有重要意义。,原生动物吞食细菌藻类,是水体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基本环节,在污水净化中也有重要作用。,吸管虫捕食藻类,草履虫捕食藻类,当然,草履虫也有被吃的时候.,变形虫,草履虫,Gif动态图下载下来即可观看,过程是这样的:,捕食性真菌是通过营养菌丝形成的特化捕食结构来捕获线虫、变形虫等微小

11、生物作为营养源的一类特殊菌群。,线虫,菌丝,真菌捕食肠道中的线虫,黏菌是类似于原生动物的一类真菌。在其单倍体(幼年)时期,像变形虫,无细胞壁,通过捕食细菌为生。二倍体(成年)时期,才表现出真菌的性状。,世代交替,黏菌孢子,黏菌合子,黏菌子实体,黏菌捕食细菌,在兰科植物天麻的生活史中,存在天麻与蜜环菌(一种担子菌)捕食、反捕食的关系。这类植物叫做食菌植物。,互生、共生的区别 寄生、捕食的区别抗生,和共生一样也是一直共栖形式,常被叫做偏害共生。,互生的生物,好分好合,好聚好散,共生的生物,难分难解,相依为命,寄生,一种生物往往从另一种生物上获取养料、汁液。一种生物往往不会使另一种生物致死。,捕食,

12、一种生物往往获取另一种生物的整体或部分器官。一种生物往往使另一种生物致死。,小结:,Key words:,互生 植物内生菌 二步发酵法 子囊菌 人体肠道正常菌群共生 地衣 菌根 根瘤 内生菌根 外生菌根 瘤胃微生物寄生 病原微生物 兼性寄生 专性寄生拮抗 抗生素捕食 捕食性真菌 黏菌 食菌植物,Life is beautiful.Exploring the secret of life will make our life more beautiful,also make the living world more beautiful!生命是美丽的。探索生命的奥秘一定会使我们的人生更美好,也将使生命世界更美好!,一位生物学家说过:,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