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急性胆衰炎胆石症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350278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外科急性胆衰炎胆石症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医外科急性胆衰炎胆石症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医外科急性胆衰炎胆石症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外科急性胆衰炎胆石症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外科急性胆衰炎胆石症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急性胆衰炎胆石症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属于中医“胁痛”、“黄疸”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胆是六腑之一,以通降下行为顺,如因精神情绪不佳、饮食失调等,引起肝胆气滞,疏泄失常,通降失调,即产生“不通则痛”的症状。如湿热熏蒸,浸淫肌表,则可发为黄疸。急性胆囊炎、胆石症,为常见急腹症之一。大部分轻症的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病例都能通过中医治疗获得缓解,症状较重的亦可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而缓解。如反复多次发作则在静止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坏疽性胆囊炎、胆囊积脓,急性阻塞性、化脓性胆管炎伴中毒性休克,以及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中,腹痛、高热、黄疸、腹膜刺激症状日见加剧的患者,均应及时采取急症手术治疗。【诊断

2、】1.本病常有既往类似发作史,应注意其发作诱因、情况、次数以及发作时有无黄疸出现等。2 .发作时右上腹疼痛,常伴恶心呕吐,吐后腹痛不减轻。如出现高热、黄疸,则提示炎症加重并有胆道梗阻情况。3 .右上腹局限性腹痛,多为单纯性胆囊炎或胆囊结石;剑突下疼痛为主,向背部放射,多为胆管炎及胆总管结石;右肋缘下疼痛,并向右胸或右背放射,多为肝内胆管结石;阵发性腹痛,为总胆管口括约肌痉挛、结石嵌顿的特点。4 .B超检查可发现胆囊内或胆管内有结石声影。5.寒战、高热、黄疽、右上腹疼痛为总胆管梗阻及炎症的表现。如患者神志淡漠、脉细、血压逐渐降低,则为急性阻塞性、化脓性胆管炎伴有中毒性休克的趋向,应引起高度警惕。

3、【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1.辨证分型(1)气滞型:常因饮食或情绪诱发或加重,疼痛尚能忍,多为胀痛、阵发性。常诉口苦、咽干,不思饮食,或伴恶心呕吐,发热不重,苔薄白或微黄,脉弦紧或细。此型多见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初期,或急性单纯性胆囊炎。(2)实火型:右上腹持续性胀痛,痛剧而拒按,上腹痞闷,高热气粗,口苦心烦,或有呕恶,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燥,脉多弦数。此型多见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坏疽性胆囊炎、胆囊积脓等。(3)湿热型:右上腹胀痛持续,偶有阵发,寒热往来;或热势不扬,头昏目眩,身倦无力,心烦呕恶,口渴不欲饮。多有目黄、身黄,黄如橘子色,尿黄浊,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此型多见于急性化脓性

4、胆囊炎、胆管炎、总胆管结石等。2 .治法清肝利胆、通腑泻热为主。方药举例: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IOg,黄苓、桅子各15g,柴胡10g,生甘草3g,生大黄(后下)1015g。分型加减:气滞型,加木香、香附、郁金各IOgo实火型,加黄连310g,黄柏IOg,或蒲公英、败酱草各30g。湿热型,加茵陈30g,川木通或苍术、厚朴各10g。症状加减:疼痛加剧,加川楝子、延胡索各IOg,或木香15-30go呕恶剧烈,加陈皮、半夏各IOgo便秘,加芒硝(冲服)1530g。热盛,加生石膏(先煎)3060g,知母10g。3 .根据天津南开医院及其他医院治疗经验,录方如下:(1)清胆行气汤:适用于气滞型胆囊炎。柴

5、胡、黄苓、半夏、枳壳、香附、郁金、延胡索各10g,木香12g,白芍15g,生大黄(后下)IOgo(2)清胆泻火汤:适用于实火型胆囊炎。柴胡、黄苓各15g,半夏、木香、郁金、桅子、龙胆草各10g,茵陈30g,生大黄(后下)、芒硝(冲服)各10g。(3)清胆利湿汤:适用于湿热型胆囊炎。柴胡1015g,黄苓、半夏、木香、郁金、车前子、木通、桅子各10g,茵陈15g,生大黄(后下)IOgo(4)胆道排石汤:金钱草30g,茵陈、郁金各15g,枳壳、木香、生大黄(后下)各10g。(5)排石汤(大连医学院附属医院):虎杖、木香、枳壳、黄苓。加减:发热,加金银花、桅子、柴胡。热盛,加生石膏、知母。恶心呕吐,加半夏、竹茹。黄疸,加茵陈、金钱草。便秘,加芒硝。(6)利胆丸(中国中医研究院):茵陈130g,龙胆草、郁金、木香、枳壳各10Og,共研细末,加鲜猪胆汁或牛、羊胆汁500ml(先将胆汁熬浓到25OmI),拌入药末中并加适量蜂蜜,做成丸药。每丸10g,早晚各1丸,治疗胆石症。二、针灸疗法体针期门、日月、阳陵泉、太冲、内关。呕吐,加中脱;背痛,加胆俞;发热,加曲池、合谷,黄疸,加至阳、阳纲;腹胀便秘,加天宗、天枢、足三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