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皮肤科神经性皮炎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350312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皮肤科神经性皮炎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医皮肤科神经性皮炎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皮肤科神经性皮炎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皮肤科神经性皮炎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神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中医有“顽癣”、“干癣”、“牛皮癣”等名称。初由风热之邪阻滞媵理,日久风胜血燥,皮肤失于滋养,则皮肤粗厚如牛皮。【诊断】1.局部先有奇痒,经常搔抓后,逐渐出现针头大小圆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皮色正常或微红,干燥坚实,随后丘疹密集,很快成苔辞样大小片,皮靖高起,皮沟加深。2 .好发于颈后,其次为胭窝、肘窝等处,严重时可散发于全身,如前臂、小腿伸侧、眼险、耳周围等处。3 .病程缓慢,反复发作或持久不愈。【治疗】范围局限的施以外治,泛发的应配合内服药。一、辨证论治1 .风热型皮炎早期,疹点稀疏,皮色微红,瘙痒,苔辞化不明显,或过度刺激有急性炎症者。治法:散风清热,宣通媵理。方药举例

2、:疏风清热饮加减。荆芥、防风、蝉蜕各5g,菊花、皂角刺、苦参各IOg,金银花、生地黄各15go2 .血燥型皮疹干燥、肥厚、脱屑,奇痒、入夜尤甚,抓破渗血。治法:养血、润燥、搜风。方药举例:地黄饮子加减。生首乌、生地黄各15g,当归、玄参、大胡麻、乌蛇肉、僵蚕各10g,全蝎3g。加减:因情绪波动而加剧者,加珍珠母30g,五味子3g,夜交藤15g。二、中成药消风止痒颗粒每服1包,每日23次,适用风热型。祛风换肌丸每服10g,每日2次,适用血燥型。三、局部处理1.急性期用解毒搽剂、黄柏霜、加味黄连膏。3 .慢性期皮疹肥厚、奇痒难忍,可选用刺激性较强药物,如癣药水、疯油膏、止痒酊、神经性皮炎烟熏药。四、简易药方轻粉5g、冰片9g、密陀僧15g,研细末,麻油调搽。鲜石榴皮,蘸明矶粉,外搽患处,每日13次。黄连50g、花椒25g、70%乙醇适量,浸泡3天后,取药汁外搽患处,每日34次。五、针灸疗法针刺在皮疹皮下透针成十字交叉或呈四边型,隔日1次。艾灸艾条熏皮损处,每日2次,每次20分钟。梅花针敲刺皮疹,微出血为度,每日1次。或针后再加艾灸。穴位注射取肺俞、心俞、肝俞、肾俞、至阳等穴,用当归注射液作穴位注射,交替进行,每穴0.20.3ml,隔日1次。【调护】本病应避免过分搔抓、热水烫洗及涂强烈刺激药,少吃浓茶、酒、葱、蒜等辛辣刺激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