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健康指导.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35114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健康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健康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健康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健康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健康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健康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健康指导.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健康指导一、患者常见心理需求、认知活动及情绪反应患者患病后的心理需求有哪些?正常人在健康时往往能主动去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患者患病后往往无法以以往的方式来满足当下的需要,甚至会因为社会角色的变化而产生新的需要。对于患者而言,既有物质和医疗服务的需要,也有心理满足的需要;除具有健康状态时的各种需要外,还具有患病时特定的需要内容,需要的主导地位也可发生变化。(1)患者的生理需要:患者的饮食、呼吸、排泄、睡眠及躯体舒适等基本生理需要的满足,在患病后将受到阻碍或威胁。生理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也是最低层次的需要,不同种类的疾病及病情严重程度对生理需要的影响不一样。患者患病后促使其想获得

2、更多的健康信息,如果得不到满足,患者多表现为焦虑、恐惧,特别是危重患者,尤为明显。在住院期间应加强患者疾病知识宣教,以增加其对疾病的了解,减少患者由于缺少信息带来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2)患者的安全需要:安全需要是患者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需要,也是求医的最终目的。患者的最大愿望莫过于尽快康复,健康是患者的第一需要。一方面,患者非常关注自己的病情变化,急切需要了解与自身疾病的相关信息,疾病本身就是对安全需要的威胁,如果患者不能及时获得这些信息,将丧失安全感,容易引起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影响患者康复;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安全,患者往往希望了解医院、医务人员、自己所患疾病等重要信息,特别是对可能出现

3、的不良反应、不良后果、意外情况、疾病的预后等信息极为关注。(3)患者的归属与爱的需要:患者患病后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怀、体贴,特别是住院后,相处的对象变成了医护人员和病友,每一位患者都希望成为这个群体中最受关注和爱护的对象,并在这个群体中有一个合适的位置。如果这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患者就会认为自己没有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不受病友的欢迎,就会产生失落感、孤独感、遗弃感。患者这种归属与爱的需要主要表现形式为:希望能与医务人员进行情感交流并得到关怀和接纳;希望熟悉自己周围的病友、与病友进行交流和沟通,能被病友关心和接纳,保持正常的社会联系和交往;希望得到外界以及家庭成员的消息;希望得到同事、上司、亲属、

4、朋友的探望或馈赠;有时甚至还希望直接参与自己的职业活动。(4)患者的尊重需要:患者患病后,一般不能马上改变自己在家庭或工作单位的角色。如在家里是老者、家长,或是家庭中的宠儿;在工作单位是领导或者是骨干。当其住院后,面对的是患者之间的平等关系,处于被治疗和护理的地位,常常由于没有得到原来角色那样的尊重或重视而感到自尊伤害,从而导致角色的适应不良,自信心下降,因此其尊重需要可能会强于健康人。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功能也会产生影响,患者由于患病常常身体软弱无力,生活起居需要人照顾,易致患者自我评价降低,健康自尊受损,因此迫切地希望被认识、被重视、被尊重,得到健康关怀。实际上,无论什么背景的患者,都希望得到

5、医务人员及其他患者的尊重、重视或平等对待、赞扬和鼓励。(5)患者的自我实现需要:患者患病后最难以满足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首先表现为自信心下降,患者的个性和发展、个人能力的发挥等方面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会表现出成就感下降。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心理需要,不同的社会背景、职业、文化层次的患者心理需要也是不同的。如有些患者的床头柜上摆着文学作品、英语书籍、手提电脑等,医院环境安静,一方面治疗疾病,另一方面是正好静心学习的好机会,这是自我实现的表现。因此,对于不同的患者应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提高心理护理的质量,满足不同患者的心理需要。患者是千差万别的,处于特殊的情境下,其心理需要会以不同方式表现出来,认识和

6、了解其特点,根据具体患者的身心特点加以引导和解决,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常见的认知活动变化有哪些?人的生理与心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疾病导致患者的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同时,也引起了患者的认知、情绪、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发生一系列变化。应注意不同年龄、性别及不同疾病种类的患者都具有不同的心理变化特点。患者在患病期间的心理变化普遍具有以下特征。(1)感知觉异常:患者患病后的注意力会由外部世界转向自身和疾病,可以表现为意识迟钝,也可以表现为过于敏感。首先表现的是主观感受性增强,躯体感受性提高,对周围环境的刺激(如声、光、温度、时间、他人和医务人员的态度等)极为敏感,甚至可觉察到自己的心跳、胃肠蠕动或出现

7、一些不适,对各种症状的敏感度增强。有些患者感官的感受性降低,如味觉异常,对食物的香味感觉迟钝,品尝不出食物的色、香、味。有些患者对时间的错觉较明显,大有度日如年之感,有的甚至可能产生错觉或幻觉。(2)记忆和思维异常:受疾病应激影响,很多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记忆力减退,思维判断力下降,表现为不能准确地回忆病史,依赖性提高,往往请医生或家属替自己做决定。患者在患病后逻辑思维能力受到损害,分析判断力下降。有些患者不能正确地判断身边的客观事物,对周围事物敏感,易产生猜疑,对别人的建议,往往将信将疑,甚至会曲解别人的意思,整天胡思乱想,惶惶不安。有的患者可能产生偏执观念或一过性的妄想。患者常见的情绪反

8、应有哪些?(1)焦虑:焦虑是人们感受到威胁或预期要发生不良后果时产生的情绪体验,是临床患者最常见的情绪反应。患者面对手术、检查、死亡危险时往往产生紧张、担心、害怕等焦虑情绪,出现烦躁不安、心悸、出汗、呼吸困难、厌食恶心、腹部不适、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升高等躯体症状。患者面临一种模糊的、非特异性威胁和不知所措的不愉快体验,是患者对自己疾病的预后和个人生命过度担心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焦虑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适当焦虑有利于人们适应变化,适度的焦虑可以使患者关注自身健康,对疾病的治疗及康复有积极意义,但患者的过度焦虑会有损健康。应针对患者的特点采取针对措施,减轻患者的过度焦虑,以消除焦虑

9、对病情的不良影响。(2)恐惧:恐惧是个体由于某种明确、具有危险的刺激源所引起的负性情绪。与焦虑不同,恐惧有非常明确的对象,是现实中已发生或存在的人或事物。不同患者的社会经历、年龄、性别不同,恐惧的对象也不同。引起患者恐惧的原因主要是疾病因素引起的,如疼痛、疾病致使生活和工作能力受限等。医院特殊的氛围,有一定危险性的特殊检查、手术,预后不良或威胁生命的疾病等也可引起患者恐惧。临床上以儿童和手术患者出现恐惧最为常见。(3)抑郁:抑郁是一组以情绪低落为特征的情绪状态,主要表现为兴趣低落、无助-无望-无价值感的“三无”症状、自责-自罪-自杀的“三自”症状等。疾病可能导致患者丧失健康、家庭、工作、前途、

10、经济收入等,致使许多患者产生“反应性抑郁”,表现为轻重不等的消极压抑、郁郁寡欢、心境低沉、悲观失望、自我评价减低、孤僻少语,严重时悲观绝望,常有轻生意向和自杀行为。有些患者表现为心境低沉,无法自控和调节的灰暗心情,沮丧感;兴趣和乐趣丧失,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对原有爱好丧失兴趣;精力下降,特别容易疲乏,“容易累”,休息也不能缓解。(4)愤怒:愤怒指人们因追求目标愿望受阻,感觉到挫折时出现的一种负性情绪反应,多见于患者患病的初始阶段、疾病迁延不愈、治疗和康复受阻时。患者往往认为患病对自己是不公平的,加上病痛的折磨,而感到愤怒,自制力下降,容易激惹,行为失控,产生攻击行为。攻击的对象可以是医护人员

11、、医疗设施等,也可以是患者自己,表现为自我惩罚。尤其一些争强好胜的患者,看到事业及前途受到影响,更是容易出现不满。二、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指导手术前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指导有哪些?患者手术前的心理特点主要为恐惧、焦虑和睡眠障碍。手术对于患者是一个严重的应激事件,对其正常的身心活动产生影响,并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康复的进程。患者在手术前出现轻度的焦虑是可以理解的,但严重的焦虑往往干扰治疗和康复的顺利进行。手术前影响患者心理的因素包括信息缺失、手术经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等。患者对所患疾病或对即将施行的手术缺乏正确的认识,无任何心理准备,惧怕手术会带来疼痛,担心手术不会成功,怀疑术后不能顺利

12、恢复,有并发症或后遗症等的出现;患者担心术后对生活、家庭及工作方面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出现心悸、胸闷、尿频、腹痛、腹泻及睡眠障碍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经历过失败手术的患者,有过不愉快的心理体验,会加重其术前焦虑,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及焦虑。有些患者对医护人员过分挑剔,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可增加患者的恐惧及焦虑。对手术前患者实施心理指导,帮助患者应对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从而减少手术治疗给患者带来的压力。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指导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提供相关信息:入院后使患者尽快熟悉病房环境,消除陌生及不安感,加深患者对规章制度、探视时间、物品放置及方位等的印象。熟悉的环境有利于

13、患者情绪的安定,促进疾病的良好发展。医护人员及家属应加强和患者沟通,使其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手术方式、手术的必要性、术前检查的目的、术后注意事项及护理措施,消除患者忧虑和怀疑心理,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担心手术失败者,向其介绍主刀医生的业务水平和以往成功的病例,并邀请术后的患者现身说法,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帮助患者树立信心。(2)实施心理干预:针对患者术前紧张、恐惧、焦虑的心理,采用倾听、解释、指导和鼓励等支持性心理治疗,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对于术前焦虑较为严重的患者,可采用以下行为控制技术:放松训练:采用渐进性肌肉松弛训练法、腹式呼吸法,减轻焦虑和恐惧心理。人在

14、放松状态下可出现血压下降、呼吸频率及心率减慢、全身肌肉张力下降,并有四肢温暖、头脑清醒、心情轻松愉快和全身舒适的感觉。催眠暗示法:医护人员及家属通过采用正性暗示语,增加患者的安全感,降低心理应激的程度。认识疗法:患者术前焦虑心理取决于患者对疾病知识和手术的感受和认知,医护人员及家属通过改变患者原有认知的偏差,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3)强化社会支持:医护人员及家属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尊重患者,运用同理心的沟通技巧,以谨慎、尊重的态度对患者主动关怀、询问与积极倾听,及时了解患者每日的情绪状态,并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给予患者关怀,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念,特别针对有躯体障碍(如失眠、疼痛

15、、呕吐等症状)的患者,在缓解其症状的同时给予心理支持,鼓励患者,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动员患者的家人、朋友、单位甚至社会志愿者等参与患者心理支持活动,用夫妻子女之感情、朋友之友爱、单位之支持、社会之关爱等情感,让患者感受到浓浓的被关爱、被呵护、被尊重感,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勇气,促进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4)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术前晚患者出现失眠时,可遵医嘱给予抗焦虑、镇静催眠药物,以保持患者充足的睡眠。手术后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指导有哪些?手术后患者可因多种因素导致多样的心理反应。生物学因素可诱发短暂的意识障碍。多在手术后25日出现意识混乱或澹妄,持续13日消失。手术后生理功能丧失和体相

16、改变常导致抑郁、焦虑及人际关系障碍等,表现为悲观失望、睡眠障碍、自我感觉欠佳、活动减少,有些患者甚至出现自杀意念、极端者会有自杀行为。手术后麻醉药物效果消失以后,患者开始出现疼痛,当疼痛持续存在数周或更长时间并不能缓解时,则成为一种术后不良心理反应。不合理的期望与动机、对手术恢复过程缺乏理解、与医护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缺乏社会支持、焦虑和抑郁易感性人格等心理社会因素将对患者的手术预后产生影响。对手术后患者实施心理指导,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手术后患者的心理指导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及时反馈手术信息:当患者麻醉苏醒后,应及时告知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并达到了预期目的,向患者传达有利信息,给患者以精

17、神上的鼓励和安慰。介绍术后有关知识,如咳嗽、排痰方法等;讲清楚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疼痛、发热等,鼓励以坚强的毅力度过术后不适阶段。(2)疼痛护理:患者术后疼痛强度既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镇静剂应用情况有关,又与个体的疼痛阈值、耐受能力及对疼痛的经验有关。术后患者最迫切的心理需要是减轻疼痛,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解释疼痛原因及持续时间,教会患者翻身、深呼吸和咳嗽时用手按住切口,协助摆放舒适卧位;通过关心开导、分散注意力、音乐放松等心理护理方法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告知患者术后24h疼痛最明显,23日后可逐渐缓解。同时使用正确的疼痛评估方法及时给予评估,并按照三阶梯止痛治疗的原则合理、准确、及时地使

18、用镇痛药物或镇痛泵,使患者紧张情绪得以缓解和消除,而不是等到患者疼痛无法忍受时再给药。(3)帮助患者克服负性情绪:观察患者术后的心理反应,当患者出现了抑郁、焦虑、失眠等问题时,应及时给予对症处理。一般患者出现负性情绪的原因是患者的评价未达到预期效果,导致术后感觉欠佳。此时应告诉患者正确评价疗效的方法:根据自身疾病的特点、手术方式、术后治疗,改变原有认知,使其认识正处于疾病恢复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以促进康复。同时仍需强化社会支持系统,鼓励患者家属及朋友加强探视及交流,克服患者的消极情绪。有明显焦虑表现的患者应尽快使用抗焦虑药物,发现严重的抑郁表现,应给予抗抑郁药物,必要时转精神病医院治疗。(

19、4)出院心理指导:患者出院前应了解出院后的饮食、自我锻炼、心理调适、定期复查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知识,能掌握疾病的基本科普知识,对健康有正确的认识,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饮食宜低脂、营养丰富均衡和富含维生素,以易消化为宜,忌油腻及饱食。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量活动,忌过量、过度。手术导致生理功能受损、体相改变、残疾等的患者,医护人员和家属应给予同情和安慰,使他们树立信心,勇敢、乐观地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以便早日恢复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三、特殊疾病及不同时期患者的心理反应与心理指导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与心理指导有哪些?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

20、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肿瘤患者因各自的文化背景、心理特征、病情性质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不同,会产生一系列不同的心理反应,大致被分为如下三个时期。1)发现期初期会产生极度恐惧心理和急于求证的焦虑情绪,表现为急于四处求医,奔波于很多医疗机构和医生之间进行反复的检查。2)确诊期一经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反应会出现以下表现。(1)休克一一恐惧阶段:患者初次得知自己身患癌症的消息时,往往反应剧烈,表现为震惊和恐惧,同时会出现一些躯体症状,如心慌、眩晕及晕厥,甚至木僵状态。(2)否认一一,怀疑阶段:患者从剧烈的情绪震荡中平静后,便开始怀疑诊断的正确性,心情紧张,猜疑不定,会借助

21、否认机制应对癌症诊断带来的紧张和痛苦,到处求医,希望能找到一位能否定诊断的医生,希望有奇迹发生。(3)愤怒一一沮丧阶段:当努力不能改变癌症的诊断时,患者会出现愤怒、沮丧,易激惹,悲伤绝望心理,攻击行为,感到绝望时甚至会出现自杀行为。(4)接受一一适应阶段:患病的事实无法改变,随着时间推移,患者最终会接受这个事实,情绪虽慢慢平静,出现抑郁和悲伤,这些情绪反应可一直持续于整个治疗过程。3)治疗期由于治疗的不良反应或病情变化,患者的情绪也会发生变化。手术治疗者,可出现缺失感;放疗和化疗者,治疗的挫折会加剧情绪应激,甚至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如定向力障碍、幻视幻听、精神错乱、智能障碍、澹妄、嗜睡

22、和人格改变等。心理干预的目的是调整患者的心理状况、情绪状态、认知评价,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理、生化、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肿瘤患者的心理干预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告诉癌症患者真实信息:据统计,约80%癌症患者愿意知道自己的病情,约半数患者知道自己患有癌症后能冷静接受;只有4%患者出现焦虑、抑郁反应;9%患者完全被“吓倒二患者希望了解真实病情,如果此时出于好意给患者一个假诊断,一旦患者知道真实病情时,会受到突如其来的精神打击,并对医生和家属产生不信任感,加重病情,对治疗不利。告知患者病情时因根据患者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程度而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合,需要谨慎对待。(2)

23、根据患者的人格特点选择干预措施:出现不良情绪的癌症患者应给予及时和积极的治疗干预,了解患者的人格特点对实施干预措施很有帮助。如对特质焦虑的患者,心理干预的重点可侧重于控制干扰患者的外来影响因素,尽量减少不良外来刺激对其造成的心理压力。医护人员及家属要表示对患者关心和理解,促使所有的治疗能顺利进行,不断地提供治疗成功的范例,如国外报道的心理冥想抗癌等,引导患者对自己负责任,加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情感压抑的患者可对其进行有关情感表达或宣泄的心理指导。(3)积极预防癌症治疗引起的心理反应:无论是化疗、放疗或手术切除,对癌症患者来说都要在相当长时间内忍受较大的精神和躯体的痛苦,构成暂时或持久的心理冲

24、击。在治疗前医护人员及家属应积极与其沟通,使患者了解治疗的意义、治疗的预期效果,会产生什么不良反应、会出现什么并发症,需要承受多大的痛苦及缓解疼痛的方法,让其接受和配合治疗,从而可使心理反应减轻。(4)鼓励患者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团体活动可增加患者的归属感,使患者能感受到亲友和相关部门领导、同事的心理支持和关心,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家属常是社会支持的中心人物,患者家属应加强与患者的交流,给予患者以精神寄托,增强患者的信心,减少或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疼痛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指导有哪些?疼痛是机体组织受到损害的信号,是一种复杂的感觉。人们普遍有过疼痛体验,除一些

25、生理性疲劳外,更多由疾病引起。世界疼痛大会将疼痛确认为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疼痛是由实际的或潜在的伤害所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方面的体验,或者从伤害的角度进行描述的一种症状。疼痛不仅包含感觉和情绪情感成分,还伴有自主神经活动改变和运动反应。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对患者的诊治和康复有重要影响。疼痛的心理学特点主要表现如下。1)个体化的主观体验患者的疼痛症状是否出现及疼痛强度总与其心理状态紧密相连,而且总与不愉快的情绪相伴随,如焦虑、抑郁常引起慢性和持续性疼痛。2)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相同性质的疼痛刺激作用于不同个体,所伴发的心理反应可有很大差异。(1)人格特

26、征:疼痛的敏感性和对疼痛的表达方式与人格类型有很大关系。暗示性强者痛阈和耐痛阈变化较大,自尊心强的人常表现出较高的疼痛耐受性。人格类型外向者较内向者的痛阈值高,对疼痛的耐受性更强,心理反应相对较弱。(2)早期经验:以往经受过的疼痛体验,特别是幼年时期的经验,对疼痛可产生明显影响。(3)年龄及性别:一般儿童的疼痛感受性较高,特别是受到更多关注的儿童;成年人的疼痛感受性处于稳定水平;老年人的疼痛感受性也较高。此外,女性的疼痛感受性高于男性。3)不同性质的疼痛刺激所伴随的心理反应存在很大差异急性危重患者疼痛的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恐惧、紧张;慢性疼痛的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抑郁。4)疼痛对患者的心理具有双重

27、意义一方面,疼痛是一种心理防御性症状,是机体组织受到伤害的一种信号,提醒人们采取保护措施,用于表达个体隐蔽、无意识中进行的心理矛盾冲突,或不能实现的愿望;另一方面,疼痛引起的消极而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是不良刺激,可造成机体自主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功能的改变,对疾病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疼痛患者的心理指导如下。(1)准确把握患者疼痛的情况:观察患者疼痛的次数、性质、程度、部位以及对疼痛的反应。善于从患者的外部反应来判断其疼痛的程度,表情痛苦、紧皱眉头、咬紧牙关、握紧拳头及深沉的呻吟往往表示疼痛较为剧烈。(2)使用多种心理手段缓解疼痛:支持疗法:应加强疼痛的心理教育,详细地解释疼痛的机制,进行疼痛的合

28、理解释,并及时给予安慰、关心、支持和鼓励。认知治疗:对因非理性观念导致疼痛的患者必须从早期经历中找出引起疼痛的心理原因,并让患者对此加以领悟,通过患者疼痛观念的改变而消除或减轻疼痛。暗示和催眠疗法:选择适宜的患者进行言语和药物暗示及催眠治疗,经常产生神奇的作用。社会支持:家属、亲友的配合,对疼痛的缓解有较为特别的作用。(3)及时使用药物治疗缓解疼痛及伴随症状:对疼痛明显的患者应及时应用止痛药物;出现明显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则应迅速使用足量的抗焦虑剂或抗抑郁剂。重症监护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心理干预有哪些?重症监护的患者因为病情危重,所以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高(50%60%),其中外科手术后监护的患者心

29、理障碍发生率往往高于一般患者。其常见的心理变化如下。1)恐惧心理对于无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较轻的患者而言,死亡恐惧是初入监护病房第1、2日患者最突出的表现,主要与患者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自我暗示和重症监护的环境相关。由于重症监护室内均有床边监护仪、多功能呼吸治疗机、麻醉机、心电图机、起搏器、输液泵、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所需急救器材等复杂的医疗器械,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常会进行气管插管、鼻饲等,以及固定的体位,持续的静脉注射等都会给患者带来疾病以外的身体痛苦。同时重症监护患者多行动不便,由于对环境了解不多,容易将重症监护室复杂的环境和各种仪器的机械工作声、报警声、吸引声及其他噪声视为对自身的一种威胁,由此

30、而产生恐惧心理。同时重症监护与外界隔离,患者仅与医护人员交流,看到医护人员频繁出现在自己身边,医生、护士轮番询问病史、生活史,没有家属的陪伴,使患者感到紧张,表现为疑神疑鬼、食欲不振、睡眠不好、面色憔悴。2)否认心理约50%的患者在进入监护病房第2日才出现从心理上否认自己有病或认为虽有病但并不需要住进监护病房的心理,第34日达到高峰。患者最初表现为不相信自己有病,当确定自己有病时便愤愤不平,情绪不稳,感到世道不公。3)忧郁心理约30%的患者在进入监护病房第5日以后出现失去工作能力和自理生活能力的感觉,对一切事物不感兴趣,自我评价过低,消极意念增强。由于进入监护病房的患者均系病情危重的患者,目睹

31、同病室患者死亡和濒死者的挣扎,加上对治疗方案和医疗技术缺乏了解,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过低,产生消极意念,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忧郁心理,严重的意念消极者会拒绝治疗。4)焦虑心理由于重症监护患者多行动不便,固定的体位及受各种治疗仪器限制,造成患者感觉阻断,从而使患者产生焦虑心理。来自患者自身疾病或手术后因切口疼痛、各种引流管和监护导线、四肢固定以及各种治疗和处置所致的疼痛、身体各部位的充分暴露产生的不安和羞涩感,同时因为患者离开了自己的家属及熟悉的环境,独自承受病痛,因此常会产生孤独、寂寞、被遗弃的感觉等都是患者焦虑的诱发因素。5)绝望心理在人们心里,进入“监护病房的危重患者”的概念与“逐渐走向死亡

32、的过程”联系在一起,而相对来说,重症监护病房内的死亡患者相对集中,有些患者病程长,多次反复住院治疗,身心和家庭经济不堪重负,监护病房中缺少与亲人接触,使患者产生无望、无助、消极厌世的情绪,等待死亡,甚至有的拔去身上各种导管,采取自杀行为。对重症监护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使患者在监护病房期间其心理、精神、社会等各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缓解患者应对重病的刺激。调动患者应对疾病的主观能动性,重建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重症监护患者的心理干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创造良好监护环境,促使患者心态平稳地进入受监护角色:尽可能创造安静、舒适的良好环境,对于多个患者共处一室的监护病房,尽量采取软

33、隔离遮隔,使患者有相对独立生活空间。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重症监护病房的环境、规章制度、常规的工作安排等基本情况,适当解释具特殊性的医疗器械的种类及用途,并告诉患者一旦病情稳定,即可以搬至一般病房,以稳定患者情绪,以促使患者心态平稳地进入受监护角色。(2)加强沟通,重视心理护理:在患者心态平稳地进入被监护角色后,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经常和患者沟通交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了解现代医学的进步和发展,通过鼓励性语言取得患者的信任,利用典型成功病例进行引导,使患者对临床治疗产生信任。鼓励患者诉说内心感受,并耐心倾听,了解患者心理变化动态,结合所学医学知识,为患者做好心理疏导,使其以积极的情绪、最

34、佳心境,接受治疗护理。(3)重视即将撤离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针对即将离开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医护人员应提早告知转室日期及其转室的必要性,使其对离开监护病房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根据患者病情可通过健康教育手册的形式对重症监护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同时做好出室时和病区护士的交接班工作,使病房责任护士提前了解该患者的心理状况,有助于使病房护士做好重症监护患者康复期的心理护理。睡眠障碍患者的心理反应有哪些?睡眠是具有避免神经细胞因过度消耗而致功能衰竭,使疲劳的神经细胞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良好的睡眠,有利于精神和体力的恢复,既是维护健康和体力的基础,也是取得高度生产能力的保证。如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不高,会危害生

35、命或对大脑产生不良影响,大脑疲劳难以消除,严重者可影响大脑的功能。长期缺乏睡眠极易引起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视觉、触觉错乱等,造成心理紧张、焦虑、抑郁,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睡眠障碍是指各种心理社会因素等引起的睡眠与觉醒障碍,包括睡眠的发动和维持困难、白天嗜睡、睡眠-觉醒周期紊乱和某些发作性睡眠异常情况。出现睡眠障碍的患者无法自主控制自己的睡眠,想睡时偏偏无法入睡,不想睡时却又无法维持清醒。睡眠障碍可出现于正常人,但往往是各种疾病的伴随症状,故在临床上常见,发病率很高。据报道,15%30%的成年人和10%23%的青年人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临床上常见的睡眠障碍如下。1)失眠症失眠症是临床上

36、最常见的睡眠障碍,通常指患者睡眠的时间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其表现有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失眠可引起患者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并导致心理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失眠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可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症状持续存在。失眠症的常见原因如下。(1)生物因素:患有频繁或慢性咳嗽、疼痛、瘙痒、喘息或呼吸困难、夜尿、吐泻等躯体疾病,服用中枢兴奋剂或睡前饮用咖啡、浓茶等。(2)心理社会因素:如各种因素所致的紧张、焦虑、恐惧、担心、害怕、抑郁,社会适应能力差、人际关系紧张、个人工作、生活方面的挫折和失败等。(3)环境因素:

37、如睡眠环境不良(噪声污染、光线刺激)、生活习惯改变、更换住所等。失眠症在临床上的常见类型有入睡困难型、保持睡眠困难型(睡眠表浅、易醒、多梦)、早醒型三种。预后一般较好,治疗的关键在于调整对睡眠的过高期待及消除对失眠的病态恐惧。2)嗜睡症嗜睡症是指白天或夜间过度的睡眠,并非由于睡眠不足或存在发作性睡病等其他神经精神疾病所致,而是常与心理因素有关。3)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眠-觉醒节律障碍是指睡眠-觉醒节律与要求的不符,导致对睡眠质量的持续不满状态,患者对此有忧虑和恐惧心理,并引起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影响社会功能。4)睡行症睡行症又称梦游症,指一种在睡眠过程中尚未清醒而起床在室内或户外行走,或做一些简

38、单活动的睡眠和清醒的混合状态。5)夜惊夜惊是一种常见于幼儿的睡眠障碍,主要为睡眠中突然惊叫、哭喊,伴有惊恐表情和动作,以及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出汗、瞳孔扩大等自主神经兴奋症状。6)梦魇梦魇称梦境焦虑发作,其表现为在睡眠中被噩梦突然惊醒,梦境中的恐怖内容能清晰回忆,心有余悸。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有哪些?临终患者由于疾病的折磨、对生的依恋、对死的恐惧以及对亲人的挂念等心理反应,使其临终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极其复杂多变,并且每个人接受死亡的心理状态又因个人的个性特征、宗教信仰、教育水平及家庭状况等不同而各异。临终关怀心理学的创始人美国精神病学者罗斯认为临终患者心理发展大体经历以下五个阶段。(1)否认与震

39、惊:多数患者在得知患绝症后,感到震惊和恐惧,甚至出现木僵状态。对这个突然的“噩耗”极力否认,不敢正视和接纳现实,不接受临近死亡的事实。怀着侥幸心理,四处求医,希望先前的诊断是误诊。听不进对病情的任何解释,同时也无法处理有关问题或做出任何决定。这个阶段一般都比较短暂,可能持续数小时或数日,此时的患者尚未准备好去接受自己疾病的严重性。(2)愤怒情绪:病情趋于严重或自身疾病的坏消息被证实,否认难以维持,加上明显的病痛,经过各种治疗的依然无效,强烈的求生愿望无法满足,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不满、愤怒等心理反应。通常患者把愤怒及怨天尤人的情绪迁怒于医护人员、家属、挚友,对周围一切都厌烦,充满敌意,甚至有攻击行

40、为,不配合或抗拒医护工作,如拔出针头与导管,以发泄愤懑及内心的痛苦。(3)接受与遵医行为:患者接受现实是一种延缓死亡的企图,是人的求生本能和生存欲望的体现。在愤怒之后,虽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情绪状态,但患者开始适应和接受痛苦的现实。其求生的欲望不减,想方设法与疾病抗争,希望延长生命和减轻痛苦。此时患者积极配合,尽力执行医嘱。渴望医学出现奇迹,使疾病获得好转。同时希望得到医护人员和家属更精心的关心照顾,获得短暂时间的身体舒适。(4)抑郁反应:虽然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但疗效仍不能令其满意。身体某些功能的减弱丧失没有得以控制,病情恶化,躯体日渐衰弱,患者开始意识到死亡将至,生的欲望不再强烈。另外,疾病带来

41、的折磨、频繁痛苦的检查和治疗、经济负担越来越重等,使患者感到悲伤、沮丧、绝望,并导致抑郁。处于抑郁心境的临终患者,有的冷漠,对周围的事情已不关心,少言或无语;有的深深地哭泣;有的急于安排后事,留下遗嘱。但此时患者仍害怕孤独,希望得到家人及更多人的同情和安抚。(5)接纳死亡:如果临终患者得到了适宜的帮助,重要的事情已经安排妥当,他将进入一个新的心理阶段一一“漫长旅行前的最后休息”,接纳死亡,等待与亲人最终的分别。患者表现为安宁、平静和理智地面对即将发生的死亡事实,对一切漠视超脱,冷静地等待着生命的终结。事实上,临终患者的心理发展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都因人而异。医护人员要区别不同的情况给予处理与

42、帮助。患者出现哪些情况应引起高度重视?国外的研究显示,综合医院中抑郁障碍的患病率远高于社区人群,为12%40%。而国内的调查结果也表明,综合医院就诊的患者中抑郁障碍的现患率远高于社区人群。抑郁障碍是当今世界第四大健康问题。抑郁症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等症状,导致患者出现衰弱性症状,精神疲乏,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困难,易激惹,睡眠障碍等症状,最严重的后果是自杀。据统计,大约有1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自杀,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引起高度重视,以预防患者自杀。(1)疾病的不可治愈性:有研究表明住院患者躯体疾病伴发抑郁的患病率为33虬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报告指出,精神沮丧是人类

43、第四重要的疾病诱因,“世界上最消极悲伤的人”就是抑郁症患者。在大多数人眼中,癌症为无药可医的绝症,再加上合并其他几种严重疾病,临床症状难以控制,病情出现转移、复发、再度恶化,患者容易产生悲观、绝望、恐惧心理,进而意志消沉、少言寡语,久之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症状;加之癌症晚期一般会伴随全身或局部的剧烈疼痛,患者长期受到疼痛的折磨和煎熬,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忍受不了疾病的折磨,出现抑郁心理。另外肿瘤患者受癌痛折磨,夜间无法入睡,产生焦虑情绪。当疾病不可治愈时,医护人员及家属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及时给予心理安慰及心理支持。(2)躯体不适、睡眠差: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甚至饱受治疗后带来的各种并发症,

44、如腹胀、腹痛、全身不适、睡眠极差等症状的痛苦,在夜深人静时躯体不适症状尤为明显。由于患者长期饱受疾病的折磨、夜不能寐时,会显得特别烦躁不安,加之家属由于长期照顾患者会感到疲惫,夜间正好入睡,所以患者此时可能会更无助、被遗弃的感觉更强烈。当患者出现躯体不适、睡眠差,应及时给予对症治疗,缓解患者的躯体症状,以及不良心理反应。(3)不同程度的抑郁:抑郁症患者自我评价低,可有自责、自罪及自杀企图,躯体状况主要表现为患者少言寡语、行动迟缓以及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自杀观念和行为是抑郁症患者最危险的症状,也是其主要死亡原因。当患者出现情绪低落、疲劳无活力,逐渐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反应慢、失眠、焦虑等症状

45、时应引起重视,给予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对于严重抑郁的患者,经过精神科专科医生会诊,在不影响疾病治疗的前提下,及时转入专科医院治疗,以便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4)缺乏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从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包括家庭成员、朋友、同事、亲属和邻居等所提供的帮助。家庭关系不和、家庭经济困难可导致患者矛盾心理。患者患病后,社会交往逐步减少,来自社会的支持渐渐耗竭,需要家庭给予关爱和支撑,往往需要消耗家庭人力、物力和财力,由于疾病的迁延不愈,部分患者的家属因为工作或其他各种原因,陪伴照顾、探视患者的时间越来越短、次数越来越少,加上由于治疗费用等因素,很容易引发家

46、庭内部矛盾,如果出现家庭关系不和,家属的冷漠使患者产生被遗弃、拖累家庭的负罪感;和亲朋好友慢慢疏远,有种被孤立、社交隔离的感觉,久之也会丧失生存的信心。四、色彩及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因素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有哪些?大量事实、研究证明,色彩可以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色彩的调制与运用得当,会带给人们无比的美感,同时对人们心理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调节作用。不协调的色彩对人的心理、生理、情绪甚至健康会产生恶劣的影响。1)色彩左右情绪色彩的明度和纯度也会影响到人们的情绪。明亮的暖色给人活泼感,深暗色给人忧郁感。白色和其他纯色组合时会使人感到活泼,而黑色则是忧郁的色彩。这种心理效应可以被有效地运用。使用明亮

47、的颜色,使居室笼罩在一片亮丽的氛围中,会使人感到心情愉悦。色彩心理学家认为,不同颜色对人的情绪和心理的影响有差别。红、黄、橙色能使人心情舒畅,产生兴奋感;而青、灰、绿色等冷色系列则使人感到清静,甚至有点忧郁。白、黑色是视觉的两个极点,研究证实黑色会分散人的注意力,使人产生郁闷、乏味的感觉。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瞳孔极度放大,感觉麻木,久而久之,对人的健康、寿命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患者的医疗和康复的环境中不宜选择黑色,而选择使患者感到愉悦的色彩有利于促进患者情绪的稳定。2)不同色彩对不同人群有着不同的影响不同色彩对不同人群有着不同的影响,如老年人适合具有稳定感的色系,棕色、深红色、蓝色等;

48、青年人适合对比度较大的色系,让人感觉到时代的气息与生活节奏的快捷,柠檬绿加红、淡黄色加紫等等,不仅色彩跳跃大而且搭配起来难度相对是很大的;因年龄小的幼童视觉神经发育尚未完全,居室利用对比较强的颜色有助于孩子识别色种,橙色及黄色能给孩子带来快乐与和谐,一般来说,儿童喜爱的颜色是单纯而鲜明的,这些颜色成年人可能会觉得太鲜艳,但对天真的儿童培养乐观进取、奋发的心理素质,培养坦诚纯洁、活泼的性格都是有益的。纯度较高的浅蓝、浅粉色系等都适合在儿童的居室中使用,多种鲜艳颜色的组合还往往具有令儿童安静下来并表现得较乖的奇特效能。因此根据不同年龄的人群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3)睡眠和颜色

49、的关系美国教授威廉德门说:“睡眠是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J睡眠除了可以消除疲劳,使人产生新的活力外,还与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的能力有密切关系。不同的颜色对睡眠有不同的影响。国外心理学家和医学家常把蓝色和休眠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蓝色是最适合休眠的色彩,蓝色可以调节副交感神经,具有降低血压、脉搏和呼吸频率的功效,具有很好促进睡眠的作用。白色特有清洁感,可以让人心情愉快地进入睡眠,也具有促进睡眠的作用,因此病床的床单和枕套多为白色。红色、橙色和黄色就不适合睡眠了,红色令人亢奋,会影响休息;黄色是光谱里明度最高的颜色,对眼睛的刺激比较大,不适合睡眠。灯光对于睡眠也很重要,有报道表明,就寝前如果一直处在白色荧光灯的照射下,会降低深睡眠的质量,因此患者宜选择白色或蓝色房间入睡。4)“食欲色”是什么颜色:不同的色彩对我们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