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中医调养要点.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352547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患者中医调养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糖尿病患者中医调养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糖尿病患者中医调养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糖尿病患者中医调养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糖尿病患者中医调养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尿病患者中医调养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患者中医调养要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糖尿病患者中医调养要点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有1/41/2的糖尿病病人有糖尿病家族史,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本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疲乏无力等。健康教育一、饮食指导1 .糖尿病病人出院后哪些东西不宜食用?(1)糖类以及含糖量高的水果:各种糖类、甜点、蛋糕、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水果包括香蕉、石榴、甜瓜、橘子、苹果、梨、荔枝、芒果、红枣、柿饼、桂圆、黄桃、哈密瓜等。(2)油类含胆固醇比较高的食物:牛油、羊油、猪油、黄油、奶油、肥肉、油炸食物、瓜子;胆固醇比较高的食物:蛋黄、动

2、物内脏等。(3)刺激类食物:酒、辣椒、胡椒、芥末、花椒等。(4)高碳水化合物:白薯、土豆、藕、山药、菱角、板栗、芋头、大米、糯米、慧米、高粱等。2 .糖尿病病人出院后宜吃哪些东西?(1)高纤维食物:玉米、小麦、燕麦、白菜、韭菜、豆类制品。(2)含糖低的蔬菜:西葫芦、甘蓝、黄瓜、冬瓜、南瓜、苦瓜、洋葱、青菜、青椒、茄子、西红柿等。(3)含糖低的水果:青瓜、橙子、柚子、柠檬、桃子、李子、杏、枇杷、菠萝、草莓、樱桃等。(4)含钙的食物:虾皮、海带、紫菜、扇贝、排骨、芝麻酱、黄豆、牛奶等。(5)富含硒的食物:鱼、香菇、芝麻、大蒜、芥菜等。(6)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食物:鱼类、奶、白菜、豆类以及青菜

3、、芥菜、甘蓝、青椒、鲜枣等。3 .糖尿病病人能不能吃水果?水果中富含糖类,而且能迅速被机体吸收,易引起高血糖。重病病人不宜多吃,病情稳定者可以适量吃一些。水果最好在餐前1小时吃,选择含糖量低(含糖量在14%以下)的水果吃,如橙子、柚子、西瓜、草莓、猱猴桃、杏、柿子、樱桃、枇杷、桃子、菠萝等。二、运动指导1 .糖尿病病人为何要增强活动?增加体力活动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减少身体脂肪量,增强体力。2 .糖尿病病人什么时候运动比较好?糖尿病病人的运动最好以餐后1小时血糖升高时进行,有利于降低血糖,不要空腹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3 .糖尿病病人怎样运动比较好?糖尿病病人最适合的运动是持

4、续而有规律的运动,运动形式可多样,如散步、快步走、健美操、跳舞、打太极拳、跑步、游泳等。每次时间以持续30分钟为宜。以微出汗但非大汗淋漓为度。运动时要以不出现心悸、气促为停止标志。三、用药指导1 .出院后血糖控制好能否减药或停药?糖尿病病人出院后用药是否合理是关系到血糖稳定的关键,当血糖已经达到理想水平时千万不能轻易停药或自行减药,否则可使病情反复或加重。2 .口服降糖药物服用时间在饭前还是饭后?不同的口服降糖药服用时间是不同的,要注意用药方式、时间。磺腺类药物应饭前30分钟服用;葡萄糖甘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在餐前即刻口服或与第一口饭同服;双胭类应在餐中或餐后服用减少消化道不良反应;格列奈类胰岛

5、素促分泌剂在餐前即刻口服,每次主餐时服,不进餐不服。3 .口服降糖药有哪些不良反应?磺脉类药物可能出现低血糖不良反应,表现为心慌、出冷汗、乏力、饥饿感、面色苍白等;双胭类药物可能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最常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痛,发生率可达20%;葡萄糖甘酶抑制剂主要不良反应有腹痛、肠胀气、腹泻。4 .哪些情况下不能用口服降糖药?严重肝、肾、心、肺疾病,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艮,缺氧性疾病;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妊娠期;伴有严重感染、手术、创伤等应激状况时应暂停口服降糖药物,改用胰岛素治疗。5 .胰岛素的使用时间和方法?注射胰岛素一般在餐前注射,根据血糖情况确定用量,时间准确,严格无菌操

6、作,经常变换注射部位(注射部位可在上臂两侧、大腿两侧、腹部两侧)。注意胰岛素存放温度,未开封的要放在冰箱的冷藏箱里。温度在225(,开封后应在室温下存放,最好不超过251,最好在4周内用完。此外,每次使用前都应检查有效期,并观察药液是否有结晶或絮状物,一旦发现,应停用。四、护理指导1 .如何自我监测血糖?随着小型快捷血糖测定仪的逐步普及,病人可以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降血糖药物的剂量。糖尿病病人在采血的时候要注意消毒,一定要保持手指的洁净。在冬季采血时,要注意手很凉不要采血。如果手或手指尖很凉的话,测的血糖是不准的,甚至偏低,因此要从温暖的手指采血。用热水洗手或者用热毛巾先敷一下让手暖和起来再采

7、血。2 .糖尿病病人出院后在家应注意什么?生活方式改变:要戒烟、戒酒、保持体重在一定范围、经常锻炼(每天适度锻炼30分钟左右)、多喝水少吃盐等;皮肤保健:注意保护皮肤,及时处理溃疡和创伤,对于小伤口、溃疡或起水泡都要认真对待,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浴用品,以免刺激皮肤,引起皮肤瘙痒,抓伤皮肤,穿着宽松、号码合适的鞋,每天温水泡脚,水温40。C上下,避免烫伤;口腔保健:定期去检查口腔,以防发生牙龈疾病;眼睛保健:定期检查视力。3 .糖尿病病人外出需注意些什么?为应对可能出现的低血糖现象,外出时应随身携带饼干、糕点、木糖醇等代糖食品,在发生心慌、饥饿等低血糖反应时服用。为了使糖尿病病人在外出时发生并发

8、症能及时得到救治,要随身携带急救卡,急救卡的正面填写病人姓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和急救电话。卡的背面印有“我患有糖尿病,正在吃药治疗”等,写上“如发现我昏迷,请立即送我去医院。4 .糖尿病病人哪些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血糖居高不下、反复低血糖或血糖忽高忽低波动很大,目前治疗方案效果差的糖尿病病人;急性应激情况,如糖尿病合并有感染;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病人,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严重低血糖昏迷者;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病人,如合并有比较严重的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出血、顽固性腹泻、足部坏疽、心血管病变等。中医调养1 .消渴病中医如何治疗?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病。

9、其病因多由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亏虚而形成阴虚燥热、气阴两虚、瘀血阻络等诸般证候,引起消渴病。消渴病分别根据上消、中消、下消治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滋阴益肾之法。2 .消渴病可以分为哪些不同证型?如何诊治?(1)上消(肺热津伤)证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脉洪数。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方用消渴方。(2)中消(胃热炽盛)证见: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结。舌苔黄干,脉滑数。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方用玉女煎。(3)下消(肾虚精亏)证见: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尿甜,口干,头晕,腰腿酸痛。舌质红少津,脉细数。治法:滋阴益肾。方用六味

10、地黄丸。3 .治疗糖尿病常用中成药有哪些?(1)消渴丸主要成分:北芭、生地、花粉、格列本腺(每丸含0.25mg,即10丸消渴丸相当于一片格列本腺)。功用及主治:滋肾养阴、益气生津。具有改善多饮、多尿、多食等临床症状及较好的降低血糖的作用。主治2型糖尿病。服法及注意事项:每次510粒(1.252.5g),每天23次,饭前30分钟服用。由于本药内含优降糖,服用本品时严禁加服降血糖化学类药物。对严重肾功能不全,少年糖尿病,酮体糖尿,妊娠期糖尿病,糖尿性昏迷等症病人不宜使用;肝炎病人慎服;个别病人偶见格列本版所致不良反应,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1型糖尿病病人不宜服用。(2)金芭降糖片主要成分:黄连、黄芭

11、、金银花等药组成。功用及主治:清热益气,主治气虚内热消渴病,症见口渴喜饮,易饥多食,气短乏力等。用于轻、中型2型糖尿病。服法及注意事项:每次710片,每天3次。偶见腹胀,继续服药后,自行缓解。4 .哪些穴位可以进行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可以根据病情和症状酌情选用胰俞、鱼际、太溪、内庭、肾俞、太冲等穴位按摩,也可以按照下列穴位按摩治疗。(1)然谷穴一一降血糖。然谷是肾经气血流经的部位。它的位置在足内侧,先找到足内踝尖前下方一块隆起的骨头,这个粗隆的下方就是然谷。每晚洗完脚用拇指用力点揉然谷,直到有明显的酸胀感为止,坚持每天按揉可以起到很好的降糖作用。(2)鱼际穴一一缓解烦渴。上消跟肺阴不足、肺热有

12、关。鱼际属手太阴肺经穴,位于第一掌骨中点梯侧,赤白肉际处,掐鱼际可清肺热、利咽喉。5 .如何做糖尿病的养生药膳?糖尿病阴虚者表现为口渴欲饮、口干烦热、便干尿黄、舌红苔少、脉细数,治法以养阴为主,药膳处方如苦瓜炒肉。气虚者表现为疲乏无力、四肢疲倦、腹胀便滤、舌淡苔白、脉细弱,治法以补气为主,药膳处方如山药莲子粥、黄芭炖母鸡。气阴两虚者,表现为阴虚、气虚症状兼而有之,治法当益气养阴,药膳处方如参杞珍(人参、猪胰脏等)。阴阳两虚者,表现为疲乏无力、腰膝酸软、手足心热、手足背寒、舌淡、脉沉,治法当滋阴助阳,药膳处方如参杞灵脾饮(人参、枸杞子、仙灵脾等)。6 .糖尿病病人做中药足浴有何好处?中药足浴具有活血通络、散寒除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对于所有糖尿病病人,经常使用这一中医特色疗法,能改善末梢循环,防治糖尿病足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使活血化瘀的作用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7 .为什么说糖尿病病人更要注意预防感冒?糖尿病人群由于常年的血糖不稳定,降低了人体免疫力。感冒不仅会影响血糖的控制,易引起糖尿病严重并发症。在感冒多发期,糖尿病人预防感冒正确的方法是:首先做到膳食平衡,保持情绪稳定;其次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紧张和劳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