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常规.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352655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常规.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常规胆胀是指胆腑气郁、胆失通降所引起的以右胁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右胁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及缓解因素,以及与饮食,体位、睡眠的关系。(2)评估患者右胁胀满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3)评估患者暧气、恶心、呕吐的频率、程度与饮食的关系。(4)评估患者饮食状况、口腔气味及舌质、舌苔的变化。(5)评估患者体温情况。(6)了解患者饮食,生活习惯、既往病史。(7)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及情志状态。(8)中医证型:肝胆郁滞证。证候:右胁胀满疼痛,痛引右肩,遇怒加重,胸闷脱胀,善太息,暧气频作,吞酸暧腐。苔白腻

2、。肝胆湿热证。证候:右胁胀满疼痛,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口苦心烦,大便黏滞,或见黄疸。舌质红,昔黄腻。气滞血瘀证。证候:右胁刺痛较剧,痛有定处而拒按,面色晦暗,口干口苦。舌质紫暗或舌边有瘀斑。肝郁脾虚证。证候:右胁胀痛,倦怠乏力,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腹胀,暧气叹息,口苦,恶心呕吐,食少纳呆,大便稀滤或便秘。舌淡或暗,苔白。胆腑郁热证。证候:右胁灼热疼痛,或绞痛或胀痛或钝痛或剧痛。疼痛放射至右肩胛,脱腹不舒,恶心呕吐,大便不畅或见黄疽或伴发热。舌质红,苔黄。二、护理要点(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2)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3)患者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4)观察病

3、情,做好护理记录。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及缓解因素,以及与饮食、体位、睡眠的关系Q观察患者胀满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观察患者暧气、恶心、呕吐的频率、程度与饮食的关系。观察患者饮食状况、口腔气味及舌质、舌苔的变化。观察患者体温变化。观察患者黄疸的变化及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穿孔、出血、急性胰腺炎等。(5)给药护理:肝郁脾虚证者,中药宜温服;恶心呕吐者,中药宜浓煎频服;湿热证者,中药宜凉服。患者服用含有大黄成分的中成药后,要注意观察大便的次数及性质,尤其应关注年老体弱的患者。(6)饮食护理:宜进清淡、营养丰富、低脂饮食,少食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肝脏

4、、蛋黄等。忌烟、酒、浓茶及煎炸食物等,避免食用各种刺激性食物Q(7)情志护理: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指导其保持乐观情绪。指导患者采用移情相制疗法,转移其注意力。针对患者焦虑或抑郁的情绪变化,可采用暗示疗法或顺情从欲法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指导患者和家属了解本病的相关知识,掌掘控制疼痛的简单方法,如深呼吸、放松全身肌肉、听音乐等。鼓励患者间多沟通,交流疾病防治经验,提高认识,增强治疗信心。(8)临证(症)施护:右胁疼痛者,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给予精神安慰;禁饮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疼痛剧烈、可能有出血或出现休克现象者,立即报告医生。右胁胀满不适者,鼓励其饭后适当运动,

5、保持大便通畅,给予腹部顺时针按摩。暧气、恶心、呕吐者,指导其饭后不宜立即平卧。呕吐患者汤药宜少量频服,服药前取生姜汁数滴滴于舌面或将姜片含于舌下,以减轻呕吐。纳呆者,指导其保持口腔清洁。发热者,指导其保持皮肤清洁,汗出后及时擦干皮肤、更换衣被,忌汗出当风。(9)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右胁疼痛:a.遵医瞩贴敷穴位,取胆囊、章门、期门等穴。b.遵医嘱按摩穴位,取右侧肝俞、右侧胆俞、太冲、侠溪等穴。C.遵医嘱给予耳穴贴压,取肝、胆、交感、神门等穴。d.遵医嘱给予穴位注射:取胆囊等穴。e.遵医嘱采用肝病治疗仪治疗。右胁胀满不适:a.遵医嘱贴敷穴位,取脾俞、胃俞、神阙、中脱等穴。b.遵医嘱给予穴位注射,取足

6、三里、胆囊等穴。C.遵医嘱给予耳穴贴压,取肝、胆、大肠、交感等穴。d.遵医嘱按摩穴位,取胆囊、天枢等穴。暧气、恶心、呕吐:a.遵医嘱给予穴位注射,取双侧足三里、胆囊等穴。b.遵医嘱按摩穴位,取合谷,中脱、胆囊等穴。c.遵医嘱给予耳穴贴压,取胆囊、胃、内分泌、交感,神门等穴。d.遵医嘱给予艾灸,取脾俞、胃俞、中脱、足三里等穴。e.遵医嘱贴敷穴位,取肝俞,胆俞、中脱、足三里等穴。三、康复及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低脂饮食,忌油腻食物,宜少量多餐,避免过饱。(2)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及精神高度紧张。(3)利用多种形式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食疗及养生方法。(4

7、)利用图表等形式向患者演示饮食不当诱发胆囊炎的机理,使患者了解疾病与饮食的相关性,并嘱患者家属协同做好督促工作。(5)定期进行电话回访,鼓励患者坚持正确的饮食习惯。定期门诊复查,筛查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6)嘱患者如出现右胁疼痛、右胁胀满不适、暧气、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四、中医特色康复及健康指导(1)中医特色饮食调护:肝胆郁滞证;宜食疏肝利胆的食品,如苦瓜、芹菜、白菜、丝瓜等。忌食壅阻气机的食品,如豆类、红薯、南瓜等。食疗方:红枣滚芹菜。红枣12枚,芹菜400g,生姜3片。各物分别洗净。红枣去核,芹菜切小段状。在锅内加入清水125mL(约5碗量),放入姜、枣,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约

8、滚10分钟,下芹菜,改中大火滚至刚熟,放入盐、油便可。肝胆湿热证:宜食清热利湿的食品,如慧或仁、黄瓜、芹菜、冬瓜等。食疗方:黄瓜蕙茂仁粥。黄瓜1条,意放仁50g,粳米IoogQ先将黄瓜洗净、切片。蕙萩仁、粳米煮成粥,加入黄瓜片煮23分钟即可,可作早晚餐食用。气滞血瘀证:宜食疏肝理气、活血祛瘀的食品,如山楂、大枣等。食疗方:山楂粥。山楂20g,粳米60g,红糖适量。将山楂洗净,与梗米一起入锅,加适量水,小火煮成稠粥,红糖调味即可。肝郁脾虚证:宜食疏肝健脾的食品,如莲藕、山药等。食疗方:金橘山药小米粥。金橘20g,鲜山药(淮山)100g,小米50g,白糖15g。将金橘洗净,切片备用。山药去皮、切片,与金橘片及淘洗干净的小米一同人锅,加适量水,用大火煮开后改用小火熬成稠粥,加入适量白糖即成。胆腑郁热证:宜食清热泻火的食品,如冬瓜、苦瓜、菊花等,食疗方:菊花泡茶饮。取野菊花15g(鲜品加倍),沸水冲泡10分钟,入冰糖20g溶化即可。每日2剂,代茶饮用。(2)康复后如有右胁疼痛、右胁胀满不适、暧气、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就诊复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