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造口周围并发症的预防与康复指导.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352673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肠造口周围并发症的预防与康复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肠造口周围并发症的预防与康复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肠造口周围并发症的预防与康复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肠造口周围并发症的预防与康复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肠造口周围并发症的预防与康复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肠造口周围并发症的预防与康复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肠造口周围并发症的预防与康复指导.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肠造周围并发症的预防与康复指导何谓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是指肠造口黏膜与腹壁缝合处愈合不良,使皮肤与黏膜分离造成的伤口,是肠造口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皮肤黏膜分离包括浅层分离或深层分离、部分分离或完全分离;完全深层分离时可有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常见原因有造口黏膜缺血坏死、缝线脱落、脂肪液化、腹压过高、伤口感染、营养不良、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等。皮肤黏膜分离常发生在术后7日内,一般发生在术后48h。一旦发生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分离处的伤口将会影响造口袋的粘贴。如果造口袋粘贴不牢,粪水渗漏污染伤口及造口周围皮肤,不仅影响伤口愈合,还会刺激皮肤,增加患者心理与经济负担。

2、如何预防和处理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为预防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应常规在术后第1日、第3日、第5日或第6日更换造口袋,密切观察造口情况,及时发现有无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出现。处理造口皮肤黏膜分离之前,首先应评估造皮肤黏膜分离的大小、深度、颜色,是否有潜行及潜行的深度、范围,创面渗液的量、颜色、气味。对伤口的评估采用时钟法,头部为O点方向,脚为6点方向,用专用的伤口测量尺测量伤口面积及深度。应用伤口湿性愈合理论进行伤口处理。对于浅层皮肤黏膜分离,用生理盐水清洗,0.5%活力碘消毒,创面局部使用造口护肤粉或溃疡贴,或取适当大小藻酸盐敷料覆盖创面,外层涂抹防漏膏,也可覆盖水胶体或薄泡沫敷料,最后粘贴造口袋

3、。对于深层皮肤黏膜分离,如果伤口有感染,则彻底清除坏死组织,用生理盐水清洗,0.5%活力碘消毒,使用藻酸盐银离子填充,感染控制后改用藻酸盐敷料填充,再粘贴裁剪好的凸面底盘并套造口袋,并配套使用造口腰带。早期每2日更换一次造口底盘,感染控制后,皮肤黏膜分离处全部呈红色肉芽组织时,可34日更换一次造口底盘,直至创面愈合。粘贴造口袋时注意造口袋底板必须将伤口全部覆盖,防止粪水污染伤口,必要时使用防漏膏。伤口愈合后应评估造口有无狭窄,及时进行处理,适时扩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处在修复过程中形成的纤维组织易收缩,导致造口狭窄,应及时扩张造口,防止造口狭窄。扩张造口应在术后1周以后开始,如过晚,瘢痕已形成,

4、造口已出现狭窄,影响扩张造口效果。何谓肠造口旁疝?肠造口旁疝是最常见的肠造口周围并发症,指一部分大网膜或肠管经由筋膜缺损处积聚至皮下组织,疝的大小可由小突起至巨大包块不等。肠造口旁疝会有腹部坠胀不适感,不仅影响美观,也增加贴造口袋的困难,严重的肠造口旁疝可引起肠梗阻和肠坏死。疝囊扩张牵拉腹壁和造口皮肤时可出现腹部疼痛不适。诱发因素包括高龄、营养不良、体重增加、恶性疾病、尿路阻塞性疾病、阻塞性肺疾病、放射线治疗、过早劳动、应用激素等。如何预防和处理肠造口旁疝?术后68周避免负重,注意预防感冒和避免打喷嚏,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尽量避免咳嗽;早期下床活动时注意用腹带或弹力裤约束造口周围

5、。营养不良患者注意加强营养。对于易复性旁疝,即平卧时肠管可以还纳、腹部恢复平坦的旁疝,使用医用造口腹带或者由AB收腹内裤制作的腹带,使用腹带前要平卧,腹部恢复平坦后再将腹带固定于腹部,同时要注意避免一切升高腹内压的动作和行为,如提重物、慢性咳嗽、用力排便等。对于嵌顿性造口旁疝,即平卧时肠管不能还纳、腹部仍不恢复平坦,宜请医生会诊,建议手术治疗。何谓尿酸结晶?泌尿系统造口者造口及周围皮肤黏附的白色或灰色粉末结晶体就是尿酸结晶。其形成原因是细菌将尿素转化成晶体。如何预防和处理尿酸结晶?选用抗反流功能的造口袋,卧床时及时调整造口袋开口方向,以防尿液接触皮肤。每日服用4g维生素C酸化尿液,保持饮水20

6、003000mL;每日1次用1:3白醋水清洗造口周围皮肤,然后用清水清洗。什么是粪水性皮炎?粪水性皮炎是肠造口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粪水刺激而引起肠造口周围皮肤红肿、瘙痒、破溃或疼痛。常见原因有肠造口选择位置不佳,如肠造口在腹部凹凸不平的皱褶处;肠造口护理技术不当;肠造口袋裁剪过大,或者清洁不彻底,粘贴不牢。如何预防和处理粪水性皮炎?选择合适的肠造口袋是预防粪水性皮炎的必要条件,若皮肤不平整,宜使用防漏膏填平皮肤皱褶或凹陷处,然后再贴造口袋。肠造口与皮肤之间的缝隙用防漏膏填充。发生粪水性皮炎时,使用生理盐水或温水清洁皮肤,待干,将造口粉撒在皮肤发红或破溃的地方,停留35min,如有粪便排出,

7、及时清理,尽量避免粪便污染造口护肤粉覆盖区域。35min后,将剩余的造口护肤粉擦掉,在造口周围顺时针涂上皮肤保护膜,待保护膜形成后,粘贴造口袋。底盘的裁剪要大小合适,较造口边缘大2mm左右即可,避免裁剪过大,粪水渗漏刺激皮肤。更换造口袋要及时,如感觉粘贴造口袋的皮肤有瘙痒感,应及时更换造口袋,因为此时虽然没有明显的渗漏,但是说明皮肤已经受到刺激。过敏性皮炎的概念是什么?过敏性皮炎的特点是接触造口底盘的皮肤出现均匀较一致的红疹,常因对造口底盘粘贴部分过敏所致,表现为接触造口底盘的部位发红或温热,反应剧烈时出现皮肤红斑或水疱,患者自觉瘙痒或烧灼感;还可表现为造口周围有一圈红斑,多因对防漏膏过敏,因

8、为防漏膏含乙醇成分,部分人对乙醇过敏。如何预防和护理过敏性皮炎?术后可使用两种以上造口产品品牌,应选择适合自己的造口产品。过敏性皮炎患者暂时不用造口袋,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涂于皮肤上,每日2次,待皮肤症状好转后换用其他造口袋。若对任何品牌的造口底盘都过敏,可先贴水胶体敷料保护皮肤再贴造口底盘;或选择结肠灌洗法,不粘贴造口袋。严重的皮肤破溃应以保持皮肤清洁干爽为原则,每次更换造口袋时用生理盐水清洁皮肤后待干,贴水胶体敷料,最后贴造口底盘。什么是放射性损伤?放射性损伤是指放射性治疗后引起的小血管损伤、表皮变薄、皮肤弹性纤维受损、皮肤发红,然后出现黑色素沉淀、纤维化、肥厚但弹性小。皮肤易受损,且愈合速度

9、慢。如何预防和护理肠造口周围皮肤放射性损伤?接受放射性治疗时,铅板覆盖在肠造口处,喜疗妥乳膏涂抹在照射野皮肤上,预防放射性损伤。在放射性损伤的急性期应避免接触油脂类和有机溶剂,去除造口袋及清洁造口周围皮肤时动作轻柔,避免造成皮肤二次损伤,尽量减少更换造口袋的次数。肠造口周围皮肤已破溃时,先用藻酸盐敷料覆盖伤口,再用透明贴等水胶体粘贴,最后粘贴造口袋。何谓肠造口周围皮肤真菌感染?肠造口周围皮肤出现白色疹子的脓疱及界限清楚的皮肤红斑,皮肤奇痒无比,即出现肠造口周围皮肤真菌感染。排泄物渗入底盘的缝隙中,导致真菌在温暖湿润的环境繁殖,其中最常见的是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是胃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免疫力低下

10、、口服抗生素或造口底盘容易渗漏时易在周围皮肤过度生长。诊断皮肤真菌感染,除了依据临床症状,还可用皮肤刮除法,染色后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或用琼脂培养进行确诊。如何预防和处理肠造口周围皮肤真菌感染?为预防肠造口周围真菌感染,应正确评估造口底盘是否选择适当,以免肠造口周围皮肤受到排泄物刺激,轻轻剃除肠造口周围的毛发。造口底盘渗漏时应立即更换造口袋。当出现真菌感染时,需同时口服制霉菌素或其他抗真菌药物进行全身治疗,疗程为2周。每次更换造口袋时,用弱酸性沐浴液将皮肤清洗干净、擦干,局部涂抹咪哇类抗真菌粉剂或霜剂,待药物吸收后再粘贴造口袋。何谓肠造口周围毛囊炎?毛囊炎,顾名思义就是毛囊的炎症。肠造口周围毛

11、囊炎因不小心损伤肠造口周围的毛囊所致。常见于皮肤准备欠缺,上造口底盘之前未剪平肠造口周围毛发时。临床表现为肠造口周围毛囊处出现红疹,严重时毛囊出现脓疱。如何预防和处理肠造口周围皮肤毛囊炎?肠造口周围皮肤有毛发时,用剪刀或剃须刀轻轻将其剪平,避免损伤皮肤的毛囊。除去造口袋时,一手按压皮肤,一手缓慢撕开造口底盘,若粘贴过紧不易撕开,用湿棉签或湿纱布敷几分钟后再撕。避免使用太多防漏膏,以免清除时造成毛囊损伤。对于轻度毛囊炎,清洁皮肤后喷洒护肤粉,涂抹皮肤保护膜,再粘贴造口袋即可。若毛囊出现脓疱,应怀疑是否有真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并遵医嘱使用抗炎药物。何谓肠造口周围肝门静脉高压征象?肝门静脉高压征象是指门静脉压力过高,造成腹部微血管静脉曲张,临床上肠造口周围皮肤呈现紫蓝色,曲张的静脉易受损伤后出血,有时是致命性出血。因患者不会因此感觉到疼痛,常因小血管爆裂出血而紧急就诊。如何护理肠造口周围肝门静脉高压征象?肠造口合并肝硬化者,不可使用垫高式造口产品,且应选择一件式造口袋,造口袋裁剪后的内圈涂抹凡士林软膏,避免肠造口接触造口袋而摩擦出血。少量出血时,可用冰敷、按压止血,如大量出血,需立即就医,用医用止血材料止血,并密切观察其出血量、生命体征、尿量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