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常规.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352674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常规.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常规肺胀,因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使肺气胀满,不能敛降所致。以胸中胀满,痰涎壅盛,喘咳上气,动后尤显,甚者以面色、唇舌发给,心慌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肺,涉及心、脾、肾。一、护理评估(1) 了解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的情况。(2) 了解患者痰液的量,性质、颜色和气味。(3)观察患者饮食及二便情况,有无水肿、腰膝酸软,耳鸣、头晕等症状。(4)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及情志状态。(5)中医证型:肺脾气虚证。证候:咳嗽,喘息,气短,动则加重;神疲、乏力或自汗;恶风,易感冒;纳呆或食少;胃脱胀满或腹胀或便澹。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舌苔薄白或腻,脉沉细。肺肾气虚证。证候

2、:喘息,气短,动则加重;乏力或自汗;易感冒,恶风;腰膝酸软,耳鸣,头昏或面目虚浮;小便频数、夜尿多或咳而遗尿。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细或细弱。肺肾气阴两虚证。证候:喘息,气短,动则加重;自汗或乏力;易感冒;腰膝酸软;耳鸣,头昏或头晕;干咳或少痰、咳嗽不爽;盗汗;手足心热。舌质淡或红、舌苔薄少或花剥,脉沉细或细数。二、护理要点(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安静、舒适。(3)重症患者卧床休息,胸闷喘息者取半坐卧位,病情缓解或轻症者可适当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不宜过劳。(4)鼓励患者咳嗽、排痰。痰多黏稠者,指导其多饮水。(5)指导患者低浓度、低流量持续吸氧,每日吸氧时

3、间15小时以上。(6)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喘息、水肿、咳嗽、咳痰等变化。观察患者喘息气短的程度及有无发给。观察患者神志、水肿、尿量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记录。观察患者饮食状况、口腔气味、伴随症状及舌质、舌苔的变化,保持口腔清洁。(7)给药护理;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内服中药膏方:宜早晨和晚上睡前空腹温水调服,服药期间避免油腻、海鲜、辛辣之品,戒烟,限酒,忌食萝卜,忌饮浓茶。感冒、咳嗽痰多或其他急性疾病时应暂停服用。(8)饮食护理:宜少量多餐,每餐不宜过饱,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为主,烹调方式以炖、蒸、煮为宜,忌食辛辣、煎炸或过甜、过咸之品

4、。有心力衰竭和水肿者,给予低盐或无盐饮食。(9)情志护理: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问题,及时予以心理疏导。采取说理开导、顺情解郁、移情易性等方法对患者进行情志护理,并注意充分发挥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10)临证(症)施护:教会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卧床患者定时翻身拍背,痰液无力咳出者,予以胸部叩击或振动排痰。喘息气短或伴有发缙者,遵医嘱给子氧疗,观察吸氧效果Q衣着柔软、透气,便于穿脱;汗出时及时擦干汗液、更衣,避免汗出当风。肺脾气虚腹胀者,顺时针按摩腹部1020分钟。鼓励患者适当运动,促进肠蠕动,减轻腹胀。(11)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咳嗽、咳痰:a.遵医嘱给予耳穴贴压,取肺、气

5、管、神门、皮质下等穴。b.遵医嘱拔火罐,取大椎、定喘、肺俞、风门、膏育等穴。C.遵医嘱给予中药离子导人,离子导入的部位为背部湿啰音最明显处。d.遵医嘱给予足部中药泡洗。e.遵医嘱行中药雾化吸人。嘴息、气短:a.遵医嘱给予穴位贴敷,b.遵医嘱给予耳穴贴压,C.遵医嘱给予穴位按摩,穴。d.遵医嘱艾灸,取大椎、穴,用补法。自汗、盗汗:a.遵医嘱给予耳穴贴压,b.遵医嘱给予穴位贴敷,腹胀、纳呆:a.遵医嘱给予穴位贴敷,b.遵医嘱给予耳穴贴压,C.遵医嘱给予穴位按摩,d.遵医嘱艾灸,取中院、三、康复及健康指导(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取大椎、定嘴、肺俞、脾俞、天突等穴。取交感、心、胸、肺、皮质下等穴Q取列缺

6、、内关、气海、关元、足三里等肺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气海等取交感、肺、内分泌、肾上腺等穴Q取神阙等穴。取中脱、气海、关元、神阙等穴。取脾、胃、三焦、胰、交感、神门等穴。取中脱、足三里等穴。足三里等穴。,温湿度适宜,室内勿摆放鲜花。(2)顺应四时,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勿汗出当风。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避免去公共场所,防止感受外邪而诱发或加重病情。(3)呼吸功能锻炼:采用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和做呼吸操,提高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4)鼓励病情较轻者下床活动,可每日散步2030分钟或打太极拳等。病情较重者指导其在床上进行翻身、四肢活动等主动运动,或给予四肢被动运动Q(5)自我按摩印堂、迎香

7、、合谷、内关、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位,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6)进行耐寒训练,如人秋后开始用凉水洗脸等。四、中医特色康复及健康指导(1)起居有常,注意四时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时尤须慎风寒,随时增减衣物,外出时戴口罩和围巾,以免感受外邪而诱发,(2)加强锻炼(如做呼吸操),以固根本,活动量根据个人体质强弱而定,不宜过度疲劳。(3)保证充足的睡眠。居室环境简洁,避免杂乱、油烟和灰尘等刺激,睡眠时衣被要轻松,不宜太重、太热。(4)合理饮食,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少食甜黏肥腻之品,以免助湿生痰。痰多黏稠者,告知其大量饮水。(5)告知患者戒烟的重要性,避免接触二手烟、过敏原、污染物、气溶胶喷雾等。(

8、6)患者如果长期处于慢性严重缺氧状态,向其演示如何进行家庭氧气安全疗法,嘱患者长期坚持家庭氧疗,提高生活质量。(7)五音疗法:宜选用商调、羽调音乐。于15-19时欣赏阳春白雪黄河金蛇狂舞等曲目可助长肺气;于711时欣赏梅花三弄船歌梁祝等曲目,可促使肾气隆盛。(8)指导恢复期患者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如采用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和做呼吸操,改善肺功能。方法一:缩唇呼吸。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吸气和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尽量深吸慢呼,每分钟呼吸78次,每次10-20分钟,每日锻炼2次。方法二:腹式呼吸。患者取立位、坐位或平卧位,两膝半屈或膝下垫小枕,使腹

9、肌放松。一手放于腹部,另一手放于胸部,用鼻缓慢吸气时膈肌最大幅度下降,腹肌松弛,腹部手感向上抬起,胸部手在原位不动,抑制胸廓运动;呼气时腹肌收缩帮助膈肌松弛,膈肌随腹腔内压增加而上抬,增加呼气潮气量。同时可配合缩唇呼吸,每天进行锻炼,时间由短到长,逐渐习惯于平稳而缓慢的腹式呼吸。方法三:做呼吸操(坐式呼吸操)。患者坐于椅上或床边,双手握拳,肘关节屈伸48次,屈吸伸呼;平静深呼吸48次;展臂吸气、抱胸呼气48次;双膝交替屈伸48次,伸吸屈呼;双手抱单膝时吸气,压胸时呼气,左右交替48次;双手分别搭同侧肩,上身左右旋转48次,旋吸复呼。(9)中医饮食调护:肺脾气虚证:宜食健脾补肺的食品,如山药、百

10、合、慧萩仁、核桃、胡萝卜、鸡肉等。食疗方:黄茁炖鸡。生黄黄30g,母鸡一只,作料适量。将母鸡去毛及内脏,洗净,再将黄芭放人母鸡腹中缝合,置锅中,加水及姜葱、大料、盐等作料炖至鸡烂熟,佐餐食用。肺肾气虚证:宜食补益肺气、肾气的食品,如枸杞子、黑芝麻、核桃、木耳、山药、杏仁、桂圆、牛肉、猪心、羊肉等Q食疗方;百合枸杞粥。百合20g,枸杞子10g,粳米50go将百合、枸杞子、梗米洗净后放入锅内,加水熬成粥,佐餐食用。肺肾气阴两虚证:宜食益气养阴的食品,如莲子、牛乳、蛋类、百合、季茸、鲜藕、雪梨、银耳、老鸭等。食疗方:银耳百合羹。银耳15g,百合10g,冰糖适量。银耳泡软,加入百合、冰糖,以小火久炖至熟,食银耳、百合,饮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